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麗國是朝鮮半島的古代國家之一,整個國家的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歷來都是中國古代各個朝代的附屬國,每年都要向朝廷進貢財物和美女,而在強大的元朝時期,元世祖忽必烈卻將他的長女下嫁到高麗國去和親,這是為何呢?


在公元1231年,當(dāng)時的蒙古國在征服了歐亞之后,又將目光轉(zhuǎn)向到了朝鮮半島,所以當(dāng)蒙古國軍隊快要打到高麗國的時候,高麗王朝的國王趕緊退到了江華道附近才得以茍延殘喘,保存了下來。

高麗王朝與我國古代的許多朝代一樣也有權(quán)臣當(dāng)?shù)赖臅r候,曾有一個武臣崔氏,可謂只手遮天,崔氏家族獨掌朝政60年,欺凌王室、肆意廢立,對王室順從元朝非常不滿,當(dāng)時在位的元宗為了擺脫權(quán)臣對王室的欺凌,決定犧牲國家主權(quán)以換取元朝對高麗王朝的保護。


高麗王朝的元宗就向當(dāng)時在位的忽必烈提出希望下嫁一個女兒給自己的太子世子諶,但是當(dāng)時的忽必烈根本沒有把高麗國放在眼里,元宗只好掃興而歸,后來在元宗的再三祈求下,忽必烈終于答應(yīng)了,因公主只有13歲,于是忽必烈向元宗提出了條件,必須等自己的女兒年滿15歲,而且也要等國王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之后才能進行嫁娶之儀,高麗國王興沖沖地答應(yīng)了。
公元1274年元宗逝世后,世子諶繼位,是為忠烈王,還是元朝的勢力大,他的謚號都不敢稱宗,只能稱王。

按照當(dāng)年的約定,15歲的忽必烈長女齊國長公主嫁給了高麗國的新國王,而高麗王朝上下也終于迎來了渴求已久的新娘,在他們看來與強大的元朝有了聯(lián)姻,勢必會成為自己的依靠,可是這樣的婚姻才維持了一年,高麗的國王就哭著向公主求饒了,這又是為何呢?


齊國長公主有了娘家的靠山,為人十分的霸道,她35歲的丈夫之前就納了一個王妃,結(jié)果公主一來,王妃馬上靠邊站,自己成了正宮,有了自己高貴的身份,高麗王朝上下又都對她如同神明一樣敬仰,便時刻把控著朝政以及國王的個人生活,她對高麗國王有著很強的占有欲,只要國王想要與其他妃嬪過夜,她都會生氣地手拿鞭子抽打國王,甚至拳腳相加,施以家暴。

國王害怕自己得罪了公主,就會失去來自忽必烈的保護,于是處處忍讓,就算公主抽打自己,他也只能跪在地上忍耐,實在是受不了了,他就干脆嚎啕大哭,抱著頭大喊救命,可見這位元朝公主在高麗國的地位有多高,就連國王都不敢惹她 ,更不要說全國上下的其他官員了,對高麗國來說,元朝公主就是自己的一張護身符,沒有了公主,高麗國似乎才更危險。


齊國長公主的下嫁,開啟了為時近百年的元朝與高麗王室聯(lián)姻的序幕,從忠烈王到恭愍王,這七位高麗國王中有五個國王娶了元朝公主,其余兩個國王很小就去世了,在元朝強大勢力籠罩下的高麗王朝,可以說是國王與公主的共治,忠烈王更是強忍著身體與心理上的折磨,苦不堪言,更是敢怒不敢言。


最佳貢獻者
2

這個元朝公主叫孛兒只斤·忽都魯堅迷失。她是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的嫡女,母親是阿速真皇后。

(孛兒只斤·忽都魯堅迷失劇照)

早在元朝建立前,蒙古就一直對高麗用兵。

蒙古兵團勇猛無敵,四處攻城掠地。對于他們的侵略,高麗國卻沒有畏懼,反而全民投入反擊。但畢竟蒙古兵強大,高麗王不得不帶著人民退居江華島。眼看國將滅亡,高宗王皞在清理了權(quán)臣崔氏之后,向蒙古稱臣,并讓世子王倎入蒙古為質(zhì)。

1259年,王皞病逝。忽必烈便讓兵士送王倎回國繼位。為了讓王倎穩(wěn)定政權(quán),又下令對曾經(jīng)反抗過蒙古的官吏百姓,不論罪刑輕重,一律都予以赦免。

1260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政權(quán),王倎以藩國國王的的身份前來朝拜,得到了忽必烈“完爾舊疆,安爾田疇,保爾家室”的承諾。同時王倎也承諾,一定盡到納質(zhì)、助軍、輸糧、設(shè)驛、供戶數(shù)籍等義務(wù)。

此后,王倎又?jǐn)?shù)次入朝,與忽必烈建立了良好的朝貢關(guān)系。

不過,高麗權(quán)臣權(quán)勢仍然很強,對王倎的王權(quán)有著極大的威脅。王倎為了能得到忽必烈的支持,以鞏固王位,便數(shù)次請求能迎娶公主。

忽必烈身為宗主國,國力強大,根本不屑于與弱小貧瘠的高麗國和親,因此數(shù)次拒絕了王倎。

王倎又遣世子王昛和朝中重臣入元,愿意把他們留在元朝為質(zhì),希望能得到忽必烈賜婚。

(忽必烈劇照)

忽必烈見王倎很有誠意,再加上他一心想以高麗為中轉(zhuǎn)站,攻打日本。所以他便答應(yīng)了王倎的請求,將他招為嫡公主忽都魯堅迷失的駙馬。

王倎深知迎娶公主,對高麗意味著什么,所以他絲毫不敢怠慢,不光派朝中重臣到元朝迎接忽都魯堅迷失。還在忽都魯堅迷失登岸之前,就帶著朝臣們等候岸邊。同時后宮嬪妃、公主,還有朝臣們的夫人,都必須出城迎接。此外宮中無論是官還是仆,都著節(jié)日盛裝,恭候在宮門前。城中百姓亦是歡天喜地,奔走相告。

王倎為了迎娶忽都魯堅迷失,還把他在做世子時,就已迎娶的王妃王氏降為貞和宮主,然后把忽都魯堅迷失封為正妃。

王倎之所以要苦苦向忽必烈請求和親,他心里可是打著小算盤的。

一是權(quán)臣隨時有顛覆王權(quán)的危險,如果能成為元朝駙馬,忽必烈必然會幫助他一起打權(quán)臣。

二是只要能娶到忽必烈的女兒,忽必烈肯定會貼補高麗,畢竟哪個做父親的,不希望女兒享受榮華富貴呢!

一切果然如王倎所想,忽必烈不光派蒙古兵援助王倎平定內(nèi)亂,還不斷地向高麗國發(fā)放物質(zhì),讓王倎得到國民支持。

同時,王倎由于做了駙馬,愈發(fā)有借口和元朝朝廷走動,他經(jīng)常帶著忽都魯堅迷失回元朝探望忽必烈等人,每次忽必烈都會賜給他許多金銀珠寶和一些珍貴的物品。就連每次隨王倎夫婦去元朝的隨從們,也都滿載而歸。

(王倎與忽都魯堅迷失)

有一年,高麗大旱,顆粒無收。忽必烈得知后竟下旨“年饑,豫給一歲糧”。

就這樣,因為忽都魯堅迷失的緣故,高麗國的經(jīng)濟水漲船高,漸漸脫了貧。

不過,有所得就有所失。忽都魯堅迷失雖然能給高麗國帶來財富,能讓王倎的王權(quán)得到鞏固,但她卻十分刁蠻,動不動就會大發(fā)脾氣。朝堂上下,沒有她沒罵到的人,王倎更是經(jīng)常被她打罵。

有一次,王倎為了慶祝忽都魯堅迷失生下了世子王謜,在宮中大擺喜宴。一時文武百官都紛紛前往祝賀,就連被廢的貞和宮主也前往到賀。

就在貞和宮主跪著向忽都魯堅迷失敬酒時,王倎回頭看了忽都魯堅迷失一眼。結(jié)果忽都魯堅迷失勃然大怒,非說王倎給她翻白眼,還說王倎故意讓貞和宮主屈節(jié)于她。一邊撤銷了宴席,一邊哭鬧著要回元朝。

王倎百般給她解釋賠不是,她依然不聽,還讓下人拿棍把王倎打走。

后來,還是她帶來的奶媽勸住了她,但她的侍從卻回到元朝,打算向元朝告狀。幸好當(dāng)時管理此事的官員,是個明事理的人,這才壓住了此事。

由于忽都魯堅迷失對王倎百般挑剔,常常辱罵責(zé)打他,朝臣多有忿忿。不過,苦不堪言的王倎,卻害怕失去元朝靠山,只能“涕泣不已”。

1297年,忽都魯堅迷失看到壽寧宮的芍藥花開得極為旺盛,突然淚流不止,隨后竟落下了病根,不久便病逝了。卒年39歲。

由于忽都魯堅迷失死得突然,朝野議論紛紛。世子王謜聽說后,也疑心是有人暗害而死。王倎害怕他會疑心自己,于是在忽都魯堅迷失去世不久,便將王位禪讓給了王謜。

(參考史料:《新元史·后妃公主列傳》)

3

元朝建立后,高麗作為元朝的附庸國,與元朝之間,形成了君長親朝,子弟入質(zhì)的外交關(guān)系。

這位娶了元朝公主的高麗世子就是高麗忠烈王王愖(又寫作王諶,后改名王睶,也寫作王?,也叫王昛,史料不同,名字寫法不同,都是同一個人)。而他娶的公主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長女齊國大長公主忽都魯揭里迷失,即后來的高麗莊穆王后。

正是從王愖之后,形成了所有高麗君主都必須成為元朝駙馬的慣例。因為元朝強大,而高麗弱小,元朝公主的地位在高麗比國王的地位還要高。再加上元朝公主向來嬌生慣養(yǎng),草原民族的女兒生性也向來比較彪悍,娶元朝公主的高麗王的噩夢就到來了。他們被公主打罵是常事,甚至被打哭,還不敢還手,還要賠不是。

這個故事還要從1260年講起。這年,高麗高宗逝世,在元朝為人質(zhì)的高麗元宗回國繼位。王愖就被封為王世子,送入元朝,按照蒙古貴族的習(xí)俗撫養(yǎng)。

到了1274年,高麗元宗去世,王愖繼位,成為了高麗忠烈王。從這時起,高麗君主的封號都變了,不敢上廟號稱宗了,慘吧。

忠烈王繼位的當(dāng)年,向忽必烈提出娶元朝公主為妻。忽必烈就將剛滿13歲的嫡長女忽都魯揭里迷失嫁給了忠烈王,并冊封忽都魯揭里迷失為安平公主。只是此時公主年幼,在3年后,才正式完婚。

忽都魯揭里迷失的母親是阿速真皇后,她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嬌生慣養(yǎng),任性跋扈。忠烈王的命運可憂了,而且受苦的還不止忠烈王一人。

安平公主到達高麗后,王愖將之前娶的正妃王氏降為了貞和宮主,而將公主封為了正宮。從此,高麗王朝迎來了嶄新的時代。

安平公主經(jīng)常辱罵包括宰相在內(nèi)的高麗大臣。達官貴人們一見到安平公主,個個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又被點名批評。

安平公主對待自己的夫君忠烈王,那是更加的不客氣,掐一下,擰一下,那是愛,更愛的就是動不動就拿手杖敲打忠烈王。這位可憐的忠烈王經(jīng)常被公主逼到“王禁之不得,但涕泣而已”,被打到哭了。唉,好可憐的高麗王。

據(jù)高麗史的記載,王愖曾在宴會上回頭看了一眼安平公主,就被說成是對她翻白眼,然后直接被公主從宴會上打跑了。幸得公主奶媽相勸,事情才得以平息。

他們在去寺院進香時,安平公主又以陪同的人太少為由,掄起木棍追打高麗王。公主一直從山腰追打到了山頂,然后追進了寺院,還是邊罵邊打。旁邊的大臣看完也只能悻悻地說:“辱豈有大于此事乎”。說完,也只能長嘆一聲。不敢不服氣呀,否則,公主會掄起木棍一起打。

自然,王愖及高麗諸大臣之所以還能忍耐,一是因為實在是國弱,打不過元朝(翻翻《元史》,一大堆“征高麗”);二是因為元朝實在是慷慨,給了大批的賞賜和援助,讓高麗的經(jīng)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王愖和安平公主曾數(shù)次到元朝朝拜和探親。忽必烈每次都對王愖是大加贊賞,并且對于高麗國的很多事情,都讓王愖自己看著辦,只要匯報一下就行了。而且,每次忠烈王來朝拜,忽必烈都會賞賜大量的金銀、馬匹、珍寶等財物,還用賞賜同來元朝的高麗隨從們很多金錢。

甚至在1279年,因為高麗“年饑,豫給一歲糧”。這還只是提前給的,平時每年元朝都有歲糧撥給高麗。

元朝給高麗的這些賞賜,大大提高了高麗的經(jīng)濟水平,讓高麗上至君主,下至百姓,普遍受益,自然是舉國開心了。

這種情況下,高麗君主經(jīng)常被元朝公主打,高麗大臣經(jīng)常被元朝公主罵,看在錢糧的份上,忍了;再苦不堪言,也忍了。犧牲個別人,幸福一高麗,還是挺劃算的。

高麗王族和元朝聯(lián)姻,除了可以得到公主和大筆錢糧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好處。

當(dāng)時的高麗,有點類似西方王國,王族喜歡近親結(jié)婚。什么哥哥娶親妹妹,侄女嫁給親叔叔,堂兄妹結(jié)婚之類的,那是屢見不鮮。而元朝公主的到來,大大改善了近親結(jié)婚的狀況和惡果。

4

在歷史上,高麗國很成一段時間都是中國的附庸,不過在南宋時,由于趙宋王朝對北方鞭長莫及,高麗國終于引來了獨立自主的日子。但可惜的是,高麗國好不容易盼來的自由,并沒有給他們帶來所謂的幸福,反而是一場大災(zāi)難。

因為,高麗國的武將們,趁機發(fā)動政變,將高麗國王架空成傀儡。此后百年,高麗國的政權(quán)實際是被武將們輪番控制,直到成吉思汗橫空出世。

最初,面對蒙古的強勢崛起,高麗國的武將們還算識相,他們主動與蒙古約為“兄弟之國”。

但后來,因為蒙古想要把高麗國變?yōu)樽约旱母接梗啕悋奈鋵兒ε峦跏視虼酥匦抡茩?quán),便極力反對,于是高麗國與蒙古翻臉,兩國由此展開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zhàn)。他們從1231年的窩闊臺時期,斷斷續(xù)續(xù)打到1273年的忽必烈時期,持續(xù)42年之久。

在這場大戰(zhàn)中,蒙古先后9次出兵討伐,但依然沒能成功征服高麗國。不過,這場戰(zhàn)場卻讓高麗國這些武將們的勢力嚴(yán)重受損。

在這種背景下,高麗國王王禃為奪回政權(quán),就派自己的兒子王昛到元大都面見忽必烈,請求聯(lián)姻,以示百年好合之意。

當(dāng)然,所謂的聯(lián)姻,實際上就是高麗國王室表示愿意給忽必烈當(dāng)附庸,而作為回報,忽必烈?guī)椭啕悋跏抑匦聤Z回大權(quán)。



經(jīng)過幾次溝通,雙方很快達成這場政治聯(lián)姻。

忽必烈為表示誠意,直接將自己和阿速真皇后生的嫡女,即孛兒只斤·忽都魯揭里迷失(被高句麗稱為莊穆王后,以下簡稱莊穆王后)下嫁給高麗王子王昛,兩人還在元朝成了婚。

半年后,高句麗國王王禃去世,王昛成為高麗新國王,也是高麗王朝第25任君主,于是他帶著莊穆王后回到高麗,高麗舉國歡慶,喜大普奔。

因為王昛之前已有妃子,但莊穆王后身份尊貴,不可能做小老婆,王昛只好把正宮降格,讓莊穆王后做了正宮,成為高麗王國后。

此后,憑借著忽必烈的支持,王昛不僅從武將們手中奪回大權(quán),還收回西北面(東寧府)及耽羅等領(lǐng)土,國家也從此穩(wěn)定下來,因此高麗國的百姓們都歡呼雀躍道:“沒想到這個國家經(jīng)歷了一百多年的戰(zhàn)火摧殘,終于等到了太平的年代!”

當(dāng)然,這一切并不是元朝白給的恩惠,作為交換條件,高麗國徹底成為元朝的“駙馬國”,不僅需要完全服從元朝的調(diào)遣,還需要稱臣納貢,降格官制與稱呼、以及按照元朝的打扮剃發(fā)易服。

當(dāng)然,這些對于王昛這個國王來說,都不算什么事。但有一件事,卻讓王昛苦不堪言,它就是莊穆王后。



這位莊穆王后,因為是忽必烈的嫡女,不僅身份高貴,又自小被忽必烈寵壞,所以性格變得是飛揚跋扈,刁蠻任性,簡直無法無天,就連忽必烈都拿她沒辦法,更不用說王昛這個弱勢丈夫。

莊穆王后嫁到高麗國后,把高麗的達官貴人都當(dāng)成自己的奴仆,什么宰相之類的高官,只要看不順眼,張嘴就是一頓臭罵;對自己的老公、已經(jīng)是一國之主王昛更是毫不客氣,只要一生氣,拿起手杖就是一頓敲打。

有一次,莊穆王后看上高麗國興王寺(國寺)中的黃金塔,就想把它毀掉后重新再做個東西,王昛想阻止卻又不敢,只能默默哭泣,最后硬生生憋出一場大病,于是大臣們趁機請莊穆王后還塔,王后同意后,王昛這才喜笑顏開。

還有一次,王昛和莊穆王后到天孝寺,莊穆王后不滿隨從太少而掉頭返回,王昛只能跟著返回。后來莊穆王后稍微息怒,重新到天孝寺后,又嫌王昛不等她而先入,于是直接抄起棍子毆打王昛,很多高麗大臣親眼見到國王被王后一路追打,搖頭感嘆道:“豈有辱大于此事乎?”

在莊穆王后的淫威下,王昛也無法公開接近其他女子,甚至連他原來的王妃王氏都無能再接近,有一次中郎將金仲卿給王昛進獻了幾個美女,結(jié)果這位中郎將直接被莊穆王后抓進監(jiān)獄。



在這種壓抑的環(huán)境之下,王昛實在苦不堪言,但礙于老丈人家實在太牛,自己根本得罪不起,所以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與此同時,王昛為躲避河?xùn)|獅吼,就只好尋找各種機會,跑出去和其他女人偷情。真是堂堂一國之君,竟然淪落于此,實在可憐!

不過,莊穆王后對高麗國也有不少幫助,忽必烈知道自己女兒刁蠻任性,心想這個女婿能忍受也真心事不容易,所以每次女兒女婿回國探親,他都厚加賞賜,高麗國內(nèi)遇到什么困難,他也是大力相助,讓王昛從中獲得不少實惠。也正因為此,王昛一生去蒙元達16次之多。

等到1297年,莊穆王后突然病逝,王昛終于結(jié)束了這種悲劇生活。但是,莊穆王后給王昛生了一個兒子叫王璋,他對母親的去世,一直抱有懷疑,他認(rèn)為母親是被人害死,說不定幕后主謀就是自己的父親。

于是,這位王璋便以奔喪為名回國,要求對此事展開徹查,王昛建議等服完喪后再說,但王璋卻置若罔聞,仍派人逮捕受寵的宦官崔世延、陶成器等人,迫其招供,然后又將王昛在外面勾搭的七個情人全部處死,還流放四十余人,使 “國人震懾”。

在這種背景下,王昛便索性下詔退位給王璋,自稱太上皇?吹酵鯐Z比較識趣,同時王璋也不愿意徹底與自己的父親翻臉,于是他在登基為高麗國新任國王后,就特意找了個姓金的美貌寡婦獻給王昛,以示慰藉。此后,王昛和這位寡婦共同生活了十年,然后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5

在歷史上,和親公主的命運大多都是比較悲慘的,只有少量的公主能夠極盡尊容,或者獲得善終。然而,元朝的安平公主,作為一個和親公主,卻完全不一樣。

安平公主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小女兒,在她12歲那年,高麗王朝為了巴結(jié)元朝,第二次向元朝求婚。忽必烈原本考慮用宗室女子嫁入高麗,但是看到高麗王室的誠意,以及忽必烈意圖借高麗為跳板攻打日本,因此同意親生女兒安平公主嫁給高麗王子。

公元1274年,安平公主15歲,正式嫁給年長30多歲的高麗王子。不過,和歷史上的和親公主不一樣的是,安平公主出嫁的名義是招贅駙馬,并不是外嫁和親,高麗王子也是在元朝的都城大都和公主成婚的。安平公主婚后和高麗王子原本住在元朝,一個月后,高麗老國王逝世,元朝冊封高麗王子為新國王,即高麗的忠烈王,并派兵護送回高麗。安平公主從此隨夫婿前往高麗。

安平公主在高麗極盡殊榮,在到達高麗的第一天,忠烈王要求高麗的王公大臣、嬪妃、宮人等一眾成員,全部在都城跪迎公主的到來。在高麗,忠烈王在迎娶安平公主之前原本是有正妃的,從此也全部降級,將正宮王后的地位讓給了安平公主。

此外,安平公主不僅主導(dǎo)高麗后宮,還可以任意干涉高麗朝政,群臣沒有敢不從的。自從安平公主到達高麗以后,安平公主就成為了高麗地位最高的人。由于有元朝的撐腰,安平公主在高麗的胡作非為沒有任何人敢阻攔。甚至連忠烈王,安平公主動輒肆意大罵,棍棒相加。如果忠烈王膽敢沒有經(jīng)過安平公主允許,而與其他妃嬪眉來眼去,則妃嬪輕則打入冷宮,重則性命不保。

有一次,在一個宮廷宴會上,忠烈王不小心白了安平公主一眼,結(jié)果導(dǎo)致安平公主大怒,下令撤銷宴席并吵著要回元朝告狀。忠烈王深感害怕,起身抱著公主的鳳輦不讓公主走,被公主的隨從亂棍打了回去。要不是公主的陪嫁奶娘以死相勸,這場小小的風(fēng)波根本沒法停歇。

1297年,37歲的安平公主去世。伴隨著公主的去世,忠烈王惶惶不可終日,由于害怕元朝認(rèn)為是忠烈王害死了公主,忠烈王趕緊退位,將王位傳給了他和安平公主所生的兒子,謚安平公主為莊穆王后,忠烈王才躲過一劫。隨后,元朝追封安平公主為齊國大長公主。

6

元朝公主嫁給高麗王子后,經(jīng)過一年折騰,王子身心俱疲,感覺身體被掏空。

男:腎虛,有時是在過度勞累之后,好像身體被掏空……

女:是不是腎透支了?

(XX牌腎寶片,把腎透支的補起來)

女:他好我也好!

認(rèn)真地說,高麗王子不只是腎透支了,而是從頭到腳,身心俱憊,整個都被透支了。
自從成吉思汗橫空出世,蒙古迅速崛起,不但統(tǒng)一大草原,還滅金、西遼、夏和南宋,入主中國,建立元朝,元朝時的中國成為歷史上疆域版圖內(nèi)最大的時期。

巔峰時的蒙古,橫掃亞歐大陸,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一開始高麗還挺識相,與蒙古約為"兄弟之國",但見蒙古對自己挺客氣,棒子就有點膨脹了,準(zhǔn)備和蒙古掰掰手腕。

高麗歷史上一直是中國的附庸,蒙古自然不會放棄,于是兩國開戰(zhàn)了。

這場戰(zhàn)爭打的可謂曠日持久,從1231年的窩闊臺時期,斷斷續(xù)續(xù)打到1273年的忽必烈時期,持續(xù)42年之久,蒙古先后9次出兵討伐,倒不是棒子特別強大,而是因為他們特別無恥,抵抗也很頑強,每次都是蒙古一打就投降,蒙古一走就翻臉不認(rèn)人,搞的蒙古人很煩。

這場戰(zhàn)爭過程中不僅有沖突與攻伐,也有和平與聯(lián)姻。

1271年,高麗國王王禃為了示好,同時也是為了穩(wěn)固自己的王位,派自己的兒子王昛和一大群使者到元大都做人質(zhì),同時請求忽必烈給自己的兒子賜婚,以示百年好合之意。

忽必烈見王禃確有誠意,就同意賜婚,把自己的女兒——孛兒只斤·忽都魯揭里迷失(因封安平公主,以下簡稱安平公主)下嫁給高麗王子王昛,兩人就在元朝成了婚。

漢唐時期與異族通婚,往往喜歡用宮女冒充公主,但這個孛兒只斤可是如假包換的公主——她是元世祖忽必烈和阿速真皇后的親生女兒,也就是俗稱嫡女。

把自己親生嫡女嫁給一個高麗王子,看起來忽必烈還是挺實誠的。

高麗國王和王子聽聞感激涕零,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元朝公主,咱受寵若驚!

就在王昛娶了安平公主不到1個月,父親就死了,他率先返回國內(nèi)繼承王位。

1274年11月,王昛迎接安平公主回到高麗,高麗舉國歡慶,喜大普奔。

王昛之前已有妃子,但安平公主身份尊貴,不可能做小老婆,王昛只好把正宮降格,讓安平公主做了正宮,成了高麗王后。

不過王昛很快就發(fā)現(xiàn),自己這個公主老婆非但一點不溫柔,反而很暴力。

孛兒只斤是天之驕女,根正苗紅,從小嬌生慣養(yǎng),結(jié)果養(yǎng)成了飛揚跋扈,刁蠻任性的性格,就連忽必烈都拿她沒辦法,或許他想讓女兒嫁出去,學(xué)學(xué)婦人之道,結(jié)果卻事與愿違。

安平公主嫁到高麗后,把高麗的達官貴人當(dāng)成了自己的奴仆,什么宰相之類的高官,只要看不順眼,張嘴就是一頓臭罵,對自己的老公、已經(jīng)是一國之主王昛更是毫不客氣,只要一生氣,拿起手杖就是一頓敲打。

可憐的王昛迫于老丈人家的威勢,對王后的“河?xùn)|獅吼”不敢抵抗,只能沒事偷著抹眼淚,以致乾綱不振,在老婆和大臣面前都抬不起頭,很多高麗大臣親眼見到國王被王后一路追打,搖頭感嘆道:“豈有辱大于此事乎?”

可憐的王昛在安平公主處得不到一點女人的溫柔,壓抑的欲望也得不到發(fā)泄,只好找各種機會跑出去和其他女人偷情,堂堂一個國王混到這種地步,也是奇葩可憐了。

不過安平公主對高麗還是有幫助的,忽必烈知道自己女兒刁蠻任性,心想這個高麗女婿能忍受也真不容易,便經(jīng)常鼓勵說“王昛小伙子很能干哈”,每次女兒女婿回國探親,他都厚加賞賜,高麗國內(nèi)遇到什么困難,他也是大力相助,讓王昛從中獲得不少實惠。

1297年,安平公主突然病逝,王昛終于結(jié)束了河?xùn)|獅吼的悲劇生活。

安平公主給王昛生了一個兒子叫王謜(后改名王璋),對母親的去世,王謜一直抱有懷疑心理,他認(rèn)為母親是被人暗害而死,幕后主謀說不定就是自己的父親。

這時,元朝也派人前來質(zhì)問公主的死因,可憐的王昛心驚膽戰(zhàn),主動禪位給兒子王謜,自己當(dāng)了太上王,王謜因此成為高麗王朝第26任君主。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guān)注我!

7

元朝公主嫁給高麗王子,王子生活苦不堪言,主要原因是公主過于“厲害”,不過這個厲害不是某一方面的厲害,而是各個方面都厲害。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后,南征北討,對周圍的各個國家和政權(quán)連續(xù)用兵,同樣當(dāng)時位于朝鮮半島的高麗國也不例外。自從1231年起,蒙古帝國就開始對高麗連續(xù)用兵近30年,而高麗國憑借著降而復(fù)叛、叛而復(fù)降的戰(zhàn)術(shù)周旋了近30年。

1259年,高麗已經(jīng)沒有任何抵抗能力,所以高麗國王便派遣世子入元朝為質(zhì)。次年忽必烈登基繼位,正式確定了高麗國和元朝的朝貢關(guān)系,雙方的戰(zhàn)爭也告一段落。

1271年,高麗元宗為了消滅國內(nèi)權(quán)臣干政的現(xiàn)象,所以為兒子王昛[jù]向忽必烈請求公主下嫁。忽必烈這個人非常實誠,不忍心用宮女冒充公主欺騙高麗國,但他認(rèn)為公主是天之驕女,不能下嫁撮爾小邦,于是當(dāng)即否定了高麗的提議。



高麗國依然不死心,主動派出了豪華的人質(zhì)團隊來到元朝求親,其中就包括高麗世子王昛、右丞相宋玢、以及二十多名王室子弟。大有一種你不嫁一個公主給我,我就賴在這不走的意思。

忽必烈看到高麗棒子的誠意之后,大為感動,于是就給了棒子一個真的公主。把自己的嫡幼女孛兒只斤·忽都魯堅迷失冊封安平公主,下嫁給了王昛,并且在元大都成婚。

兩人成婚一個月后,高麗國的老國王去世,因此王昛先行返回了高麗國。當(dāng)時的王昛已經(jīng)35歲,有一名正宮娘娘王氏,不過為了迎接安平公主,王氏被降級為貞和宮主。



1274年,安平公主來到了高麗,當(dāng)時的高麗百姓炸開了鍋,這是天朝上國的公主,如今下嫁到了高麗國,所以舉國歡騰。王昛也親自率領(lǐng)高麗文武百官、王室所有子弟,以及整個京城的百姓出城迎接,場面恢宏,陣容強大,堪比迎接英雄凱旋歸來一樣。

安平公主進入高麗王宮后,一展刁蠻公主的作風(fēng),首先嚇得棒子國內(nèi)的權(quán)臣全都老老實實的交出了權(quán)力,一瞬間就穩(wěn)定了高麗朝局。從此以后,安平公主對待高麗的文武大臣經(jīng)常是破口大罵,嚴(yán)重時甚至拳腳相加。



當(dāng)然,對待老公王昛也絲毫不留情面,經(jīng)常是胡亂發(fā)脾氣。有一次王昛和安平公主一起游玩寺廟,安平公主覺得隨行人員太少了,所以就責(zé)罵王昛,并且用木杖直接打掉了王帽。后來兩人準(zhǔn)備進入寺廟時,王昛先一步邁入了寺門,結(jié)果直接惹惱了安平公主,伸手就打,一邊打,一邊還埋怨王昛先自己一步進入寺廟。

面對安平公主的刁蠻任性,王昛根本沒有任何辦法,誰叫老丈人是當(dāng)時天下最有權(quán)威的人呢。

當(dāng)然高麗國來了一個元朝公主,并不是一點好處也沒有。兩個人婚后經(jīng);卦接H,所以忽必烈經(jīng)?滟澩鯐Z能干,也賞賜了大量的財物給他們。后來高麗國內(nèi)發(fā)生災(zāi)荒,忽必烈還給了很多糧食。




公元1297年,安平公主盛年去世,其子王謜認(rèn)為母親死因不明,很有可能是父親王昛害死了母親。王昛出于對兒子王謜的恐懼,所以在安平公主去世的同年,便將王位讓給了兒子,自己做了太上王。

以此可見,高麗王子的苦不堪言,完全是因為娶老婆卻娶回來了一個祖宗,只能無奈的貢著。

8

準(zhǔn)確地說是不僅僅是王子更是世子,結(jié)婚后也就一個月都當(dāng)國王了。而這個國王結(jié)婚三天都苦不堪言了。這個國王是高麗歷史上第一個無廟號的國王,也是第一個太上王而且還是第一個復(fù)辟的太上王,也是第一個娶蒙古公主為王后的國王,更是唯一的剃發(fā)易服的國王!他就是忠烈王(???王諶(1236.4.3-1308.7.30)!

1274年五月一日,元朝的安平公主忽都魯揭里迷失(名字好長,求中文意思?)正式嫁給了高麗王朝的世子王諶。這一年,公主年方15歲,王諶38歲。王諶此時已有妻王氏,婢盤珠。強大元朝,一代雄主忽必烈怎么會將自己的小女兒嫁給有老婆,而且年齡還很大的朝鮮世子呢?朝鮮的國王亮了什么大招實現(xiàn)的?以及為什么要非娶大元皇帝的女兒呢?

那是因為:第一、元朝一直想拿下高麗,從1231年到1273年都打了九次高麗了,1273年元朝都占領(lǐng)了濟州島了,高麗王室真的怕了。第二、高麗國王大權(quán)旁落,國柄在武將權(quán)臣爭來斗去中流淌。王諶父親高麗元宗最想干一件事收回權(quán)力,為此不惜曲線救國,強烈要求干涉內(nèi)政。而權(quán)臣林衍為了高麗尤其是自己的權(quán)勢直接廢掉了元宗。元朝為元宗而開戰(zhàn),權(quán)臣失敗,不久老林病逝,其子上位。最終元宗利用親衛(wèi),干掉小林。

高麗國王對元朝采取的是無以回報以身相許的方式來感謝——求親。求親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震懾潛在的權(quán)臣,鞏固自己的權(quán)勢。這都是元宗的是愛卿鄭仁卿的主意,其實求親早在元宗請求干涉內(nèi)政時就有開始操作了。到了1269年時,已經(jīng)得到忽必烈的私下首肯,以至于出使高麗的蒙古兵部侍郎謝絕上座,理由就是豈敢跟皇帝的親家抗禮。至于元宗采取什么方法,福垊不得而知,但福垊知道國王事大主義做到極致,裝孫子境界無人能敵,都是為了活著更好地活著。這種誠意深深地打動了忽必烈,忽必烈才同意嫁“公主”。加引號是因為元世祖想學(xué)咱們漢人和親的那招兒,后來被高麗的誠意感動,尤其是東征日本需要高麗全面的支持,才決定將小女兒嫁給王子。

元世祖的幼女忽都魯揭里迷失(1259.6.28-1297.5.21)初封為元成公主,后封為安平公主,她元世祖的嫡女,其母為阿速真皇后,薨逝后被追封為齊國大長公主。該女小時假小子,長大女漢子,生在皇家,刁蠻跋扈,性情乖張,極愛生氣。福垊都在想忽必烈是不是拿這個女兒沒辦法,才把她嫁到高麗眼不見心不煩呢?婚后一月,高麗就有了紅白喜事。白事是元宗薨,喜事是世子尊為大王。而這時,世子還在元朝度蜜月呢!世子先回國繼位,然后挑選吉日,率文武百官、后宮佳麗、京城民眾,以最飽滿的熱情和最盛大的禮節(jié)迎接天朝上國的公主——國王的王后進宮。

有人說了,王諶不是有原配妻子嗎?是的,的確有原配妻子,而且這個原配妻子還是高麗宗室王絪(神宗的孫子)之女。福垊捋一捋啊。忠烈王王諶的曾祖是康宗,而康宗是明宗的長子,神宗是明宗的幼弟。也就是忠烈王的叔高祖是神宗,忠烈王的祖父跟王絪同輩,忠烈王的原配是她的姑奶奶嗎?也或者是姑姥姥啊?可歷史是殘酷的,她這個姑奶奶(姑且這樣說)遇到刁蠻公主這個立馬蔫了。

小三公主虐待原配

正妻不僅不能當(dāng)王后而且連賀喜都是事兒——都是我的錯!1275年9月,莊穆王后喜得貴子,普天同慶,百官后宮紛紛祝賀,忠烈王的姑奶奶貞和宮主(降低級別了)也去道賀。原配小心翼翼,一臉媚笑地跪著向王后敬酒,忠烈王同情地看了一眼原配。這個小三公主當(dāng)即就發(fā)飆了,拿棍敲打忠烈王,還說老公和原配合伙欺負(fù)她!一哭二鬧三回娘家——不給你過了!公主的奶媽以死相逼,公主才消停下來,不過這狀必須告。公主娘家人跟駐地將軍一商量:夫妻吵架一會兒就好,咱們外人摻和,萬一公主后悔,咱們就徹底完了。最終完的就是忠烈王的姑奶奶,徹底打入冷宮了。她可是1260年十一月廿八日與世子正式結(jié)婚的!比公主早了整整14年。

刁蠻公主虐老公

也許刁蠻公主非常討厭父母之命的政治婚姻以及非常鄙視自己的老公無能吧。常常一言不合就打罵老公,砸摔東西,國王不攔還好,越攔越瘋狂!忠烈王對她的態(tài)度就是,您只要開心就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很多時候,就是國王小心伺候也會挨打挨罵,因為公主很難伺候的。以至于國王以淚洗面,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是沒到傷心時啊。至于文武百官,公主更是像訓(xùn)兒子打?qū)O子一樣?吹酱蟪技矣惺裁茨芨傻募遗惺裁磳氊,直接搶走,不服來戰(zhàn)。國王每次跟公主回娘家,忽必烈都夸國王能干是個好人!而國王更是鉚足了勁贊美公主和岳父大人,對此忽必烈總是一笑而過,而公主也總是一笑而過。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國王

1297年5月21日,公主薨逝。其子世子王謜(蒙古名益智禮普化,意思為小公牛)懷疑是他爹干的,忠烈王為了證清白讓賢于子。王謜成為國王,而王謜的王后也是公主,他對公主的態(tài)度就是冷戰(zhàn),寵愛其他嬪妃。而公主毫不猶豫地讓他綠意盎然,并且最終向娘家告狀,最終他只得還位于父!

9

何事高麗王子苦不堪言?說來好笑,遇上這位元朝公主,滿朝文武百官也只有挨罵的份,哪里敢和她爭論一二。
▲配圖,非本文公主

這位元朝公主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如此威力?這位天之嬌女名叫孛兒只斤·忽都魯堅迷失。

說她是天之嬌女一點也不夸張,她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嫡生女兒。草原兒女本就剽悍,我們這位被寵壞的公主更是如此。

嫁到高麗,對這位公主來說,便是下嫁。雖說封建社會君王是九五至尊,說一不二,但這位元朝公主可不管這么多。

常常在眾人面前對忠烈王“動手動腳”,實在讓人啼笑皆非。忠烈王的朝綱、夫綱均不振,但泣涕而已。

對夫君非打即罵,這讓高麗王子如何生活?這樣的生活當(dāng)然苦不堪言。雖然在當(dāng)今社會,民風(fēng)相對而言已經(jīng)開放很多,很多男子也不能接受自己妻子對自己動輒打罵。

夫妻間不能相敬如賓暫且不提,這位元朝公主,還非得參與朝廷重事。

這真是聞所未聞,如此明目張膽后宮干政,而皇帝只能偷偷哭泣,要是讓公主看見,可能又惹公主生氣。

滿朝文武百官,縱然有人有舌戰(zhàn)群儒的能力,但是“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說不清啊”,我們這位公主可不愿意跟你廢話那么多。

我們甚至可以想象朝堂之上,一名女子手插腰間,氣勢洶洶地對群臣破口大罵;而下面群臣面面相覷,不敢多言,僅唯唯諾諾而已。朝堂如此之亂,真叫人貽笑大方。

那么為什么這位和親公主的生活像太上皇一樣?其實和親公主的生活,與所在國家的地位有很大關(guān)系。究其根本,還是高麗難以抵擋元朝猛烈攻勢。

咱們再現(xiàn)一下當(dāng)時兩國之間的形勢。蒙古作為新起之秀,自然要通過擴張求得發(fā)展。

而高麗地理位置很不湊巧的與蒙古人興起的漠北之地相距不遠。高麗位于朝鮮半島,自然就成了蒙古擴張發(fā)展的首要目標(biāo)。

蒙古人驍勇善戰(zhàn),高麗朝廷難以抵抗,被迫避居海島。這下可難倒了蒙古人,面對海島以及島上崎嶇的道路,他們的騎兵優(yōu)勢瞬間蕩然無存。

高麗朝廷長期避居江華島的同時,也存在著嚴(yán)重的弊端,即高麗朝廷與陸地交流日益減少,很可能被邊緣化,甚至無法跟上世界發(fā)展的步伐。

打不起,又不能躲,那只能議和了。哪一個國家甘心一直寄人籬下,看人顏色生活?為了在短時間內(nèi)提升高麗國國民經(jīng)濟,忠烈王就想到聯(lián)姻。

兩國聯(lián)姻后,高麗朝廷繼續(xù)為王,維持著半獨立的地位,并且拉近了元麗之間的關(guān)系。

高麗較為弱小,兩國聯(lián)姻后,忠烈王常常沒事就在忽必烈面前刷刷存在感,表表忠心。忽必烈也很慷慨,賜予他們很多東西。

對于聯(lián)姻后的幸福生活,高麗王子只算對了前者,哪里想的到婚后生活苦不堪言,娶一悍婦,不僅忍受皮肉之苦,還不能還嘴。

而元朝同意聯(lián)姻,并不是僅以公主本人的幸福為出發(fā)點,更多的是為了牽制高麗。用一位公主去牽制高麗,這筆交易對于元朝來說也不吃虧。

只不過他們沒想到這個公主這么有氣魄,高麗朝堂上大大小小文武百官,都斗不過她這一個人。

這樣的朝廷其實已經(jīng)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忠烈王夫綱不振、朝綱不振,一聲“君王”也只不過更令人覺得諷刺。

筆者承認(rèn),在封建社會,聯(lián)姻的確是一個鞏固國家好辦法。不過君王在挑選配偶時應(yīng)多加小心,畢竟遇上一位這樣的王妃,還真是人生大不幸。

尤其是像這般被公主打的但“泣涕而已”,只能給后人徒增笑料罷了。

10

至元十一年(1274),國清寺門前一列長長的車隊緩緩?fù)W。幻勇呦铝塑。高麗國的嬪妃、公主、文武百官皆身著盛裝迎接這名女子,來自元朝的忽都魯揭里迷失公主,時人又稱其為安平公主,她即將嫁給高麗國的世子王昛。此時的王昛正喜氣洋洋的看著面前的,為高麗國帶來和平的女子,殊不知未來的她將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痛苦。

想要了解歷史事件,就必須先了解事件的背景。蒙古和高麗曾經(jīng)一起對付過一支流竄的契丹軍隊,兩國也因此締結(jié)了條約,互為兄弟之國。但在南宋寶慶元年(1225),蒙古卻要求高麗向其朝貢,高麗嚴(yán)詞拒絕,甚至將蒙古的使者殺死,兩國就此結(jié)下了仇。從南宋紹定四年(1231)開始,高麗與蒙古展開了長達四十二年,共計九場的戰(zhàn)爭,一直打到至元十年(1273)蒙古攻占濟州島,高麗的主戰(zhàn)派被徹底消滅,高麗這才被完全征服,蒙古在高麗設(shè)置征東行省,派遣“達魯花赤”(官職)控制高麗,而高麗國王則擔(dān)任高麗國丞相的職位。

高麗國王子王昛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娶到了忽必烈的女兒安平公主。忽必烈的女兒那自然也是嬌生慣養(yǎng),而且安平公主出嫁時年紀(jì)才十五歲,本就是飛揚跋扈的時候,之后她的所作所為,也讓王昛嘗到了苦頭。

安平公主到來后,王昛將原先的王后降為貞和宮主,封安平公主為王后。兩人成婚的第二年,安平公主誕下一子王謜,王昛大擺筵席,貞和宮主跪著向安平公主敬酒,王昛忍不住看了一眼這個前王后,卻被安平公主看在眼中。于是安平公主憤怒地質(zhì)問王昛:“何白眼相視?豈以宮主屈節(jié)于我乎!”要求撤去宴席,還大哭大鬧的,打算回娘家,這可把王昛嚇得要死,最終多虧了安平公主的奶媽安撫住了她,畏懼安平公主的王昛將貞和宮主打入冷宮這事才告一段落。

不止如此,安平公主還喜歡打王昛。一次兩人一同去天孝寺參拜,安平公主見王昛安排的隨從太少,就抄起一根木頭朝他頭上打去,王昛跑進寺內(nèi),安平公主還追上去邊罵邊打,當(dāng)著外人的面就敢對王昛直接動手,想必王昛私下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稍不順心就會挨打,而且他還不敢還手?烧媸腔畹脡蜇。

不過安平公主雖然如此刁蠻,但依舊為高麗國帶來了和平也給王昛帶來了政治上的便利。有了安平公主這一層關(guān)系,王昛在蒙古高層圈子混的相當(dāng)不錯,至元二十四年(1287)元朝任命當(dāng)時的高麗王王昛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也就是高麗國王不再只是高麗國的宰相,而是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權(quán),之后忽必烈去世也只有他一個非蒙古人能夠入殯殿祭祀,由此可見他在蒙古的受寵程度。

安平公主之所以如此刁蠻,一方面是她性格所致,另一方面是她的娘家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這讓王昛只能逆來順受。不過說到底這就是一場政治聯(lián)姻,王昛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權(quán)勢自然也要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而且相比收益,筆者認(rèn)為他所付出的代價其實并不算大。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