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強烈七星推薦,今天剛讀完的一本書,路遙寫的《早晨從中午開始》。

01

這本書重現(xiàn)了路遙寫《平凡的世界》的經(jīng)歷

你肯定知道《平凡的世界》,這是一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名著,但你這知道它是怎么被寫出來的嗎?

路遙在這本書里,就寫的很清楚,他整整花了6年時間,寫完了這本100萬字的名著。

前3年,純粹是在搜集資料,各地走訪;后3年開始動筆寫,而后面這3年,路遙幾乎把自己寫垮了。他是用生命在寫這本著作,寫到最后自己幾乎暈倒、住院,醫(yī)生讓他休息一年再繼續(xù)寫。

但是,路遙沒同意,而是毅然決然地堅持著,把這本書寫完了。而寫完后,這本書就獲得了茅盾文學(xué)獎,但路遙的身體卻一步步垮了下去。

02

這本書為什么震撼

其實,《早晨從中午開始》,是一本隨筆性質(zhì)的散文集,記錄了路遙自己的寫作歷程。他肯定不如他的名著那樣有名,估計很多人都沒讀過,甚至我自己也沒讀過。如果不是偶然看到了,我都不知道原來路遙還寫過這樣一本書。客觀來說,上個世紀八十、九十年代,是文人輩出的時代,詩歌有海子、文學(xué)有路遙,大家云集。那真的是詩人和文人縱橫的時代。

而在這本書里,路遙六年的寫作歷程,也多多少少地反應(yīng)出來了這個狀態(tài)。

所以,我喜歡路遙的書,更感嘆路遙用六年時間,用畢生心血寫出來的巨著。而《平凡的世界》,是我為數(shù)不多的,一遍又一遍反復(fù)看的巨著,時刻砥礪著自己要前行。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guān)注】,一起讀書、寫作、賺錢!

最佳貢獻者
2

我喜歡看書,尤其小說,其次就是散文,經(jīng)濟類以及傳記類。

在我的印象里,讀過的書給我震撼很大的有幾本,印象之深刻,每次和喜歡讀書的朋友坐一起,必定會推薦!

第一本,余華的《兄弟》,里面令我震撼,久久不能平靜的一個情節(jié)是兩個兄弟的母親,十年不洗頭,最后發(fā)髻散開的時候,頭發(fā)全白了,只為了堅守自己的信念。

還有一個情節(jié),就是兩兄弟的父親,在社會動亂和失序的情況下,雖然外面風(fēng)雨大作,不可控,但作為父親的,這令我印象之深刻,記得是在上班之余看得小說,點了根煙,走到窗前,窗外正在下雨,心情久久不能平復(fù),腦子一片混亂,漿糊一般。

第二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整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看魔法表演一般,時不時的就被書中的魔幻情節(jié)所震撼到,令人驚奇之余,似乎又覺得很合理。南美洲從此在我的印象里,充滿了各種可能性和神秘感。為了更好的更深刻的理解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后來買了他的《活了為了講述》,心中的許多謎團和抑或,也慢慢解開了。馬爾克斯不愧是世界一代文豪。

第三本高爾泰的《尋找家園》,書中有很多我們作為年輕一代必須了解的近代史,雖然因為很多原因,我們對那段歷史一直似懂非懂,沒有完整的資料和文獻來讓你搞清楚,但高爾泰的自傳體文集《尋找家園》,個人史料的記載,從另一個角度和側(cè)面,讓你有機會更靠近那段真實的歷史。書中有一個情節(jié),堂堂留學(xué)歸來的大知識分子,在那個被流放的艱苦的地方,為了吃飽肚子,幾乎放下了作為一個人該有的尊嚴,這是人性的悲哀,更是時代的悲哀。還有一個情節(jié),講的是一位留學(xué)歸來的知識分子,在勞動改造之余,不忘自己的專業(yè),閑暇之時依舊在做著自己的研究,高爾泰在書中寫,那位知識分子當(dāng)時的想法和論述,在二十年之后,才又美國的科學(xué)家正式提出。不得不讓你震撼,那真的是一個糟糕透頂?shù)哪甏?/p>

第四本梁鴻的《出梁莊記》、《中國在梁莊》。梁鴻的書是紀實類,沒有小說的虛構(gòu),屬于社會學(xué)類的書籍,主要講述了作者的老家梁莊里的一個個從鄉(xiāng)村出走,進入全國各地謀生的老鄉(xiāng)的生存現(xiàn)狀,反應(yīng)了城鎮(zhèn)化進程中,作為個體的農(nóng)民如何脫離土地,在滾滾城鎮(zhèn)化的進程中,夾縫中求存。書中有一個講述留守兒童被心術(shù)不正的老人性侵的故事,小女孩太小,不懂得自己被侵犯,而小女孩的奶奶更是無奈,不知如何維權(quán)。這段讓我很受震撼,一直不愿相信,但它卻是發(fā)生了,并且不止一例。從這個能感受到社會轉(zhuǎn)型時,底層小人物面對時代的滾滾洪流時,是多么無力,無奈,而又卑弱。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3

最好書集,就是人生當(dāng)中實際生活里變心術(shù),演的維妙維俏,世間百態(tài)無一不缺,無一不少。還有比這個更好的看的書嗎?真人,真事,真實境我更欣賞。

4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是我在二十幾歲時,在新華書店買的,一直保存到現(xiàn)在。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97a0007865749a448d5\

5

要論震撼人心的書籍,在我心目中有一部作品是獨一檔的存在,沒有任何其他可以超越:《毛澤東選集》,不讀此書,不知道人可以偉大到什么程度;不讀此書,不知道人可以厲害到什么地步;不讀此書,不知道什么叫指引一國的出路。沒有任何書籍帶給我的力量和震撼能與此書相提并論,至今睡前雷打不動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讀一篇毛選。

如果目前毛選尚不能讀出味來,可退而求其他,選擇一下子就會多出很多來,這里我推薦《秦始皇 詐與力的極致》《基督山伯爵》,一部可以充當(dāng)你讀歷史的引路人,一部可以教會你如何在最絕望的境地保持希望。讀書世界的大門是慢慢打開的,不是一腳就能踢開的,勤于開卷,善于反思,總能從書中汲取無窮的力量。




6

最近讀過比較震撼的書應(yīng)該算是《穆斯林的葬禮》。說實話,因為太過于喜歡,一直不敢與朋友們做分享,感覺自己理解的還不透徹。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我就忍不住分享一下,有不足的對方大家多多包涵!這本書有太多令人感動與震撼了。

首先,玉人對玉的執(zhí)著就給人們太多的啟示。

如今,大家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似乎都變得無比的浮躁不安,總想著哪一天自己的生活能夠一夜之間就搖身一變,變成我們想要的模樣。

然而,天上既不會掉餡餅,那些看似成功人士也是付出了別人無法想象的汗水與淚水才取得的成功。

而玉人在出師之前也經(jīng)過了日復(fù)一日的訓(xùn)練之后才能夠獨立雕玉,他們的整個過程就如同《匠人精神》中所提到的那樣。

而最讓我感動的則是他們在面對一塊不成形的玉時,就如同今天我們制定了一個可以看得見的目標(biāo),可是完成目標(biāo)我們都需要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與耐心。

今天我們往往總是在制定目標(biāo),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中途放棄,可玉人卻不是這樣的。他們耐下性子、不分日夜的精雕細琢,直到完成它。

這樣的精神是今天我們需要學(xué)習(xí)的。

對于情愛,作者大膽的描寫出了人性最本質(zhì)的情感。

無關(guān)道德,卻又在現(xiàn)實中有所約束,這也讓整部小說迎來了矛盾的高潮部分。

情與愛、人性與道德,穆斯林民族的傳統(tǒng)都在人們的心理發(fā)生著強烈的沖突。

這樣的沖突使人無可奈何,讓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之感,而這一切都是那么的逼真,逼真到就像我們每一個人現(xiàn)實中的生活一般。

難得的是作者把整個細節(jié)都描寫的淋漓盡致。

7

當(dāng)然是《毛澤東選集》了,他是改造人類靈魂的指路明燈,是我們圓中國夢的基石,誰擁有了他誰將是戰(zhàn)無不勝的!毛主席思想永放光輝!

8

我從小到大到老,一直喜歡閱讀。震撼我心的書除了一些中外名著,還有英國作家伏利契寫的《牛虻》。這本書是我年輕的時候70年代讀的,書中主人公亞瑟與瓊瑪?shù)钠嗝缾矍楣适,深深打動了我,更令我?nèi)心震撼的是,亞瑟那種將自己所經(jīng)受的苦難與所獻身的事業(yè)絕然分開,無怨無悔的高尚品格與偉大精神……記得我讀完小說的最后一句,仰面倒在床上,熱淚奔涌,久久不能釋懷,寫了一篇長長的讀后感……

9

很久以前讀過余華寫的《活著》,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活著》講述了富貴的一生中親人一一離去的故事

富貴年輕時愛賭博,輸光了家業(yè),但他的妻子家珍很賢惠,并沒有因為富貴的種種少爺惡習(xí)而離開富貴。

經(jīng)歷種種令人錯愕的從軍打仗經(jīng)歷,富貴回到了家里,此時母親已經(jīng)去世,他和妻子過起的平凡的日子,經(jīng)歷了許多的富貴開始懂得心疼家珍,可是家里卻一再遭遇變故:家珍卻患上了軟骨病;兒子因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產(chǎn)下男嬰后,大出血而死;鳳霞死后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之后與富貴相依為命的外孫苦根因吃豆子撐死。

最終只剩下一頭老牛與年老的福貴相伴。


《活著》帶給我關(guān)于人生的思考

1.人生的無常

如果說生命的延續(xù)是一種幸運的話,富貴是幸運的,經(jīng)歷了九死一生的打仗,富貴活了下來,并且富貴也是一家中活的最長的人,但是這生命的長度之中,他親歷了家人、親人的一一離去,生活稍有好轉(zhuǎn),瞬即急轉(zhuǎn)之下,作為生活殘酷的見證者,感受著生命的無常。

2.人生中不能缺少的情誼

富貴的妻子家珍是最讓我感動的人物,一心對自己的男人好,好到迂腐,好到?jīng)]有自我的存在感。富貴開始對妻子不好,后來終于能回心轉(zhuǎn)意,兩人相守渡日,富貴對家珍的情份,經(jīng)歷了由淺到深,由無知到難舍難分的變化,他們之間的生死分別,讓人動容。

人的一生或長或短,只有在生活中付出了真實感情的人,才沒有虛度人生的光陰,有了感情的羈絆,才能勇敢地去面對或許本就慘淡的人生。

3.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平凡的人生中,僅是活下去這一件事情,都如此不容易,更不要談去建立什么“豐功偉績”了,如果人生注定大概率為平庸的話,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呢?

這個問題在《活著》中并沒有直接回答,但是富貴最后和老牛作伴時,他并沒有表現(xiàn)地意志消沉,反而表現(xiàn)出某種豁達的態(tài)度,我想這其中就有著作者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一部沒有說什么道理的作品,卻引發(fā)了我自覺的思考。我印象里,在讀完這部作品的一段時間里,我不太愛跟人說話,只是沉溺在自己的思考之中。

10

最近讀過震撼人心的作品是法國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

故事梗概

故事比較簡單,但能帶給人思考。包法利夫人叫作艾瑪,出生于富裕的農(nóng)戶之家,長得很漂亮,年幼喪母,父親把她送到了修道院接受貴族式的教育。

可以說艾瑪是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她最羨慕那些浪漫文學(xué)小說里的愛情故事,幻想著自己也能遇上這樣一位白馬王子,過上幸福斑斕的生活。

懷著對愛情的憧憬,艾瑪嫁給了鄉(xiāng)村醫(yī)生包法利,可沒多久,她就后悔了。包法利和她沒有共同的愛好,為人木訥,毫無情趣,可以說不論精神上還是物質(zhì)上,艾瑪都不滿足。

之后,艾瑪兩度出軌。她的兩個情夫,一個是瀟灑年輕的萊昂,一個是情場高手羅多夫,可惜沒一個男人對她是真心的。

她想和羅多夫私奔,可是對方臨時反悔了;她想讓萊昂幫她借錢還債,可是萊昂根本沒想過幫她。這兩個男人只是想占有她而已,沒有一點真心。

欠下巨債的艾瑪,心灰意冷間,選擇服毒自殺,結(jié)束了這一切。

其實,最愛她的還是包法利。包法利愿意竭盡全力滿足她一切需求,可她偏偏不愛包法利。故事的最后,包法利發(fā)現(xiàn)了她和別人的情書,自殺了。只留下一個女兒,由遠房親戚撫養(yǎng),小小年紀就去做了童工。

啟示

故事看起來很簡單,就是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情感事件,但名著所表達的不是故事本身,還是背后的啟示,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01欲望本身沒有錯,但不能好高騖遠,不能脫離實際。

02女人想要嫁的好,過好日子,完全沒有錯,但不能單純依附于男人,要有獨立意識。

03人活著有多重身份,除了自己,還要替別人想想,最可憐最無辜的是艾瑪和包法利的孩子。

04金錢問題上,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一味過度消費,若無力償還,只能自食惡果。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