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師生同考,純屬瞎搞!

我剛上班的時候,教育局曾經(jīng)這樣要求過。期末考試考到哪一科,哪一科的老師就集中到教育局同時開考,不過現(xiàn)場真是笑料百出。

我是剛畢業(yè),久經(jīng)考場,年輕手快,刷刷答題。旁邊有一位老教師,估計都快退休了,來時就已經(jīng)開考5分鐘了,坐下后,不忙著做題,先掏出老花鏡來,找了半天才寫上名字,又從手提袋里拿出一個水杯,擰開蓋,從懷里掏出一包茶葉倒進水杯,然后問監(jiān)考的年輕老師:小王,哪里有熱水?等他老人家忙活完,我都做了一半了。

旁邊一位老教師看來實在憋不住了,掏出煙來點上,剛抽了兩口,監(jiān)考老師走過來小聲和他交流了一下。他無奈的掐滅了煙,又左顧右盼起來?吹轿易龅每,說:一會兒做完了借給我抄一下。引起周邊一陣哄堂大笑。

事后我打聽得知,這兩位老教師想當年可是風云人物,帶出來的優(yōu)秀學生數(shù)不勝數(shù),自己的教學生涯也非常輝煌,在當?shù)責o人不知?墒乾F(xiàn)在年齡大了,讓他坐在考場里限時考試,也真是難為他老人家了。

師生同考,僅此一次,以后我再也沒有參加過。

為什么師生同考的操作被老師普遍吐槽,大多數(shù)無疾而終呢?

首先就是不懂教育規(guī)律,不切實際,沒弄明白教學和考試是兩碼事。

設計這種操作的管理者至少是個教育的門外漢,他根本就不懂教學和考試是兩碼事。

教學側(cè)重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考試側(cè)重于考查對知識和技能的運用,而且有嚴格的格式規(guī)范和時間要求。教得好不一定考得好,教的好到考得好之間還有一個考試訓隔著。

老教師對知識的理解肯定沒問題,講起來也頭頭是道,但是要是考試檢測一下,大多數(shù)及格都難,因為讀題慢,寫字慢,算不對,不規(guī)范,做不完。

如果按這個辦法,我肯定是想當年的優(yōu)秀教師了,但實際是我初出茅廬,連基本的課還講不好呢!

其次,設計這個辦法的管理者涉嫌侮辱老師,骨子里根本就不尊重老師。

如果不懂教育規(guī)律倒還罷了,姑且算是個能力問題,但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設計實際隱藏著對老師的不尊重,是一種侮辱老師的行為。

我們可以設想一個類似的場景。

體育局為了檢驗教練員的水平,讓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和劉翔同場競技,師徒兩個一起跑,向全國人民公布成績。

如果你是孫教練,跑完了之后,會是個什么感想?

如果體育局用這個成績給教練排隊,分個優(yōu)良中差,你又作何感想?

管理者的思維里,把老師等同于學生,我考你的目的很簡單,我不相信你,覺得你平時肯定沒有好好干,要不你怎么連學生也考不過呢?

我讓你和學生一起考,讓你和學生一起排名,讓你考砸了的在學生眼里丟丟人,讓你知恥后勇,讓你以后可得好好干……

最后,我們討論一下能否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教學質(zhì)量。

教育管理部門在老師的管理上目前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關懷少、要求多,尊重少、威嚇多。

比如,如今的學校和老師是純粹的聘任關系,工資是國家統(tǒng)一發(fā),績效少的可以忽略不計,現(xiàn)在的老師和學校之間有多少歸屬感呢?

我剛畢業(yè)的時候,是看重了這所學校的濃濃的人情味才來到這所學校的。那時候工資不多,福利尚可,多干活就掙得多;領導逢年過節(jié)都要到我們年輕老師宿舍來慰問慰問,除了給點過節(jié)物品,像八月十五這種節(jié)氣,還要把家在外地回不了家的單身老師拉到飯店里聚一聚;而遇到刮風下雨的惡劣天氣,領導都帶人來單身宿舍看看有沒有需要維修的地方。說實話,干得挺帶勁,累點也沒有怨言,感覺學校就是自己的一個家。

現(xiàn)在,管理制度越來越規(guī)范了,簽到、簽退更嚴格了,大會小會的開,要求、命令一個一個的下,但是很難見到領導深入群眾了,學校里也缺少了人情味和歸屬感,教學成績也呵呵了。

就連過個教師節(jié),還要開個會,讓老師認真學習廉潔從教,不要接受禮品,舉出一二三四的例子嚇唬一番。

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非但教育之外的人看不起老師,教育系統(tǒng)內(nèi)的人也開始看不起老師了,讓師生同考就是明證。

很顯然,一個不尊重老師的政策怎么會激發(fā)老師的愛生愛教之心,不引起老師的反抗就不錯了,還談什么提高教學質(zhì)量?

結束語:尊師重教,任重道遠,不能口號喊得山響,骨子里、行動上卻不尊重老師。讓真正愛教育、懂教育、懂老師的管理者來管教育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記得剛剛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全國教育局長里,超過一半是沒有從事過教育的,讓人十分震驚!也就怪不得師生同考這種事情屢屢發(fā)生了!

救救教育!

最佳貢獻者
2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并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布分數(shù),能否提高教學質(zhì)量?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這是不是我們學校老師提出來的?因為它就真實的發(fā)生在我們學校。

1.我所在的是公立示范性高中,十多年前,學校就要求,3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參加學生的期末考試和高三一模考試。嚴格改卷,分數(shù)都會公布,沒考好的教師還會被校領導約談。那時候還年輕,也沒有多想學校怎么要求就怎么做唄,每年老老實實的參加考試。好不容易熬過了35歲,去年,學校又把參加考試的年齡提高到40歲。老師們意見非常大,但是如果不參加考試的話,又會影響到自己的年底考核,所以,雖然滿腹牢騷,可是還是得考的?荚嚨臅r間和考試的形式和學生差不多,單人單桌,由教學處老師負責監(jiān)考。我們也算是全市為數(shù)不多的要求老師參加考試的學校,其他學校的同行得知,我校的這項規(guī)定覺可思議。
2. 讓老師參加學生考試的初衷是為了讓老師保持良好的做題,感覺和對試題的敏感度。但是,作為一線教師來說,每天做題是常態(tài)的工作。尤其是剛剛工作的年輕教師,多做高考題,才能把握高考的重難點,發(fā)現(xiàn)考試題型變化的新動向,更深的領悟,高考的方向,對命題和預測有很大的幫助。工作前五年的老師參加考試,是很有必要的。

3.為什么這種師生統(tǒng)考的操作被大多數(shù)的老師普遍吐槽,大多數(shù)無疾而終呢?因為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教的好不一定能考的好!教師的職責是教授學生解題的方法和思路,考試除了有扎實的知識以外,還是需要訓練的。以我自己為例,40歲參加考試,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精神無法長時間高度集中,審題慢,做著做著就感覺思緒已經(jīng)飄到其他地方,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根本沒辦法和天天訓練的學生們相比,這樣的考試意義何在呢?如果成績出來沒有學生的好,老師心里很難受,有一種被扒光了衣服示眾的羞恥感。說實話,現(xiàn)在多數(shù)老師都處于亞健康或者病態(tài),作為學校領導來說,應該給老師更多的關懷,而不是施加更多的壓力。要搞清楚教學和考試完全是兩碼事!
4.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取決于老師和學生的投入度,也就是教師的敬業(yè)精神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一個壓力大、文化氛圍差,領導像監(jiān)工一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不可能激發(fā)出教師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之情,對教育工作也是弊大于利。所以我堅決反對30歲以上的教師參加考試!

我是伊沅二次方,用媽媽和教師的雙重眼光看教育更多教育資訊,請關注我。

3

有一件真事,我校有次英語考試,出卷教師一時疏忽給錯了答案,結果還真鬧出了笑話。

同年級4名英語教師有兩人自己先做過一遍試卷,所以在閱卷時便發(fā)現(xiàn)了答案有誤,他們也比較自信,沒有跟出題教師索要答案。

有兩人直接看答案改的試卷,發(fā)下去之后不少程度好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問題,向老師提出了異議。其中一名老師迅速認識到了問題所在,通過講評進行修正,并誠懇地向?qū)W生道了歉,由于該老師基本功扎實,又勇于認錯,反倒贏得了學生的信任。而另一名老師就做得不那么磊落,硬是照著錯誤答案講評了一節(jié)課!也難為他竟然能東拉西扯到自圓其說。

下課后,命題人把正確答案送到教師辦公室,4個老師各自對了一下答案,臉上倒看不出來太大變化,心理活動肯定是異常豐富了!

除了機械記憶的題目和特別燒腦的題目,按理說,一份本科目的試卷,授課老師沒有理由做不好做不對,你想啊,一天到晚就搞這一門課,有的還是一輪又一輪,怎么著也應該熟能生巧了吧?連這點基本功都沒有,還怎么有底氣站在講臺上面對學生滔滔不絕呢?難道說勇氣都是參考書和答案給的?

有人說教練的本事在于教,而不在于自己能考,他們喜歡舉競技體育的例子。但這個類比并不合適,競技體育里,教練掌握了先進的理論和訓練方法,就可以充分調(diào)動運動員的身體潛能,讓他們在肢體動作的重復加碼練習中,逐漸形成幾乎超過大腦思考速度的下意識反應,等同于形成了肌肉記憶。而教師是在腦思考的范疇內(nèi)啟發(fā)學生,如果自己對于理論知識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錯誤,斷不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正確的路上去!“師不必賢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指的不是全體,也不是全部的知識。而是,有些學生有些方面超過老師很正常。比如數(shù)學尖子在拔高題上比老師能力強,很正常,但這絕不能成為極少數(shù)教師專業(yè)水平低下而仍然心安理得的理由。

在我們語文組也有這樣的老師,從來不寫下水作文,真不知道他們指導學生作文口若懸河的本事是從哪里來的?

我很佩服那些數(shù)十年如一日,認真鉆研教材,親自做題寫文章的老師,這是起碼的敬業(yè)態(tài)度。而那些離開教參,離開教案,離開答案,離開PPT就心慌意亂、手足無措的老師,實在不配“教師”這個稱謂。

有句糙話叫是驢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常年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老師的專業(yè)水平也會下降。老師與學生一起考試,能增加緊迫感,讓混進來的南郭先生們不敢再大吹其竽,是件好事。但某些校領導借機整人,卻是歪嘴和尚念錯了經(jīng)。

4

某校要求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并與學生試卷一起電腦閱卷,大會公布分數(shù),能否提高教學質(zhì)量?

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相當搞笑。這個學校的領導把學校管理當作過家家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我們暫且不管老師能不能考好,我們單看這件事情有沒有意義。

老師考好了,能說明什么?

能說明老師教學質(zhì)量很好嗎?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跟他的用心程度、教學水平有很大的關系。跟他能不能把卷子做到好沒有關系。能把卷子做到滿分的未必就是好老師,教學質(zhì)量未必就好。一個品行皆差,吊兒郎當?shù)睦蠋熞灿锌赡馨丫碜幼龅綕M分,但他的教學質(zhì)量卻令人堪憂。

所以,對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來說,老師一起考試并大會公布成績,沒有什么作用。



老師考不過學生,又能怎樣?

假如老師成績不如學生,結果又能如何?讓學生來教嗎?還是把老師辭退換人?這些都做不到,那么就只剩下一個結果:羞辱老師。這樣有意義嗎?

跟提高教學質(zhì)量沒什么相關,又沒有意義的事情,學校何苦去做呢?難道只是為了為難老師?

我不反對老師去做卷子,而且老師本來就會去做。但很反對這種“與學生同考,大會公布”的形式。學生的成績都不能隨便公布,學校這是要置老師于什么地步呢?

也有人說,能做得比學生好怕什么。這就邏輯混亂了。能不能做好跟可不可以公布、需不需要公布是兩回事,要不然為什么教育局不規(guī)定學生考試“90分以下的不能公布成績”?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溝通。感謝??閱讀!

5

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這是好事,絕對是好事,但前提是學校的領導也要參加,并且是考全科,看看還有人再也出這些鬼怪的規(guī)定不?我不知道有些學校的負責人腦子里整天想些什么,是想用這種方式考老師是否比學生優(yōu)秀?還是考老師稱職不稱職?亦或是體現(xiàn)出自己治校的與眾不同?

可能會有些老師特別喜歡這種形式,因為至少不用監(jiān)考了,同時還可以真正發(fā)揮一下自己的水平,讓家長和學校負責人都看看,咱的真實水平。對于贊同這種做法的老師,我當然支持,不會提出反對意見。因為你想?yún)⑴c,說明你這份自信,絕對是好事。

但是從教練與運動員角色來看這老師與學生同時考試,就很容易看出問題了,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一個好的教練并不一定是優(yōu)秀的運動員,因為年齡和體能在那放著,過了運動員的黃金周期,自然也就無法和運動員去PK了。對于學校老師也一樣,如語文老師,就一定能比學生考的好?如果真考不過學生,那恐怕這名老師就真麻煩大了。

從老師與學生同考一張卷這件事上看,并沒有真正催促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其原因是會做題并不一定會講題,如果學校領導們抓住怎樣講好課,抓住中等生或?qū)W困生為教研重點,能讓老師們把這些孩子都出好成績,那才是真功夫哩。但是這里也有一個問題,既學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存在,還要看家長是否重視家庭教育呢。

由此說來,真正提高教學質(zhì)量,老師和家長都有責任,雙方都有必要培養(yǎng)孩子們擁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都有激發(fā)孩子們樂學好學的使命感,都有共同培養(yǎng)孩子們對生活對學業(yè)的上進心和自尊心。再輔助于好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思維,掌握靈活的學習方法,優(yōu)化學習的效率,這才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根本所在。

6

我媽高中數(shù)學老師 到目前教齡23年 她的學歷是高中 高中畢業(yè)沒考上大學 那時我家親戚正好是高中校長就讓她代數(shù)學課 剛開始被別的老師看不起,她邊學邊給學生講,講的特別認真,學生都很喜歡她的課,第一次考試她的班級就考了全級第一。當時很多正式老師都懷疑作弊了,就她代的兩個班重新考了一次,我媽因為這件事哭了一個禮拜,結果還是全年級第一。當時她就下決心說她一定要讓別人看的起,他開始自學考了教師資格證,講課講到讓每個學生明白,她說有的學生會假裝明白,她就讓學生給她講,學生不會她就給學生講,給學生講完了又讓學生給她講 一直到這個學生弄明白,我媽說學生成績不好百分之九十是老師的責任,只有百分之十是學生的責任。到現(xiàn)在她代的班級的數(shù)學還沒下過全年級前二。她也特別愛做題 每次考數(shù)學時 學生在下面答 她坐在講桌上答 還給同學說誰先做好了我給你們判 比我做的快 等她一會兒?? 但是目前他還沒遇到比她答題快的學生 因為他給學生發(fā)的試卷每一道題她都仔細做 課后習題 輔導資料全是她自己一題一題做 現(xiàn)在做試卷只要看一眼簡單提就能答出來 稍微難的也會一下子把答案鎖定在兩個之間。所以我想說的是高中數(shù)學考試對我媽來說不算啥??。雖然她學歷低,但她很認真,因為她熱愛教學。

7

我當了16年的高中教師,還真遇到過一次和學生一起考試。那一年我教高三,我們主抓教學的副校長就提出來所有高三教師都參加市里的第一次模擬考試,說實話10多年不考試,冷不丁考一下心里還有點緊張,生怕考不好丟人。我記得當時會議一結束很多老師都非常生氣,但是也無可奈何,沒有人愿意考試!最后考完試結果出來,我們同年級一共2個生物老師,我比另一個老師成績高,我們負責人事的老師和我說姜還是老的辣,那個時候心里有點竊喜。好多人可能覺得老師考的好才能教的好,其實不然,教的好的老師基本會考的好,但是考得好的老師不一定能教的好。

學校讓教師參加考試肯定對教師有個督促作用,能更好的梳理知識,發(fā)現(xiàn)易錯點,對試卷分析也會更上一層樓,畢竟多花了時間去分析試卷才能提煉出試卷的精華,考試成績只代表知識水平,授課水平和知識水平并不完全一致,這里面還有人格魅力,語言魅力,教師對學生的吸引力是授課水平很重要的一環(huán)。

學校讓老師考試也是無奈之舉,包括給每個班級排名次,這些都是督促老師在教學上下功夫,老師的工作是個良心活,你付出的時間越多,相當于自己的教學水平就會越好,怎么去抓重點,押題,老師對知識的整體把握的好,才能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拿到最高的成績,這就是一些知名教師的整個班級成績高的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有機會參加一次大型考試的命題,評卷工作,就真的能迅速提高自己,我記得我畢業(yè)第二年就參加了省會考的評卷,后來又參加了市高考模擬考試的命題工作,都是受益匪淺,評卷讓你知道學生的形形色色錯誤,命題讓你知道如何把握教材及在試卷中知識點的占比分配,命題原則等,即使是教了10多年書那次模擬考試的命題還是讓我感覺到自己平時給學生出的期中期末試卷的隨意性。沒有比較你永遠不會知道差距。




8

老師與學生一起參加考試,雖然我們沒有組織過,但我認為很多老師考不過學霸。組織這種形式的考試,應該能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去年暑假,我有幸參加省上的骨干教師培訓,省教科院的領導為我們精心組織了一場考試,說實話,大家心里都很緊張,畢竟是骨干老師,考差了沒有臉面。這次參加的骨干教師,絕大多數(shù)是教學第一線的老師,也有個別學校的副校長。

我們這次考試的內(nèi)容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一套中考試題。當?shù)弥荚噧?nèi)容時,有的老師在手機上搜索歷年的中考試題,也有的老師表現(xiàn)得很沉著,不就是中考題嗎?每年都要給學生做和評講,這應該難不倒老師吧!

第二天,教科院的專家給我們宣布了考場紀律,然后給我們發(fā)了一套中考試卷,這套題是某某省會城市的B卷,滿分為100分,老師們都認真答題。當考試時間結束時,沒有一位老師提前交卷。是因為最后的兩個題把大家難住了。一個是創(chuàng)新實驗探究題,一個是計算壓軸題,這兩道題共計16分。很多老師都被扣了10分左右。

從這以后,老師的學習不敢馬虎和懈怠,都認真聆聽專家的講解。如果師生同堂參加考試,并同時公布考試分數(shù),這會促使老師更加鉆研教材,掌握考試的重難點,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9

作為一名教師,我贊同這種做法。

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比衾蠋熕讲蝗鐚W生,師傅打不過徒弟,有何面目站在講臺上傳道授業(yè)解惑?

但尷尬的是,恐怕有很大一部分老師,沒有底氣與學生同場競技。尤其是文科老師,需要記憶積累的內(nèi)容,沒有學生掌握得好,落敗的風險更大。

我這樣說,并不表示,與初中生一起考試,我有必勝把握。未經(jīng)實踐檢驗,誰也不能妄下斷言。

我之所以持認同觀點,是因為我早從自己身上看到了問題——從教二十余年,一直教語文,但語文素養(yǎng)、教學能力并未有明顯提升。甚至,還在不斷老化、退化。我看到危機,并深感焦慮。常覺自己這一生,選錯職業(yè),荒廢了青春。如果做其它行業(yè),專注這么多年,定能成為不可替代的高級技術人才。

任何一項技術性工作,做二十多年,都應該進入化境。得心應手,舉重若輕,有大師氣度。如賣油翁,“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僅憑此手法,足以笑傲賣油者江湖——如果有的話。

然而,我做教師二十余年,在哪層境界?說來慚愧:講臺上,并不比新手強太多;教研上,亦無任何成果。作為語文教師,這些年,看過的書不多,寫專業(yè)性文章也少。甚至,教材指定的必讀名著,有些也還沒讀過。

有時候捫心自問:我是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嗎?與學生相比,我有一滿桶水嗎?我不敢確定。

有一種說法是,醫(yī)生越老越值錢,教師越老越討嫌。無論你愿不愿承認,這都是事實。

為什么會這樣?這是個有趣的現(xiàn)象,我曾仔細研究過。發(fā)現(xiàn),醫(yī)生之所以越老越值錢,是因為醫(yī)生為病人看病時,必須全力以赴,人命關天啊,馬虎不得;必須時時與最前沿的醫(yī)療理念、方法、技術保持同步,否則根本無法正常工作。整個職業(yè)生涯中,醫(yī)生主動或被動地全身心投入工作、終身學習。這樣,專業(yè)技術水高就會越來越高,當然越老越值錢。

而教師呢,教好教壞,問題不大。單從這方面講,顯然沒有醫(yī)生壓力大。教學效果是隱性的、長期的,就算再認真努力,最終的功勞,可能還會算到別人頭上,所以也不會為學生長遠發(fā)展計——有崇高職業(yè)使命感者除外。此其一。

其二,檢驗教師的工作業(yè)績,通常是學生成績排名。學生成績主要考較教師組織教學的能力,對教師自身水平要求不高。教師將全部精力投入這上面,就無暇學習提升。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教師越老,知識越陳舊,自然討人嫌。

要成為一名越老越有價值的教師,就必須有內(nèi)部驅(qū)動力,或外部壓力,促使教師終身學習。教師與學生同場考試,并公布成績排名,就是一種外部壓力。

當然,最有效的,還是內(nèi)驅(qū)力。崇高的職業(yè)使命感,對教師職業(yè)的熱愛,成就感,以及對自我的美好期待,都能推動教師終身學習,與時俱進。難的是,如何激發(fā)這種內(nèi)驅(qū)力。

10

個人認為,想出這些招的領導心理普遍是陰暗的,學校的發(fā)展的確離不開教師的努力,但是鞭策教師努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和學生同場考試,教師失去了尊嚴,學生慣出了毛病。

教師如果年輕的話參加這類考試還能勝任,但是也不能這么操作,可以單獨把年輕教師聚在一起,通過一起做題,然后一起討論,一起對考題發(fā)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提供自己不同的見解。這樣既提高了業(yè)務能力,又給年輕教師增加學習的氛圍。

年齡大了,反應慢了,解題速度慢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不一定考得過學生,這樣的情況可以免了,青出于藍勝于藍,很正常。

萬一一個年長的教師考得不怎么樣,你把他的成績公布了,試問這樣做的目的何在?居心何在?你就否定了這位教師的工作了?

同樣萬一一年輕的教師考砸了,你這樣操作對他以后的教學生涯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誰都說不準,這樣發(fā)生悲劇的事情也聽說了很多。

試問你在這樣考核教師的同時,捫心自問一下你為教師做了多少作為領導應該作好的服務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光是公務員對人民應該做的,作為學校領導也是一樣,如果把自己真當做高高在上的領導,工作不講方法,策略,這樣的學校是沒有出息的,跪著的教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就是敗壞在這樣的人手里,還自以為是。

總之作為一線教師沒有理由不努力,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個給予厚望家庭,你的不努力,不作為,對不起教師這個稱號,但是教師的利益與尊嚴同樣需要保護。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