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
清東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下,西距北京城125公里,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為宏大、體系最為完整、布局最為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東陵所在的位置更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南有金星山如朝揖、中間有影壁山做書案。整個陵區(qū)被群山所環(huán)抱,可謂是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清東陵總體布局圖)
清東陵陵區(qū)南北長12.5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整個陵區(qū)面積達80多平方公里。陵區(qū)以昌瑞山主峰下的順治皇帝孝陵為中軸線,依山走向呈扇形東西排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其總體建筑大致呈現(xiàn)「前朝后寢」的格局,且陵墓排列錯落有致。無論從外觀還是風水學上來看,清東陵都是難得的陵墓建筑模范。
(清東陵地宮精美石雕)
清東陵自1661年開始營建,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定西陵完工才算結束,前后持續(xù)247年之久。
在這8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建有15座帝后陵寢,比較著名的有:
——順治皇帝孝陵;
——康熙皇帝景陵;
——乾隆皇帝裕陵;
——咸豐皇帝定陵;
——同治皇帝惠陵;
——東太后慈安普祥峪定東陵;
——西太后慈禧普陀峪定東陵;
此外還包括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共計埋葬161余人。
(清東陵,孝莊文皇后之昭西陵)
1961年,清東陵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在第24屆澳大利亞世界遺產(chǎn)委員大會上,清東陵以其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獲得全票通過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永寧山下,距離北京市區(qū)120 公里。
(清西陵)
清西陵所處的易縣永寧山地區(qū)是一片丘陵地區(qū),周圍群巒疊嶂,郁郁蔥蔥,風景恢宏壯麗。北枕雄偉挺拔的永寧山、東領古燕國都城遺址、西望雄偉的紫荊關、南抵滾滾東流的易水河。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清雍正八年),至光緒皇帝崇陵建成1915年,前前后后共持續(xù)約186年。清西陵主要建筑包括:
雍正皇帝泰陵;
嘉慶皇帝昌陵;
道光皇帝慕陵;
光緒皇帝崇陵;
此外還包括3座帝后陵、懷楊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共計14座陵寢。
比較
清西陵之所以不如清東陵出名主要有兩個原因:
——建筑規(guī)模
清東陵建筑規(guī)模遠大于清西陵,其陵墓建筑無論從數(shù)量,建筑風格、建筑難易度、工程考究等方面清東陵都明顯優(yōu)于清西陵。
——所葬皇帝(帝后)的影響力
清東陵先后葬有清初入關順治皇帝、“千古一帝” ——康熙皇帝、“康乾盛世”之乾隆皇帝、晚清遭受列強侵略的咸豐皇帝,同治皇帝。除以上幾位帝王外,清東陵還葬有清朝初年,杰出的女性政治家,一生歷經(jīng)三朝,輔佐兩代幼主的——孝莊文皇后;以及實際統(tǒng)治晚清達半個世紀之久,影響整個中國近代史走向的——慈禧太后。清西陵則只葬有勤勤懇懇,勵精圖治的——雍正皇帝、中國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的直接責任人及簽訂者——道光皇帝、以及晚清的傀儡皇帝——光緒。
(清西陵,雍正皇帝泰陵)
綜上,無論從陵墓建設規(guī)模及所葬皇帝的影響力來看,清東陵都明顯大于清西陵。
清東陵建于清朝初年,歷經(jīng)清初的百廢待興,康乾盛世的繁榮富強,再到晚清的內(nèi)憂外患,可以說一座清東陵就是一部清朝史。
縱觀清東陵的二百四十多年建陵史,既親歷了一個帝國的輝煌崛起、亦見證了一個民族的由盛到衰。其巨大重要的歷史意義亦是清西陵所無法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