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00斤的戟,考慮過烏錐馬的感受嗎?這個300斤的依據是哪里來的?就算是傳說,那也只有129斤。

霸王戟也叫天龍破城戟,對于天龍破城戟的描述也是出自《楚漢爭霸演義》,說是項羽的武器,長一丈二尺(相當于現(xiàn)在的4米),重129斤,桿就有碗口般粗細,是項梁采用會稽隕石打造而成,形如巨虎頭盤龍,項羽更是自創(chuàng)“單手十八挑”。

倘若是129斤自然是有人可以拿得起,但是300斤就很少了,這主要是為了凸顯項羽天生神力,因為項羽故里有一把霸王戟,很多人都被吸引,但是沒有人能夠舉起它,要知道這在項羽手里就和耍棍似的。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這里面的扛自然就是舉的意思,而項羽舉的鼎有千斤,不過有夸張成分,根據秦漢時期的記載,那時候的一斤相當于258.24克,一千斤就是258.24公斤,而現(xiàn)在男子舉重105公斤以上級冠軍伊朗人拉扎扎德抓舉213公斤,挺舉263公斤。

況且項羽舉的鼎還是不規(guī)則形狀,三起三落,如果讓拉扎扎德來舉,怕是舉不動,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人的力氣不如古人?

1997年,河南中牟出土大量墓葬群,其中就出土了一件將軍的兵器,經過鑒定,這個武器的重量足足有60斤,難不成古人都喜歡用這么重的武器嗎?

現(xiàn)在人不如古人力氣大,無論是農民還是軍人,都應該是比不上的。

主要原因應該就是社會環(huán)境引起的,首先在農耕社會,人們都要種田、砍柴,就連耕地都是人力,后來才有牛,對比現(xiàn)在,很少經常干體力活的,當然這只是對比普遍人,有的人同樣都是體力活,但是在古代,每天都是如此。

古人沒有機動車,都是推車,種田干農活,都是肩膀扛或者手提,要么推車,哪像現(xiàn)在有種田種地,比以前輕松了很多。

即使是軍人,且看看古代士兵如何訓練力氣,就連拉弓都要時常訓練,漢代一石大約是 27.65 公斤,五石是 138 公斤,這種應該只是練習拉力的弓,肯定不是實戰(zhàn)用的弓,日積夜累,力氣自然就會增大。

還有古人也經常鍛煉身體,練力氣,他們認為,自己不強大很難生存下去。

【文/羽評郡主,歡迎關注】

最佳貢獻者
2

歷史上的項羽確實是力能抗鼎,力大無窮,但是300斤重的戟,不僅要拿得起來,還得舞的動,這已經超出了正常人的極限了。

史記里面記載:“籍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項羽又名項籍,籍說的就是項羽,八尺有余,是多高呢?秦朝時一尺約23厘米,就是說,項羽是一個1.85米的大漢,這個身高放到現(xiàn)代也非常高了。力能扛鼎,這個就不好具體說了,這樣,我們在歷史上找?guī)讉案例對比一下。

歷史上有記載的,能舉鼎的牛人就那么幾個,一個巴掌就數的過來。

秦武王舉鼎

史記記載:“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秦武王姓嬴名蕩,叫嬴蕩,這哥們不僅自己是大力士,還特別喜歡招募大力士,力氣大的去了都封個大官。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一日,閑著無事,跟大力士孟說比賽舉鼎,結果沒扛住,把腳砸斷了,沒多久就去世了。時年二十三歲。

淮南王舉鼎

還是史記記載,“厲王有材力,力能扛鼎!厲王是劉邦的第七個兒子,封為淮南王。也是個大力士,不過這哥們后來想謀反被殺了。

廣陵王舉鼎

《漢書》記載:“胥壯大,好倡樂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 胥即劉胥,是漢武帝的第四個兒子,講到這里,不得不說,這老劉家的基因真是強大。劉胥不僅能舉鼎,還能空手和野熊搏斗,真是秒殺現(xiàn)在什么的戰(zhàn)斗民族。不過,這哥們也沒得什么善終,他因為沒有繼承皇位心里不滿,詛咒漢宣帝,被宣帝賜死了。

高渙舉鼎

《北齊書》記載:“及長,力能扛鼎,材武絕倫!高渙是北齊開國皇帝高歡的第七子,力大無窮,武藝,才華都很拔尖。高歡死后,高洋繼位,當時有句讖語,“亡高氏者黑衣也”。高洋問手下,什么東西最黑,手下說,最黑的莫過于黑漆了。而高渙是第七子,“七”通“漆”,于是,高渙被高洋處死了,這應該是死的最冤枉的一個了。

不過這幾位舉鼎的哥們都死的太早了,而且在歷史上也沒有什么和敵人的交戰(zhàn)記錄,所以,我們可以說,項羽的在歷史上至少是能進前三的大力士。

比較真實就是明朝的大刀將劉鋌,據《明史》記載:鋌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運轉如飛,天下稱“劉大刀”。明朝的一斤約590g,劉鋌的大刀換算過來就是現(xiàn)在的140斤,這個還比較靠譜,但那也已經非常重了。而且這只是武舉的考核項目,戰(zhàn)場上講究的是靈活輕便,不會用這么重的大刀的。

(劉鋌的大刀)

所以說,雖然項羽是一個少有的大力士,但也不可能會拿的動300斤的戟,更也不會拿300斤的戟上戰(zhàn)場的。不過,他的武器幾十斤還是有的。而且看項羽的畫像,應該是那種大力士的身材,少說也有兩百斤,想象一下,一個身高一米八五,體重200多斤的壯漢,全身披掛上甲,手持一把幾十斤的畫戟,在戰(zhàn)場上簡直就是一輛重型坦克,小兵看見了,躲還來不及,那還敢上前。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除非那些專門進行力量訓練的職業(yè)人員,現(xiàn)代普通人肯定是沒有古代人力氣大。

我是一卷青史,創(chuàng)作不易,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這里每天都有好看的歷史!

3

我18歲在毛坦廠上班,切割毛毯,一卷沒有切割的毛毯重600多斤,中間一根軸一頭先放在一個卡口上,另一頭靠人力搬起來掛在另一頭卡口上。最開始覺的這個簡直是難以完成的任務,每一次都需要兩個人才能搬上去,我也經常因為這一關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也搬不上去,后來過了半年我竟然一個人就可以搬上去了!也就是說古代的人每天就是玩那些又沉又重的兵器,那是看家的玩命的東西。也許再過50年很多人覺的扛起來200斤玉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說是遠古吹!記住你永遠不能用現(xiàn)代人的力量衡量古人的力量!你也不能用現(xiàn)代人的武術衡量古人戰(zhàn)場的殺人技!

4

項羽人稱西楚霸王,是秦末紛爭中最有實力、原本最有可能稱霸天下的人物,只不過后來出現(xiàn)了一個劉邦,在與劉邦爭斗落敗后,他才錯失了江山。

不過雖然項羽在那次紛爭中落敗了,但是他身上的英雄色彩卻仍舊吸引了很多后人的喜歡,在人們把目光聚焦到項羽身上的時候,他所用的武器也引起了人們的注目。

項羽所用的兵器是一柄分量很大的戟,關于項羽所拿的戟重量到底有多少,一直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說法。

在很多演義小說中,有說項羽武器重達300多斤的,也有說項羽的武器重有100多斤的,各種各樣的說法不一而足,那到底哪種說法正確呢?

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沒有歷史依據的,在史料的記載中,從來沒有說過項羽的戟有多重,那些我們所明確知道的重量,都是一些歷史演義作家為了體現(xiàn)項羽的英勇虛構描寫出來的。

項羽的武器不太可能有300斤

如果項羽所拿的戟真如同提問中所說有300斤的話,那就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概念了。

首先我們要清楚,不同時代的重量標準都是不同的,在秦朝的時候,一斤等于現(xiàn)今的252.8克,而在漢朝的時候,一斤等于現(xiàn)如今的248克。

秦朝、漢朝兩個朝代的重量標準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大體數字卻是相近的,總的來說,那些年代的一斤大概相當于現(xiàn)如今所說的半斤。

如果真如演義中所說有300斤的話,那項羽的戟重量就在現(xiàn)如今的150斤左右。

要是僅有一百多斤的貨物,很多人是可以輕松扛起來的,不過大家要知道,項羽使用的是武器,要求的是能輕松自如地使用。

再加上一般長棍形的物體拿起來都會比尋常物體費力很多,所以項羽的戟要真有150斤的話,那就有點驚世駭俗了。

通過種種人體力學的角度來判斷,我覺得300斤的說法放在戰(zhàn)場中是有點不太切實際的。

項羽舉千斤鼎在歷史中是有可能存在的

不過雖然在各種史料中并沒有確切記載項羽的武器有多重,但是對于項羽的力氣,卻有著一定的記載。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說到,項羽年輕時就可以舉起一個巨大的鼎,這點,是對于項羽巨大力氣的一個重要描述。

不過同樣,史記中并沒有對項羽舉鼎的重量進行詳細描述,但是因為那些年代的鼎普遍重量驚人,而項羽舉鼎的事情能被格外挑出來描寫,我們就可以判斷出項羽所舉的鼎必然不是普通人能舉起來的鼎。

據后世人的推測中,項羽所舉起的鼎可能有當時的一千斤。

真要是如同估測中所說有當時1000斤的話,那項羽舉起的這個鼎差不多等同于現(xiàn)如今的500斤。

如果是500斤,我覺得這件事情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雖然說起來難以置信,但是對于一些真正的大力士來說,500斤從來都不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難題。

在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力士中,幾乎每個人都能扛著一個500千克、1000斤以上的杠鈴進行深蹲,或者躺下來臥推杠鈴。

其中,有人更是創(chuàng)造了一些讓人目瞪口呆的紀錄,比如依靠自己的身體力量拉動一架波音飛機前行,或者在躺下來的時候,憑借著腿部力量把一臺重量驚人的大卡車給推舉起來。

從這種種大力士的行徑,我們就可以想見人體力量的極限是有多么的可怕。

因此,如果說項羽能把一個500斤左右的鼎舉起來,我覺得還是很有可能的。

現(xiàn)如今人們力氣確實普遍不如以前的人

至于要說現(xiàn)如今人們的力氣不如古人,我覺得大體上是對的,當然也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每個時代都有頂尖的大力士、都有一群力氣特別特別龐大的群體, 要論到這個群體的力氣,在各種數據不足的情況下,我們是無法衡量的。

但從普遍性來說,以前的人力氣確實比現(xiàn)如今人們的力氣大很多。

如果大家在農村生活過并和一些農村的老人攀談過,那大家或許就會對以前人們力氣的大小有比較強烈的感受了。

在以前科技不發(fā)達的時候,人們干活大多數憑借的都是一身的勞力,在久而久之的勞動以及熟練下,他們就練就了一身很好的力氣或者掌握了一些搬運重物的技巧,有時候,搬運兩三百斤的物品,其實也都是不在話下的。

而真要讓現(xiàn)在的人去搬兩三百斤的物品,除非一些專業(yè)運動員或者一些經常干重活的老把式,絕大多數的人,是不可能搬動得了這個重量的。

現(xiàn)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確實比以前好了很多,能從食物里獲取的能量、營養(yǎng)也比以前豐富了許多,但也因為現(xiàn)如今人們體力開發(fā)不足夠、體力勞動少了很多的原因,所以從大體上來說,現(xiàn)如今人們的力氣確實是比不過古人的。

所以說提問中項羽霸王戟300斤重量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是一些小說家為了藝術表現(xiàn)塑造出來的,而要輪到現(xiàn)如今人們和以前人們的力氣,從大體上來說,現(xiàn)在的人確實普遍比不過以前的人。

5

我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爺爺年輕的時候,在一塊長度大概在30左右的場地上,用一根棍子扛著8個成年人,在那場地上走了一個來回。這事在我們那里,很多人都知道,老一輩的人,有不少人都親自在場看到了這一過程。8個成年人外加一根根棍子,保守估計,重量至少在九百到一千斤,這個重量,換成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我爸能扛500斤左右,而我只能扛一百多斤…從這一層面來看,我們確實沒有以前的人能扛了。但其原因并不是我們的身體扛不了那么重(理論上),而是我們缺乏相應的體能鍛錘煉。以前的人,從小到大,差不多每天都在從事重體力活,經年累月下來,肩上能扛的重量,自然而然的重起來了(舉重運動員和大力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6

作為楚漢傳奇的風云人物項羽,至今仍舊會被后人時常提起,被譽為一代戰(zhàn)神的他被后人評價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如此高的評價,可見項羽確實不簡單,而令后人更加好奇的是他的武器霸王戟,又名天龍破城戟,此戟長度有一丈二尺(差不多相當于現(xiàn)在的4米左右),重達300斤,而項羽當時卻憑借著這把霸王戟沖鋒陷陣,斬敵無數,足可以看出項羽臂力異常強壯。而現(xiàn)在卻很少有人能夠拿得起這把霸王戟,是現(xiàn)代人的體力遠不如古代人嗎?

戟是形制為戈和矛的共同體,既有直刃又有橫刀,這樣就具有雙重的殺傷力。在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武將都會使用戟作為作戰(zhàn)武器,比如項羽,薛仁貴、郭子儀還有典韋等人,而這些名將的戟大都是重達百斤以上的,可見古代不少將軍的武器都是“重量級別的”。這也是自身實力的一種展示。要論武器重量,一定要提李元霸的擂鼓甕金錘,《隋唐演義傳》曾記載:其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使一對鐵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雖然古代的度量衡跟現(xiàn)代有差異,但是能拿起百斤以上的武器在戰(zhàn)場揮灑自如,這個本事也不是一般小兵就可以擁有的。

再者在古代時期,騎馬作戰(zhàn)兵器講究的是求重,步兵作戰(zhàn)兵器講究求輕,騎馬作戰(zhàn)并非電視劇里兩個人揮舞著兵器打來打去,而是靠著戰(zhàn)馬向敵軍沖刺的速度帶著重兵器形成慣性給予對手致命一擊,靠著是技巧而非蠻力,所以在戰(zhàn)場上能舞動越重的兵器就越有優(yōu)勢。

史記中的《項羽本紀》記載:項羽高大威猛,臂力驚人,能舉起高大厚重的大鼎,在吳中子弟中,名氣甚旺,令人敬畏。項羽能揮舞300斤重的天龍破城戟,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xiàn)代人的體質肯定要遠遠落后于古人的,古人大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干著繁重的體力活,在勞作中身體得到了鍛煉,各方面的身體機能相對來說都會比現(xiàn)在大部分坐在電腦前敲鍵盤的現(xiàn)代人強。要是咱們再把時間距離拉近到“50后到60后”這一撥中國最勤奮的一代人中,他們大部分人的體質都還是不錯的,曾經擔著200多斤的柴火走十幾公里的路到縣城換肉吃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力氣大的能抱起400多斤重的發(fā)動機,村里常年耕作的老奶奶也許體力都會比你還好。

現(xiàn)代大部分人吃好睡好,又缺乏體能鍛煉,長期工作犯上了各種各樣的職業(yè)病,再加上環(huán)境污染、飲食安全隱患等影響,身體素質肯定是比較差的。如此看來,項羽的霸王戟現(xiàn)在很少有人能扛得起來,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18年,浙江的石智勇就以抓舉163公斤,挺舉197公斤,以總成績360公斤的優(yōu)異成績包攬三冠,再次突破了舉重記錄!但是倘若拿石智勇與項羽相比,肯定還是會比不過項羽的,因為兩人一人是為了競技,而一人是為了戰(zhàn)場的生存。

而比體力的話,筆者全世界只服一個人,那就是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這個地球。不服來辯,歡迎留言交流。

7

神話并非神化,我認為項羽力能扛鼎,武器重達300斤是完全有可能的。

很多人用看似"科學"的理論計算著霸王戟的重量、長度等,但是卻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一一人性。



  1. 秦朝末年,天下百姓在秦始皇的暴政下苦不堪言,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英雄的出現(xiàn)是無比渴望的。

項羽若沒有過人的本領,怎么可能受到百姓們的推崇。

力能扛鼎,必然是只有他才能扛的起來,別人扛不起來,才能成為千古佳話。

畢竟鼎就在那里,想要一舉成名超過項羽的人,直接去扛就是了。

但如果有同樣一個人扛起來了,那這個事情也沒有必要流傳千百年。

我不知道這個鼎到底有多重,但在那樣一個時代項羽的力氣絕對是最大的。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說的就是項羽,傳言并非空穴來風。

至于厲害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古今對照想一想。

300斤這個數字在我看來應該是沒有什么太大問題的。

畢竟如果300斤都扛不起來,我自己都很難對他產生崇拜的心理。



2.那么問題來了,一個大漢拿著300斤的武器,馬怎么受得了?

所以,自古以來戰(zhàn)馬就是非常重要的戰(zhàn)爭資源,但凡猛將無有不愛,赤兔、的盧、烏騅??

漢武帝曾經為了汗血寶馬發(fā)動大軍遠征西域,可想而知戰(zhàn)馬到底有多重要?

兩軍對陣,猛將交鋒,兵器比對手重一分,打下去的力道就能猛十分,一個措手不及就會骨斷筋折。

戰(zhàn)馬能夠馱著猛將及兵器多跑一個回合,就能多一分勝算,頂級的戰(zhàn)馬馱個幾百斤,大戰(zhàn)個幾百回合應該還是沒有什么太大問題的。



3.那么問題來了,這么高的戰(zhàn)斗強度,人和馬怎么受得了?

首先,武將只有在上戰(zhàn)場的時候才會披掛著甲,拿兵器,有專門的人負責抬刀,平時都是不用的。

就算是我,我也不會天天把幾百斤重的東西壓在自己心愛的馬上。

其次,戰(zhàn)斗的時候不是把武器橫在空中的,那是拍電影。

真正到了戰(zhàn)場上的時候,武器一般都是拖在地上的,畢竟一丈多的長度,就像關羽的拖刀。

這不僅是在給自己省力,也是在給馬省力,高手過招,這一點點力氣可能就會決定勝負成敗。

第三,真正的發(fā)力只是在交鋒的那一瞬間,幾百斤重的武器在一個巨大的初速度下,可以將人和馬砸的四分五裂。

越重武器在這個時候優(yōu)勢就越明顯,一般人根本就擋不住,結果就只有一個下場一一死。

這就是項羽縱橫沙場、無往不利的原因。

今人也能做得到,只是我們都是今人中的普通人。戰(zhàn)爭方式也改變了,現(xiàn)在基本上沒有人去訓練馬戰(zhàn)。

馬戰(zhàn)取的就是勢,即使不用力,兵器倒下來都能把人砸死。

用力的時候,也會用到借力使力,否則回環(huán)困難,太極、馬步都由此而來。

8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拔山不可能,但孔武有力,力能扛鼎是沒問題的!



項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人,身高八尺有余,一尺33.3厘米,比姚明高嗎?錯!秦漢一尺23.1厘米,項羽是個一米八五的高個子!

鼎又是多重?千斤之重?

商朝司母戊大方鼎重832.84公斤,西周中期大貴族膳夫克祭祀他祖父的大克鼎重201.5公斤,淳化大鼎重226公斤,是目前所見,西周最重的鼎!

在秦始皇皇陵百戲俑陪葬坑中出土了迄今為止最重的秦鼎,重212公斤!

所以項羽舉的鼎有可能最大不超過226公斤,按照秦朝一斤約256兩,也就是那時的九百多斤。



2018年,國家體重隊石智勇以抓舉164公斤,挺舉196公斤,榮獲冠軍!

項家世世代代為楚將,武將家出生的項羽是有可能舉起216公斤的!

所以,項羽能夠拿起300斤的霸王戟!但是也不可能上戰(zhàn)場吧?若是秦朝時期的300斤,也就是今天76.8公斤,我想項羽能夠上戰(zhàn)場!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決心不渡烏江后,反身與持短兵的漢軍交戰(zhàn),殺漢軍數百人!



正是,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為何今天的人拿不起300斤的霸王戟?

若霸王戟是今天的300斤,在怎么訓練的普通人根本無法拿起,也不要嘗試著去拿。秦武王有力好戲,到周都洛陽舉鼎,“起——”鼎離地半尺而落地,不甘示弱的武王又一次嘗試,終舉鼎而死!



當然了,經過科學訓練的運動員能夠拿起!比如榮獲冠軍的國家舉重隊的石智勇!

而如果霸王戟是秦時的300斤,放今天也是76.8公斤,一些人是能夠拿起的!

當然了,現(xiàn)在一些人拿一桶水(一般18.9升)上二樓,已是氣喘吁吁!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

9

九六年游山東,參觀泰山地下的岱廟,兩旁放有古時的兵器,鑄鐵的砍刀,鐵槍等。那時管的不嚴,好奇之下拎起來揮舞一下,有六七十斤那時我二十出頭,但感覺不能自如揮舞,更不用說上戰(zhàn)場用來戰(zhàn)斗了,感覺太重了,那個東西揮過去、真不知道怎么擋。后來游汕頭的南澳島,衙署門口有一塊鄭成功留下的試兵石150斤左右,我拎起來了,古時能拎起來的可以入伍,我看現(xiàn)場拎起的人沒幾個?梢姽湃说纳眢w素質、特別是力氣應該是比現(xiàn)在的人更好。

10

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都很好奇,難道說越古老的人力氣越大,現(xiàn)如今我們都是廢柴?

不是這樣的,大家聽我慢慢道來。

重量單位不一樣

雖說古代自秦始皇起就統(tǒng)一了度量衡,但不是每個朝代都沿用秦朝的制度。各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度量單位。比如:

秦朝的一斤相當于現(xiàn)在的253克,

三國時一斤相當于現(xiàn)在的220克,

唐朝時一斤相當于現(xiàn)在的661克,

宋朝時一斤相當于現(xiàn)在的633克。

“誤中副車”這個成語大家想必都聽過,張良雇傭大力士持鐵錘于博浪沙刺殺秦始皇,據刺客列傳記載,鐵錘重120斤相當于現(xiàn)在60斤左右。這也很厲害了,畢竟鐵錘是扔出去的。

三國時期大浪淘沙、英豪無數、猛將如云,其中典韋善使雙戟,雙戟重80斤,換算成現(xiàn)在的重量相當于35斤左右。第一猛將呂布的方天畫戟長一丈二, 重約95-100斤,相當于現(xiàn)在的50斤左右。(比如虛構的青龍偃月刀什么的我就不算了)

唐朝怎么說那,人物勢力傳說幾乎都來自傳記小說。比如李元霸,一對鐵錘重800斤、伍天錫混金鏜重200斤、秦瓊兩把熟銅锏有120斤。換算過來李元霸的鐵錘一千多斤、伍天錫混金鏜將近二百六十五斤、秦瓊的雙锏也有158斤,這不是開玩笑嗎。比較真是的記載是《新唐書》中:“(張)興擐甲持陌刀十五斤乘城。”也就是拿著二十斤的大刀,這就被視為猛將了。

宋朝按正史來說岳飛的兒子岳云兵器最重。岳云,12歲從軍,手使一對鐵錐,重80斤。按現(xiàn)在來算是一百零一斤,媽呀,這是人嗎?

猛人必有好馬

縱觀歷史,善使重兵器的猛將必定有一匹好馬。畢竟武器太重,又不是機器人,長期揮舞誰頂的住啊。騎馬就不同了,利用馬的沖力和兵器的重量,一擊必殺很可能實現(xiàn),這樣能剩下大量體力,也更利于傳頌武將勇猛。畢竟出門吹噓,誰誰誰用多重的兵器一下就把誰誰誰給殺了,多厲害啊。

長期鍛煉

都說“窮文富武”,你看看那個猛將家里是很窮的。他們幾乎不用從事勞動,專心打熬武藝鍛煉力氣和兵器,加上名師指導肯定會易于常人。就算是窮人出身的武將,長期從事勞動那力氣也不是現(xiàn)代人可以比的。

浪里淘沙

那些力氣過人的武將也只是極個別人,并不能代表那個時代所有人都是大力士。就像現(xiàn)在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清華北大一樣,能被記載上史書或者傳記流傳至今,那都說明他是那個時代頂尖的精英人物。

所以說不必說今人不如古人,他們沒我們想的那么強,我們也沒有那么弱。

以現(xiàn)代的營養(yǎng)和科學的鍛煉方式,挑選一些天生力氣大的人進行訓練,揮舞幾十斤的武器也是沒一點問題的,放到古代也是一名悍將。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謝謝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