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小偵探告訴你:幽門螺桿菌確實是關系公眾健康的大問題,尤其是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比如我們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更高。而全球的感染率是多少?超過50%!也就是說,你走在路上,10個人當中可能就有5個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還可以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疾病。
但注意:我說的是“可以”,而不是“肯定”,這是有區(qū)別的。而這種區(qū)別很可能就是決定你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以后,是否需要“滅殺”它。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并不是一件需要立馬“根除”的事情,而是要根據幽門螺旋桿菌相應的根除治療的適應癥去進行檢測,然后再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檢測發(fā)現不在根治的適應癥范圍內,然后又沒有任何癥狀,其實是不需要立馬根治的。因此,關于“滅殺”幽門螺桿菌的“冠軍”,其實指的是對于那些需要根治幽門螺桿菌的人來說的,那么具體是哪一些人需要根治?如何才能徹底根治幽門螺桿菌,即所謂的“冠軍”到底是誰?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看一下,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細菌?會導致哪些疾病?
幽門螺桿菌,可以說是在我們生活中遇到的病原體當中最成功的一種細菌!
為什么這么說?就在上個世紀,其實包括我們醫(yī)生,都認為在我們人的胃里面肯定是不存在有任何細菌的,因為胃酸實在是太酸了,pH<2,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說比我們高中化學學過的濃鹽酸還要低,這細菌想想也活不了!
但是幽門螺桿菌活下來了,它憑借其特殊的結構,會產生大量的酶,把自己保護起來,而且大家也可以看到它后面有好幾個根毛。
大家可別小看這些毛,它除了有很強吸附作用,可以很好與我們胃黏膜上皮細胞結合,而且它就是通過這些毛的動力突破我們的胃粘液進入我們胃黏膜上皮細胞,然后能很好的在我們胃和十二指腸上定植的。
但是這個群也有一個特點,它就是比較怕我們空氣中的氧氣,所以大家有時候去醫(yī)院檢查就會發(fā)現,你想做一個細菌培養(yǎng),看是不是真的幽門螺桿菌感染,但是這個醫(yī)院的醫(yī)生可能會告訴你,他們這里做不了,只能做C13或者C14呼氣試驗。
為啥?很簡單,實驗條件達不到,它需要一個微需氧的條件下才能生長,這點其實是大家在去醫(yī)院做檢查之前需要問清楚的,避免不必要的掛號,來回折騰。
那么我們說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以后,會引起哪些疾?
說到感染后引起疾病問題,其實這也是幽門螺桿菌跟我們平時碰到的一些病原體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像一般細菌感染人以后,它可能引起的就是某種特定的疾病,或者直接說就是一種,很少的,比如我們常見的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結核病,但是這幽門螺桿菌可不一樣,它可以引起我們幾十種疾病。
那具體跟哪些疾病有關?
第一類,肯定是它定植位置,引起胃腸道內的疾病。比如大家熟悉的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淋巴瘤、胃癌等,都與幽門螺桿菌息息相關。
第二類,胃腸道以外的。這就比較多了,很多系統的疾病都可能與它有關,比如血液系統相關的血液病、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皮膚病、神經系統疾病,還有就是有一些女性不孕也可能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
比如之前我們臨床上就碰到一個貧血病人,入院檢查發(fā)現是缺鐵性貧血,然后我們就按傳統的給她補鐵,但是怎么補,都補不上去,或者一下子又下來了,非常難治,后來就發(fā)現這病人同時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經過根治幽門螺桿菌以后,再給她補鐵,竟然就好了。后來,我們再研究時候,就知道別小看這小小的幽門螺桿菌,它在我們人體胃黏膜,也是需要血液的,尤其是感染量比較大的時候,這個爭奪血還不少,會導致一部分血丟失,這可能是我們當時為什么光補鐵,治不好那個缺鐵性貧血病人的原因。所以,幽門螺桿菌感染,絕對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簡單,只會引起胃腸道疾病的問題,它可以引起一系列疾病。
但是大家也要過于擔心:不是說一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得病,這還得看你感染的幽門螺桿菌具體是哪一種菌株、感染的具體人、還有這個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處在哪一個時期等。因此,看下來,大家會發(fā)現,對于大多數人其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不致病的,沒必要那么緊張!
了解了以上知識以后,我們就來說一說哪些人是需要根治幽門螺桿菌的?如何才能根治,冠軍得主是誰?
我在文章最開始時候也已經說過了,根治幽門螺桿菌,在醫(yī)學上是有適應癥的,也就是說有專家共識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個,患有消化性潰瘍的,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這里面有一個大家要注意的點,那就是這說的潰瘍,是不管你有沒有完全愈合,只要發(fā)現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那就要根治,還有就是包括大家平時做了胃鏡,發(fā)現胃有糜爛,但是沒有不適,這時候我們是建議大家要根治的;
第二個,患有胃黏膜MALT淋巴瘤的;
第三個,肺了慢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或者是剛剛提到的做胃鏡發(fā)現有胃黏膜的萎縮和糜爛的;
第四個,之前做過胃腫瘤切除手術的;
第五個,因為其他一些疾病,長期吃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的人;
第六個,直系親屬有胃癌家族史;
第七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非甾體消炎藥的人;
第八個,明確發(fā)現患有與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的疾病比如淋巴細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等;
第九個,就是患者本人發(fā)現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后,非常焦慮,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工作,自己特別想根治的。
那為什么我們醫(yī)生不提倡,所有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要根治?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家都知道長期使用抗生素會產生耐藥性,而幽門螺桿菌是細菌,殺它就必須要用抗生素,因此如果過度強調抗生素治療,是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的,而且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非常高,我們平時生活中稍不注意就容易被重新感染,換句話說你現在把幽門螺桿菌根治了,到時候又被感染以后,就會增加根治的難度,因為耐藥了,所以治療幽門螺桿菌有獲益,同樣有風險,對于沒有適應癥的人,一定要權衡利弊進行選擇。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根治,冠軍選手是誰?
以前根治基本上采用的是三聯,現在都是用四聯療法,分別為:兩種抗生素、一種質子泵抑制劑以及另一種鉍劑。
其中兩種抗生素通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質子泵抑制劑,就是抑制胃酸分泌藥物,主要有奧美拉唑等;
鉍劑,包括有枸櫞酸鉍鉀、果膠鉍等。
這種四聯療法要比以前三聯療法,根治效果要強很多,基本上根治率達到90%以上的,因此如果非得要說根治幽門螺桿菌的冠軍是誰,很顯然是這個四聯療法,也就是其中藥物聯合服用。但是它有一個治療療程,周期的,大家必須要嚴格遵守醫(yī)囑,一般10-14天為1個療程,也就是說必須要吃上這么長時間,而且中間不能停,因為抗菌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抗菌藥物濃度,不然殺滅幽門螺桿菌的效果會大大下降。但具體用哪一種抗生素,有些地區(qū)不一樣,不是我說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就是這兩種,要結合病人所在地區(qū),耐藥譜,來進行選擇或者更換,而且有的病人可能一個療程沒根治好,這時候是需要繼續(xù)服用的。
那么我們怎么知道自己體內幽門螺桿菌有沒有被徹底殺滅?一般情況下,我們醫(yī)生會要求病人在吃完一個療程的藥物以后,4-8周,至少4周,也就是一個月后,來醫(yī)院復查,做C13或C14呼氣實驗,如果陰性,基本上可以說徹底殺滅,相反如果是陽性,那就要繼續(xù)下一個療程。
注意:我們剛剛吃完藥,4周之內復查,有可能是不準的,因為那時候藥物對結果是干擾的!
專業(yè)建議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其實并不可怕,并不是感染了就必須要去立馬干預它,必須要由專業(yè)醫(yī)生給你評估后再做決定是否需要根治,而哪怕需要根治,大家也不用過于擔心,目前治療方案已經非常成熟,四聯療法可以說是根治幽門螺桿菌的冠軍選手,雖然它也不是100%,但基本上90%以上都能被它們殺滅。
不過根治以后不代表萬事大吉,而是要防止再感染!分餐制,平時注意個人衛(wèi)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尤其是家里明確有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尤其是家里還有娃的,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傳播,大人中感染該細菌的非常多,要注意吃飯前、便后一定要洗好手再照顧孩子,用公筷給小孩夾菜等!
關于幽門螺桿菌,大家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