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但我認為鳳凰肯定不能與寶馬相比。理由如下:

1、鳳凰自行車在80年代的地位

在艱苦年代,自行車作為唯一的交通工具,地位肯定是比較高的,大家還記得老一輩結婚的三大件嗎?有一個年代,他的結婚三大件是自行車、縫紉機(廣東人叫衣車)、手表,外加一響(收音機),與現(xiàn)在結婚三大件中的商品房、汽車類似,所以有人會認為自行車中的名牌鳳凰,可以對比寶馬汽車。

這個年代并不是八十年代,而是七十年代。80年代的自行車已經普及,中國成為世界上的自行車大國。因此,80年代的自行車沒有辦法類比寶馬汽車,就像現(xiàn)在滿大街都不是寶馬汽車一樣。那80年代的鳳凰自行車能與現(xiàn)在的汽車相比嗎?

2、80年代鳳凰自行車現(xiàn)在的等價物到底是什么?

80年代很多年輕人并沒有多少記憶,但有一點應該會知道,當時買賣是憑票供應的。所以要采用等價物方式進行對比,相信有一定難度。我認為同樣作為生產資料,自行車的價格可以與豬肉價格進行一個等價交換的對比。


已知26寸鳳凰自行車1989年的價格是289元,而豬肉價格網上有一個100元可買多少斤的段子,可以得知80年代的100元可以購買70斤豬肉,289元理論上可以估算為70*2.89=202.3斤豬肉,按2020年豬肉平均零售價格(不算最低也不算最高)為35元一市斤折算,鳳凰牌自行車目前的價格應該在7080元左右。

7000-8000元的購買力,肯定不能與汽車相比,因為最便宜的汽車也得過萬,但與一般的兩輪摩托車相比,基本上差不多就是這個水平。

總結:

80年代的鳳凰牌自行車,如果放到現(xiàn)在,采用同等購買力作為對比的話,大概與摩托車是同一檔次(請注意是80年代,70年代價值更高),希望這個解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最佳貢獻者
2

想太多了。

單車就是單車,上世紀80年代的一輛鳳凰自行車,現(xiàn)在還是一輛鳳凰自行車,不會變成汽車,更不是什么寶馬。

從使用價值來說,自行車就是自行車,曾經是自行車的功能,現(xiàn)在還是自行車的功能。不會變成汽車的功能。

從貨幣角度來看,上世紀80年代一輛鳳凰自行車,價格也就是100多元,我們按照200元來計算,那么通貨膨脹速度來說,1985年(取80年代的中間位置)國內M2是5198億元;2018年中國M2總量為182.67萬億元,那么增長了351倍。這樣來計算,那時候的200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7萬多元。

從收入角度來看,那時候一輛鳳凰自行車差不多是兩個月工資就夠了,F(xiàn)在城市小白領工資兩個月,也就不到2萬元,也就是相當于1萬多元。

所以這個是不具備可比性。

因為經濟的發(fā)展,現(xiàn)在人收入普遍增加。自行車都很少有人買了,電動車大行其道。也就是那時候的一輛自行車,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輛電動車差不多。

不要動不動就想到那時候人民幣多么耐花,那時候是物資稀缺年代,大多數(shù)人生活水平其實很差的。買一輛自行車就很滿足了。所謂的四大件,不過是單車收音機什么的,那么的生活,有什么值得贊賞的。

現(xiàn)在隨便一個城里小工人,一個月工資都能夠買一輛電動車,比鳳凰自行車還要快速,還要便捷。

如果是要比較的話,曾經買得起鳳凰自行車的人,要相當于現(xiàn)在人們應該開什么車。這個比較毫無i意義。能夠買得起鳳凰自行車的,當時社會地位確實比較高一點,包括廠長經理,什么的。那是因為當時鳳凰自行車產能跟不上,可能一年只能生產1000萬部,但市場需求是2000萬部。現(xiàn)在不管是什么車,只要買得起,都能夠買得到。曾經有鳳凰自行車來證明自己社會地位,但后來社會地位下降,那是因為跟不上時代。

大浪淘沙,社會都是這樣進步的。現(xiàn)在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精神生活十分飽滿,休閑娛樂方式應有盡有,可以說,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創(chuàng)造了史上未有的盛世華年。

所謂的上世紀80年代鳳凰自行車,相當于現(xiàn)在什么車,就是一個偽命題,頂多就是一輛電動自行車。其他的,都是想多了。

3

八十年代中期買一輛上海鳳凰女式輕便自行車草綠色的新款還要通過人從物資局開后門才能買到,一個鄉(xiāng)鎮(zhèn)也看不到幾個人騎就像現(xiàn)在開豪車了。

在那個年代男女談戀愛,男的騎輛上海鳳凰或者永久自行車帶一個女朋友座在后面,女孩手里領一臺雙卡錄音機在播放鄧麗君的歌,那回頭率太高了可以讓整條街人羨慕他們。

4

那個時候,我要兩個月的收入才能買得起自行車,但錢真值錢,應該相當于現(xiàn)在十萬上下。


5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有了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在有指標的情況下大概一百七,八十元。如果沒有指標,三百也買不到,當年我騎著單車,引來好多人羨慕的目光,雖然己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因為鳳凰單車象一道風景,使得路人對我的回頭率頻頻。那時的工業(yè)品質量非常好,這輛單車一直伴隨我到九十年代。

現(xiàn)在的汽車多多,如果不是保時捷之類的豪車,是沒有多少人去回頭觀望的。

如果夫妻兩口子都是行政事業(yè)編制,現(xiàn)在一年的各種收入相加兩人大概二十來萬元,除去日常開銷(包括教育費),如果不是寶馬,十來萬的車子一年就可以買得起。

相比我七十年代買的單車,如果沒有指標,我和丈夫工資相加除去全家四口人的生活開銷,大概也要一年才能買得起那輛單車。

七八十年代的一輛鳳凰單車,也不能說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什么寶馬之類。再怎么也是有差距的,沒有可比性。

6

八十年代一輛鳳凰自行車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輛十萬元左右的小汽車!

7

大家都在說收入,物價上漲之類的,我不這樣看,當年有一臺鳳凰車就能帶著女朋友到處逛,能找到老婆。所以我覺得價值應該和現(xiàn)在20萬左右的汽車差不多。

8

八九十年代。我買了一輛鳳凰車。是輕便的。也就是一百七八十塊錢,F(xiàn)在買一輛好的鳳凰車。也就是四五百塊錢。相當于當時的三倍多。歷史永遠是前進的。生產力日新月異?萍疾粩嗟陌l(fā)展。用數(shù)學的方式。耒看待社會和事物。是不科學的。不能用老的眼光來看待新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偽命題。

9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輛永久或鳳凰自行車大概在一百六十塊左右,但不是人人都買得起,即使決心買一輛那必定要長時間的節(jié)衣縮食,F(xiàn)在買一輛幾千塊的助動車經濟承受上顯得很輕松?梢赃@么說,現(xiàn)在買一輛十幾萬二十來萬的汽車除了富豪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經濟上的承受壓力與那時候買一輛自行車差不多,F(xiàn)在誰買了一部汽車很少有人羨慕的圍觀,可那時候誰買回來一輛自行車,那可是不斷會有同事前來東瞧瞧西摸摸,羨慕死了,哀嘆自己買不起。

10

我爸爸的哥哥在單位抽簽抽中了可購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要120多元,結果借錢也難買,所以單位搞分期付款,一個月扣12元,十個月扣完,我相信這個同鳳凰單車一樣吧?其實毛澤東時代計劃經濟時代是不講錢的,都是講貢獻,那時的人確實對經濟方面沒有很大的需求要求和追求,所以說時代不同,拿這種來衡量價值也不同的,所以說沒有可比性,我們最好永遠不要比,到了我們國家,發(fā)達富裕到頂?shù)臅r候,家家都有飛機的時候,又會回頭看看我們幾十年前買了幾十萬的小車的可笑。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