微信號: svulib
秋天不止適合思念 更適合見面 秋分過后,天氣漸涼 大雁南飛,桂蕊飄香 在這個秋意盎然的時刻 與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秋天的成語 金風玉露 jīn fēng yù lù 解釋: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處: 唐·李商隱《辛未七夕》詩:“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翻譯:碧落銀河之畔,正是“牛郎”與“織女”相會的良好場所,何必一定要待金風玉露之七夕才相會呢?二句是說,佳人的相會要經過耐心的等待,需要在一定的良辰里才能實現(xiàn)。 鵲橋仙·纖云弄巧中寫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一葉知秋 yī yè zhī qiū 解釋: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fā)展趨向與結果。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川》:“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翻譯:憑借細微之處可以知道深遠的東西,看到一片葉子落下,便知道一年將要到尾聲,看到瓶子中的冰,便知道氣候已經轉冷了。 老舍曾在《四世同堂》中寫道“看到梨棗,人們便有‘一葉知秋’之感! 望秋先零 wàng qiū xiān líng 解釋:望見秋天將到就先凋零了。比喻體質弱,經不起風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語言》:“臣蒲柳之質,望秋先零! 翻譯:蒲柳未到秋天就已開始零落。比喻高低賤的人稍受磨折就身心交瘁、未老先衰。 晉朝時期,尚書右丞顧悅與簡文帝(司馬昱)同歲,文帝頭發(fā)全黑,而顧悅頭發(fā)全白了。文帝問他為什么頭發(fā)先白?顧悅回答道:“皇帝您是松柏之姿,經霜猶茂;臣是蒲柳之質,望秋先零。”文帝聽后十分高興。 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解釋:秋季為農作物收獲季節(jié),冬季則貯藏果實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農事。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