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認為張國榮如果現(xiàn)在還活著,級別不見得有他生前高,當然可能也不差。
人的一生起起伏伏,有高潮有低潮,張國榮生前也是經歷了幾次起伏。從默默無聞到在歌壇上大紅大紫,他也經過了7許多坎坎坷坷,89年告別歌壇,退出娛樂圈,他想在加拿大與唐唐安享人生,同時學習了電影表演課程,但沒多久就厭煩了那單調寂寞的日子,于是在導演的邀請下又回港拍電影,沒有歌唱事業(yè)的牽絆,他在演戲上更加用心,九三年一部《霸王別姬》讓他享譽海內外,在電影事業(yè)上也達到了巔峰,后來也佳作頻出,《東邪西毒》,《春光乍泄》等,都很好的體現(xiàn)了張國榮的不凡演技。
張國榮是在藝術上追求很高的藝人,他從不滿足的努力向前,在影壇上不斷嘗試新的角色,新的戲路,在歌壇上也不斷變換演唱風格,唱的歌也越來越有深度,九七年和千禧年舉辦了兩次演唱會,風格越來越大膽,越來越前衛(wèi),多數(shù)人已經接受不了。這是他的歌唱事業(yè)又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很多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我當時也是不大能接受,覺得不如89告別演唱會,也不如有他穿紅高跟鞋像女子姿態(tài)演唱跳舞的97演唱會,千禧年的熱情演唱會上他長發(fā)留胡子穿裙子,形象不夠帥,嗓音又很啞,視覺聽覺上都不如以前的演唱會讓人舒服。但是今天再看,特別是再聽那些歌《陪你倒數(shù)》,《大熱》,《路過蜻蜓》等,就像是預言般的觸痛人的靈魂,哥哥張國榮果然是意識超前。他既是這樣幾乎走到了云里霧里,就不會被很多人理解,那他的事業(yè)也就難以再往前一步了,所以如果他還活著,不但他的級別不大可能再被人推高,就連處境可能也會變的更糟糕,所以對于他以跳樓來毀滅自己,我從來不認為這是他做傻事,軟弱,蠢。他只是不幸得了抑郁癥,為了親人愛人還有自己考慮,他是自我犧牲了。我們雖然絕對不會支持自殺,但我們卻也沒法遏制某些人自殺,不管他們是一部分去天堂或是一部分去地獄,也許這就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當然,那些無辜的冤魂除外,我們絕對抵制那些自己想死還要拉上些墊背的,那是極端惡劣沒有人性的。
張國榮沒有意向去做老板,他生前最后一段時間一直在籌劃拍一部電影《偷心》,找演員的事情挺順利,找投資的事卻讓他有點焦頭爛額,也不是找不來,有日本,韓國的老板愿意給他投資,他卻希望他的第一部電影由中國人來投資,這也體現(xiàn)了他的愛國之情,外國人投資,他就等于是給外國人打工了,或許劇本內容也會受外國人干預,這是他非常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希望香港有哪位老板來出資拍《偷心》,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老板愿意去為他冒險一次,就連向華強這個跟他關系很不錯,算是很講義氣的老板也沒有向他拋出橄欖枝,這讓他很失望,很傷心。有人說他自己那么有錢,為什么不自己投資拍?就像現(xiàn)在的許多演員,想做導演的話,基本上都是自己投資,盈虧自負,多好!
不知道哥哥張國榮是怎么想的,對讓他自己投資拍電影的建議并不采納,后來有一位大陸的老板樂意給他出資,這讓他很高興,馬上找拍攝景地,找編劇,找演員,一切安排得差不多了,卻得到一個壞消息,給他投資的大陸老板犯貪污受賄罪被關押起來了,那自然給他投資的事也就擱淺了,我覺得這是壓倒他的最后一棵稻草,他心里會問:為什么香港人這么寵愛他,卻沒人愿意給他投資?為什么大陸的人愿意給他投資的卻偏偏是個罪犯?我張國榮不是成了給人現(xiàn)眼的笑話?日本人愿意出資,可是我不樂意。∥易约撼鲑Y,我也不甘心啊!我不相信諾大一個香港,甚至中國,就沒有人相信他張國榮能導演一個好作品?
有時候人們就這么現(xiàn)實,就這么趨利避害,老板們確信張國榮是個好演員,但不確信他能拍出賣座的電影,誰都不想冒險,或是誰都不愿意讓他退居幕后去做導演,還指望靠他在幕前演戲掙錢呢!
就這樣,張國榮開始抑郁了,他又是個比較暴烈的性格,傷心生氣失望憤怒,加上已經戒了煙,這么多負面情緒無法釋放,導致身體和心理都出了病,胃液倒流腐蝕了嗓子,使他的聲音越來越沙啞,心理上承受的太多,導演夢難以為繼,演唱會又不被人理解,化妝造型備受嘲諷,使他漸漸難以入睡,失眠程度越來越嚴重,他也曾抗爭過,也曾找醫(yī)生看,但似乎無濟于事,不見好轉。最終不知受了什么刺激決定再次實施他的自殺計劃,從文華酒店24層,一躍而下,這只只能在空中不停的飛呀飛呀的小鳥終于落地,那便是他死的時候,他不善于休息,總是對自己對別人要求那么高,對這個世界上不光明的東西始終不妥協(xié),不原諒。由此,去天堂成了他的最佳選擇,我們遺憾,或許他是開心的,笑著離開的。
我也不敢保證,如果張國榮如愿拍出了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偷心》,就一定能很賣座,很成功,口碑一定很好。藝術性太強的電影,票房不一定高,但會是一部很用心的電影,值得去看。
張國榮做老板的話,不會有向華強成功,但論個人魅力,向華強也遠不及張國榮。
我覺得如果他自己肯出資拍自己的電影,既當老板又當導演還當主演,這樣比較好,票房會不錯,可是人生沒有那么多如果,他就是不愿意像成龍那樣身兼數(shù)職,能奈他何?也許這才是獨一無二的張國榮,一個濁世翩翩佳公子,在人間瀟灑走一回后,不給人看到他蒼老不堪面容的機會,就決然轉身離開,給人們留下無限懷念,無限遐想。印證了一句有名的詩詞: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