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客戶沒有任何影響!

因為公告中也明確說明,保險公司業(yè)務正常辦理,保險投保、理賠業(yè)務均正常!


6家公司分別是:

天安財險、天安人壽、華夏人壽、易安財險、新時代信托、新華信托。


需要消費者們警惕的是:

1、銀保監(jiān)公告發(fā)出之后,就有部分公司保險代理人在各自的渠道,例如朋友圈發(fā)布類似“保險還是選擇大公司好,穩(wěn)定”、“買保險還是買XX保險”之類蠱惑人心的惡意攻擊。嚴重的可能會私下勾兌消費者要求他們退保等行為。


2、惡意貶低被接管公司,抬高自己公司的行為,是違反保險監(jiān)管規(guī)定的。昨天我就遇到有新華保險的從業(yè)人員在發(fā)布類似的諷刺,同時宣傳說新華保險多好多好,我直接回懟:中國第一家被接管的保險公司就是新華保險,接管整頓成功后,股權賣給了中央?yún)R金,所以新華就這樣成了“央企”。于是這位新華代理人就不說話了,估計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保險公司有這樣一段歷史……


最后

雖然我沒有賣過上面幾家保險公司任意一家公司的保險產(chǎn)品,但是對于利用“接管”來進行抹黑式宣傳的行為,還是很反感的。

據(jù)我整理信息,這6家公司都和“明天系”金控集團崩盤有關。


如有保險事宜,可以私信或評論區(qū)

若我們回答有用,給個關注,點個贊。謝謝大家支持

最佳貢獻者
2

對客戶沒有什么任何實質(zhì)上的影響,但在接管過程中,會影響相關的業(yè)務進度,比如理賠。


被接管以后的事都是后臺運作,到客戶這個層面,還是一如既往的平常。


保險法第一百四十四條關于保險公司接管的條款中,明確規(guī)定,被接管的保險公司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因接管而變化。對保險公司實施接管是一種比較嚴厲 的行政監(jiān)管措施。


從昨天到今天的朋友圈,可以看到保險從業(yè)者的眾生相,有踩有煲的。


新華業(yè)務:新華接管天安,國壽接管華夏,穩(wěn)健經(jīng)營的重要性,央企背景的重要性,選擇新華,關愛人生每一天。買保險真的不能只看價格......


讓我沒想到的是新華的業(yè)務員,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自取其辱,眾所周知,早在13年前新華也是一家被接管過的公司,這樣子說,好像有些不合適哎。


目前被接管過的公司,前有中華,新華,后有安邦,現(xiàn)在這次明天系四家,都沒有因為接管之后保戶的利益直接打折的,當然也不能說一點影響都沒有。


這種影響就是在接管的過程中,相關崗位人員調(diào)整,流程變化,理賠和服務的時效的差別。隨著接管推進,新制度施行,流程就慢慢順暢了。


如果你沒有買過保險,有些擔心就等等,或者選擇其他公司產(chǎn)品,反正全國有近200家保險公司的產(chǎn)品可以供你挑選的,怕啥呢。


已經(jīng)有華夏和天安保單的用戶,請你把心放在肚子里,別沖動、別盲目、別輕信。靜觀其變就是了。

3

我猜大部分的自媒體和中介都會說沒影響,然后還會搬出保險保障基金,再附以過往的新華、安邦來說“沒影響”。

保險保障基金

這張圖圈了幾個關鍵字,大家各自理解吧??。

安邦怎樣了

安邦歷時兩年阿,終于完成接管。其實,安邦的動蕩了到現(xiàn)在都未能平息,期間大量人員離職,一朝天子一朝臣,勢必重建組織機構和人際網(wǎng)絡。如果你是客戶,只是為了買兩張紙,其他都無所謂;也不關心理賠時有沒有人管、效率如何,那真的是可以閉著眼睛隨便買。

為什么現(xiàn)在都無恙

因為這些動蕩都不是發(fā)生在大的危機環(huán)境下。1400億的保障基金,能否撐得住同時接管安邦和明天系?

不能!

打個不恰當?shù)谋扔,一家五口人,一人生了大病,傾全家之力尚能湊錢救治;三人同時生了大病呢,救誰?

為何買保險?

為何買保險?獲得保障、轉(zhuǎn)移風險唄!

何謂風險?可預測的健康風險、不可預測的經(jīng)營風險。

何為保障?一紙合同+長期服務+理賠

為什么那么多說沒關系的

無知者無畏+營銷所需+不用為以后負責

這就是為什么現(xiàn)在中介受處罰的越來越多?

為什么網(wǎng)上那么多說中介不負責任,遇到理賠就說“我只是個中間商,有問題找保險公司”的越來越多?

因為從骨子里,她的概念一份保障是兩張紙,有監(jiān)管、有法院、有...,即便出了問題,也沒有人會找我來算賬。這種情況在自媒體身上尤為突出。

4

沒有什么影響,因為保險只允許兼并不允許倒閉,只要不倒閉對客戶就影響不大。

5

沒有任何影響

6

以現(xiàn)在的保險法,對客戶是沒有影響的。但是頻繁讓國家或者更大的保險公司接管,就是讓國家和接管公司替別的保險公司背鍋,這種模式恐怕不會長久存在。因為這很可能會助一些保險公司只收保費、不管理賠、不用心經(jīng)營,白白給國家和其他保險公司增加負擔。長此以往保險法必然會改,到時候有影響客戶問沒辦法了。個人看法,歡迎指正。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