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為寶媽,我能理解題主的矛盾和糾結,一則一家人攜家?guī)Э谠谕饷嫫床,雖然收入高一點,但除去老人孩子房租生活費等各項開銷,能存下的錢有限,因此在外地工作讓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經(jīng)濟壓力確實比較大。二則老人一般都比較戀根,如果有機會,老人肯定是希望能夠帶著孩子回到老家去,這樣夫妻兩個人還能多存點錢,老人孩子在老家開銷也相對低一些,整個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會小很多。

對于我們這種普通的工薪階層,面對這種情況,確實容易陷入兩難的選擇。但是作為一個過來人寶媽,若蓮的建議是,盡量堅持讓寶寶在父母身邊待到3三周歲以后再考慮讓老人帶回老家。

0~3周歲是寶寶性格及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寶寶語言能力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同時更是培養(yǎng)親子關系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缺席了寶寶在幼兒階段的成長,很可能這輩子都無法彌補了。



若蓮認識一個寶爸,聽他講過他家女兒的成長經(jīng)歷,這里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給想要過早讓寶寶跟父母分離的家長們敲個警鐘吧。

這位寶爸說他家女兒現(xiàn)在十一歲了,將女兒放在老家養(yǎng)大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后悔的一件事。

女兒在上幼兒園之前是在老家跟奶奶一起長大的,因為老家距離這位寶爸工作的城市很遠,基本上半年一年回去一次。到了女兒三周歲準備上幼兒園的時候,這位寶爸和妻子決定將女兒接到身邊上學,女兒接過來以后他才后知后覺的發(fā)現(xiàn),女兒在老家養(yǎng)成了非常任性跋扈的性格,而且特別叛逆,特別自私,衛(wèi)生習慣也很不好,總是邋里邋遢的,每次寶爸和妻子想要管教女兒,女兒就會非常生氣,對他們很排斥,一點也不愿意跟爸爸媽媽親近,只要爸爸媽媽教育她,她就哭著鬧著要回老家找奶奶,哪怕是語氣平和的教育她也不聽,直到現(xiàn)在十幾歲了,性格依然任性叛逆,依然不喜歡跟爸爸媽媽親近,從小打大從來不會主動跟爸爸媽媽撒嬌,也不黏爸爸媽媽,感覺父母跟女兒之間有著很大的隔閡,無論父母怎么努力都無法跨越…



這位寶爸說,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不會選擇將女兒放在老家養(yǎng)大,不管多難都要把女兒帶在身邊,好好陪伴她長大,給她足夠的愛和安全感,讓她跟其他天真無邪的小女孩一樣,開心了找爸爸媽媽分享,傷心了找爸爸媽媽安慰,想要什么東西了趴在爸爸媽媽懷里撒撒嬌…這才是一個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女孩兒該有的樣子啊!

最后若蓮想說,雖然現(xiàn)在將寶寶留在身邊,父母需要承擔更大的經(jīng)濟壓力,也會更加辛苦一點,但請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也都是暫時的,我們做父母的辛苦一點,熬一熬,努力給寶寶一個幸福有愛的童年,孩子會用一生來回報你。讓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最無價的禮物,父母的陪伴和愛是孩子未來人生中最重要的底氣。

最佳貢獻者
2

如果有可能的話,在三歲之前盡量不讓孩子離開父母太久,在孩子的世界面對對象分離超過七天,也許就被理解為遺棄。

三歲之前的孩子不僅是學語言的敏感期,也是他依戀關系,情感世界的培養(yǎng)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期間有穩(wěn)定的安全依戀關系孩子,一生都有一個心理的安全基地,可以從此出發(fā)去建立他自己豐盛幸福的一生。如果這個安全基地被破壞,或者是根基不穩(wěn),根本就沒有建立來,那么他就會窮起一生,去不斷地尋求情感的鏈接和內(nèi)心的安全。成人后孩子在情感世界和親密關系上也會不斷受挫。

所以建議你盡量克服困難,讓孩子留在父母身邊。

3

孩子由誰帶,在哪帶的問題,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1. 老人是否會帶孩子

帶孩子不是簡單的給吃給喝陪玩一玩就可以的,要有高質(zhì)量的陪伴。

老人育兒觀念,文化水平,整體素質(zhì),三觀等跟年輕人不一樣,看老人平時帶娃的情況,老人和孩子的相處模式是否可行,是否能放心給她帶,如果放心,那么就簡單多了。

這里舉個例子,我表姐是奶奶帶大的,奶奶對她很好,但僅僅停留在生活層面,小時候基本不說話,內(nèi)向,有點呆呆的,敏感,老人也跟著經(jīng)常說她內(nèi)向,不合群。她和父母的關系也很一般,基本不溝通。直到她嫁人生子后話語才多一點,有老公疼,婆家人理解,生了女兒自己帶,女兒也活潑開朗,機靈聰敏。她說小時候不說話,是因為沒有人理解。

所以育兒方式不一樣,帶出來的孩子也不一樣。

2. 家庭經(jīng)濟條件

家庭收入較好的話,可以考慮放在身邊帶。孩子3歲前由父母帶,更有安全感,親子關系更好,性格發(fā)展更健全。

第一種情況,孩子父母一方辭職在家?guī)Ш⒆樱硪环降氖杖肟梢灾渭彝ラ_支,那么可以自己帶孩子。

第二種情況,孩子父母都上班,請小時工,或者請育兒嫂幫帶孩子,家庭收入可以滿足請人幫忙,那么孩子可以留在身邊帶。

第三種情況,家庭收入一般,一方辭職了,另一方收入也不夠開支,那么孩子自己帶很勉強,還是得奶奶帶。

3. 其他可行辦法

①是否還可以再挽留老人繼續(xù)幫帶

老人為什么要回老家,是否因為不適應現(xiàn)在的生活,或者老家有事,或者其他原因。

如果可能,針對回老家的原因解決問題,還是要挽留老人幫忙帶孩子至少到可去幼兒園的年齡。

②是否還可以有其他親人幫帶

現(xiàn)在孩子不是婆婆帶,就是外婆帶,或者媽媽自己帶,有些是男性長輩帶,或者爸爸自己帶,反正誰能帶孩誰合適孩子就誰帶了。父母能讓孩子留在身邊比其他什么都好,有些事可以適當妥協(xié)。

③ 帶回老家?guī)欠褚部?/strong>

如果老人帶合適,雖說老家遠了點,但可以經(jīng)常打電話問問情況 ,還可以視頻看看孩子,有假期還可以回去看孩子?梢詭Щ乩霞乙欢螘r間看看,實在不行再接回孩子來,重新想辦法。

以上總結,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總有一些要妥協(xié)和為難的地方,盡量留孩子在身邊帶,能自己帶就自己帶,實在不行,只能讓老人帶回老家?guī)Я恕?/strong>

4

我覺得不要!我兩個孩子,大的五年級12歲,今年馬上就要六年級。課業(yè)緊,壓力大,小的才22個月,但是兩個孩子我都自己帶在身邊。我覺得孩子的成長我不想錯過!

如果說是因為工作原因,你可以叫父母過來幫忙搭把手,孩子還是要自己教比較好。因為現(xiàn)在大多都是隔代親,老人帶孩子,會把孩子寵壞掉,一些習慣養(yǎng)成很容易。但是想改就很麻煩了。所以說如果不是什么特別重要的理由,孩子還是自己帶會更好些!

帶孩子的時間快樂且又短暫

5

建議不要送回老家,但凡自己能想到辦法把寶寶留在身邊教養(yǎng),都不要同意寶寶隨老人回老家,尤其是孩子在這樣的關鍵期;否則,寶寶在老家待的越久,以后你后悔和自責的概率越大。

首先,孩子這個生長階段不但是語言培養(yǎng)的關鍵期,而且是親子情感培養(yǎng)的關鍵期。寶寶這時是最需要父母在語言上的啟發(fā)和引領,語言的啟發(fā)同時也是大腦的開發(fā)。

同時,親子情感的培養(yǎng)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和孩子分開時間久了,孩子的心和你的距離想再拉進就不會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了。

然后,我們再說說寶寶的習慣和行為模式的養(yǎng)成,這個階段也很關鍵。寶寶回老家生活,他不好的習慣和行為模式一旦形成,再改,就相當?shù)睦щy了。

最后,我想說,寶寶都一歲半了,你再辛苦一年多,他就可以上幼兒園了;為了今后更多的省心,何不現(xiàn)在費點心,再想辦法堅持一段時間呢!

這就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助到你,認同或需要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關注我,我們相互學習探討。

6

寶寶還是自己帶在身邊比較好,這樣有利于成長。

7

太小了,不建議,小孩需要父母的陪伴,給孩子留下美好童年!

8

我建議還是不要送回老家。作為媽媽是不舍再加上孩子正在學說話期間更不能送回老家。我們再難都要克服下,但對孩子小到另一個環(huán)境種種不適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和煩燥。我們作為父母盡可能給孩子所有愛,讓他能有個健康的身體,美好的童年。

9

不建議送回老家,我生了兩個孩子都是留在自己身邊帶,每天下班第一時間就是回家看孩子,孩子只有假期偶爾讓老人家?guī)Щ厝ネ鎺滋臁?/p>

自己帶孩子的幾個優(yōu)點:

1,孩子從小到大一直在父母親身邊長大,都會有很強的安全感,不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性格相對會比較開朗。

2,特別小的孩子更粘爸爸媽媽,寶寶需要擁抱和撒撒嬌,而且每天必須出去走走運動一下,也是需要體力。

3,爸爸媽媽帶孩子同時教給他們生活的安全常識、為人處世、識字...等等。特別是寶寶在游樂場玩時候,培養(yǎng)孩子正確交往方式。

4,爸爸媽媽自己帶孩子,隨著年齡逐漸長大可以幫忙干些家務活,不會溺愛孩子。

5,爸爸媽媽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細心發(fā)現(xiàn)寶寶的不足之處,并且及時的改正。

6,爸爸媽媽帶孩子也是促進自己再次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自己帶寶寶后就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總而言之,爸爸媽媽自己帶孩子,肯定是比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帶更好,當然,自己帶孩子一定會有辛苦一點,這點辛苦也是微不足道的,希望每個為人父母的家長們都努力加油!孩子的明天才會更加精彩!

10

那要看你你們是什么情況,如果是上班沒有時間帶那只能給爺爺奶奶看了,當然如果有條件還是自己帶好。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