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客,相對于“主"而言。過,是動的,行走的,相對于“住"、“定”、“靜”而言。你到“哪里”做客,這個“哪里”,是一個固定的空間。你,雖為“客”,不是“主”,但一般會受到“主”的歡迎,其樂融融,心里是快樂的。
過客,就比較麻煩了。既然是“過”,那就是到一個沒有固定地點、空間,無“住”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時間,是由許許多多“有住"之點前后交替構(gòu)成的。這可以說是,靜的空間轉(zhuǎn)化了時間,時間不會靜止,時間無住。無“住”,也就是,沒有主人。人與主,構(gòu)成“住”,漢字之妙,發(fā)人深思。無“住”,也就意味沒有一個敞開大門,歡迎你的主人。
這就是說,到時間,到歷史中做客,通常是需要這個“客”自己去做“主”人的,也就是,需要這個“客”,既做“主"人,又做“客"人。既然“主”人空缺,你當然有資格做“主”;但,盡管你暫時是“主"人,但也只能做“一會",終究是“客”。這就叫“住客”,或說“主"“客”,亦“主”亦“客”,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于是便有了歷史。
但,如果在無“住”的地方,你不能自做“主”人,非固執(zhí)地等待一個能夠歡迎你的“主”人,那你就只能成為一個“過”客了。這是很不幸的。
其次,說歷史。歷,就是經(jīng)歷,在時間中經(jīng)歷。史,乃以手持冊,“史”與“事”同源。說簡單點,你到時間中去暫時做“住客”,做“主”客,總要為時間負責,總要做點什么事。你在時間中做“主”客,又為你暫時的“住”做了一點事,這在時間中做的大大小小的事,就構(gòu)成了歷史。過客,沒有“主"人感,也無須做事,嚴格說,也就沒有歷史。更嚴格說,這無須做事,也是一種事,也可以叫歷史,但這個歷史很空,也無需記載。
最后,說記載。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你做為“住"客,做了一點事,總希望有后來的“住”客記住。把這名與聲記下來即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