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黎山老母是何方人物?那就先來講個故事。傳說李白小時候自恃聰明,不愿意努力讀書,常;膹U學(xué)業(yè)。而黎山老母看中了他的資質(zhì),不希望他的天賦被浪費,于是跑到李白面前磨繡花針,李白看見就忍不住問了:“你在磨什么?”她就說:“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針!睆拇死畎拙桶l(fā)憤圖強,刻苦鉆研學(xué)問,終于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不羈人物--詩仙。這就是“鐵杵磨成針”的故事。除此之外她的弟子基本上算得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黎山老母據(jù)說還有徒弟,那她的徒弟有哪些呢?其實還都很有“知名度”的——

其一是因水漫金山被困雷峰塔下的白素貞?催^《新白娘子傳奇》的觀眾都知道,白素貞的法術(shù)是從黎山老母處學(xué)習(xí)而來的,在青城山下已經(jīng)修行千年,是一條青城山下修煉多年的白蛇,雖然后來因為某些原因不小心釀成大錯。最后白娘子的歸宿符合百姓闔家歡樂大團圓的傳統(tǒng)情感傾向。

其二是名震四海的巾幗英雄樊梨花。據(jù)傳,她從黎山老母那里學(xué)會了很多神通,撒豆成兵和移山倒海全不在話下,身上還有黎山老母贈給她的眾多寶物,如誅仙劍和哪吒的乾坤圈,真不愧是黎山老母座下的首席大弟子。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連結(jié)婚嫁娶之事都是黎山老母為她指點迷津的,最后她果然覓得如意郎君薛丁山。她和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流傳千古,F(xiàn)在依然有不少人對他們倆的愛情故事有很濃厚的興趣,因此拍了不少和他們相關(guān)的電視劇。

另一位徒弟的名字,我們也是非常熟悉的,就是穆桂英。她并不因武藝超群而瞧不起自己的丈夫,她在戰(zhàn)場上英勇善戰(zhàn),對待丈夫依然是柔情蜜意,滿是體貼。后來楊家保去世,她守寡后還經(jīng)常掛帥出征,保家衛(wèi)國,對國君忠心耿耿。

這三位都是有文獻可循記載明確的師從黎山老母的徒弟。也有些存活于民間傳說中的徒弟,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化身為蝶的祝英臺,據(jù)傳她被黎山老母相救,學(xué)習(xí)了不少神通。還有一位大家對他的名字可能不那么熟悉,也就是和樊梨花算是同代人的高旺。

從這幾位徒弟的本領(lǐng)來推測這黎山老母的本領(lǐng)和來歷肯定都不小,其實也有不少文獻記錄了對黎山老母身份來歷的推測,這些文獻之間的記載不乏矛盾沖突的地方,那么她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筆者也很難說得清楚,只能列舉分析一些比較可靠的說法。

有一傳說是黎山老母和補天的女媧娘娘是同一個人,但是神話故事里女媧娘娘不是身死道消了嗎?她怎么可能是女媧娘娘呢?支持這個觀點的人給出的說法是:神仙都是法力無邊的,金蟬脫殼之術(shù)和奪舍重生之術(shù)肯定都是會的,再加上女媧娘娘這么聰明怎么可能不給自己留下一條后路呢?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

還有傳說黎山老母是遠(yuǎn)古的女仙,因好善樂施、滿身正氣、智謀無雙、為人指點迷津、引導(dǎo)百姓脫離痛苦,因而受到百姓的愛戴和供奉。

還有一種對黎山老母的真實身份的猜想是,她是華胥氏的女兒。女媧和伏羲都是她的兄弟姐妹,他們?nèi)讼尚g(shù)專攻方向并不相同,女媧補天、神通廣大化生萬物,被尊稱為大地之母。伏羲創(chuàng)造文字、結(jié)繩為網(wǎng),也是福澤天下的好神仙。黎山老母是正義和智慧的化身,減輕百姓的精神痛苦。

在西游記雜劇中,黎山老母的設(shè)定是孫的姐姐,但鐵扇公主又說她和黎山老母是姐妹,這兩個設(shè)定是有一點矛盾的,也許鐵扇公主和黎山老母是結(jié)義姐妹。而鐵扇公主我們都很熟悉,她不是一般神仙,是風(fēng)部的祖師爺,還和王母娘娘干過架,最關(guān)鍵的是干架后她還獲得滋潤。不管黎山老母和鐵扇公主是親姐妹還是結(jié)拜姐妹,都說明她在天庭的仙班中地位很高。

還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法,黎山老母和是一對夫妻,自從她和戎胥軒成婚后,國家河清海晏,吏治清明,天下太平。老母的稱號和秦始皇有點關(guān)系。據(jù)說秦始皇見黎山老母姿色出眾,因此想要調(diào)戲她,黎山老母毫不猶豫地就把自己變成了老太太,所以她就被叫作老母了。

眾說紛紜,那么黎山老母真實身份到底是什么?有不少史書記載過她的事跡,比較可信的說法應(yīng)該是在歷史中她確有其人,可能也確實非常聰慧,為人正義,獻出過幾條妙計,也有可能確實在下嫁戎胥軒后就給國家?guī)砹烁_\。

最佳貢獻者
2

在我國古代,“神仙”是個復(fù)雜而龐大的體系,因為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等因素,中國人信奉的神靈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舉例來說,百姓們一面奉玉皇大帝為眾仙之主,一面又前往寺廟燒香拜佛。遇到困難時,人們會求助于觀音大士,常常出海的人則崇拜守護神媽祖,更別說鄉(xiāng)下幾乎隨處可見的土地廟了。

最初,我國許多神話傳說中的神仙都是彼此獨立的,但久而久之,他們便被聯(lián)系到了一起,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神仙世界架構(gòu)。此外,許多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的人物也被和神仙扯上了關(guān)系,如關(guān)羽被尊為財神,鐘馗被尊為天師,而唐代名相魏征則可以“夢斬龍王”。在眾多資料中,也有這樣一位為史所記的黎山老母,那么,她到底是誰呢?

黎山老母,又稱驪山老母,因居于驪山而得名。驪山是秦嶺的一個支脈,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一帶,傳說,這里曾是女媧補天的地方,太上老君也曾下凡至此!豆袍E志》稱它“三皇傳為舊居,媧圣既其出冶。”時至今日,這座充滿靈氣的山峰還建有“老母宮”來紀(jì)念黎山老母。

最初關(guān)于黎山老母的記載,見于太史公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他在書中寫道:“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湡,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按照這一說法,黎山老母是秦國、趙國先祖戎胥軒之妻,她幫助周天子保衛(wèi)和治理了西邊的偏僻之地,使之安定和諧發(fā)展。

《漢書》中也記載黎山老母道:“驪山女亦為天子, 遂以為女仙,尊曰老母。”黎山老母在史書中被記載為神仙后,關(guān)于她的神話故事就更加的多了。在一種說法中,黎山老母和女媧的形象高度重合,女媧煉石補天的故事世人皆知,而宋代《長安志》中寫道:“驪山有女媧治處,今驪山老母殿即其處!苯裉旌芏嗳酥鲝垼畫z和黎山老母是同一人。

不過,《驪山老母玄妙真經(jīng)》中則稱,黎山老母是上八洞古仙女斗姥,即斗姆元君的化身。據(jù)說元始天尊白天用“先天陽炁”化生出了玉皇大帝,而晚上則用“先天陰炁”化生出了斗姆元君,這樣看來,似乎黎山老母的地位是與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屬于同一等級。

在宋代著名類書《太平御覽》中,有著“始皇與神女戲,不以禮,女唾之,則生瘡。始皇怖謝,神女為出溫泉,后人因洗浴”的記載,這里的黎山老母變化為妙齡女子,被始皇帝所垂涎,于是她便懲罰始皇帝,用唾液使其被噴到處生瘡。《古小說鉤沈》也有類似故事,不過主角變成了漢武帝。

因為我國混亂復(fù)雜的神仙體系和框架,黎山老母的真實身份有著許多不同的說法,除了是女媧、斗姆元君、她還時而變成沐浴溫泉中的少女,時而變成驪山腳下傳道于有緣人的老婦。此外,傳說黎山老母還收了鐘無艷、穆桂英,甚至白素貞、祝英臺等弟子,實在堪稱千變?nèi)f化、無所不能。

3

很顯然,黎山老母的來歷,還是要在西游記和封神演義兩本原著中來尋,到其他地方找,沒有意義,也沒有記載。

讓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尊敬為師長,敬為同門前輩,但卻跟三大菩薩不是同歸闡教的,那只有人教和截教的人,而人教太上老君一代弟子就一個人,玄都大法師。二代弟子跟三大菩薩同輩,不可能當(dāng)師長。

而截教,卻有人選,多寶道人,當(dāng)了如來佛了,十天君被封了神了。三大圣母,龜靈圣母生死重新投胎了,金靈圣母被封神。隨持七仙,也各有歸宿。

唯獨無當(dāng)圣母,離開而不知所終了。

也只有無當(dāng)圣母,當(dāng)?shù)闷鹑黄兴_一句“母親”的稱呼,因為,人家確實是師長。

十二金仙,雖然拜在元始天尊門下,但實際上是南極仙翁授藝的,是二代弟子無疑了。

無當(dāng)圣母的著名徒弟有兩個,一個是白素貞;另外一個是牛魔王。兩者,后來都?xì)w到佛教門下了。

但低調(diào)的好處是,截教龐大的未被犧牲或抓走門人,保全下來了。

4

黎山老母又被稱作驪山老母,她的形象以及傳說以明代為分界線分為兩個版本。黎山老母一生弟子眾多且多為女將,她是個法力通天,地位極高還特別護犢子的人。她對徒弟極好,不但傳授武藝、法術(shù)還操心女弟子的婚姻大事,為她們能有個好歸宿不惜親自下山相助。在古代小說中,她是一位很特別的女仙。

01明代以前

清代著名學(xué)者俞樾在他的著作《小浮梅閑話》中收錄了考證驪山老母來歷的文字。文中曾提及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都提出了驪山老母在歷史上卻有其人。

驪山女是申國之女,姓姜。丈夫是戎胥軒,生的兒子叫中潏,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趙國的祖先。所以有黎山老母是秦始皇的老祖宗一說。

相傳周武王伐紂前驪山女曾當(dāng)過女帝,負(fù)責(zé)保護教育子民,所以驪山女也是我國上古史上一位卓越的女政治家。

可能是“女政治家”的形象不符合當(dāng)時的主流思想,很少有文獻記載驪山女的生平事跡。唐朝時期杜光庭等道人在著作中將驪山女的形象神話,繼而驪山女的形象逐漸演變成仙人驪山老母。

02明代以后

明代著名的神魔小說《西洋記》的面世,徹底改變了驪山老母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它將驪山老母塑造成一位法力無邊性格可愛的神仙,小說中驪山老母與西天燃燈古佛打賭干仗,煙火氣息十足,脾氣大、重感情,特別疼愛自己的徒弟,幾次親臨凡間只為營救自己的徒弟。

受《西洋記》和另一部明代著名小說《西游記》的影響,此后各地開始流傳女媧氏就是驪山老母,還將女媧的故事與驪山老母合二為一,驪山老母自此開始被稱作黎山老母。

03黎山老母的弟子

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說《鋒劍春秋》將孫臏侄女孫賽華和廉頗之女廉秀英都寫成黎山老母的弟子。另一部清代小說《宋太祖三下南唐》當(dāng)中也講述了黎山老母的弟子宋代女將劉金錠的故事。黎山老母的女弟子眾多,最為有名的有三人:

1、三霄女

三霄女是《封神演義》里的三仙姑,三霄為云霄、瓊霄、碧霄的合稱,是財神爺?shù)娜齻胞妹。武王伐紂時一直與姜子牙為敵,死后被封為神仙,拜黎山老母為師,成為了她的弟子。

2、樊梨花

唐代女英雄,是一個敢愛敢恨足智多謀的女元帥,她與薛丁山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3、白素貞

很多人童年的偶像,看過電視劇的人都知道白素貞自稱是黎山老母的弟子。

5

黎山老母真實身份是中國道教中神仙之一,又稱驪山老母,或驪山姥。為華胥氏所生,與伏羲、女媧為兄弟姐妹,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女仙名。在道教中,地位崇高。是一位遠(yuǎn)古尊神,與女媧一樣,都補過天。歷史上真人其人,她本是秦國的先祖。在《西游記》中第二十三回中四圣試禪心這一章中黎山老母被觀音、文殊、普賢尊為母親。并且還留詩作謝。其中詩云:”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庇纱丝梢娎枭嚼夏纲Y歷多老,仙界地位多高。白蛇傳中,白素貞為解救許仙的命。不他顧危險上天庭瑤池偷仙丹,被王母抓住要處死。觀音求情。白蛇說自己是黎山老母一位弟子,王母娘娘聽后便放了它。由此可見黎山老母在天庭也有著不一般的位置,竟連王母娘娘都得給面子。據(jù)說,如來佛祖在她面前都是小輩。她徒弟有戰(zhàn)國時代齊宣王的妻子鐘無艷、唐朝大將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宋朝高君保的妻子劉金定、楊門女將穆桂英等,都是其門下弟子。我是南越物流歡迎大家共同探討、分享??????




6

《史記.秦本紀(jì)》:“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湡,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漢書·律歷志》載張壽王言:“驪山女亦為天子,在殷、周間?俭P山女為胥軒妻,正當(dāng)商、周之間,意其為人,必有非巢囊眨詈釧服,故后世傳聞有‘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后遂以為女仙,尊為‘老母’!

據(jù)這兩種文獻記載,驪山老母是戎胥軒的妻子,并為戎胥軒生育了后代。關(guān)于戎胥軒記載,按照歷代史籍的說法,戎胥軒是秦始皇的先祖,秦國歷代君王皆是他和驪山老母之子中潏的后代,換句話說,驪山老母也是秦始皇的先祖。

據(jù)《驪山老母玄妙真經(jīng)》記載:老母乃斗姥所化,為上八洞古仙女也。斗姥者,乃先天元始陰神,因其形相象征道體,故又稱先天道姥天尊。斗姥上靈光圓大天寶月,號曰九靈太妙中天梵?斗姥元君,因沐浴於九曲華池中,涌出白玉龜臺、神獬寶座,斗姥登寶座之上,放無極光明,化生九苞金蓮,應(yīng)現(xiàn)九皇道體,為北斗眾星之母,綜領(lǐng)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潤群生,故又稱無極大天尊。

《集仙錄》所載:驪山老母天姿綽約,風(fēng)華絕代,嘗作閣道於驪山。秦時始皇帝游此遇之,驚其艷,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懲,乃罷。自此之后化為老嫗,人遂以老母稱之。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八引《集仙錄》略謂:

唐代李筌好神仙之道,在嵩山,得黃帝《陰符經(jīng)》,抄讀數(shù)千遍,但不曉其義。在驪山下,遇一老母,為李筌說《陰符經(jīng)》玄義。講畢,為時已久,母曰:“觀子若有饑色,吾有麥飯,相與為食。”因自袖中出一瓢,令筌于谷中取水。水既滿,瓢忽沉泉中。筌回原處,老母已不見,只見麥飯數(shù)升,筌食麥飯后,絕粒。后入山訪道,不知所終。

另一說,殷周之間有驪山女,為戎胥軒妻,親附于周,為諸侯所推服,唐宋后遂以為女仙,尊為“老母”。在通俗小說或戲曲中,驪山老母也稱“黎山老母”或“梨山老母”。

在歷代傳說里,梨山老母都是以慈祥的老奶面目出現(xiàn)。關(guān)于她的傳說真是神出鬼沒:

1、戰(zhàn)國時期:收齊宣王田辟疆正宮無鹽娘娘鐘無艷為弟子,出自《英烈春秋》,又名《無鹽娘娘傳奇》。

2、唐朝:她在唐僧師徒的取經(jīng)路上,伙同觀音、文殊、普賢幾位菩薩弄了個莫家莊出來,自己扮寡婦媽媽賈莫氏,三位菩薩則化作三個美貌的女兒真真、愛愛、憐憐,把豬八戒迷得七葷八素,把唐長老調(diào)戲得面紅耳赤。出自明百回本小說《西游記》。

而更早的元雜劇《西游記》里,驪山老母就是孫的義姐。

然后還在李白小時候讀書不用心的時候,跑去他面前磨繡花針,等著李白問她“你磨什么呀?”她就說,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針。然后李白大受啟發(fā),從此刻苦用功,成了一代詩仙。

太宗貞觀年間,她還收了西涼國寒江關(guān)守將的女兒樊梨花做徒弟,教她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術(shù)。然后叫她下山去找個如此這般的老公,還得讓他過三道難關(guān)之后才以身相許。

據(jù)《薛丁山征西》記載:樊元帥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突厥寒江關(guān)守將,兄長樊龍、樊虎協(xié)助鎮(zhèn)守。樊梨花自幼隨驪山老母習(xí)藝,歷時八載,道法高強。不僅具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之法,更配有誅仙劍、打神鞭、混天棋盤、分身云符及乾坤圈等各種寶物。

當(dāng)藝成下山之際,驪山老母告之約:將嫁與大唐將軍薛丁山協(xié)助征西。」并語前世因緣:“汝二人為玉皇上帝駕前之金童玉女,某日天界蟠桃大會上,因動思凡之心,於嘻鬧之間,金童不慎擊壞瓊瑤,而玉女也將水晶瓶打碎,玉皇上帝盛怒之下,便將予以處罰。斯時,南極仙翁趨前稟告,金童玉女尚有夙緣未了,建議將二人貶下凡間,結(jié)為夫婦以了前緣!

樊梨花兵至寒江關(guān)時,其遵從師命開關(guān)降唐,并與薛丁山結(jié)為連理,協(xié)助大唐繼續(xù)平西。于薛仁貴身亡后,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

3、宋代:評書《群仙破天門》記載,驪山老母又收了穆桂英做徒弟.結(jié)果這個徒弟命不大好,成了寡婦,還得帶領(lǐng)一群老寡婦小寡婦去打遼兵。

還有一說白素貞白娘子也是她的弟子。清代《雷峰塔傳奇》《雷鋒寶卷》中的白娘子都自稱師從于驪山老母。但當(dāng)白猿童子要白蛇與黎山老母對質(zhì)時,白蛇卻不敢了,因此不知她的話是真是假。

傳說南宋紹興年間,杭州有藥店之王主管許宣(或名許仙)在西湖與美麗女子白素貞及其使女青青(也稱小青、青魚、青蛇)邂逅相遇 ,同舟避雨,遂結(jié)為夫妻。

4、清代:居然有刻本小說講祝英臺殉情之后,被梨山老母救了起來,還教了一身法術(shù),當(dāng)了女劍仙什么的。

7

黎山老母是我國古代一位重要的民間神仙,在民間傳說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jù)說她原來是個人。因為和一個叫李荃的扯上關(guān)系,就成了神仙。下面我具體說說。

黎山老母原來是秦國國君的祖先。

黎山老母原來不叫老母,老母是尊稱,是姥姥的意思,盡管聽著像罵人,但罵人也是從本義來的。老母是后來的叫法,黎山也是后來的寫法。黎山在江西,驪山在陜西。原來的黎山老母其實叫驪山女,是戎胥軒的媳婦兒。戎胥軒是商朝的貴族,嬴氏。他奉商王之令,守衛(wèi)西陲,有點“我為祖國守邊防”的意思。

驪山女和戎胥軒夫妻雙雙赴邊疆,從他們的后人申侯的話里,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jié)論:那時她說了算。

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史記·秦本紀(jì)》)

漢書說的更明白:

壽王言化益為天子代禹,驪山女亦為天子。(《漢書·律歷志》)

這最起碼說明,當(dāng)時驪山女是說話算數(shù)的。這可能就是黎山老母的原型。

黎山老母和李荃的關(guān)系。

驪山女變成黎山老母,完全是李荃搗的鬼。李荃是個不務(wù)正業(yè)的道士。道士就應(yīng)該清心寡欲,燒茅煉丹。他不怎么忙這些,他是一個醉心于造假的人。最著名的應(yīng)該就算是偽造《黃帝陰符經(jīng)》這事了。

黎山老母與李荃

偽造古籍和偽造古董差不多。你得會編故事,編的有水準(zhǔn),才有人肯上當(dāng)。顯然,李荃有這個天分。他在這本書前面加了個序,也就是編了個故事,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他是這么介紹這本書的來歷的:

(他)在嵩山石壁中得《陰符》本,雖誦在口,競不曉其義理。因入秦,至驪山下,逢一老母,髪髻當(dāng)頂,余發(fā)倒垂,弊衣服杖。

他雖然得到了陰符經(jīng),卻不明白什么意思。這時,來了個老太太,說:“小朋友,咱倆有緣,我給你講講吧!崩咸恢v,他豁然開朗,而且,聽得都餓了。老太太說又說:“我這有升麥飯,你去弄瓢水,咱們湊和一下!苯Y(jié)果,李荃費勁巴拉取回水,老太太卻不見了,

李筌回原處,只有麥飯一升,老母已不見。筌乃食麥飯而歸,從此數(shù)日不食不饑,氣力大增。

按著《圣經(jīng)》的說法,這是神跡呀。據(jù)說從此以后,李荃就沒怎么吃過飯,忙著給《黃帝陰符經(jīng)》作注,好讓神仙的智慧流傳給后人。

當(dāng)然,除了他的注本外,據(jù)說還有太公、范蠡、鬼谷子、諸葛亮、張良、李淳風(fēng)、李合、李鑒、李銳、楊晟十個人的注本。除了前面六位大名鼎鼎,后面這幾位唐人,都和李荃有點關(guān)系。這種拼湊的本子,后人基本都判定是假的。

但是,老百姓不管這些,日子過得苦,還不能做個好夢了?于是,從唐代開始,在民間傳說里,黎山老母逐漸取代了王母娘娘的位置,開始在人間忙著收徒弟,做義工。

黎山老母開班授徒。

王母娘娘長得比較兇: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長成這樣,自然沒有親和力,又是昆侖瑤池的女王,據(jù)說和玉帝還走到一起了。一般老百姓,哪敢找他幫忙。自然,黎山老母這么有親和力的女神,就成了他們膜拜求助的不二人選了。所以一說到請神仙,女仙必有黎山老母,男神一定是太白金星。像《西游記》里,試禪心本來是觀音的工作,觀音找人幫忙,首先想到的就是黎山老母;多目怪傷了孫,也是黎山老母告訴,去找毗藍婆,而且讓替她保密。

這么隨和的神仙,好人自然要做到底。一定要招生,還要不斷招生,滿足各朝代百姓的需求。 當(dāng)然,這些學(xué)生名單和事跡,主要是唐代以后記錄的,因為之前她還沒有成仙嘛。大家知道的有樊梨花、穆桂英、白素貞。

不太出名的就太多了。尤其是在明清的小說里,作者都喜歡這位慈眉善目的老神仙,有事沒事就代她老人家招個弟子。在《靖江寶卷》里,她的出鏡率最高弟子無數(shù),還經(jīng)常是小門生,舉幾個例子:刁嬋梅、江翠屏、蘇玉蘭、王玉花、侯月英、祁賽花、司馬賽花、湯美嬌、甘賽花?疵质遣皇呛芙拥貧。從名字就能看出老百姓對黎山老母的喜愛。只要藝人們活得長久,黎山老母的徒弟就會源源不斷的長出來。這就是她的人氣。

因為相信,才有了神。神就是古人在社會重壓下生活下去的精神動力。萬般無奈時,他們會想,神仙是會來幫助我們的。她就在我們中間。這也許就是黎山老母這么受歡迎的原因。

我是月淡風(fēng)青,分析原因,解決疑惑。關(guān)注我,或許可以幫到你。

8

黎山老母也被稱為驪山老母,是古代漢族傳說和道教神話中的神仙,據(jù)說黎山老母是女媧氏,居住于驪山(在今西安市),是漢族民間信仰中一位地位十分尊崇的神明,在傳說中,驪山老母總會在關(guān)鍵時候現(xiàn)身,為迷茫的百姓指點迷津,而《西游記》中顯然也借鑒了這一點,驪山老母曾現(xiàn)身助孫度過難關(guān)。

黎山老母

驪山老母究竟是何方神圣?

在《史記·秦本紀(jì)》中記載,周幽王時期,申國的國君申候就曾說過,自己的祖先就是驪山之女,驪山之女后來嫁給了商朝的胥軒,并在商朝滅亡之后,歸順了西周!稘h書》中也記載過,驪山女亦為天子,在殷、周間。

這里的驪山女,指的正是驪山老母,所以她真實的人物原型,應(yīng)該是出現(xiàn)在商朝時期。在很多神話故事中,也有驪山老母煉石補天的故事,因此也有不少人認(rèn)為驪山老母和女媧娘娘是同一人,但是兩人所處時代并不吻合。

女媧補天

在《路史》中記載,“女媧,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繼興于驪”,《長安志》也有記載“驪山有女媧治處,今驪山老母殿即其處。”

驪山這個地方又將女媧和驪山老母聯(lián)系到了一起,這些記載似乎都在暗示驪山老母和女媧娘娘就是同一個人,不過現(xiàn)在可以肯定的是,秦漢時期關(guān)于驪山老母的民間信仰就已經(jīng)逐漸興起了。

驪山老母有哪些徒弟

在神話傳說中,驪山老母的弟子有一位是巾幗女英雄樊梨花,傳說樊梨花從小就和驪山老母學(xué)藝,整整八年。樊梨花道法高強,精通兵法。樊梨花下山之后和薛丁山結(jié)為夫妻,為大唐征西,樊梨花在薛仁貴死后,接任征西兵馬大元帥,并被唐高宗加封為威寧侯。

樊梨花

另外一位比較出名的弟子是白素貞,白素貞在青城山下修煉,后得驪山老母點化得道,白素貞下山后用岐黃醫(yī)術(shù),懸壺濟世,造福百姓,與民間《白蛇傳》傳說有較大差異。

除了樊梨花和白素貞兩個徒弟外,驪山老母的弟子還有戰(zhàn)國時期的鐘無艷,宋朝時期的穆桂英,她們的時代跨度非常大,而白素貞和穆桂英則都是演義,小說中杜撰出來的人物。

白素貞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并不斷學(xué)習(xí)歷史文化的求學(xué)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guān)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xué)習(xí),感謝各位閱讀,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9

黎山老母是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女仙名,亦稱作“驪山老母”,亦稱無極老母。傳說黎山老母居于驪山,在漢族民間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很多道觀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

那么驪山老母的真實身份是什么?

說法一:秦人的始祖女神、山母神

驪山老母殿《創(chuàng)修山路碑石》:

老母殿自秦漢以迄于今屢著神異 ,蓋坤輿靈氣磅礴。

《漢書·律歷志》:

壽王言化益為天子代禹,驪山女亦為天子,在殷、周間,皆不合經(jīng)術(shù)。

《創(chuàng)修山路碑石》認(rèn)為驪山的老母殿,最開始建立于秦朝之時。而《史記》、《漢書》首次記載了 秦國的先祖驪山女。

清代《歷代神仙通鑒》:

母曰:“我乃舜妹顆手,欲濟世立功,降于商,為武丁之女。幼即遁出宮閨,遇浮丘翁,于嵩洛問,引入九疑,見中元大帝,授以道,要自此游行救度。愛止驪山,武乙無道,民困,我保護教育,皆欲我王宰天下,我不許。至商辛暴虐,民復(fù)歸余,以道力護之,九州大半歸化。聞宛丘降西岐,諭眾庶往就之!

從《歷代神仙通鑒》可見,這里說到驪山老母宰天下,聯(lián)系到了驪山女為天子的故事。至少在清代,已有明證驪山老母就是驪山女。

說法二:真武大帝的師傅

宋代開始集中出現(xiàn)驪山老母的故事。宋代《太平廣記》也提到驪山老母。包括《賀新郎·國脈微如縷》、話本《驪山老母》、《忘憂清樂集》、《觀淮陰龔翠巖所修古棋經(jīng)》等作品,都提到這位女神。

宋末《驪山老母磨鐵杵欲作繡針圖》也提到她。

驪山老母在宋代發(fā)展出的最重要的故事,除了秦始皇一事外,就是“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在道教中,驪山老母除了指點陰符經(jīng)、麥飯養(yǎng)生外,她最重要的道教事跡也是“鐵杵磨成針”。

宋末《驪山老母磨鐵杵欲作繡針圖》詩:

欲化龜蛇生圣胎,驪山微意孰能猜。純鋼一塊都磨盡,不信纖毫眼不開。

“鐵杵磨針”故事,最早見于 宋代《方輿勝覽》的李白故事。

元代《武當(dāng)福地總集》:

玄帝煉真之時,久未契玄,似有怠意,因步澗下,見一神女以鐵杵磨之,即紫元君神化也。

驪山老母在道教里被稱為“玉清圣祖紫元君”。因為指點真武大帝磨針修煉,在武當(dāng)山道教派系中,與豐乾大天帝一起被視為真武大帝的兩位師父。

隋唐時有《紫元君授道傳心法》,紫元君這個稱號似乎是從上清派道經(jīng)繼承而來,沒有其他特別事跡。在宋元的武當(dāng)山道教里,主要指真武的磨針師父驪山老母。

而后期的《驪山老母玄妙真經(jīng)》,也稱驪山老母為“懿德元君”。

她有哪些有名氣的徒弟呢?

因為我國混亂復(fù)雜的神仙體系和框架,黎山老母的真實身份有著許多不同的說法,除了是女媧、斗姆元君、真武大帝外。還有下面三位有名的:

第一:是因水漫金山被困雷峰塔下的白素貞。

第二:是名震四海的巾幗英雄樊梨花。

第三:是保家衛(wèi)國,對國君忠心耿耿的穆桂英。

總結(jié):黎山老母在古代神話中徒弟眾多,而其中女子占了大多數(shù),除此之外,她的徒弟還有春秋戰(zhàn)國的著名政治謀略家和軍事家鐘無艷,還有被宋太祖封為巾幗英雄的劉金定,甚至相傳祝英臺也是她的弟子。

10

黎山老母是個神秘莫測的大腕級神仙,她在《西游記》里總共出場了兩次。

第一次是在四圣試禪心那回。


師徒四人一路西行,不覺天色漸晚,便想找地方借宿一晚,不巧前面正好有一處宅子,不一會兒,走出一個老婦女來。

老婦人很客氣,又是上茶,又是上飯,老婦人家里很有錢,有良田千頃,有牛馬千頭,金銀無數(shù),綢緞無數(shù),妥妥的大富婆。

后來,老婦人又引出了三個女兒來,一個個如花似玉,貌美如花。

豬八戒看得呆了,心癢難耐!

老婦人說三個女兒尚未婚配,嫁給你三個徒弟如何?

八戒喜不自禁,趕忙上前拉著唐僧,勸道:“師父你快答應(yīng)她吧,俺老豬想媳婦了!”


唐僧不允,八戒急了,老婦人也怒了,罵唐僧不知好歹,還要趕師徒四個出去!

八戒急道:“師父,你怎么這么老實啊,咱先答應(yīng)著,咱們各自快活一夜,明天一走了之,不就好了嗎?”

唐僧怒道:“滾粗!”

……

第二天,唐僧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房子不見了,老婦人不見了,三個女兒也不見了,他們?nèi)齻睡在野地里,只聽不遠(yuǎn)處豬八戒直叫喚。

上去一瞧,哈哈大笑,豬八戒被吊在樹上,整整吊了一夜!


原來,老婦人和三個女兒都是神仙變的,故意試探師徒四人心性如何的,早看穿了,唐僧一心向佛,沙僧對女人不感興趣,只有八戒中了招。

這個老婦人便是黎山老母變的,三個女兒分別是觀音、文殊和普賢。

黎山老母到底何方神圣,居然讓觀音、普賢、文殊三大菩薩放下身段,齊齊稱呼她為母親?

黎山又名驪山,女媧娘娘與驪山頗有淵源,女媧娘娘補了天之后,她的坐騎變成了驪山。

驪山,綠樹環(huán)繞,風(fēng)景呢喃,有溫泉,有美景,是個不錯的療養(yǎng)之地。


女媧娘娘退休之后,常年居住在驪山,普施恩德,惠及周邊百姓,后來,人們尊稱她為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閑暇之時,調(diào)教出了幾個好徒弟,如白素貞、樊梨花、穆桂英等等。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