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然知道,康熙帝是誰,這種事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是老八所為!
一、
在《雍正王朝》中,精彩的片段有很多,高潮也是一場接一場,其中決定康熙帝最終拍板傳位的事件,就是“死鷹事件”。
這起事件發(fā)生的相當(dāng)蹊蹺,處于九子奪嫡的最末期,可是整個事件的結(jié)局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而是高高舉起,又慢慢放下。為什么會是這么一種解決方法呢,要解釋清楚來龍去脈,我們還得從千叟宴說起:
康熙帝舉辦千叟宴,是好事,一方面是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普濟眾生,讓全天下的老人同樂。除此之外,還有一條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十四胤禵在西北打了勝仗。
尤其是第三條,沒有這一條的基礎(chǔ),前面兩條也就毫無意義。
隨著康熙帝步入老年,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身體,偏偏他又不服老,為了每晚還能翻牌子,還能“御駕親征”,他是強喝鹿血維持。
但是有一點在他腦中異常清醒,那就是大清國的傳位問題,實際上自從太子胤礽被廢之后,他就已經(jīng)在苦苦思考這個問題了。
不光他在思考,他底下的這些阿哥們也是在思考,此時最有希望奪位的只剩三個阿哥,分別是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
而有理由相信此時的康熙帝已經(jīng)決定傳位給老四胤禛,只是老四胤禛面臨的阻力相當(dāng)之大。為了解決這個現(xiàn)狀,康熙帝接連出了多個招數(shù),應(yīng)對這個困局。
那么都有哪些招數(shù)呢?
二、
一是圈禁了老十三胤祥,造成老四胤禛失去左膀右臂的錯覺,以此迷惑老八胤禩,讓他轉(zhuǎn)移注意力,把火力集中到其他阿哥身上。
同時,也為了磨練老十三胤祥的心智,防止他沖動,連累到老四胤禛,等于是給老四胤禛留下了一張王牌,事實上最后確實成為老四胤禛奪嫡成功的關(guān)鍵人物。
二是封老十四胤禵為撫遠大將軍,以此分化八爺黨勢力,畢竟當(dāng)時大家都認為,誰當(dāng)大將軍誰就是未來的皇上。
連老四胤禛都被蒙蔽了,回家就練習(xí)射箭,老八胤禩也是聯(lián)絡(luò)其他八爺黨成員,舉薦自己當(dāng)大將軍?滴醯鄞伺e相當(dāng)高明,利用老十四胤禵急于表現(xiàn)的心情,不惜跟老八胤禩分裂,不聽從他的建議,執(zhí)意打了勝仗。連老九都恨恨地說:
“原來不是老四想當(dāng)皇上,現(xiàn)在看起來老十四才想當(dāng)皇上!”
當(dāng)然,這也為后面的死鷹事件埋下了伏筆……
三是暗示老四胤禛推薦老十四胤禵當(dāng)大將軍,以此換來年羹堯陜甘總督職務(wù),牢牢控制住老十四胤禵的糧草問題,使得他不敢輕舉妄動。
這一系列招數(shù)使完之后,朝局走向就變得不那么明朗了,尤其是老八胤禩一伙,他們明白,自己是離皇位越來越遠了。
那么老八胤禩要想奪得皇位,單純靠圣意垂愛,單純靠正常程序,希望基本為零。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得出奇制勝,尤其是被老十四胤禵擺了一道兒之后,他更明白一個道理,皇位不是等來的,而是搶來的。
在這種前提下,他們調(diào)包了老十四胤禵進獻給康熙帝的奇石,而換成了一只死鷹!
三、
實際上,不僅僅是老八胤禩在千叟宴上有所動作,老四胤禛同樣也有所動作。
還記得他在千叟宴上進獻的是什么寶貝嗎?
他自己進獻的是手抄的金剛經(jīng),受到表揚之后,乘勝追擊又掏出另外一件禮物:
“這是皇十三子胤祥十年來,用鮮血刺寫的孝經(jīng),托兒臣轉(zhuǎn)呈皇阿瑪!
可是這件禮物真的是老十三胤祥托他送的嗎?
不一定哦,如果真是老十三胤祥所寫,那么后面老四胤禛到宗人府見老十三胤祥,為什么只字沒提孝經(jīng)的事。尤其是老十三胤祥反問老四胤禛,為什么不替他說好話,讓他出去?如果真有這部血經(jīng),他更關(guān)心的應(yīng)該是,進獻禮物后,皇阿瑪是什么表情?
為什么送這件禮物康熙帝并不高興?
原因就在于,老四胤禛也認為康熙帝將不久于人世,為了確保自己能即位,必須在康熙帝活著的時候把老十三胤祥給弄出來。不然的話,他一個人,怎么頂?shù)米±习素范T一伙的奪位大戰(zhàn)?
康熙帝見他提老十三胤祥,以他對老四胤禛的了解,當(dāng)然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并不是很高興。實際上,老四胤禛去宗人府見老十三胤祥,二話不說,就急著把武將名單掏出來讓老十三胤祥認,這也是自私的表現(xiàn)。
四、那么回到問題,康熙帝到底知不知道“死鷹事件”的幕后兇手是誰?
他當(dāng)然知道!
當(dāng)死鷹出現(xiàn)后,第一個蹦出來的恰恰是八爺黨成員,老九和老十,尤其是老十跳起來喊:
“這是謀逆,隆科多,隆科多,快將出路堵住,不要放走了同黨!”
一句“同黨”就把這件事情定性為了惡性結(jié)黨事件,如果能把老四胤禛也牽連進去,那是極好。
而此時的康熙帝面對混亂場面,他強撐著不能倒,要沉住氣,因為他知道,一旦亂了,他的計劃就全完了。所以,他選擇先放掉鄂倫岱,明確告訴大家,這件事跟他無關(guān)!
是啊,用腳指頭想想就知道,老十四胤禵正是風(fēng)光得意,他巴結(jié)圣意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送死鷹。
但是老八胤禩一伙,卻希望亂起來,原因有三:
本身老八胤禩對皇位沒有希望,只有朝政亂了,他才有希望。如果康熙帝徹查老十四胤禵,那么老十四胤禵必然會惱火,會以“清君側(cè)”為由進軍北京。到那時,老八胤禩希望看到的局面就發(fā)生了,要么跟老十四胤禵里應(yīng)外合,回頭再干掉老十四。要么就聯(lián)合其他勢力,對老十四胤禵發(fā)起進攻,到那時,剛平定的西北也會大亂,京城也會大亂,對老八胤禩有利。
如果康熙帝徹查老八胤禩,那么他們必然是咬死也不承認,這時候的老十四胤禵仍然會進京勤王。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老十四胤禵也不傻啊,他之所以急于打勝仗,就是為了趕在康熙帝身體還算硬朗之前,立軍功。以便在即位之前,被招回京,畢竟大家都明白,史書上也有教訓(xùn),儲君哪有在關(guān)鍵時刻外派的?
如果什么都沒查出來,大家也不干,總之老八胤禩會利用一切手段,讓這件事發(fā)酵起來,越亂越好。
康熙帝還算是硬朗,強撐著不發(fā)火,說了一句:
“有罪的,無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
隨后便把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張廷玉等一眾大臣的職位消除,將計就計,造成要傳位給老十四胤禵的假象。
這件事就這么不了了之了,而老八胤禩并沒有被康熙帝騙住,在回去的路上,他感嘆:
所以,整起事件,康熙帝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是老八胤禩搞的鬼,只是一旦他發(fā)火,就中計了,他中計了,順利傳位還怎么傳?“老四胤禛,才是心腹大患!”
我叫楊角風(fēng),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chuàng)作品,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