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會孤獨,更是自我封閉,長此以往只會愈加孤獨。能"終于熬成了不想和任何人說話,包括家人都不想聯(lián)系",一方面說明他"終于"看破了紅塵,不為世事所羈絆;另一方面也說明現(xiàn)在的生活正是他所心心向念的,清心寡欲,心如止水,清靜無為;同時也說明了他的遁世逃避,是一種悲觀厭世向世俗低頭的無力抗爭行為。
第一、正常人有社交,有親情,倘若不是孤僻,一定會想方設(shè)法融入。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小家庭,社會是個大家庭,而人是群居動物,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無法與社會交割。人是需要與人打交道的,更難割舍掉親情,而能做到不想與任何人說話,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氣?那要舌頭還有什么用?這樣的人只能孤老終生,連空門都無法遁入?蛇@樣的人存在嗎?起碼心理不正常。
世間人眾眾,千人有千面。有的人喜靜,不愿與人交往,更不愿與人紛爭,但若"終于熬成不想與任何人說話,包括家人都不想聯(lián)系",那一定是心理出了問題。
第二、現(xiàn)實中如果有這樣的人存在,早晚會生活在孤獨之中。也許他逃離了世事紛爭,也許這正是他想要的生活,也許他為能過上這樣的生活而慶幸,但長此以往他一定會心生厭惡。物極必反,所有有違人類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必然反轉(zhuǎn),正常人都會在某一時段顯得有些孤獨,何況"不想與任何人說話"的人呢?
是人就會有孤獨,有時無助,有時無奈,有時顯得孤苦,而不管是喜靜或是喜歡熱鬧的人。是人都向往光明,沒有人愿意長期生活在黑暗之中,但生活是嚴苦的,人的思維也是奇妙的,在寂靜中便常常陷入孤獨中。有人喜歡這種孤獨,在靜謐中思考,在孤獨中暢想,卻誰也不愿永遠這么孤獨下去,何也?油鹽柴米才是生活的本質(zhì)。
第三、"不想與任何人說話,包括不想與家人聯(lián)系",不僅會孤獨,也是一種病。這種病必須看,要有心理醫(yī)生的耐心疏導,要想方設(shè)法讓他能夠融入社會,融入家庭。人可以孤僻,但不可以如此孤僻,割裂社會和親情。世間有很多恩怨,很多糾結(jié),需要人們?nèi)フ_面對,勇于解決,逃避不是辦法,而將之束之高閣更無助于問題的解決。有一句話叫人是來世間受罪的,可見為人不易。但人們也是在無盡的"受罪"中體驗到了幸福和快樂,不然人們?yōu)槭裁匆钪?/p>
人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社會和家庭,并積極融入其中,而唯有融入方能回歸正常的生活,才能看到世間的美好,才會不妄短短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