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過,雖然如今世界航空事業(yè)發(fā)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在很多年之前,人類對宇宙只有最基本的探索和實驗。
蘇聯(lián)和美國一直以來就是最先對宇宙開始探索的兩個國家,他們也是最早將活體動物放置于航空器并且送上宇宙的國家,那么在50年前被蘇美兩國送上太空的小狗和猴子,如今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當然,五十年對動物來說是非常漫長的,現(xiàn)如今這些被送上宇宙的動物肯定已經(jīng)結束了生命,那么我們不禁好奇,當時被送上太空的動物們,再回到地球以后過得怎么樣呢?
英雄狗“萊卡”
1957年,一只名叫萊卡的小狗狗被關在了"斯普特尼克2號"飛船里,而它的訓練師們此時正站在外面看它,他們都很清楚,這是最后一次看到萊卡了。在當時,美蘇正處于冷戰(zhàn)高峰,美蘇為了爭取早日實現(xiàn)載人航天,兩個國家都在爭分奪秒地進行航天發(fā)射,萊卡搭乘的斯普特尼克2號飛船就是在這樣環(huán)境下誕生的。
為了追趕發(fā)射進度,蘇聯(lián)工程師們甚至沒來得及設計返回艙就讓萊卡坐上了這個飛船,也就是說萊卡的這次太空之旅是一趟注定有去無回的旅程。
在當時,萊卡作為第一只登上太空的地球生物(之前有動物飛上天空,但軌道較近,沒有進入太空),一經(jīng)報道之后立即引起了全球人們的注意,為了安撫人們的情緒,當時的負責人介紹說萊卡順利進入到太空軌道。
并且在飛船中平靜地生存了一段時間,然后吃下工作人員準備好的毒藥平靜地犧牲,整個過程沒有痛苦。但直到十幾年后,人們才知道,萊卡在飛船中僅僅度過了7個小時,就因極度惶恐以及中暑而犧牲。根據(jù)傳感器等壓力指示器都顯示,萊卡在生命的最后階段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后人為了紀念萊卡的貢獻,為萊卡樹立了紀念碑。
為什么要選擇萊卡
之所以要選擇萊卡作為任務執(zhí)行者,其實是因為在當時,蘇聯(lián)比較喜歡用狗狗做研究對象。這是因為關于狗狗的研究工作比較成熟,而且狗狗很容易與人類建立信任感,能夠聽懂人類的指令,并按照人類的指令進行相應的動作。
蘇聯(lián)科學家們在挑選進入太空的狗子時,會格外傾向于選擇流浪狗,這是因為流浪狗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忍耐饑餓以及對極端環(huán)境的能力要強,而且流浪狗比較多,可供科學家們的選擇比較多。
雖然流浪狗比較多,但科學家在挑選流浪狗時,還是有自己的要求。首先要體型較小,體重大約在10斤以下,這是因為飛船的搭載能力有限,空間較小,不適宜較大的狗子乘坐。再者是年齡要在1-4歲之間,處于這個年齡的狗狗身體比較健康,能夠適應高強度的訓練。
在當時,在航天部門工作的職工經(jīng)常在大街上追逐合適的流浪狗,然后連哄帶騙地將它們抓回去。抓到了流浪狗之后,科學家們并不會虐待它們,而是會給它們清洗干凈,然后專門給它們修建了狗窩,改善了飲食,并且盡量在培訓期間讓它們感到愉悅。
雖然生活上與之間流浪相比有了明顯的改觀,但訓練的強度非常大,它們經(jīng)常要接受離心力的訓練,還要接受一系列失重,加速等訓練。而這其中,萊卡是它們這一批中的佼佼者,所以它被選定為第一只進入太空的狗狗。
萊卡的遺骸還在漂浮嗎?
雖然萊卡在進入太空后不久就犧牲了,但是萊卡的遺骸并沒有在太空中漂浮。這是因為萊卡的身體和"斯普特尼克2號"飛船牢牢地綁定在一起。
據(jù)曾經(jīng)參與過該項目的馬拉山科夫博士介紹,為了防止萊卡在飛船中亂跑,它被一條鏈子緊緊地鎖著,它的身體雖然能夠在窄小的空間內移動,但并不能移動太遠。當萊卡犧牲之后,萊卡的遺骸更沒有辦法逃脫繩子的束縛,所以依舊待在飛船之中。
而該飛船在進入太空軌道162天之后,就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重新進入到地球大氣層,由于墜入大氣層的速度非?,以至于飛船與地球大氣層發(fā)生摩擦而燃燒,萊卡的遺骸也在大氣層中被燃燒殆盡了。
總結
我國改革開放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很快,畢竟這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一種。
就算50年前的萊卡沒死,現(xiàn)在50年后了,它也該安然壽寢了。生命不息,人類對太空的腳步也不會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