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曼麗14歲被賣到妓院,15歲開始接客,16歲染上花柳病,你讓明臺這樣一個正常男人如何喜歡她?
當(dāng)然,明臺一開始還是喜歡于曼麗的。
兩人第一次見面在澡堂外,明臺直接傻眼了;這種反應(yīng),明顯是男人對女人的欣賞和著迷,后來于曼麗也慢慢地喜歡上明臺。
但于曼麗不知道自己的喜歡多么致命!
有兩點重要的地方,我們必須先了解清楚——明臺對于曼麗的喜歡,源自她本身的神秘感,以及單純、美貌。
可一旦身世被拆穿,神秘感消失,明臺對于曼麗只能剩下同情;這兩點王天風(fēng)已經(jīng)說得明明白白。
法國作家貝克說:
同情僅僅次于愛,是人心最圣潔的感情。
軍校畢業(yè)前的“生死考驗”,明臺對于曼麗最后說的話是:“要好好的活著,過去的事,就忘了吧!弊阋娒髋_的同情早已深深扎根內(nèi)心,如果他至始至終喜歡于曼麗,最后的話應(yīng)該是:“我愛你,于曼麗,你要好好活下去!
當(dāng)然明臺之所以不能繼續(xù)喜歡于曼麗,于曼麗自己過不去心里的坎也是重要因素。
雖然我們總是談?wù)撔睦硭刭|(zhì)、克服心魔的辦法,但有時候、對于那些有著可怕經(jīng)歷的人來說,任何辦法看起來都那么脆弱,不堪一擊。
于曼麗就是這種情況。
她第一次感到痛苦,是拿槍逼著明臺離開。她一邊想逃跑然后開啟新生活;一邊又放不下明臺。
她第一次送明臺香囊,提醒明臺只有想起她的時候,才可以打開這個香囊。這時候明臺非常疑惑,想的時候,又不是不能再見面。
直到拍婚紗照時,明臺才徹底明白。
當(dāng)于曼麗邀請明臺拍婚紗照時,明臺是拒絕的,因為一旦兩人其中一個被抓住,另一個通過婚紗照就可以迅速找到。
于曼麗說:“就不能給我留點什么?萬一以后想見我,又見不到,也給自己留個念想!
聽完這句話,明臺改變主意。
因為于曼麗不是說著玩的,F(xiàn)在的明臺既有同情,他覺得于曼麗這么癡心傷心,留下兩人合影等于給她留下安慰;又有喜歡(過去的喜歡),他意識到于曼麗的話說到了自己心里:“也給自己留個念想!
終于無數(shù)的第一次匯聚成了最后一次;這一次,依舊夾雜著痛苦的思緒。
明臺和于曼麗的感情線,注定殘缺,因為太完美就會變得極度不現(xiàn)實,所以最后明臺只能喜歡程錦云。
但藝術(shù)的價值就在這里,它可以傳遞出超越現(xiàn)實的力量。
就像我站在現(xiàn)實的角度分析了一大堆,只為證明明臺喜歡程錦云,而不是于曼麗,也無法改變一小部分人傾向明臺更喜歡于曼麗。
程錦云像是一種妥協(xié),或者說是明臺暫時的妥協(xié),如果沒有她,可能劇情就改寫了,最后和明臺結(jié)婚的會是于曼麗,但那確實有點不現(xiàn)實。
所以電視劇本身在感情上沒有超越現(xiàn)實,超越現(xiàn)實的是那一小部分人。
程錦云一直符合明臺的審美。
就像王天風(fēng)跟于曼麗的對話,你的神秘感、單純、美貌吸引了明臺,最后你的身世博得了明臺的同情。
程錦云的優(yōu)勢就在她不需要明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