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陽光鏡子桃木劍,雞鳴糯米黑狗血。墨斗符咒棗七枚,實在不行火來燒。上述十個物件一列出來,想必您就猜出來今天的講述內(nèi)容了吧?話說身為中國古代四大鬼怪之一,完美體現(xiàn)了中華人民吃苦耐勞勤奮向上的精神,每天都積極修煉努力進階的僵尸,為什么總是蹦蹦跳跳的呢?并且為什么都穿著清朝官服呢?難不成是在古代當公務員還有尸變風險?!

僵尸養(yǎng)成記

一說到僵尸您想到什么?是指甲發(fā)黑,皮膚蒼白,常年睡在棺材里,一聞到人的氣息鼻子就一動一動跳得格外歡快,犬齒顯得格外銳利的百年老僵尸;還是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顯得有些傻既可以和正常小孩子玩成一片又可以協(xié)助道長斬妖除魔的僵尸小孩子呢?其實無論是哪種形象,不過都是影視作品刻畫出來的,那么在影視作品還沒有給我們輸入這些固有形象之前,“真實”的僵尸是什么形象呢?又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

“僵尸”一詞在我國古代書籍當中出現(xiàn)甚早,但最開始書中只是將其作為“僵硬而死的尸體”或者“僵硬的尸體”之意來解釋。而古籍中的“僵尸”與現(xiàn)在意義上的僵尸意思上相差不大,還是要從清朝開始。清朝袁枚在所著書籍《子不語》中將僵尸定義為鬼怪;

同在清朝的紀曉嵐也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將僵尸的產(chǎn)生分為新死去的人的尸體因風水或是被靈物附身等機緣巧合突然尸變成為僵尸和尸體下葬后久久不腐爛而變?yōu)榻┦瑑纱箢悾⑶以跁羞@么描述過僵尸的形象:“渾身上下都長滿白色的毛發(fā),雙眼好像朱砂一樣紅,指甲好似彎曲的勾子,牙齒像刀一樣鋒利長在嘴唇的外面。”這里僵尸的產(chǎn)生方式和形象已經(jīng)與現(xiàn)在意義上的僵尸很接近了。

在清朝,除了書籍中出現(xiàn)了關于僵尸的記載,民間關于僵尸的傳說也十分的多,其中以趕尸盛行的湘西為最。湘西位于湖南西部多山地區(qū),山路盤旋陡峭,死于外地的人死后如果用車馬運回則十分困難,道路崎嶇且氣溫高用時長,尸體極易在運輸過程中腐爛。而“趕尸”這一行業(yè)應運而生。

趕尸又稱移靈,由趕尸人將剛剛死去尚未腐爛但已有些僵硬的數(shù)個尸體用一根繩子系住手串聯(lián)在一起,然后由趕尸人念著咒語搖著鈴鐺,走在一連串的尸體前面,晝伏夜出,帶領尸體一路走回故鄉(xiāng)。交由趕尸人的尸體,三到四天就可以走回家鄉(xiāng),并且可以保存尸體完好不腐爛。因為人在死后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僵硬,不可以像活人一樣正常行走,但膝蓋可以有小弧度的彎曲,所以趕尸人在趕尸的時候,那些尸體們只能靠蹦跳,而影視中的僵尸只能蹦蹦跳跳的大概也是取于此吧。

容易尸變的大清公務員?

現(xiàn)在意義上的僵尸大都起源于清朝,影視作品中僵尸的特點和生活習性的靈感也來自于清朝,那么為什么清朝就成為僵尸的“故鄉(xiāng)”了呢?并且為什么僵尸穿的都是清朝官服?究其根本,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文學作品和邏輯原因

作為距離我們最近的朝代,清朝出土的棺木絕對算多,留下來的文獻也算得上完備。一來,一般能有金銀陪葬,棺木保存完好的,都是家世顯赫的貴族官員,而將清朝官員作為僵尸原型來塑造,可參考的細節(jié)就比其它朝代多,人物形象也會更加立體飽滿;

二來,清朝關于靈異類的小說流行,如《聊齋志異》就很是受眾,將僵尸設定在清朝也不顯突兀。而從邏輯上來講,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過,在僵尸片中,越是年齡大朝代遠的僵尸越難被制服,而小的僵尸不但可以被輕易制服還可以為道士所用,而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朝代,將僵尸產(chǎn)生的年代設定在清朝也可以更好的凸顯我們的主角光環(huán)嘛!

二.固有形象原因

1985年中國第一部僵尸片林正英先生的《僵尸先生》就是將僵尸的原型設定在清朝,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給觀眾留下了固有的形象,將一個成功的形象打破再樹立另一個成功的形象的難度可想而知,花費也是巨大的,所以后來的導演和影片也就延續(xù)了這一朝代設定。

三.歷史和民族情感原因

第一,僵尸既然是尸體突變形成的,那么大量的尸體就成為了僵尸成型的物質(zhì)基礎。明朝末年,朝廷腐敗,黨派紛爭嚴重,百姓常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為代表的農(nóng)民紛紛揭竿起義,天下大亂。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軍隊每到一處定會帶來腥風血雨,且不說武關屠城、六安暴行、四面縱火三屠成都帶來的深惡罪行,單一個水淹開封,一夜之間便有34萬人喪命,一時間城內(nèi)白浪滔天,尸體堆積成山。

第二,僵尸作為一種民間傳說中的鬼怪,創(chuàng)作者寄托于它的情感終究是恐懼、厭惡等負面情緒。而清軍入關后大肆屠殺漢人,從崇禎十二年到順治三年,多鐸、多爾袞等皇室貴族便率軍進行了趙州屠殺、畿南屠殺、潼關屠殺、嘉定三屠、嘉興屠殺、昆山屠殺、四川大屠殺等險些讓漢人亡族滅族的大屠殺。

其中揚州十日最為慘絕人寰,多鐸攻占揚州之后,率領部下對揚州進行了一場長達十天的大屠殺,史冊中曾經(jīng)這樣記載當時的情景:婦女的脖子上系著長布繩,一個接連著一個,好似一串串的珍珠,有人拖著繩子的一端向前走,那些婦女們便走一步摔一跤,摔得渾身都是泥土;

城內(nèi)遍地都是無人看照的嬰兒,他們或者是死于疾行的馬蹄下,或者死于人的腳下,腦漿迸裂,哭聲繞城不絕。后來城中下起了暴雨,堆積在道路上沒來得及清理的尸體一經(jīng)雨水的沖刷,皮肉都已泡漲潰爛,臭味逼得人難以靠近。在這樣毫無人性的屠殺迫害之下,反清復明雖成主流但終究失敗了,而民間的鬼怪類小說,便將清朝的官員作為了僵尸的原型,以此表達憤恨之情。

四.服飾原因

清朝官員的服飾總體來說,以深沉的藏青色為主,拍攝起來更加符合僵尸這一沉悶詭異且笨重的形象,而唐宋時的衣服更加適合身體輕盈,行動方便的妖或者是鬼。

其實是僵尸也好,妖魔也好,都是一定時期內(nèi)社會形態(tài)和百姓心態(tài)相結合的產(chǎn)物,世上本無靈異之事,只不過是時代的需要,有了便有了。

最佳貢獻者
2

我覺得有幾點都可以歸納為順理成章的事。

我想一部電影讓觀眾沉醉其中,尤其是面對那些相對于現(xiàn)在不腦殘的影迷來說是需要營造一個很“和諧”的氛圍的。

  1. 時間推算,僵尸需要100來年形成,那就是清朝了。
  2. 地理原因。香港之建成,也是在清末。多數(shù)人的記憶也僅止于此。
  3. 心理原因。清末葉的歷史對所有華裔來說都是恥辱的一段歷史,和僵尸丑陋的面孔也很符合。
  4. 營銷原因。大家一起都炒作清朝僵尸,說的人多,自然就會有更少的人來懷疑了。

港臺片里穿清朝衣服的僵尸,我想可能是因為香港雖然歷史久遠,但在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只有關于清朝的記憶,再往前就很淡漠甚至毫無記憶了。事實上,香港關于文化的傳承,更多的就是清朝的。
所以在編劇時,既想設定一個歷史朝代,但對其他朝代過于陌生,那便只好設定為清朝了。這個朝代作為中國末代皇朝,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都會在電影中很熟悉和有認同感。


總結一下歷史原因:

明末清初,湘西出現(xiàn)趕尸的職業(yè)(運送尸體),為了避開忌諱,通常晚上運送。通常為三四人。最前面的人引路,另外兩人挑尸體。怎么挑呢?用兩根竹子穿過尸體袖子,竹子扛在肩上,竹子彈性大,尸體上下?lián)u晃。大晚上有人看見,于是僵尸、而且蹦蹦跳跳的留言就傳開了~

其他原因:例如林正英的僵尸很出名、一些狗血之類的就被沿用!

3

主要是看的僵尸片大都是穿的清朝服裝?赡苓@個問題要問為啥香港電影導演喜歡這么拍。

沒別的,因為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朝代,有神秘感,就它了。[機智]

4

關于僵尸最確切的史料記載是在明朝晚期,最早盛行于清朝。由于當時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嘛,導致社會民怨四起。所以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敢怒不敢言的人們就只能通過編造各種科幻的文學作品來進行對清政府的諷刺。同樣的,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關于僵尸題材的很多著名小說就誕生了。

再者到了后代,最興起拍僵尸片的地區(qū)就是中國香港,這個地方所拍攝的許多僵尸題材的電影中,運用的自然是清朝人的形象。還有一說到僵尸,大家想到的就是“湘西趕尸”了吧。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苗族趕尸習俗,也同樣是興盛于清朝。相信大家對這件事情還是有所了解的,因為那個時代常年的戰(zhàn)亂讓人口急劇下降,就有了大規(guī)模的移民。

而且人們都有落葉歸根的思想,所以在客死他鄉(xiāng)的湖南人,此后就特別希望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那么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在陰間能夠做官,所以就把尸體的衣服都穿上官服,將他們帶回家鄉(xiāng)。所以這么一個“趕尸”的神秘又恐怖的事情就從古至今的流傳了下來,真是有些讓人想起來害怕啊。要是在正巧碰上他們“趕尸”的時候碰見了,在不知道情況下是不是立馬就能把人給嚇尿了。

清朝的官服從拍攝效果上比較符合僵尸的形象,因為清朝官服比較直統(tǒng)統(tǒng)的,顏色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個服飾與漢服不一樣,有一種壓抑、沉悶的味道,跳起來僵硬,所以用于拍僵尸最合適。如果用唐朝、明朝、漢朝的服裝來拍,也不是不可以,但因為漢服顏色可能較淺(如白色)、比較寬大,拍僵尸沒有清官服合適,反而會有一種飄逸的仙氣在里面。所以拍漂亮的女鬼一般就穿的是古代漢服啦,才有倩女幽魂等一系列經(jīng)典女鬼。試想讓聶小倩穿清朝官服,那該是一種什么效果?

5

整個中華文明的思想意識在滿清200年間徹底固化僵化變成一個思想意識上的僵尸王朝

6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還是要從僵尸片的故事原理來聊。

從大的分類來說,僵尸片屬于恐怖片的類型。那么如何才能讓人感到恐怖呢?就是讓人感同身受,好像故事里的事情隨時都會發(fā)生你的身上。那么選材的時候,就會注意選擇選擇距離觀眾近的,最好是身邊的事情來制作。所以,大家看到恐怖片則多為現(xiàn)代故事或者都市傳說。

具體到僵尸片而言,也遵循同樣的原理。不能選擇太久遠的素材,否則觀眾的感受會很遙遠,試想一下,如果把僵尸片放到明朝,一個穿著漢服的美女帥哥蹦蹦噠噠的向你走來,影響上微風再一吹,還不把恐怖片變成凄美愛情劇嗎?那樣的話,僵尸片就成了神鬼片,大大偏離恐怖片的觀影感受。而選擇清朝則不同了,首先清朝距離現(xiàn)在的時間并不長,不過一百多年。在僵尸片出世的六七十年代,距離清朝滅亡也不過五十多年的時間,觀眾的記憶還很清晰,容易待入,所以這是僵尸片多以清朝為背景的第一個原因。

其次,說就是清朝官吏給人的呆板木訥印象深入人心。由于清朝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對中國的通知采取高壓政策,老百姓對官員普遍有一種畏懼心理,這種畏懼心理比較容易嫁接到恐怖片元素中去。加上清朝官服呆板、直通通的,顏色深沉,頭頂一根鳥毛無風都能搖三搖,就是活人在晚上出來都能嚇人一大跳,何況是死人呢?使用清朝的服裝做恐怖效果簡直是事半功倍,僵尸片選擇清朝服裝也就不難理解了。

再次,就是關于僵尸的記載。我們先來看什么是僵尸,僵尸等于僵硬的死尸,在某種作用下重新起立行走,往往面貌猙獰,極度嗜血,不停地嗜咬活人,怕光,日照而亡等。而這些民間記憶的特征幾乎都是來源于清代的怪力亂神筆記如《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的記載。加上僵尸形成有時間限制,不能太長時間,最好是剛死去不久最多不超過百年的的尸體。因為跟進相關記載,尸過百年不腐而具思,這個具思的意思就是會有思想,僵尸一旦有了思想也就不是僵尸了。所以,拍攝僵尸片選擇清朝是再適合不過了,基本印象形成于清朝,變成僵尸又有時間限制,拍僵尸片不選擇清朝那才是僵尸行為呢。

最后,僵尸片興起于香港,香港的影視劇里來由反清傳統(tǒng)。因為香港的影視制作公司大多與洪門、青幫等反清的團體有各種關系,所以,在反清思想濃重的香港,拍攝僵尸片,里面面目可憎的僵尸反派以清朝官員的形象出現(xiàn)就在也適合不過了。

以上就是步步的看法,希望能解答題主的問題。

7

一提到僵尸,大家腦海里就會蹦噠出一個跳著廣播體操、穿著清朝服裝的小可愛來。相必大家小時候對僵尸又怕又愛,害怕那些身體僵硬,長著獠牙的怪物,但是同時又想要一個和《僵尸先生》中一樣的小僵。

PS:本文僵尸皆為可愛型,請條友放心食用。

僵尸,即僵硬的尸體,它還有其他名字,如跳尸、移尸等,電影中的僵尸雙手伸直、蹦跳行走我們可以理解,但是為什么它們都穿著清朝的服裝呢?這樣的服飾穿著,其實并非偶然。

首先,中國僵尸的起源,可追溯到《山海經(jīng)》:黃帝與蚩尤大戰(zhàn),皇帝不敵,找天女魃來相助,最終打敗蚩尤,但是黃帝放了天女魃鴿子,以其殺生太多為借口,不許她升為神。

這是人干的事嗎?天女魃死后怨氣過重,變成僵尸,走到到哪里哪里就會發(fā)生干旱,于是人們將其叫做“旱魃”。

到了清朝,旱魃在書中的形象變成了這個樣子:

再之后,便是我們熟悉的穿著清朝官服的僵尸,它們大都穿著清朝的官府,有以下原因。

01.歷史原因

這事情還得從清軍入關說起,1644年,清軍入關,推行剃發(fā)制度、搶劫錢財,其間受到民間的強烈抵抗,于是清軍使用了一個最為簡單粗暴地方式解決問題——屠殺。清軍干了許多諸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渾事,以致尸體太多無法處理,后來為了幫助那些死去的人回家,便產(chǎn)生了趕尸職業(yè)。

當然我們知道,僵尸按照道行,可以分為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游尸、伏尸、不化骨,它們大道行大多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強的,而趕尸人出現(xiàn)的時間比較晚,他們能夠制服的僵尸,也就是一百年左右的,按照時間推算,他們制服的僵尸,大都是清朝的僵尸。

02.文學形象

清朝隨著生產(chǎn)力的進步,造紙術、印刷術都得到了發(fā)展,小說創(chuàng)作事業(yè)也蒸蒸日上,清朝許多志異小說中的僵尸皆身穿官服。

03.營造氛圍和節(jié)省經(jīng)費。

僵尸的形象,最初是被香港電影所固定的,在拍攝電影時,考慮到僵尸餓特征,各朝服裝中,以清朝的服裝較為僵硬,且其以冷色調(diào)為主,拍起片來氛圍就很好;其次,清朝服裝比較多,價格便宜,符合僵尸片制作成本低的特點,所以僵尸香港電影中的僵尸的形象就這么被固定下來了。

聽說點贊可以遇到專屬于自己的小僵~

8

你看一下聊齋,濟公。都是影響至今的文學作品,清朝時候寫的,人家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清朝的百姓生活會是怎么樣呢?

古有諺語,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而僵尸是民眾對另一個朝代的禍害的想象



9

因為從對手戲的角度看,用老僵尸不合理,只能用新蛋子僵尸。

傳統(tǒng)觀念,僵尸越老,道行越高。百年僵尸咬個人吸個血,千年僵尸就會法術了。萬年僵尸那就是半神。

一般人類道士打打百年道行湊合,打千年僵尸那就得名牌道士,至少和法海同級。打萬年僵尸怎么也要太乙真人、孫出手吧?就是神話劇,不是僵尸劇了。

10

主要是清朝的官服看起來陰沉可怖,主要是以黑色為主調(diào),在拍攝時打上燈光很容易就打造出恐怖的氛圍,

若是用明代的官服,看起來衣決飄飄,不免會有仙俠古裝的感覺,氛圍出不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