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歷史是由人民創(chuàng)造的,歷史發(fā)展演進,它是由一個系統(tǒng)、綜合復雜的社會構造系統(tǒng)來推動的,任何個體,任何單個因素,對于歷史王朝的更迭產生的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歷史王朝更替,存在有政權主導者,諸如皇帝身邊的奸佞小人、奸臣禍亂朝綱,導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進而產生王朝更迭的現(xiàn)象。在這個過程當中,皇權主導者身邊的人,能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不存在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他能夠取到決定性作用,那么這就不是歷史唯物主義,這很明顯放大了個人對于歷史發(fā)展的重要性。

一個楊貴妃能讓李唐王朝徹底傷了元氣嗎?

所以,李唐王朝衰敗覆滅,不能把責任都推到唐玄宗、楊貴妃、安祿山、李輔國身上;大宋王朝的衰敗和覆滅也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按到秦檜的頭上,大明王朝的衰敗責任不能全部推到魏忠賢手里,也不能說吳三桂、袁從煥將大明王朝直接搗騰滅亡。

魏忠賢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這些皇帝身邊的歷史人物,對于王朝衰敗和滅亡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有時候也成為關鍵人物,但是導致歷史王朝更替的真正原因還是封建社會制度發(fā)展,經濟發(fā)展,社會思想開放,社會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歷史王朝就不得不更替了,而更替的目的就是為了調和社會、階級矛盾。

吳三桂是不是要承擔大明王朝滅亡的全部責任

總歸,歷史發(fā)展是一個宏大的社會結構在演進發(fā)展,其中的個體人無論怎么厲害,他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不點。

(酉水之子)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