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偏疼的果子不上色”,什么意思呢,一棵果樹最大的那個,主人最喜歡的也就是它,經常伺候把旁邊的樹葉剪掉,恐怕遮住陽光照射,到最后顏色還是不理想,不如一些別的果子好看。
在家庭中受冷落的孩子,看到父母喜歡其它的兄妹,當然心里有想法,怎么才能改變父母的偏見,讓他們也喜歡自己呢?
只有多干家務活,在父母面前刷存在感,如果父母對他稍微好一點,他會感激不盡的,會更努力的表現(xiàn)自己,以期獲得更多的表揚。
相信長此下去,學習家務活都會有進步,那么一個好孩子誰不喜歡呢?隨著父母的改變,他會感恩的,長大以后也會孝順的。
相反,受到偏愛的孩子,不想改變什么,反正家長疼愛自己,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應該是不缺,犯了錯誤家長也不會打罵,在家中就是個小皇帝。
這樣的孩子長后會很自私,習慣了家人圍著他轉,走向社會同事領導可不慣著你,做錯了事肯定受到批評,由于他的世界已經形成,再想改會很難。
實踐證明,溺愛的孩子不會有出息,自私的厲害,除了對自己好,其他人玩去,管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