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越被中科大開除學籍,令人大呼“痛快”之余,更令人惋惜。我們更應該思考背后更深層的東西。第一:為何我國的高學歷、高層次人才頻頻出現(xiàn)辱國、辱民言論?
第二:為何對發(fā)出同樣聲音,造成類似影響的人處理結果卻大不相同?
第三:如何才能在法律層面完善和統(tǒng)一處理措施,做到這種“網(wǎng)絡叛國”行為有法可依?
第四:在教育和知識界,如何加強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第一、7月19日,季子越被開除學籍
季子越的智商很高,2015年以總分667的高分,以洛陽全市第八的成績考取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專業(yè),現(xiàn)在國科大未來技術學院攻讀計算機碩士。
2020年3月到6月,這三個多月的時間,季子越在境外社交平臺多次發(fā)表涉及南京大屠殺、侮辱祖國等言論,其言論骯臟、無知,嚴重損害了國民的感情。他的言論在6月15日左右被網(wǎng)友扒出,僅僅幾天后他便在網(wǎng)上進行了敷衍的道歉,但是?道歉有什么用呢?中科院大學按照程序進行了嚴格的審核和調查:
第一,學校按照《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紀律處分實施辦法》,組織召開了處分論證會;
第二,應季子越的申請,學校舉行了聽證會。季子越本人通過視頻會議平臺參加了論證會、聽證會,進行了陳述和申辯,并表示反省、道歉和悔過。
第三、學校的相關部門進行了認真研究,并考慮到該行為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祖國榮譽,違反了國家和學校相關規(guī)定,背離了學校理念,經校長辦公會審議批準,給予季子越開除學籍處分。
- 總之由此看來,學校的反應迅速,嚴格履行的處理的程序和步驟,僅僅不到1個月的事件就給了民眾一個滿意的答復,為學校的“效率”和“透明”點贊!
第二、為何高學歷和高層次人才頻頻發(fā)聲不當言論?
現(xiàn)在國際范圍的疫情仍然愈演愈烈,而我國作為世界上疫情最安全的國家,近日出現(xiàn)的“網(wǎng)絡名人”可實在不少:除了季子越,蔑視國人的許可馨、崇洋媚外的作家方方、教授梁艷萍、王小妮,支持方方的作協(xié)副主席張抗抗,北大教授孔慶東等等。這些人中,說實在的,起點都比普通人都要高很多,社會層次和地位也都在常人之上,那么他們?yōu)楹晤l頻發(fā)出不當言論?是因為無知嗎?我覺得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價值觀扭曲
他們都受著良好的教育或有國外留學的經驗,吸收了較多的舶來文化,卻只看到我國發(fā)展的落后和另一面,而對于我們這個曾經有著輝煌燦爛文明文化,近代又飽受屈辱的民族覺醒,卻視而不見,他們忘記了對于民族富強獨立的發(fā)展,遇到荊棘,遇到坎坷都是磨礪。他們看不到我們取得的成就,卻心理陰暗的尋找可供它們抹黑、可以攻擊的那一點,說到底是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發(fā)生了扭曲,已經不被我們所接納。
(二)信息傳播加快
隨著網(wǎng)絡和社交媒體的發(fā)達,自媒體的發(fā)聲也越來越容易,人們對于其他人言論和行為的關注,尤其是像這種所謂的“公知”、“高學歷人才”的社會地位本身就更高,就更容易得到社會的關注。而一旦他們的言論不當,加上社會資源本身就對他們有所傾斜,引發(fā)社會的不滿,就更會集中火力,成為眾矢之的,這就是媒體的力量和網(wǎng)絡的力量。
(三)愛國教育的缺失
知識水平越高,越不愛國,道德水平越低,對祖國的損害越大。說到底這些不當言論,都充滿了對于同胞和祖國的俯視,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其根本就是在教育中,僅僅重視了知識的教育,卻在道德上和愛國精神上缺乏教育。這些人雖然有著良好的知識修養(yǎng),但是沒有“根和魂”,不知道自己的精神在哪里,在他們價值觀尚未形成和完善的時候,卻成了愛國精神教育的漏網(wǎng)之魚,成為了典型的數(shù)典忘祖之輩。
第三、為何“同人不同命”?發(fā)出同樣聲音的人為何處理結果不同?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前期最火的事件莫過于莫名頂替上大學事件,仝卓、陳春秀、茍晶案件,僅僅半個月就官方發(fā)出處理結果,網(wǎng)友們均拿來與“許可馨”事件進行比較;湖北大學原教授梁艷萍也因為發(fā)表不當言論,在被爆料一個多月后,被學校記過,取消其研究生導師資格,停止教學工作。
看得出,有些學校和部門的確是將類似的行為當作一件大事來對待,并及時出具了相關的解釋和說明,但相比較之下:與季子越行為幾乎完全一致的“許可馨”,與梁艷萍行為如出一轍的“王小妮”,與梁艷萍交好的《武漢日記》作者方方,為什么遲遲沒有發(fā)出處理結果?
這是因為部門的認識程度不夠?還是對類似事件缺乏一個系統(tǒng)的處理程序和研判機制,亦或是這些沒有處理的人背后有著更為盤根錯節(jié)的復雜關系?我們都不得而知。
尤其是許可馨事件,整整近4個月了,在市紀委和省紀委的施壓下到現(xiàn)在還沒有出現(xiàn)處理結果,難道果真如許可馨所說:走到今天,自己的努力微乎其微,主要靠的是父母的金錢和關系嗎?
第四、對于“網(wǎng)絡辱國辱民”,尚缺乏統(tǒng)一和系統(tǒng)的處理措施
的確,這些行為除了學校內部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我們平常所能夠接觸的只有《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但最多也就是行政拘留15日了事;像這些人的行為,卻完全夠不上觸犯刑法的條件。所以,在處罰手段不統(tǒng)一、不明確的前提下,很難形成規(guī)范的處罰措施。所以,像季子越這種直接被開除學籍,已經算是一個很嚴重的處罰措施了,也難怪網(wǎng)友看著“心里痛快”!
第五、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牢牢抓住
近期,北大、清華的人才流失,因為財政減少了預算撥款而鬧得沸沸揚揚,愛國主義教育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話題。愛國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無論是學生、還是這些所謂的“公知”,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甚至享受著國家的補貼和特殊津貼,不知感恩確實讓國人寒心。
所以,我們看看現(xiàn)在的愛國教育的確非常不足,尤其是對大學生、研究生,愛國教育何來?僅僅是通過思教課程來開展的,而這些學分和成績又是相對主觀,很容易獲得,所以真正學習和投入的精神是非常少的。
鍋子哥觀點
愛國主義教育是永恒不變的話題,國家是根、國家是魂,但在現(xiàn)在的“快餐文化”下,愛國教育成為了形同虛設,成了可有可無的教育,這是非常失敗的。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收到舶來文化的影響非常大,一言一行都在模仿西方、模仿他人。所以,如何增強年輕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提高民族自信和自豪感,不僅是國家的責任,更是學校、社會和家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