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拖延癥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的問題,原因也是各式各樣,但是深究其心理原因,大概有以下一些方面:

1、缺乏目標和方向,缺少動力。

2、缺乏自信,害怕承擔結(jié)果,不敢去行動。

3、追求完美主義,導致不想去開始。

4、對事情或有關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想以拖延的方式來表達反對意見或是抗拒情緒。

5、對事情沒有把握,想通過拖延作為自己完成不了的借口。樓主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為什么要拖延,當時的情況和心理活動是什么樣的,找到癥結(jié)所在,然后直面它,解決它。關于擺脫拖延,加強自律,只靠主觀能動性和意志力也是不夠的,意志力也會消耗你的很多精力和能量,影響你堅持下去的信心,因此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來引導和培養(yǎng)。當一些行為養(yǎng)成了習慣后,便不用再強迫或耗費精力去強制自律,而是自然而然地進行了。比如刷牙、洗臉這些習慣,都是自然進行而不需要你用自制力去強迫自己做。

有以下一些建議供你參考和嘗試:

1、想清楚你自己想要什么,想成為怎樣的人,然后制定目標。先制定一個大目標,定下實施期限,然后分拆為多個小目標,每次完成一個小目標即可,最終總會達成你的大目標。

2、培養(yǎng)微習慣。不要把計劃定得太大,只要每次、每天完成一個小小的習慣就可以了。比如每天做1個俯臥撐、每天看1頁書,每天寫50字的日記,等等。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慢慢地就會成為一種習慣。當你覺得可以增加量時,再去一點點地增加。

3、設定一個行動“開關”。在你進行一個目標行動前,設置一個類似開關的動作、事情等,可以提醒你到了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形成一種條件反射,讓你自然而然地跟著去實施。比如想要早起,就設定一個要求:鬧鐘響起來后,打開支付寶的螞蟻森林收取能量(別笑,我就是這么做滴),因為螞蟻森林能量一般是在早上才能收,哈哈!或是你要去健身,那么就把穿上運動服作為“開關”,完成了這個動作,接下來就會去進行下一步了。

4、給自己設置獎勵。大腦有種獎賞回路,會為了獲得獎賞而促使我們行動,所以在制定目標和行動計劃后,設定不同階段的獎勵,可以激勵自己去持續(xù)行動。比如,看完一本書后獎勵自己看一部喜愛的電影,跑步達到計劃目標后獎勵自己喝杯奶茶,完成一個方案后獎勵自己去吃個火鍋,等等。還可以把自己購物的需求結(jié)合進獎勵計劃里,會更實際更有動力。

5、10分鐘魔力。面對你想拖延的一項工作、一件事情時,先給自己10分鐘,告訴自己只做10分鐘就停下。只要你在這10分鐘里開始做,接下來就很有可能停不下來,會繼續(xù)做下去了。以上是一些小技巧和建議,可以嘗試一下哦。

最佳貢獻者
2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diào)節(jié)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將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一般表現(xiàn)為拖延、自責情緒、負罪感、自我否定等。

筆者認為要改掉拖延癥可以這樣調(diào)整:1.要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內(nèi)因還是外因。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如果是內(nèi)因占多而導致,我們就不能任由心里的懶情,而是去戰(zhàn)勝克服。2.給自己制定完成一件事的截止時間。在一定的時間里一定要完成,提高做事的效率。3.讓他人督促。他人可以是你的父母、愛人或老師同學等。由這些人督促你,及時敲響警鐘。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