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用跳繩做有氧,也需要像跑步那樣跳三四十分鐘嗎?
先上結論,用跳繩做有氧,效果要比跑步好,效率要比跑不高。一般跳繩20分鐘就可以了。
一、跳繩是我每次力量訓練之后的首選有氧運動。
我們來看一下關于跳繩的訓練計劃。一般在熱身5分鐘,力量50分鐘后,我就要開始20分鐘的跳繩了。具體計劃如下:
500個跳繩一組,3分鐘;
組間歇30秒;
懸垂單杠舉腿,一組12個,1分鐘。
(以上動作重復4次,時間差不多4分鐘)
(跳繩適合不同年齡的鍛煉需求,非常健康)
二、為什么我選擇跳繩,而不是跑步。
1、效率高。因為工作關系,我的鍛煉時間會控制在1個半小時,那么有氧運動的時間就要壓縮。我需要在20分鐘內保持自己的心率在118-158之間。(合理的心率是220-你的年齡,然后結果乘以0.65-0.85).跳繩可以很快將我的心率提升到140以上,而且可以維持20分鐘,符合我無氧后的有氧減脂要求。
2、安全不傷膝蓋。毫無疑問,跑步對技術要求是非常高的。很多初學者認為跑步很簡單,如同走路一樣,只要堅持,讓肌肉適應這種強度就可以了。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如何慢跑,如何中長跑,如何變速跑,如何半馬,如何全馬,到底需要什么裝備,需要制定什么訓練計劃,溫度、氣壓、風速對跑步到底有多大的影響。真正了解跑步并愛上跑步,你會發(fā)現里面需要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太多了。我之所以不選跑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的年齡快到40歲了,我傾向于保護膝蓋,這個是第一位的。沒有好的條件和時間,我真的不會選擇跑步。
(跳繩可以很好地避免膝蓋磨損,尤其是老年人)
3、跳繩減脂的效果更好。
在跳繩的時候,我會選擇有橡膠墊子的場地,這樣跳起來的時候,對腳、腳關節(jié)、膝關節(jié)、腿、髖關節(jié)的沖擊都比較小。有條件的話,建議對著鏡子跳繩,因為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自己跳繩時候高低肩的問題,同時對照鏡子中的自己,可以收縮自己的核心,利用核心發(fā)力,更好地鍛煉到自己的腰腹、全身小肌肉群的目的。
三、跳繩的方式多種多樣。
我經常跳的有雙腳跳、單腳交替跳、前后開合跳、變速跳四種方式。
雙腳跳相對來說非常輕松,兩腳并攏,同時起,同時落(注意不要前后腳發(fā)力,這種不平衡對腳有傷害)對核心要求不是太高。
單腳交替跳。好多拳擊運動員都會首選,用的是鋼絲短繩,高抬腿速跳,一般高速情況下不到100個,我就感覺到自己的肱四頭肌要爆掉了,真的要求心肺功能很強大,而且提高心肺能力非常棒!
前后開合跳。一般我會在第四組跳,速度不是很快,但是持久輸出,一般一組500個以后,基本力竭。
變速跳。適合我狀態(tài)非常好的時候,這樣500個一組的時候,前400個勻速,最后100我會盡全力加速跳。
四、一點建議。
好多人會選用塑料繩,這種在室內比較好跳。在室外的話,還是建議選擇鋼絲繩,有重量,比較好跳。另外女生,還是建議上身穿長袖,因為有的時候跳的不連續(xù)時候,繩子會抽到自己的后背,我的后背經常被自己抽的一道一道的。(女生注意不要抽到自己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