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傳統(tǒng)的育兒觀念中孩子是不能豎著抱的,因為豎著抱容易傷到孩子的頸椎。那么新生兒真得不能豎著抱嗎?
新生兒可以豎著抱
新生兒橫著抱的時候,頸椎的受力是橫向的;當(dāng)寶寶豎著抱的時候,頸椎的受力是豎著的,但是沒有研究證明拿著豎立對孩子來說有害。只是新生兒的頸椎不足以支撐腦袋,所以在孩子豎抱的時候需要扶住孩子的大腦袋。
我們也可以看看明星的做法,比如林志穎當(dāng)時抱著自家的雙胞胎的時候,就是豎著抱的;剛剛出生的寶寶醫(yī)生也會建議讓孩子趴在媽媽的身上,這被稱作袋鼠育兒法。
新生兒豎抱的注意事項
0-1個月的寶寶被稱為新生兒,所以以每次豎抱的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
1-3個月的寶寶,孩子脖頸的力量會不斷的增加,這個時候豎抱的時間不要超過15-20分鐘;
3-6個月,寶寶已經(jīng)可以抬起自己的頭了,這個時候,豎抱的時間可以由孩子來決定。
豎抱的姿勢有哪些
袋鼠育兒法。拖住孩子的屁股和頸部,把孩子的頭偏向一側(cè),讓孩子的臉貼住胸口。如果把孩子的頭抬得高一些,把臉轉(zhuǎn)向一側(cè),這被稱為高位豎抱法,也就是平時大家拍嗝的時候讓孩子趴在肩上。
面對面豎抱。大人一只手拖著孩子的脖子,一只手拖著孩子的屁股,讓父母和孩子臉對臉。
寶寶豎著抱的時候
很多媽媽發(fā)現(xiàn)孩子豎抱之后就不愿意在橫著被抱了,這是因為孩子豎抱嘗到了甜頭。
豎抱開闊了孩子的視野,可以讓孩子看到更多的風(fēng)景,所以豎抱可以刺激孩子的視覺發(fā)育和孩子的認(rèn)知。
豎抱增加了孩子和父母的互動,讓寶寶和父母的肌膚接觸面積更大,可以有效刺激寶寶大腦發(fā)育,更有利于孩子大腦發(fā)育。
豎抱更容易滿足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里需求。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多安全感,有利于孩子的心里健康發(fā)展。
所以說,孩子是可以豎抱這,只要注意好時間和姿勢,抱起來完全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