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到農(nóng)村山上的野生水果,鄉(xiāng)居小菜想著也是滿滿的回憶啊,因為老家就是農(nóng)村山區(qū)的,山林多,小時候上山放牛、挑水、撿柴火等等,經(jīng)常摘野果吃,而工作成家后很少回那邊去山上了,吃得也少,而且有些野果因為長在山上耕地附近,人們噴農(nóng)藥導致那些野果也是越來越少,也比較難吃到了。

一、捻子

說到捻子,我們廣西的山區(qū)最多見了,小時候天氣去放牛最喜歡采摘捻子然后坐在樹下吃了;當然了,青色的捻子口感澀、也硬,很難吃,要吃就摘熟的吃,而熟的捻子外皮顏色是偏暗黑色的,籽多汁也多又甜,不單是小孩愛吃,大人們也愛吃,有時候在山上遇到還不是特別熟的紫黑色的捻子,也摘來吃,因為不摘的話,別人也會摘的,想等到熟得皮黑黑的難了。

二、野地瓜

雖然山上的這種果叫野地瓜,但實際上人家長得跟平時我們吃的地瓜——紅薯,相差可是很大的,野地瓜長得不大個,但圓而曬微扁,里面果肉厚,但卻不是實心的,所以有時候里面也會長蟲的,吃的時候要注意洗了之后掰開看看沒有蟲再吃,而不是整個的放嘴里就咬了。

老家山地那里野地瓜最多見了,而且那藤還沿著旁邊的石頭地里長呢,去摘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小心會摔倒的,小時候去干活,一般都是哥哥去摘的。

三、金櫻子

別看山上的這種野果名字特別的美,其實這種野果可是長刺的,采摘的時候不小心很容易就刺到手指的,而且吃的時候也要弄掉刺,也是挺麻煩的,好在這種水果酸甜可口,為了吃,小時候鄉(xiāng)居小菜去放牛無聊還是摘來吃的。

當然了,金櫻子不單是可以直接吃的野果,還可以拿來泡酒的,以前村里一起放牛的老人,就喜歡摘回去泡酒來喝。

四、蛇莓

蛇莓也是山上常見的野果,而且顏色也是很紅艷的,也是挺好吃的,跟山莓長得有點像,不過山莓更好吃;當然了,以前沒錢買水果吃,只要是能吃的野果照樣摘來吃;像我們那邊山地多,耕地旁邊的荒地蛇莓最多了,干活累了休息的時候也去摘些來吃的;而且蛇莓跟山上的其他野果一樣,也是可以拿來泡酒的哦,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喝過呢?

當然了,不止以上四種,農(nóng)村山上的野果還是很多的,如山莓、羊奶果、野香蕉等等,而有些甚至不知道叫什么學名呢,只知道地方叫法,在農(nóng)村看到的話還是記得是那種野果;現(xiàn)在要進入夏季了,農(nóng)村山上的野果是不是勾起你的回憶了,想吃沒得吃?

最佳貢獻者
2

回憶起我們曾經(jīng)的童年,想起我們這些農(nóng)村娃在那個物資匱乏、糧食短缺的貧窮年代,穿著破衣爛衫、打著赤腳或穿著用火補了N次的膠鞋,卻依然快樂的滿山遍野地奔跑。尋找過無數(shù)種五花八門的野菜,嘗遍了各種各樣的野味,吃過了不計其數(shù)奇形怪狀的野果……

那些年我們的幸福快樂,是現(xiàn)在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們體會不到的。當然,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足的他們也無需去體會,更談不上認識我們曾經(jīng)吃過的野果……1. 野生番石榴野生番石榴個頭小,果肉呈白色
或粉紅色。成熟后果肉甜軟香糯,吃后唇齒留香。2. 野生棠梨(土山楂)
我們廣西柳州一般把這種野生棠梨稱為“鳥棠梨” ,顧名思義,這樣稱呼是因為它的個頭非常小,似拇指頭般大小。小時候我們摘回來,長輩們就焯水去澀后,再用冰糖熬煮或用鹽、辣椒粉等腌制留存。3. 牛甘果(余甘果)小時候,我們把這種果叫做“先苦后甜果”。輕輕咬一口,那種讓人苦不堪言的酸澀味會重重刺激你的味蕾,如果能夠堅持十多秒,它就由酸澀轉(zhuǎn)為甘甜味。4. 捻子(桃金娘)這種野果或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以前我們每年暑假都去山上找,摘回滿滿當當?shù)膸讉竹籃。有時任性吃得太多會挨便秘,然后蹲大半天茅廁都出不來……5. 開口棗搞不清楚這種野果的具體學名叫什么,
反正它的花開得很漂亮,果實成熟時就會炸裂開來,露出黑麻麻的果肉。我們摘下來掰開,一口一個。黑黑的果肉很甜很好吃,就是吃完后手指和嘴唇都像中了“劇毒”一樣,變成紫黑色的啦!6. 山野葡萄野葡萄小小一顆的,皮厚肉薄,味道酸多甜少,吃上幾把牙齒都會軟掉。但它卻是釀酒的好原料,我們廣西河池市羅城縣的“山野葡萄酒”就是用它釀制而成。現(xiàn)在很多地方有嫁接種植的,主要用于釀酒。7. 杠板歸(杠板回)
其實我們這里是叫它“螞蚱刺”或者“酸葉子”
的。此野果由掛果至成熟
,果實顏色不停變換 非常漂亮,味道是酸甜酸甜的。果藤有密密麻麻倒生的小刺,我們上山放牛,經(jīng)常不小心挨它的刺劃傷,辣痛得狠!8. 金櫻子
我們稱它“刺果”
。小時候,為了吃它那一層薄薄的、甜甜的果皮,我們真是絞盡腦汁、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9. 米錐栗
以前山上有很多這如小指頭大的小堅果——野生米錐栗。而要吃到嘴里,也少不了一番折騰。上山撿拾它,必須小心翼翼地用小棍子扒開它的“刺皮”,然后用牙齒用力咬開,像嗑瓜子一樣嗑開殼。吃生的果肉很清甜,炒熟吃則有板栗的香味。10. 酸藤果。果實成熟時層紫黑色,口感酸甜。我們這里的老人喜歡用它的根部煨水喝,用于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咳嗽等。

11.野柿子
12. 雞爪梨(又稱萬壽果、拐棗、萬字梨等)
13. 山小桔。其果實粉色近似透明,果肉味道清香甘甜。這小小的野果讓人感覺非常美好,所以我們這里都稱它是“月亮果”。
14. 桑葚果
野生的桑葚果實很小顆
,味道比較酸,比不了現(xiàn)在嫁接種植的良種桑葚果大而甜的口感。15. 烏泡
16. 三月泡烏泡現(xiàn)在見得少了,但是三月泡我們這里如今依然漫山遍野都有。它的生長力頑強,鏟除后第二年依然會瘋長。我喜歡喝用它泡制而成的果酒,所以每年清明前后會邀鄉(xiāng)下的發(fā)小們一起去山坡上采摘。一般去采摘半天也可以收獲好幾十斤,但是雙手注定會傷痕累累。17. 蛇莓。一直到現(xiàn)在,我都搞不清楚這種蛇莓能不能直接吃!反正以前長輩們說是蛇喜歡吃的野果,吃了會中毒的(的確,我們也看見它旁邊經(jīng)常有“蛇口水”),現(xiàn)在網(wǎng)上也有資料顯示它有輕微毒性。我是從來不敢吃的,但是我那幫放牛的小伙伴們都吃過一些,大人們也沒人關心過他們有沒有中毒。
18. 龍葵子
龍葵子的果實成熟后很甜
,不過,我們柳州人更喜歡吃它的嫩苗,煮湯或素炒都有一股回甘味,特好吃。我們平時稱它的芽苗為“百花菜”或“扣子菜”。19. 燈籠果(姑娘果)
小時候,我們喜歡把未成熟的燈籠果摘下
,然后用力拍打在額頭上,當它“啪”的一聲炸響時,我們就開心肆意地大聲笑起來。20. 山黃皮
或許這種喜歡生長于廣西山坡、灌木叢林間
的野果鮮為人知,且它的果實口感又酸又澀,但它卻是不可多得的烹飪調(diào)味品。如若加鹽腌制,時間越久味道越好,送粥、搭配肉類烹飪很開胃。21. 酸咪咪
酸咪咪以前可是我們
女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我們把它的梗莖掰開但不掰斷,然后用來“角斗”,誰的先斷算誰輸。玩夠了再挖它的根部,拔出它似小蘿卜頭一樣的根塊,抖干凈泥土,就可以吃了,清甜解渴。22. 腎蕨
用力拔出它的根部,就看到它如拇指大的塊莖,摘下來在衣服上來回搓幾下,丟嘴里咬開,汁液多而清甜。23. 野地瓜
野地瓜喜歡生長在潮濕的荒地、草坡或巖石縫中,它是落葉性匍匐地上的木質(zhì)藤本。 它的果實香軟甜糯,跟無花果相似。

24. 蓮子
小時候,很喜歡跑去荷塘邊釣青蛙,主要是因為釣累了就可以摘蓮蓬,然后掰蓮子吃。剝開蓮子皮,再去掉蓮子芯,白白胖胖的蓮子肉清甜脆口,是我們整個童年最可口的“零食”之一。

還有許多野果之所以沒有在文中呈現(xiàn),是因為我沒拍有圖片,而且也已經(jīng)忘記了它們的名稱。

3

我小時是居住在丘陵地帶。在很多人眼中靠山的農(nóng)村是非常窮的。但是對于小時候的我們來說,靠山是最幸福的,物質(zhì)匱乏的那個年代,山上的野果子滿足了我對水果的需求。

早說記憶最猶新的就是野棗子,只有小手指頭那么大,但是它的味道卻比現(xiàn)在的冬棗,大紅棗都要有味,酸酸甜甜,特別好吃。棗樹的枝干還可以燒火,燒的噼里啪啦直冒油!

還有板栗,現(xiàn)在人都喜歡吃糖炒板栗,而我只喜歡記憶里的生板栗,嚼一口嘣脆一聲,也是不同的滋味!

覆盆子也是我的最愛,栽秧的季節(jié),父母在田里栽秧,而我們就在田埂邊尋找覆盆子。紅彤彤的一朵,上面有幾十上百顆紅色的小珍珠,酸甜多汁!

除了這幾樣記憶深刻,并且還能叫出名字的,其他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有酸的,有跟樹根一樣嚼出來甜的,還有四瓣葉子酸酸的,各種各樣,都承載著童年回不去的記憶!

4

農(nóng)村有的果子城里沒有的特別多。基本上只要不是種植的果樹,野生的基本上都是農(nóng)村有城里沒有。

不過野生的也分常見的和稀有的,還有就是叫得上名叫不上名的,不同的地方山里的野果子也不一樣,我以大別山區(qū)為例,說說我們這里山上的野果。

在我們老家有這么一句順口溜:“三月露豆,四月子,五月刺莓,六月瓜,七月洋桃,八月楂,九月燕葡笑哈哈,十冬臘月松糖花!边@段順口溜里就包含了大別山區(qū)各月在大山里能吃到的東西。

三月露豆,指的是羊奶子,基本上在三月份成熟,四月籽就是佛燈果,在四月份成熟,五月是刺梅成熟季節(jié),我們叫做“帝丘泡”,這個季節(jié)的野果子比較多,除了刺梅還有栽秧泡、酸溜溜、“秧粒兒”等等。

六月瓜主要指的野生西瓜,野生西瓜和種植基本一樣就是個小點。七月份的洋桃指的是野生獼猴桃,八月榨就是一種叫做“八月瓜”的野果,九月份的燕葡就是野生葡萄,這個季節(jié)還有野生的毛桃、李子、板栗等野果,不過這些算是比較常見的。

十冬臘月松糖花這個要特別介紹一下,松糖花不是水果,是冬季的時候一種昆蟲在馬尾松上分泌的物質(zhì),松針上出現(xiàn)一個個的白點,那些白點就跟一粒粒的糖一樣,我們叫做松糖花,吃起來比糖還甜。

5

農(nóng)村有很多野果,是城里有錢也買不到的,受數(shù)量和地域限制及某些原因,注定商品性差了些。今天就分享幾種我老家魯西北農(nóng)村常見的野果吧,小時候的美味兒。

1、馬泡瓜

馬泡瓜是馬泡的果實,秋天農(nóng)田里比較常見,結(jié)果了呀,一段藤上很多瓜,特小,果皮發(fā)黃時吃起來味道不錯。

為啥大家愛吃呢,新鮮啊,你說毛豆地或雜草叢中干活,猛然發(fā)現(xiàn)有那么點小果子,怎會不被吸引呢?

2、老鴰瓢

老鴰瓢是農(nóng)村常見的一種雜草蘿摩的果實。蘿摩的葉子咋看蠻像山藥的,開白色微微紅的小花。它的果實像是微縮版的瓢——農(nóng)村一種裝水的容器,葫蘆曬干劈成兩半制成的。

老鴰瓢幼嫩時甜甜的,很好吃,老了就不好吃了。

3、野葡萄

野葡萄就是農(nóng)田常見的雜草,學名叫龍葵。它的果實如黃豆粒大小,傘裝的果序,成熟時紫黑色的。很多農(nóng)村孩子喜歡找來吃。


4、茅草芽(谷荻)

谷荻其實算不得野果,不過也是跟野果一樣的美味。

谷荻是茅草(白茅)的芽兒,在老家魯西北農(nóng)村,一般都叫它谷荻(gu di)。春天剛剛萌發(fā)時,在雜草叢中冒出出來,整個芽拔出來,剝開,味道鮮嫩好吃。


小時候在農(nóng)村老家,物質(zhì)匱乏,沒有什么零食,也就去大自然討要。這些注定成不了商品的野果,點綴了農(nóng)村娃的美夢。

6

「三月泡,紅姣姣,懷起崽的來呷泡!惯@句民謠反映了在農(nóng)歷三月農(nóng)村吃三月泡的情景,孕婦也忍不住了去摘紅紅的三月泡來吃。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了解更多農(nóng)村趣聞趣事。

每個季節(jié),山上幾乎有特定的野果,好些由于沒被及時發(fā)現(xiàn),最后爛在了樹上、野外,甚是可惜。與人種的果子不同,野果在野外完全沒人管理,即便有酸有甜,但卻別有一番味道。現(xiàn)在好些野果也有賣的,說拿錢買不到并不正確,但城里人缺的是那種摘吃野果樂趣。

一、山莓三月泡

這應該是兒時最美味的零食了,那時到了成熟的時候,刺楸時刻都在找來吃。在上學和放學路上邊走邊找,在上坡割豬草、山上放牛的時候也漫山遍野地找。

刺楸家有塊稻田的田坎邊上就有一簇,到了果期,就趁著放牛天天跑去看紅了沒,生怕被其他人摘了。等到紅了,在野外邊摘邊吃,酸甜可口,刺楸覺得它比桑葚要高檔,吃飽后又摘一張桐子葉包起來帶回家吃。

現(xiàn)在雖然經(jīng);丶,但在它成熟的季節(jié)卻難得在家。一晃這么多年沒親自摘來吃了,偶爾吃到時,味兒還是那個味,但早已物是人非。

二、有地枇杷之稱的地果

在熱天,野外的斜坡上、路邊,有一種香地瓜。刺楸常在中午頂著大太陽伙同幾個孩子溜到坡上如去找地果吃,地果的藤匍匐在草叢中,如果成熟時沒人找到,就會被螞蟻和其他蟲子吃光。

有時會在一個新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片地瓜,為了「獨吞」,找到后會對其他人說只有幾顆,再摘來偷偷地往嘴里塞,生怕其他孩子過來搶。要是實在吃不完,就會用樹葉包住帶回去眼氣別的小孩。

三、像折耳根的茅根

除了樹上的和地表的,還有土壤里的,茅根就是一種,雖不算水果,但也是好多農(nóng)村人曾吃過的一種野味。

茅根是絲茅的根,在每年春節(jié)時,絲茅的老根長出許多嫩嫩的茅根,就如魚腥草的根一樣。與魚腥草的根不同,挖出來的茅根是甜絲絲的,刺楸也不管有沒有洗干凈,用手一抹就咀嚼起來,甜得很。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nóng)村幾種野果的介紹,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并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7

農(nóng)村山上田間地頭的野果子,承載著咱們這些農(nóng)村孩子太多的美好回憶,采野果可以說是咱們童年最美好的童趣之一,是永遠都無法忘記的,下面就讓我?guī)е蠹乙黄鸹氐酵甑挠洃浿腥ァ?br/>

一、地枇杷,一種長在田間地頭的野果,特別喜歡長在農(nóng)村的田坎上,成熟的地枇杷味道很是香甜,小的時候在田里干活,每次口渴了,就會跑到田坎上摘地枇杷吃,那種滿足的感覺至今我都還記得。

二、八月瓜,一種長在藤蔓上的果實,成不規(guī)則的橢圓形,不斷好看,裂開后果肉也特別香甜,一個人吃,旁邊的幾個人都能聞到香味。咱們這還有一句熟語叫:八月瓜,八月不炸九月炸,九月不炸是憨瓜。

三、火棘,咱們這土話叫鳩蓓糧,漫山遍野都是的,沒熟的時候是綠色的,味道特別澀,成熟了會變成紅色的,味道酸酸甜甜的,采上一大把放進嘴里,酸中夾著一點甜,那滋味真叫一個酸爽,還特別開胃。

四、刺果果,又叫糖罐罐,聽它的名字就知道它多膩了,糖罐罐渾身可是長滿了刺,好吃是好吃,就是容易被他扎著。吃的時候得小心翼翼的把它的刺給刮掉,然后把它給掰開,把里面的籽和毛也一并刮干凈了,否則那就會弄的滿嘴的毛,扎的人很不舒服。咱們這兒的很多人家都會把它采回家泡酒喝。


五、錐栗子,也叫野板栗,長在山上很高的樹上,外面被一層刺球包裹著,成熟了以后刺球會裂開,果實就會掉到地上了。咱們小的時候可是等不到它裂開的,每每都是爬到樹上用竹竿把它打下來,下面的小伙伴就用腳把刺球給攆開,把果實取出來。它是屬于堅果類,味道很香,又容易保存,小的時候家里條件不好,大家伙都是把它撿回家炒熟了,放到過年的時候吃。

六、刺苔,山上路邊上到處都是,是荊棘的嫩芽,吃的時候得把刺掰掉,然后把外面的皮掰開。小時候放學的路上,就會經(jīng)常去摘一把帶回家吃。味道酸酸甜甜的,稍微有一點點澀。

七、雞爪子,長在一個高大的喬木上,形狀特別,七扭八拐的,因神似雞爪而得名,味道特別的甜,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小姨夫說他們家后山上有很多雞爪子,咱可是好幾天沒睡好覺。一到星期六,就叫上了幾個小伙伴,背上背簍,走了二十里山路,就只為摘這山間美味。

八、毛桃子,渾身長滿了毛,而且也比較小個,成熟了以后得把毛先洗凈了才能吃,香脆可口中帶有那么一丁點澀。

九、桑葚,咱們這兒叫它桑樹泡兒,以前咱們這兒家家戶戶養(yǎng)蠶寶寶,桑樹泡兒自然是不少吃,剛長出來的桑樹泡兒是綠色的,然后會慢慢變成紅色,待到成熟了就會變成暗紫色。桑樹泡兒汁特別多,一不小心染在衣服上,特別不好洗,小時候因為嘴饞而把衣服弄臟,為此可沒少挨揍。

小時候農(nóng)村里的這些野果,給咱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樂趣,因為它們的存在,咱們擁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這些可都是您有錢也很難買到的。

朋友們,大家知道上面這張圖里的東西是什么嗎?你們那兒還有哪些野果,給咱們大家分享分享。

8

題主好和我的友友們好!

我是農(nóng)村的,從小就在田野里、山上跑,摘過很多,也吃過很多!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我們這邊山上有那些野果!

1.樹莓,這種野果是有季節(jié)性的,并且成熟的時間短,不好保存!樹莓有兩種,一種是一年樹的樹莓,直立長著,有很多刺,結(jié)的果子是由青變紅,過程很短,吃著特別甜,一般都只有一兩天的時間!另一種是藤蔓的,落葉,多年生,果子由黃變紅,紅變紫,這個時間長一點,有幾天的時間,也很甜!

2.洋奶子,我們這邊的方言叫著“棒棒兒、密密兒”,果子是由青變紅,就是紅了,都是酸的!但是它的維c 含量特別的高,好多人都專門跑到我們山上去找著吃!它是藤蔓植物,和葡萄藤一樣,都要攀附在樹上的!

3.茶片和茶苞,這個只有有油茶樹的地方才有,是油茶樹發(fā)出來的嫩芽,木化的產(chǎn)物!“茶耳的落皮,種谷落泥”,這個就是說在茶片掉皮的時候,稻谷種就可以下種了!不掉皮的茶片吃著是澀的!

4.野藍梅,我們這邊叫著“冷飯團”,小灌木,在山上的大樹底下!果子綠豆般大,由青變紫,吃著特別的甜!這個有人工種植的,產(chǎn)量高,野生的沒有產(chǎn)量!

山上的野果還有很多,有拐棗“雞爪子”,野柿子,野李子,野桃(毛桃子),桑葚等等,我在上面說的是不易保存,味道不錯,就是有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到的!

朋友們,你們那邊有那些,可以一起聊聊!

9

農(nóng)村孩子從小就是喜歡滿山滿嶺的到處跑,那時候家里窮,沒有什么零食可以吃,山上的野果就是我們的零食,什么季節(jié)有什么,我們都非常清楚。

長大以后就很少有機會在回去山上找那些曾經(jīng)陪伴我們童年的野果,那些野果的味道只能靠回憶了。

一、山莓

山莓我們這里叫“葡仔”,是一種長在山上的一種天然零食,它的枝上面是有刺的,它的果實成熟之后是紅色的,山莓果實豐滿,汁多甘甜,是小時候最愛吃的野果。

以前爺爺每次上山砍柴都會順便帶些回來,因為成熟的山莓摘下來容易弄爛,爺爺就會連同樹枝一起砍回來給我們吃。這個時候正是山莓成熟的時候,滿枝紅紅的小果果是特別漂亮,現(xiàn)在只剩滿滿的回憶。

雖然爺爺走了這么多年,每到山莓成熟的時候就會想起爺爺拿著整枝的山莓給我們,以前生活是艱苦了些,但卻過的很幸福。

二、野柿子

野柿子我們這里又叫高子,是一種果實神似柿子的水果,高子的果實要比柿子的個頭要高一點,沒有柿子那么大個。高子沒有柿子好吃,樹上直接自然熟的高子吃起來特別澀,澀的嘴巴都張不開。

高子都是挨著快成熟的時候就被農(nóng)人摘回家去漚,先用石灰水洗一遍,這樣能去除高子的澀味。洗好之后在放進鋪滿稻草的籮筐里漚,漚到它摸起來有點軟了就可以吃了,漚出來的高子吃起來也是蠻甜的。

三、酢漿草

酢( cù )漿草是農(nóng)村菜園里和柑子樹底下最常見的一團團的草,我們這里叫做酸咪咪草,它只有三片葉子和四葉草有些像。

酸咪咪草是名副其實的酸,以前小時經(jīng)常去樹底下扯來吃,雖然酸,但嚼久了也有點回甜回甜的,以前小真的是好傻,酸的眼睛都瞇起來了,還是不愿吐掉。

四、穿破石

穿破石我們這里叫做“冷飯坨坨”,是一種長在山上的大型灌木,它的枝干上有很大根的刺,一不小心就會被它刺到。以前去山上放牛的時候經(jīng)常去摘它的果實玩,摘的時候手上總會沾些奶漿似的東西,特別粘手。

等到果實變成黃色的時候,就可以摘來吃了,它的果實雖然好看但吃起來有就不怎么樣,有點苦甜苦甜的。穿破石全身上下都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以前山上就很少,現(xiàn)在幾乎已經(jīng)是沒見了。

總結(jié):農(nóng)村山上的野果還有很多,比如野梨子,毛粟子等等在這就不一一列出來了,你們吃過的野生水果有哪些,歡迎大家留言。

10

余甘果又名牛甘果油甘果,也有“油金子”之稱。吃起來又酸,過后甘涼,十分正氣。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