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歷史遺跡和旅游資源豐富!
牟氏莊園
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間,是中國北方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典型特征的封建地主莊園。主要景觀有東忠來、西忠來、南忠來、日新堂、牟墨林故居、酒房、庫房、藥鋪、茶館等。共分三組,括六院,占地20000平方米,廳堂樓廂480多間,各獨力院分別由大門、客廳、群房、樓房等構成多進院落,吸收了中國北方民俗建筑的優(yōu)秀成果,是最典型的民俗旅游點。
煙臺山公園
位于市區(qū)北端,三面環(huán)海,亦名為"海洋島",岡巒兀立,林木蔥蘢,清秀幽雅。最高海拔43米,總面積11.6公頃。明洪武(三十一年,1938年),為防倭寇侵擾,在此修建狼煙墩臺,又稱烽火臺。煙臺由此而得名。1862年煙臺開埠后,英、法、日、美等16個國家曾相繼在此建造領事館、教堂和郵局。清末在墩臺筑航海燈塔,沿用至今,解放后山上又增建革命烈士紀念塔.山陰半腰有巨石橫臥,其型如船,下有石頭墊擱,俗稱"石船".上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王積熙七言律詩題刻,石船背面刻"造化奇觀"楷書大字.主要景點有狼煙墩臺、燈塔、燕臺石、石船、惹浪亭、觀海樓和原各國領事館舊址。
煙臺天崮山
煙臺天崮山矗立于棲霞市西北端的蘇家店鎮(zhèn),北臨龍口,東銜蓬萊、西眺招遠,四市交界。天崮山奇峰林立、異石遍地、懸崖峭壁似刀削斧劈,游客贊嘆天崮山有黃山之秀、華山之險,有旅游界名士稱贊它是“江北小黃山、世外桃花源”;也因為它的“驚、險、奇、絕”,天崮山被旅游媒體評價為“膠東最美的山”!天崮山由五座山峰組成,分別是“香爐頂、插旗頂、南崮、鴛鴦峰和觀音峰”,這也恰與太極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相合,這被當?shù)匕傩照J作是“福、祿、壽、喜、財”五座吉祥之山。天崮山的千米木棧道也是一道奇觀,它宛若一道天梯盤桓于主景區(qū)山際之間,氣勢恢宏,古樸壯觀;還有那活靈活現(xiàn)分毫未經人工雕飾的天然石佛;慈祥安寧、道法自然的觀音峰;唐王東征風云浩蕩的插旗頂;巧奪天工的香爐頂,八仙眷顧的仙崮頂......公元620年后,為了鞏固政權,統(tǒng)一中國,便開始東征。秦王李世民奉唐高祖李淵之命率領東征大軍到達山東東萊(今山東萊州)后,將軍尉遲敬德建議先預測占卜,預防意外,于是李世民、尉遲敬德于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到黃縣月主祠燒香拜佛、占卜,結果是“出征欲獲勝,高山去安營,四十八丈崮,有水方屯兵”。為此,尉遲敬德便帶領先遣軍,選擇了崮山作為東征的大本營,并由李世民下令安下前后兩個營寨,后人把這兩處營寨稱為前寨、后寨。至今坐落在崮山腳下的前寨、后寨兩個村子就是因此得名的,寨子里的村民也是東征大軍的后裔。因此“唐二主東征”的傳說,就上輩傳下輩、一代傳一代,直至今日仍在民間流傳。
毓璜頂公園
又名小蓬萊,坐落在芝罘區(qū)中心南部的毓璜頂上,是保留較完整的元代古建筑群。因為山頂有坐玉皇廟,又稱玉皇頂.最高海拔72米,總面積8、9公頃。主要建筑有小蓬萊坊、玉皇廟和玉皇閣三部分,松柏掩映,殿閣儼然,清秀淡雅,風姿絕俗,可俯瞰市區(qū),可眺望大海,置身其間猶如入蓬萊仙境。
西炮臺公園
位于市區(qū)西北部的通伸崗上,最高海拔106米,總面積10.7公頃,因山上建有與東炮臺相對峙的海防炮臺,故稱西炮臺。西炮臺由圍墻、大小炮臺、演兵場、地下指揮所、彈藥庫等組成。 塔山游樂園 坐落于市區(qū)東南的塔山懷抱之中,林木蔥蘢,景色宜人。主要景觀有競技館、國防教育館、太平庵、太平晨鐘、龍王殿、觀音峰、三和塔、熱帶雨林館、鱷魚館、園林景觀等。
煙臺市博物館
原為福建會館,又稱天后行宮,由福建船商捐資1884年始建,1906年竣工。會館結構典雅,雕飾精美,具有閩南建筑的獨特風格。由山門、大殿、后殿、戲樓和東西廊廡五部分組成有。棟枋梁柱之間的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的木石雕刻巧奪天工,匠心獨具,具有極高的藝術性。現(xiàn)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裕酒文化博物館
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是由南洋富商張弼士先生于1892年在煙臺投資創(chuàng)辦,清朝重臣李鴻章簽發(fā)執(zhí)照。1912年孫中山先生為張裕公司親筆題贈"品重醴泉"。1915年張裕公司的白蘭地、紅葡萄、雷司令、瓊瑤漿榮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和最優(yōu)等獎狀。1987年國際葡萄、葡萄酒局命名為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百年地下大酒窖和酒文化展廳,展示了中國民族釀酒工業(yè)的百年輝煌歷史。
芝罘島
橫亙于市區(qū)北部海面上,又稱芝罘山,主峰高298米總面積10平方公里。三面環(huán)海,南面連陸,是我國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陸連島。主要旅游資源有天然形成的月牙灣、婆婆石、石門春波;有經海風、海浪多年侵襲形成的海蝕礁、海蝕洞;有陽主廟、射魚臺。島北崖壁陡峭,怪石嶙峋,島南山坡平緩,林木蔥蘢。傳說秦始皇東巡三次登臨芝罘島,留下千古遺跡。
養(yǎng)馬島
又稱象島,位于牟平區(qū)寧海鎮(zhèn)以北海面上,總面積14.2平方公里。四面環(huán)海,丘陵起伏,山海秀麗,氣候宜人,相傳秦始皇東巡曾在此養(yǎng)馬,因而得名。養(yǎng)馬島旅游資源豐富,海灘、岸礁、山林獨具特色,島上建有賽馬場、西游記宮、海底洞天、錦繡城、海水浴場和旅游休閑度假服務設施。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