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長是擔心孩子吃虧吧?例如人家用1塊錢10顆的玻璃球換咱家?guī)装賶K一個的早教機,大人感覺虧大了,但孩子卻樂此不疲。

這是用成人的價值觀來衡量孩子之間的友誼,處理不當,以后孩子少朋友。線下就遇到這樣一個孩子。

“我這電子手表是小X才的!媽媽給我買的,好貴的!要幾千塊!才不能借你看!弄壞了怎么辦?”
“你為什么踩我的鞋子!這是媽媽從加拿大給我買的耐克!限量版!你賠!”
“你干嘛碰我的潛水鏡!我買了五十塊的!你不準碰!”

這個孩子二年級,家庭環(huán)境非常好,但如上所述,她非常在意自己身上物品的金錢價值,分享是不用指望的,無時無刻都在強調這些物品的金錢價值。在小朋友圈中,她非常不受歡迎,大家都不樂意跟她玩。其他小朋友對她的評價是“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們不要和她玩!”

這是小朋友仇富嗎?并不是,而是這孩子太現(xiàn)實,太自私,本質上是這孩子的價值觀跟同齡人不符,沒有共同的價值觀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對于孩子來說,玩具沒有金錢價值,只有“新鮮”和“不新鮮”,帶城市的孩子去農村玩,可能“炸牛糞”這種娛樂方式都逃不開“真香”定律。

遇到這類事情,家長可以怎么做?

其一:玩具是孩子的,他有自己處理玩具的權力,這點需要認知;

其二:不給孩子買貴重的玩具,當然,這僅僅是在滿足家長的心理平衡;

其三:具有特殊紀念價值的玩具,應提前和孩子強調處理的注意事項;

其四:引導孩子,友誼價值大于金錢價值的觀念;

其五:正向的金錢觀傳遞;

最佳貢獻者
2

很多回答都是建議大人不干涉,小孩子高興就好。我認為家長應該適當引導,讓孩子有個價值觀念。舉兩個親身經(jīng)歷的例子。

我幼兒園時是80年代,擁有一條一元錢的項鏈,但是不知道價值。我的好朋友很喜歡,就用一塊五顏六色的碎玻璃來換,騙我玻璃中可以看見神仙。我真的跟她換了,我媽媽發(fā)現(xiàn)后,告訴我項鏈的價值和碎玻璃的一文不值,她沒罵我,還說答應送人了就別再去要回來。但是她臉上的不舍我記得真真切切,這件事之后,我就對物品的價值有個概念了,也不再傻乎乎被騙。

我和同事的幾個孩子放學后到辦公室寫作業(yè),媽媽們都會準備一些小點心。孩子們經(jīng)常要互換零食,但他們都不清楚零食的價格,單純的一換一。比如一塊薄脆餅干換一個好麗友派。我就會告訴孩子,這塊餅干多少錢,好麗友派多少錢。時間久了,他們就會用一包薄脆換一個好麗友了。后來新來一個小人精,故意用最便宜的小餅干,換別人最好的零食。孩子們才不上她的當。

我覺得,當發(fā)現(xiàn)孩子用貴的東西換來便宜東西的時候,不要罵他,但是可以告訴他兩樣東西的價值,他就長記性了。

3

謝謝朋友信任,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我簡單的說一下吧,這件事,在孩子世界里,沒有價錢貴重之分,只有孩子喜歡和玩的開心。這是我們作為家長的最終目的,我們的玩具價錢很貴,你可以和對方的孩子家長,說明白,如果,對方家長明白事理,補償玩具差價,會更好。

如果不給我們也不要因為這件事情家長鬧得不可開交。最終目的是讓兩個孩子開心,就好。


4

我遇到過這種,幼兒園搞得活動,我家?guī)Я怂膫不太喜歡的超級飛俠去,就是奧迪雙鉆那種變形的,一套里面有四個他不太喜歡的,他就挑了那四個,當時在孩子王買的,80塊錢一個,因為不喜歡所以玩的少,也很新。然后那天他換了四個匯樂的小工程車回來,外婆很心疼,那幾個車一共也就幾十塊錢吧,外婆就覺得吃虧了,但孩子喜歡啊,所以我和孩子爸爸就勸我媽說,孩子喜歡就行,別說了,說了他反而不開心。那是小班第一學期的事情,現(xiàn)在中班下學期了,那幾個小車,我兒子還會玩,我覺得他覺得開心就值得了,孩子的快樂簡單也單純。

5

這是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個方面是自家的孩子拿出的玩具價值高。別人的別人家的孩子拿出的玩具價值低。題主已經(jīng)說明,孩子很滿意,那就是說,家長不太高興。很明顯,就是覺得自家吃虧了。

我覺得這種心理大可不必。孩子在一起玩兒,互相交換玩具,一般的說,交換著玩兒而不是把貴重的玩具就送給了別人。如果是這樣,家長就更沒有必要不開心了。

孩子的世界,沒有物質的概念和價值的觀念,成人世界才有。

希望成年人,不要把成人世界的這種價值觀念。傳遞給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快樂,也讓別的小朋友快樂,才是我們大人的初衷。

另一個方面,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玩具價值高,自家孩子的玩具價值低。

如果這時候家長要出面表達看法的話,就是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把別人的玩具弄壞,要愛惜尊重別人的東西。

孩子們在一起玩兒,經(jīng)常會把自己的玩具和其他的小朋友進行交換。這是一種常見的狀態(tài),一般情況下,我認為,家長不要參與。

孩子們在交換的時候,雙方都不會想到,我的玩具是高價值的,你的玩具是低價值的,或者我的玩具是低價值的,你的玩具是高價值的,他們只會是覺得,我想玩你的玩具,我可以把我的玩具借給你玩兒。

比如有一次,我家寶寶拿的是閃光的奧特曼,他和一個也是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交換了一把尺子玩兒,這兩個玩具的價值差得還是很多的。

但是,寶寶在和別人交換的時候是毫不猶豫的,因為他喜歡對方小朋友那把尺子。交換了以后,他用來量他自己的身高,因為那天去公園的時候,門口戴口罩的售票人員問他多高了?一米幾了?上幼兒園了嗎?

所以他對高度產(chǎn)生了興趣,回來玩的時候看到小朋友拿著這把尺子,他就愿意拿手里的奧特曼去交換。

成人眼中的世界,是物質的,而孩子們的眼里的世界不是這樣。孩子們怎樣去交換,就隨他們去吧,育兒路上,請留住他們的天真。

我是寧老師,一生做教育,現(xiàn)在與兩個外孫朝夕相處,教育經(jīng)驗豐富,教育對象跨度大(零歲—18歲)歡迎關注我。

6

如果兩個孩子都滿意,其實沒有什么可處理的,所以這個問題指向的是家長認為的損失如何處理,我建議三點:

第一,貴重的玩具不要往出帶。

家長花幾百幾千塊買的玩具,隨便被交換出去了,家長肯定心疼,但是孩子不會,在孩子眼里,那就是玩具,有人跟我一起玩,而且玩得來就好?吹絼e人的玩具更好玩,不管貴賤,都想換來玩一玩,所以,貴的玩具不要沒事帶出去顯擺。當然,再貴的玩具,孩子自己在家里玩也確實沒有什么意思。

第二,給孩子講交換的規(guī)則。

家長們現(xiàn)在都特別喜歡教孩子分享。在孩子看來,交換就是一種分享,所以孩子認為是對的,因為對金錢沒有概念,換了也不會想著要回來。所以家長要給孩子講清楚:可以和小伙伴換著玩玩具,但是這是你的玩具,一定要保管好,帶回來。被別人拿走了可不行。

第三,少買貴玩具。

不管玩具多貴,孩子看著就是一個玩具。有時候都是家長有那種炫耀心理,覺得自己給孩子舍得投資,其實真的沒必要。貴的玩具往往都是成品成型的,也激發(fā)不了什么創(chuàng)意,還費錢。

7

謝邀

從你的描述來看,孩子已經(jīng)交換了,問題是家里人覺得不值,孩子自己很滿意,該怎么辦?

當孩子有了物權意識后,就明確給孩子,自己的東西自己做主。既然玩具屬于孩子的,那么孩子就有權處理,孩子覺得自己和對方交換玩具,比較滿意。那就行了,家里人認為孩子交換的玩具,價值比較少,不劃算。

那準備讓孩子去要回來嗎?

我們要教孩子言而有信,通過這件事會對孩子有什么影響呢?

孩子都已經(jīng)交換了,現(xiàn)在反悔好嗎?如果以后類似的事情發(fā)生,孩子也反悔?

假如孩子的玩具價值沒有對方玩具價值高,孩子換的值嗎?也要孩子去換回來嗎?

其實,還有可能,對方家長看到玩具貴重,讓自己孩子玩幾天和你家孩子換回來,大家只是交換玩玩具,最后玩具歸屬權還是孩子,各自還會拿到各自的。

你的想法是正確的,既然交換了,就不要反悔。孩子都和別人換了,說明孩子認為它比較值得換。

在孩子的價值觀可能還沒有金額的大小,只是單純覺得玩具比較好。就好比,很多家長給孩子穿品牌衣服,在孩子眼里,和普通衣物沒有區(qū)別,照樣踩泥坑,照樣摸爬滾打。

建議你還是勸勸家人,不要執(zhí)意讓孩子去換了。我們要做到言而有信,不能出爾反爾,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8

《羚羊木雕》這篇課文,不知您讀過沒有。

內容如下:

天上下著雪。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在去萬方家的路上。雪花在路燈前飛舞,路燈在雪花中發(fā)出昏暗的光。

我和萬方家只隔一百多米,可是我卻走了好久好久。白天我們還在這里舉行百米賽跑,那時候,這條路顯得又平又直,下雪了,我一個人慢慢地走著,腳下發(fā)出吱吱的聲響……

吃過晚飯,我趴在桌子上背誦今天課堂上剛剛講過的杠桿原理。媽媽坐在沙發(fā)上織毛衣。我常常抬起頭來望著窗外飛舞的雪花——我們這里已經(jīng)很少下這樣大的雪了。真帶勁!明天可以打雪仗啰!

媽媽走了過來,輕輕地把窗簾拉上。

另一間屋子里,爸爸和奶奶正在看電視。咚咚鏘鏘的鑼鼓聲傳了過來,又是京戲!我用雙手把耳朵堵上。媽媽走了出去,電視機的聲音變小了。媽媽又重新走到我的身邊,慈愛地把我的手從耳朵上拿了下來。

“那只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她說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藝術品。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角上。我的心咚咚跳了起來,因為我已經(jīng)把它送給我的好朋友萬方了。

“你不是說送給我了么?”我喃喃地說。

“當然是送給你了,可是現(xiàn)在它在哪兒?”媽媽好像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兩眼緊緊地盯著我。事情嚴重了。

“我把它收起來了!蔽乙膊恢牢以趺磿隽酥e。

“收在哪兒了?拿來我看看。”媽媽一點也不放松。

我只好坐在那兒,一動不動。低著頭不敢看她的眼睛。

“說實話……是不是拿出去賣啦?”媽媽變得十分嚴厲起來,“我決不允許!”

“沒有……媽……我送給別人了。”我都快哭了,連忙解釋著。

“送給誰了,告訴我!”媽媽用手搖著我的肩膀。

“送給萬方了!

“你現(xiàn)在就去把它要回來!”媽媽堅定地說,“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著喊了起來。

爸爸走了進來,他坐在那里聽媽媽講完了事情的過程,并沒有發(fā)火。他點著一支煙,慢慢地對我說:“小孩子之間怎么能自作主張地把家里東西送給別人呢!這是不對的,不信的話,你明天問問老師……把這樣珍貴的東西送人,他也會反對的……呢?”

“可……這是我的東西呀!”

“是,這是爸爸媽媽給你的,可并沒有允許你送給別人呀!”

我沒有理由了。爸爸說的話總是讓人找不出毛病在哪兒。我知道,那黑色的羚羊是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的紀念品,是爸爸非常喜歡的東西?墒,當我想到我要去向我的好朋友要回它的時候,我的心里難過極了。他們不知道,萬方是個多么仗義的好朋友呀!

萬方從開始上小學就和我在一起。他學習很好,還特別喜歡幫助人。有力氣,可以在單杠上一連做十個引體向上。他可從來不欺負別人。

那一天上體育課,我們全班都穿上剛買的新運動衣——就是那種海藍色的,袖子和褲腳上都綴著三條白邊兒的那種?墒窃谖覀凈[著玩的時候,我的褲子被樹杈劃了一個長長的口子。我坐在地上使勁地哭。因為我特別怕媽媽罵我。萬方也不玩了,他坐在我的旁邊一個勁地嘆氣。

忽然,他把自己的褲子脫下來對我說:“咱倆換了吧,我媽是裁縫,她能把褲子補得看不出破綻來!蔽耶敃r,居然相信了他的話,就把褲子和他換了。后來我才知道,為了那條褲子,他媽媽讓她對著墻站了半個鐘頭。

我要把褲子換過來。他卻說:“反正我已經(jīng)罰完站了,要是換回來,你還得挨說,就這樣吧!”

那天,萬方到我家來玩。我見他特別喜歡我桌上的羚羊,連想都沒想就送給了他:“咱倆永遠是好朋友……永遠!”他也挺激動,還把一柄心愛的小刀送給我……想到這兒,我哭了。

不知什么時候,奶奶站在門口。他小聲說:“算了吧,下次記住就行啦,孩子們也要講個信用……送給別人的東西怎么好意思再要回來呢!”

媽媽忍不住喊起來:“您總是慣著他,您知道那是多么貴重的東西呀!”

爸爸不說話,他只是默默地坐在沙發(fā)上,一個勁地抽煙。

這樣,我的心里就更難過了。我已經(jīng)不是小孩子啦,我都要上中學了。我默默地從抽屜里拿出萬方送給我的小刀,飛快地跑出門去……

萬方的家到了,我上了三樓,輕輕地敲了門。門開了,萬方伸出頭來,看見是我,一把把我拉進屋里去。

“萬方……”我站在過道里不肯再往里走。

“你怎么啦?”萬方焦急地問我。

我慢慢從口袋里掏出小刀說:“你能不能把羚羊……換回去!蔽业穆曇粜〉脦缀趼牪灰。

萬方?jīng)]有說話,他咬著嘴唇,兩眼緊緊盯著我。我低下頭不敢看他。我們就這樣默默地站著。

好一會兒,萬方說:“你怎么會這樣呢?白天我們不是說得好好的嗎?難道我們不是好朋友嗎?”

我忍不住哭泣起來。萬方的媽媽從里面走出來問我怎么回事。我說不出,只是一個勁兒掉眼淚。她又回頭問萬方。

萬方說:“她要把送給我的東西要回去!”

萬方的媽媽順手給了萬方屁股一巴掌:“小孩子之間怎么能換東西呢,快去把人家的東西拿來!”

萬方站在那里沒動。他媽媽又推了她一下,他才不情愿地走了。

過了一會兒,萬方從屋里走出來,手里托著那只羚羊,他還為羚羊做了一個小玻璃框子,也一起拿了出來。他媽媽接過來一看說:“哎呀!你怎么能要人家這么貴重的東西呢?!”他把羚羊遞到我的手上,“好好拿著,我呆會兒說他!”

我把小刀和玻璃框子放到他媽媽的手里,正要和萬方說話,他已經(jīng)不見了。

我慢慢地從樓梯上走下來。外面的雪已經(jīng)下得很大了,雪花落在羚羊的身上,又滑了下去。我突然覺得羚羊變得那么重,以至于我不得不用雙手托著它。

我在雪地里慢慢地走著,忽然,我聽見后面?zhèn)鱽砣f方的聲音。我驚奇地回過頭。萬方氣喘吁吁地跑到我的眼前,他既沒有戴帽子,也沒有穿棉衣。他把手里拿的玻璃罩子蓋在我的羚羊上,又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說:“拿著,沒有禮物,咱倆也是好朋友!”

“你媽媽會說你的!”我看著他的眼睛。

“沒事兒, 凡是爸爸媽媽送給我的東西,不管我給誰他們都沒說的……明天打雪仗,來早點!”萬方跑了,還不時地揚起手臂向我打招呼。漸漸的,他消失在雪花飛舞的世界里面了。

我哭了,我真的嚎啕大哭起來。雪花和淚水一起落在玻璃罩上。我從來沒有這樣傷心過。

9

謝邀,孩子不等價的交換玩具,玩具貴的一方,家長肯定覺得虧了,但是這種不等價交換是孩子發(fā)育的不錯的表現(xiàn)。

首先,幼兒思維發(fā)展在前運算階段,他無法像大人一樣從經(jīng)濟價值的角度考慮兩個玩具是否等價,他們的只要覺得好玩程度一致就可能會交換。

其次,孩子知道交換,而不是守著自己的,或者強行霸占別人的玩具,恰好說明了他在發(fā)展規(guī)則意識,這對小朋友來說非常重要,先學會交換,以后才能學會錢在交換中的意義,以及學會等價交換。

家長這個時候如果制止孩子,會讓孩子困惑和傷心,以后不敢輕易交換。

其實,可以先讓孩子體驗交換的快樂,買玩具根本目的是為了孩子的快樂與成長,既然孩子既快樂又成長了,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真的心疼玩具太貴,其實可以買些便宜點的玩具,孩子的快樂不是靠品牌堆砌的,我號前幾天發(fā)了篇文章,寫了0-6歲配合孩子發(fā)展關鍵期的玩具,里面還有一些劃算的玩具推薦,建議家長們看看。

【兒童節(jié)不知道送什么?!一篇說透0-6歲孩子各階段的最佳玩具 - 今日頭條-小糖豆心理】

https://www.toutiao.com/i6694470968846320131/



10

這個問題在學齡前兒童身上比較常見,他們這個年齡對金錢的認知不強,錢多錢少都一樣,唯一判斷標準就是自己是否喜歡。

兒童交換玩具時,會碰到這種價值不對等的狀況,如果自家寶寶用便宜的玩具換了貴的回來,雙方家長可以溝通,說玩幾天就換回來。

如果兩個小朋友不同意交換,那么家長可以一起約個飯,或者一起吃去玩,玩具便宜的家長稍微多出一些錢,既能增進友誼,也能平衡這種價格差。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