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同考,純屬瞎搞!
我剛上班的時候,教育局曾經(jīng)這樣要求過。期末考試考到哪一科,哪一科的老師就集中到教育局同時開考,不過現(xiàn)場真是笑料百出。
我是剛畢業(yè),久經(jīng)考場,年輕手快,刷刷答題。旁邊有一位老教師,估計都快退休了,來時就已經(jīng)開考5分鐘了,坐下后,不忙著做題,先掏出老花鏡來,找了半天才寫上名字,又從手提袋里拿出一個水杯,擰開蓋,從懷里掏出一包茶葉倒進水杯,然后問監(jiān)考的年輕老師:小王,哪里有熱水?等他老人家忙活完,我都做了一半了。
旁邊一位老教師看來實在憋不住了,掏出煙來點上,剛抽了兩口,監(jiān)考老師走過來小聲和他交流了一下。他無奈的掐滅了煙,又左顧右盼起來?吹轿易龅每,說:一會兒做完了借給我抄一下。引起周邊一陣哄堂大笑。
事后我打聽得知,這兩位老教師想當年可是風云人物,帶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數(shù)不勝數(shù),自己的教學生涯也非常輝煌,在當?shù)責o人不知?墒乾F(xiàn)在年齡大了,讓他坐在考場里限時考試,也真是難為他老人家了。
師生同考,僅此一次,以后我再也沒有參加過。
為什么師生同考的操作被老師普遍吐槽,大多數(shù)無疾而終呢?
首先就是不懂教育規(guī)律,不切實際,沒弄明白教學和考試是兩碼事。
設計這種操作的管理者至少是個教育的門外漢,他根本就不懂教學和考試是兩碼事。
教學側(cè)重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考試側(cè)重于考查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而且有嚴格的格式規(guī)范和時間要求。教得好不一定考得好,教的好到考得好之間還有一個考試訓隔著。
老教師對知識的理解肯定沒問題,講起來也頭頭是道,但是要是考試檢測一下,大多數(shù)及格都難,因為讀題慢,寫字慢,算不對,不規(guī)范,做不完。
如果按這個辦法,我肯定是想當年的優(yōu)秀教師了,但實際是我初出茅廬,連基本的課還講不好呢!
其次,設計這個辦法的管理者涉嫌侮辱老師,骨子里根本就不尊重老師。
如果不懂教育規(guī)律倒還罷了,姑且算是個能力問題,但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設計實際隱藏著對老師的不尊重,是一種侮辱老師的行為。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類似的場景。
體育局為了檢驗教練員的水平,讓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和劉翔同場競技,師徒兩個一起跑,向全國人民公布成績。
如果你是孫教練,跑完了之后,會是個什么感想?
如果體育局用這個成績給教練排隊,分個優(yōu)良中差,你又作何感想?
管理者的思維里,把老師等同于學生,我考你的目的很簡單,我不相信你,覺得你平時肯定沒有好好干,要不你怎么連學生也考不過呢?
我讓你和學生一起考,讓你和學生一起排名,讓你考砸了的在學生眼里丟丟人,讓你知恥后勇,讓你以后可得好好干……
最后,我們討論一下能否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教學質(zhì)量。
教育管理部門在老師的管理上目前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關懷少、要求多,尊重少、威嚇多。
比如,如今的學校和老師是純粹的聘任關系,工資是國家統(tǒng)一發(fā),績效少的可以忽略不計,現(xiàn)在的老師和學校之間有多少歸屬感呢?
我剛畢業(yè)的時候,是看重了這所學校的濃濃的人情味才來到這所學校的。那時候工資不多,福利尚可,多干活就掙得多;領導逢年過節(jié)都要到我們年輕老師宿舍來慰問慰問,除了給點過節(jié)物品,像八月十五這種節(jié)氣,還要把家在外地回不了家的單身老師拉到飯店里聚一聚;而遇到刮風下雨的惡劣天氣,領導都帶人來單身宿舍看看有沒有需要維修的地方。說實話,干得挺帶勁,累點也沒有怨言,感覺學校就是自己的一個家。
現(xiàn)在,管理制度越來越規(guī)范了,簽到、簽退更嚴格了,大會小會的開,要求、命令一個一個的下,但是很難見到領導深入群眾了,學校里也缺少了人情味和歸屬感,教學成績也呵呵了。
就連過個教師節(jié),還要開個會,讓老師認真學習廉潔從教,不要接受禮品,舉出一二三四的例子嚇唬一番。
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非但教育之外的人看不起老師,教育系統(tǒng)內(nèi)的人也開始看不起老師了,讓師生同考就是明證。
很顯然,一個不尊重老師的政策怎么會激發(fā)老師的愛生愛教之心,不引起老師的反抗就不錯了,還談什么提高教學質(zhì)量?
結束語:尊師重教,任重道遠,不能口號喊得山響,骨子里、行動上卻不尊重老師。讓真正愛教育、懂教育、懂老師的管理者來管教育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記得剛剛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全國教育局長里,超過一半是沒有從事過教育的,讓人十分震驚!也就怪不得師生同考這種事情屢屢發(fā)生了!
救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