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北麻辣燙”這個新名詞,第一次聽說

最佳貢獻者
2

東北麻辣燙適合北方人吃,四川人吃不習(xí)慣麻醬料,在四川沒有市場。

3

“麻辣燙”在四川是上世紀末的概念了,如今在四川各地街頭基本看不到這三個字的店招,要么是火鍋要么就是冷熱串串,90后00后四川人吃過或者聽過麻辣燙的人已經(jīng)相當(dāng)罕見了。

4

這個問題很簡單,就像為什么歐美西餐干不過東北西餐一樣。歐美西餐就餐時太麻煩,左手叉又右手刀的,不如左邊畫一條龍右手畫彩虹這么霸氣!??

東北人已經(jīng)快要占領(lǐng)整個地球。直播東北人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小品也是完虐南方;“老鐵”更是直搗黃龍,強奸了所有的稱呼!東北大哥出場自帶bgm,天下無敵!

如果說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本體與起源,那么如今的東北文化就已經(jīng)引領(lǐng)中國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文化時代,無論是物質(zhì)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心理文化,都深深的打上了東北的烙。

感謝東北,感謝老鐵!老鐵,點個贊唄!??

5

這個其實并不是說干不過,你說的太片面了。

我因為學(xué)習(xí)餐飲技術(shù)的原因,在重慶待過,也因為別的原因全國也去過很多城市,我簡單的說下我的看法。

其實就全國而言,做麻辣燙的方法還是以川味為主,居多的,只是大家都這么做,但是卻沒有形成像重慶火鍋,樂山串串香那樣響亮的品牌,重慶火鍋有響當(dāng)當(dāng)?shù)钠放疲瑯飞酱阋灿许懏?dāng)當(dāng)?shù)钠放,其在餐飲界并不比某亮,某福的影響力低,甚至很多都要高于這兩種品牌。

然后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如果以比例來算的話,我可以很負責(zé)的告訴你,川味麻辣燙在全國要比你說的那兩種品牌之和還要多的多。只是川味麻辣燙沒有一個響亮的品牌而已。

但是,我們說到麻辣燙,就不得不說冒菜,冒菜我覺得更像另一個川味的麻辣燙,冒菜在全國各地開花結(jié)果的也很多。

其實,就兩種麻辣燙而言,在做法上區(qū)別并不是太大,只是用料的不同而已,川味麻辣燙或者冒菜除了底料外多用,紅油,而你說的那兩種在調(diào)湯時除底料外,多用專用的全脂奶粉,如果單從技術(shù)層面講的話,還是川味麻辣燙,冒菜考究些。

6

東北麻辣燙有嗎?就是有也只限于東北,聽都沒有聽說過,哪有資格跟四川比較麻辣燙?

而且,四川說的麻辣燙實際上是指麻辣火鍋,麻辣燙只算小吃一般的位置。

東北好像還是大醬蘸一切生菜,都可入口,這是強項。

7

感謝邀答。

身在重慶,感覺吃這里的麻辣燙還不如直接吃火鍋。重慶麻辣燙把食物串成串后,再放進火鍋里煮,味道和火鍋如出一轍。作為外地人,實在沒有g(shù)et到串串的意義。

還有一種叫“缽缽雞”,是冷的。食材煮熟穿成串,等候客人挑選,然后再放入各種調(diào)味料去拌勻味道。

川味麻辣燙秉承著麻、辣、香的宗旨,但每一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料,就像重慶小面一樣,口味各有不同。

東北麻辣燙,只是在吃播中看過,沒有實際品嘗,不知味道如何?無法妄加評論,望見諒!

8

第一:東北哪有什么口味?第二:本人73年出生于四川綿陽,麻麻燙這個詞應(yīng)該是初中和高中時比較常見,后來就沒落了,被串串取代。

9

的確是如這位網(wǎng)友所說的差不多。

楊國福和張亮麻辣燙都是從東北哈爾濱走出來并開遍全國的。楊國福大概有5000家門店,張亮大概有近4000家門店,多數(shù)都是加盟為主。別看門店小,總部從幾千家門店收取的加盟費、管理費、原料銷售等費用那是相當(dāng)可觀的,老板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不管是楊國福麻辣燙還是張亮麻辣燙,其實當(dāng)初都是吸收了四川麻辣燙的長處,然后根據(jù)東北人的口味加以變通和改良,居然俘獲了川渝以外大部分顧客的胃。加上老板有一個做大做強的夢想,前期就很注重品牌運營和管理,隨著門店越開越多,居然成為了所謂的麻辣燙中的一哥和二哥。

不管是楊國福麻辣燙還是張亮麻辣燙,其口味跟四川的麻辣燙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他們的麻辣燙跟麻辣兩字幾乎沒啥關(guān)系,其煮制方式跟四川冒菜差不多,都是先把碗料調(diào)制好,用白水將菜品煮熟斷生撈入碗中即可上桌。那你說楊國福或者張亮跟四川的冒菜比較,從口味上來看誰是真正的麻辣燙呢?

或許就是叫法的不同吧,四川的冒菜不少吧,少說也有幾萬家吧,知名品牌有三顧冒菜、芙蓉樹下、冒牌貨冒菜……其它不知名的不知道有多少?

其實把話題走偏了,從火鍋家族的細分類別來劃分,冒菜是冒菜,它根本不叫麻辣燙。真正的四川麻辣燙那是要穿竹簽簽的,想當(dāng)初顧客將穿好竹簽的菜品選好后交跟廚師放進一個加有底料的紅湯大鍋里面煮熟斷生放進一個盤子中,并配一個提前調(diào)制好干辣椒面、花椒面、芝麻、鹽和味精的干碟子一起上桌,客人蘸著麻辣碟子就開始吃起來,因為是剛出鍋的,又麻又辣又燙,這或許就四川麻辣燙的雛形。后來又延伸出來冷鍋和熱鍋,不過都是要穿竹簽簽的,也要配麻辣干碟子,只是叫法也跟著變了。一個叫著冷鍋串串香,一個叫著熱鍋串串香。這在四川特別多,只是已不怎么叫麻辣燙了。

10

抱歉沒吃過,我推薦給別人來解答。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