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里,鄔思道總把康熙的心思猜的透透了,很明白帝王心術(shù),看上去似乎鄔思道更聰明一些。特別是再加上他能夠在雍正登基后起了殺心,但卻用自己的三不可用說服雍正,全身而退。兩代帝王的心思都被他摸透了,鄔思道確實(shí)是一代鬼才。
1.但就此我們就能說鄔思道比康熙帝聰明嗎?
我們先看看康熙皇帝每天都在干什么:
8歲的時候要天天琢磨著怎么除掉鰲拜;
20幾歲的時候,天天考慮著怎么平三藩:
30幾歲的時候,天天琢磨著怎么干掉葛爾丹
40幾歲的時候,天天怎么琢磨著怎么收臺灣
這其中還要考慮還包括如何對付三太子朱慈炯;與俄國沙皇老毛子打架;
如何收復(fù)漢族士子的人心;如何解決億萬人口的吃飯問題;
如何賑災(zāi),如何防止民變;如何平衡明珠索額圖兩黨的斗爭;如何使用那桀驁不馴的高士奇;
如何培養(yǎng)太子,如何平衡他那些如狼似虎的兒子們,如何平衡后宮嬪妃們的爭斗。
太操心了。這皇帝就不是個人干的活兒。
而鄔思道自從做了胤禛的幕僚之后,他只需要考慮做一件事:那就是琢磨康熙的心理,揣摩康熙的意圖。
從這一點(diǎn)上來看,似乎誰更聰明已經(jīng)一目了然了。
2.我準(zhǔn)備說件更有說服力的事情:鄔思道的腿是怎么斷的?
鄔思道是個瘸子。他的腿是被山賊打斷的。而他作為一個讀書人,怎么就惹了山賊呢?
這就要從鄔思道年輕20多歲那會兒做了一件驚天地的事:砸了貢院說起。
鄔思道在年輕時赴考,本來做的花團(tuán)錦簇的文章,堅定自己必定高中?烧l知名落孫山。
后來一打聽細(xì)節(jié)才發(fā)現(xiàn):考題被泄露,那些買了考題的有錢人們都高中了。
鄔思道一怒之下,帶人砸了貢院。還將貢院兩個字給改成了賣完。
這引起了朝廷對他的通緝。沒辦法,只能亡命天涯,在逃跑途中被山賊打斷退。
我說這件事的目的是要做一個對比:康熙8歲登基,忍辱負(fù)重,在16歲的時候憑一己之力除掉了權(quán)臣鰲拜。
這么一對比的話,誰更聰明,似乎更一目了然了。
康熙皇帝從登上皇位那天開始考慮的便是如何對付天下人。鄔思道從做了幕僚開始,考慮的就是如何對付康熙一人。
一位是門門懂樣樣精,
一位是一門懂一樣精。
都是人精。
如果撇去地位上的差距,二人皆是普通人,非要爭一個長短較一個高低的話,倒想起一句很出名的話:
我不一定能打得過你,但我一定能干掉你。
你來說說誰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