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游記》中,最精彩的該是收大鵬精這一回,因為靈山都空了,滿天神佛都去請大鵬精回山,只是少一個孔雀大明王菩薩,表面避嫌,實則避險。

靈山不空

靈山是如來的大本營,講經(jīng)的地方,如來妙口一開,“敷演大法,宣揚正果,講的是三乘妙典,五蘊楞嚴(yán)。但見那天龍圍繞,花雨繽紛。”

靈山諸佛,聽得如癡如醉。

兩只老鼠多聽了幾句,成精了,黃風(fēng)怪,金鼻白毛老鼠精,可想而知,如來的大雷音有多霸道,所以不容有失!

當(dāng)初如來去捉孫說過一句話,“汝等在此穩(wěn)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這話的意思就是,叫大家安心修煉,勿要妄動舉止,亂了禪位,三千諸佛、五百羅漢、八金剛、四菩薩,都要守本心,歸其位,至于是誰會驚了靈山,亂了禪位,在捉大鵬怪時初現(xiàn)端倪。

因為捉大鵬怪時靈山空了!

大鵬怪的來歷

唐僧等人來到來到獅駝嶺,這次運氣就不怎么好了,仗著一根金箍棒混完了取經(jīng)路的孫這次抓瞎了。

青獅白象大鵬這三兄弟收拾的孫三師弟想哭都哭不出來,就連在如來佛手掌上都能翻筋斗的孫,在大鵬面前,打也打不過,溜也溜不掉,最后哭著跑去找如來了。

一不小心扯出了如來與大鵬的親戚關(guān)系。

原來鳳凰涅育有一女一子,大女兒孔雀、小兒大鵬,這個大女兒可不怎么讓人省心,趁如來修行時直接一口給吞了,好在后來修出了金身才保住了性命,成佛之時剖開孔雀的脊背,跨上了靈山。

這時孔雀受傷兇性大發(fā),從雪山追到靈山,與如來等人大戰(zhàn)了一場,最后體力不支被抓。如來本來想殺了孔雀報當(dāng)初吞殺之仇,但諸佛勸止了,靈山用人之際,況且如來與孔雀的這段糾葛,便是因果。

如來入腹便有母子之實,破體而出便是孕育之象,所以不可傷害,否則便有弒母之嫌。如來便不殺孔雀。

孔雀也逃不出去,最后只能無奈妥協(xié),留在了靈山,做了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可想而知,這次孔雀大鬧靈山,對佛界震動極大,對孔雀的武力有了深深的戒備之心,對于孔雀之弟大鵬也相當(dāng)重視,因此捉大鵬靈山傾巢而出。

避險而非避嫌

如來曾忌憚孔雀的實力,出行吩咐眾佛勿亂了禪位,實則佛界也有相爭,孔雀也屬其一。

如今要收孔雀親弟弟大鵬,好果孔雀兇性大發(fā),幫助大鵬脫身,兩人聯(lián)手,恐怕比孔雀大鬧靈山還要劇烈,因此收大鵬孔雀絕對不能隨行。

有了這層關(guān)系,哪怕孔雀早已放下了俗世之情,但畢竟有姐弟之實,為了避嫌,孔雀就應(yīng)該置身事外!

孔雀的兇性,連如來都敢吞,如果激起了護弟之心,這場大戰(zhàn)不僅會失去抓大鵬的機會,還有可能造成孔雀的離去,這對正缺人手的佛界損失太大,因此不但不能讓孔雀前住,更派出了最豪華的佛界陣容,做到捉拿大鵬萬無一失。

如來率過去、未來、見在三尊佛像,文殊、普賢、五百阿羅漢、三千揭諦神前去鎮(zhèn)壓,面對這豪華陣容,大鵬仍然兇性十足,當(dāng)眾佛之面抓拿孫。

被如來困住,大鵬絲毫不買帳。

大鵬與如來交鋒

大鵬困住難展翹,氣勢洶洶責(zé)問如來為何發(fā)難?

如來說大鵬占獅駝嶺為妖,已經(jīng)多生孽障,只有回靈山潛心修煉,才能早登極樂。

如來一來扣實了大鵬的罪證,并有唐僧等人證,破壞取經(jīng)之路罪成,捉拿大鵬便師出有名!

大鵬詭辯道佛界吃齋素,過的日子貧窮困苦,哪有自己吃肉快活,而且威脅如來餓壞了他,便是罪過。

如來則說他乃四大部洲之主,眾生瞻仰,只要有祭祀之物,便先落在大鵬之口。

大鵬搬出鳳凰、孔雀的面子,威脅如來,以不適佛界困苦生活為由,餓壞了他家人便會不依不饒,定要討回公道治如來的罪。如果就以眾生祭祀之物皆先喂大鵬堵住了所有退路,大鵬這時才知如來必捉自己之心。

大鵬作了最后次努力,結(jié)果還是掙不脫,逃不了,而姐姐孔雀也沒出面,這臉肯定丟定了,只能皈依佛界。

如來道:“我管四大部洲,無數(shù)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如來對吃貨豬八戒不能成佛也說出了同樣的理由,“凡諸佛事,教汝凈壇”,只因為“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跟大鵬一樣吃不飽!

豬八戒豬妖,大鵬是飛禽,所以如來滿足其口欲便達到收服的自的,以極低的代價得到了佛界的兩大助力。

其實這是西游記的一個設(shè)定,低人一等的飛禽走獸是不配成佛的,豬八戒以豬妖之身一開始就失去了成佛的資格,影射當(dāng)時貧困百姓思想的愚昧,帝王即使畫一個飽腹的大餅,也能讓其安心做個順民。

綜上,在《西游記》滿天神佛都去捉大鵬精回山,只是少了一個孔雀大明王菩薩,其實是如來的精心考慮,以避嫌阻止了孔雀出現(xiàn)在大鵬面前,防止兩人姐弟情深出現(xiàn)變故,齊齊反出佛界。如來捉拿大鵬勢在必得,為的是壯大佛界力量,取經(jīng)之路其實就是天庭、靈山搶奪人才之路。

最佳貢獻者
2

如果要說西游中最囂張的妖,非大鵬莫屬。為何?是西游中唯一有軍隊的妖,他養(yǎng)了四萬多名妖兵。吃掉了一座城池,自己當(dāng)國王,讓妖怪當(dāng)臣民。他這樣的日子一過就五百年,還沒人敢找他的麻煩。

但他錯就錯在對唐僧團隊下手。大家都知道,唐僧是如來二徒弟,他這不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嗎?因此如來決定降服他。

按理說,以如來的法力,收服大鵬易如反掌。可是,如來卻派出了史上最豪華的陣容。這陣容有多強大?我們來理一下——

1、過去、未來、現(xiàn)在佛。即燃燈古佛、彌勒佛加如來佛本人。

2、五百阿羅漢、三千揭諦神。

3、文殊、普賢菩薩。

4、迦葉、阿儺。

……

可以說,西天大半力量都出動了,偏偏不帶孔雀大明王菩薩。

如來為何偏偏不帶孔雀大明王菩薩?

在《西游記》中,大鵬精是妖界絕對的大哥大。他仗著自己是如來佛的娘舅,胡作非為,吃了一個國家的人并組建了妖精國。大鵬精與孔雀精的關(guān)系,以及與如來佛的關(guān)系,全都在如來佛的一番話里:

“自那混沌分時,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兹赋鍪乐畷r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dāng)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鳳凰是飛禽之長,也就相當(dāng)于飛禽中的妖界之王。盡管《西游記》中并沒有提到鳳凰的具體情況,也沒有再提麒麟的具體事情,足見鳳凰與麒麟已經(jīng)退出了妖界的舞臺。既然鳳凰與麒麟的后代唯有孔雀與大鵬,所以他們倆是妖界的老大。

如來佛認(rèn)孔雀精為母,其實是為了號令群妖。既然孔雀精皈依了佛門,那么大鵬精作亂的時候,如來佛為何不讓孔雀精去收服他,并勸他歸降佛祖?其實,孔雀精表面上做了佛母、菩薩,其實她并沒有自主權(quán),她應(yīng)該是被如來佛軟禁了起來。

為何這么說呢?

以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孩子被傷為例,可以看出背后的情況。金毛犼禍害朱紫國國王之后,觀音菩薩曾經(jīng)說過:

“你不知之,當(dāng)時朱紫國先王在位之時,這個王還做東宮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間,極好射獵。他率領(lǐng)人馬,縱放鷹犬,正來到落鳳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所生二子,乃雌雄兩個雀雛,停翅在山坡之下,被此王弓開處,射傷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帶箭歸西。佛母懺悔以后,吩咐教他拆鳳三年,身耽啾疾。那時節(jié),我跨著這犼,同聽此言,不期這孽畜留心,故來騙了皇后,與王消災(zāi)。至今三年,冤愆滿足,幸你來救治王患,我特來收妖邪也。”

從這里引用的原文可以看出,孔雀大明王連為自己孩子出氣的能力都沒有了。她是一代妖王,為何連給孩子出氣的能力都沒有?唯一的解釋是,她是被如來佛囚禁起來了,失去了自由。既然她并非真心皈依,那么讓她去勸大鵬精,唯一的結(jié)果是,姐弟聯(lián)手,反對如來佛。

孔雀大明王菩薩為何被如來佛囚禁在靈山?

在《西游記》中,如來佛祖曾經(jīng)說過,天地初開的時候,孔雀好吃人,曾經(jīng)吞下他的六丈金身。佛祖本來想從孔雀的便門出來,又怕傷了佛體,所以從她的肋部出來。佛祖原本你要殺孔雀,后來經(jīng)過諸佛的勸阻,不僅沒有殺,還認(rèn)她為母。

如來佛封孔雀精為孔雀大明王菩薩,從此以后,行母子禮。我們借此不斷歌頌佛祖的偉大。其實,在《西游記》中,佛祖不應(yīng)該等同于佛教里的佛祖!段饔斡洝防锏姆鹱媸莻心機很重的宗教領(lǐng)袖,認(rèn)妖為母絕對沒有那么簡單。

種種跡象表面,孔雀大明王菩薩在《西游記》中并沒有人身自由。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女偷跑下界去,被朱紫國太子射傷?兹复竺魍跗兴_咒罵了朱紫國太子,很生氣,但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如果她有人身自由,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為了平息孔雀大明王菩薩的憤怒,觀音菩薩暗中指使金毛報復(fù)了朱紫國太子。當(dāng)時,太子已經(jīng)登基為王。菩薩讓朱紫國國王得病三年,老婆被金毛做壓寨夫人。

如來佛為何限制孔雀大明王菩薩的人身自由呢?

有這么幾種可能:

第一、孔雀大明王菩薩的老公、兒女還在人間,如來佛需要引他們出來;

第二、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弟弟大鵬也在民間,如來佛也想抓住他;第三、吸引更多妖精加入到如來佛的團隊。如夜叉、羅剎等鬼族。

在《西游記》中,先后有十位羅剎女皈依了佛祖,然而只有毗藍婆菩薩修成了正果。毗藍婆菩薩是昴日星官的老母親,他們母子都是雞精。羅剎女鐵扇公主也皈依了佛門,但是一直沒有修成正果。經(jīng)過孫的幫助,后來,她也成了正果。

孔雀大明王菩薩是妖族輩分最高的貴族,一旦她皈依了佛門,給妖精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囚禁孔雀大明王菩薩,是如來佛一統(tǒng)三界很重要的一步棋。

總結(jié):為了維護自己人的利益,如來佛的手段極為高明。烏雞國國王把文殊菩薩泡了三天,如來佛就讓獅子精泡他三年。朱紫國國王得罪了孔雀大明王菩薩,如來佛就派觀音菩薩黑他三年。正是這些行為,讓很多修行的妖精一心追隨佛祖,不敢有二心。

3

在西游記中,獅駝嶺的三魔與佛門淵源極深,大魔青獅精乃文殊菩薩坐騎,二魔白象精乃普賢菩薩坐騎,三魔大鵬精雖不是別人的坐騎,但他是孔雀大明王菩薩的親弟弟,而孔雀大明王菩薩號稱"佛母",因此這大鵬也算是如來的親戚,就是孫所說的:"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


這里大家其實很清楚,說如來是大鵬精的外甥,自然是孫揶揄如來的玩笑之辭,但根據(jù)如來對大鵬精的來歷介紹,這孔雀大明王菩薩則是大鵬的親姐姐無疑,來看原文:如來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

按理,這大鵬精應(yīng)該認(rèn)識自己的姐姐,既然青獅精和白象精都有主人,如來特意交代將文殊、普賢請來一起去降妖,為何不叫上孔雀大明王菩薩也一起去呢?原文:只見那過去、未來、見在的三尊佛像與五百阿羅漢、三千揭諦神,布散左右,把那三個妖王圍住,水泄不通。這里我們看到,如來叫了很多人去降妖,連燃燈上古佛和彌勒佛都叫去了,卻偏偏不叫孔雀大明王菩薩。


這究竟有何玄機?

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如來與孔雀大明王菩薩的關(guān)系,還看原文中如來是怎么介紹的:"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dāng)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這里我們其實可以發(fā)現(xiàn),如來認(rèn)孔雀為"佛母"并非自己本意,而是"諸佛勸解",而起初他們的關(guān)系是孔雀吸食如來,如來則"欲傷他命",此兩者竟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guān)系。而從如來的語氣來看,最后封孔雀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極為勉強,其實是極端地不情愿。


而這里問題的關(guān)鍵,是當(dāng)時如來與孔雀如果繼續(xù)打下去,究竟誰會勝。因為如來剖開孔雀脊背而出,跨著她回了靈山,說明孔雀未死,因此兩人的戰(zhàn)斗并未結(jié)束,只是"諸佛勸解"才平息,而且如來還自降輩分竟認(rèn)對方為"佛母",這里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孔雀的法力非常強大,強大到如來也只能借勢妥協(xié)。

在這種背景下,當(dāng)如來得知孔雀的弟弟大鵬金翅雕現(xiàn)身,自然會擔(dān)心他們姐弟之間結(jié)盟,如果如來將孔雀大明王菩薩也帶到獅駝國一同降妖,萬一孔雀大明王菩薩反水幫助他的弟弟,到時就會出現(xiàn)不可收拾的局面。要知道,佛門同時對付孔雀和大鵬,這絕非易事,更何況他們的母親鳳凰如果現(xiàn)身,后果則不堪設(shè)想。

也正是這個原因,如來才不讓孔雀大明王菩薩前去降妖,同時也安排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佛前往獅駝國。這三世佛代表佛最高權(quán)威,當(dāng)然戰(zhàn)力也最強,此舉并非只對付大鵬精,其實是為了震懾孔雀大明王菩薩,當(dāng)然更是為了震懾他們的母親:飛禽之長鳳凰。

4

金翅大鵬雕與孔雀大明王菩薩關(guān)系特殊。

我們從《西游記》中如來佛祖的話中知道,大鵬雕與孔雀,是一母同胞。

當(dāng)年,如來佛祖在雪山頂上修行,修成丈六金身,被兇惡的孔雀吸到肚里去。佛祖本想從他便門而出,又恐污了真身,因此剖開了孔雀的脊背,跨上靈山。


如來佛祖本想懲罰孔雀,但諸佛勸解他,傷孔雀猶如傷其母,因此才將他留在靈山之上,封他做了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從如來佛祖的言談和語氣中看,佛祖封其為孔雀大明王菩薩,本已勉強,再加上“佛母”二字,或許更是情非所愿。

常言說得好:三年不上門,雖親也不親。如來佛祖修行之時,意外多了一個佛母和舅舅,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他與孔雀大明王菩薩的關(guān)系,也應(yīng)該是微妙的,這也應(yīng)該是如來佛祖通知了很多佛界力量前去降妖,卻偏偏沒叫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原因之一了。

如來掏出一根煙,輕輕滑燃了zippo,放眼到遠方,道“當(dāng)年孔雀吞我,我一刀切開丫后背,跳了出來,別看這貨平時挺屌,到哥手里,一樣收拾。這大鵬鳥,跟孔雀是哥倆,江湖上要是論起來,我從孔雀肚子里出來相當(dāng)于重生,那他就是我舅舅”。



當(dāng)如來得知孔雀的弟弟大鵬金翅雕現(xiàn)身,自然會擔(dān)心他們姐弟之間結(jié)盟,如果如來將孔雀大明王菩薩也帶到獅駝國一同降妖,萬一孔雀大明王菩薩反水幫助他的弟弟,到時就會出現(xiàn)不可收拾的局面。要知道,佛門同時對付孔雀和大鵬,這絕非易事,更何況他們的母親鳳凰如果現(xiàn)身,后果則不堪設(shè)想。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