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串和友情出演的片酬區(qū)別
要知道客串和友情出演的片酬有多大區(qū)別,首先要知道這兩種出演方式的區(qū)別。
客串出演,最初是用在戲曲界,后來延伸到整個演藝界。主要是指非專業(yè)人員參與演出。比如說導演何平客串《大腕》,編劇史航客串《邪不壓正》。
通常客串出演的演員,都是和劇作的主創(chuàng)團隊(比如導演、制片等等)關系不錯,才會愿意來。很多時候,客串的鏡頭非常少,臺詞一兩句,對于作品的內容,沒有直接影響。
所以客串出演,大多數是人情往來,不會單獨談片酬。可能也就是給個車馬費,甚至還有關系特好的,自己貼錢來客串的。
演藝圈也是一個人情小社會,彼此幫忙,日后好相見。所以一般對于這種邀約,大家都不會計較片酬,也都愿意出演。
友情演出,這幾年慢慢和客串越來越接近了。最初它和客串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友情演員,一般也是專業(yè)演員,而不是非專業(yè)演員。
友情演出的角色,一般也會作為作品發(fā)展的線索人物,或者重要作用人物。所以,在字幕上,友情演出也是緊跟在領銜主演、主演之后的。
友情演出的片酬呢,有的和客串一樣,大家關系到了,象征性給一點就行。如果戲份多的話呢,那就稍微多給一點。但是肯定是低于市場行情的。
比如說一個演員,本來出演電影的片酬是500萬,那么友情出演,可能就只收100萬。對外宣傳可能就是免費。
友情出演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大演員出演小導演的小制作作品。比如劉德華,行業(yè)公認他片酬假如是1500萬。那么他接電影角色的片酬,就不能低于這個行情。因為這個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而且他整個團隊在運營。
此外,他的報價,也影響著行業(yè)里其他演員的報價。某個演員覺得和劉德華卡斯接近,那么就報1200萬。劉德華如果隨便降片酬,那你讓1200萬片酬的演員怎么辦?跟著降嗎?
這時候問題來了。假如劉德華非常喜歡某個小制作劇本,很想出演。但是可能那部電影制作費都不夠劉德華的片酬。怎么辦?
這時候,就按照友情出演來。大演員友情出演,自降片酬。表示我這次是特殊情況,我本身片酬還是那個行情,不影響市場。
這就是客串和友情出演的主要區(qū)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