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我告訴大家,胡大海既不是福將也不是草包,乃一位英雄人物。程咬金和牛皋是福將,但二人不完全是草包。具體分析如下: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縣人。

凡是喜歡聽傳統(tǒng)評書的的,大概都聽過《大明英烈》,反正我是聽過不止一遍。熟悉《大明英烈》這部評書的,一定對胡大海這個人物印象深刻。他在評書里是個很搞笑的人物,是個大活寶。有了他的存在,增添了許多喜劇情節(jié),使評書更加生動曲折,逗得聽眾哈哈大笑,越聽越想聽。

胡大海的身形特點是胖,老了之后更胖,如果稱一下足有300多斤。性格特點是熱心腸,看重兄弟感情,人緣特別好。作為武將嘛,他的武藝稀松平常二百五,但是嘴上特能白活,常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立下大功,是員福將。像這樣的評書人物還有不少,你像程咬金、孟良、牛皋等,都是很有聽眾緣的主兒。

在評書里,胡大海是亂石山七雄結(jié)拜的老二,早年在北口販過私牛,亂石山事發(fā)后被元軍打散。后來和朱元璋、丁德興做了山大王,公開反對元朝。他在武科場亂擺牦牛陣,誤打誤撞救了眾舉子。跟著朱元璋定滁州,走馬取襄陽,打下金陵。他還數(shù)次在危急之中搬兵求救,為朱元璋解了大圍,是大明的開國元勛。胡大海對年輕一輩的英雄特別照顧,跟常茂、胡強、朱木英等人打得火熱。后來,朱元璋殘害功臣,他還抱打不平,保著燕王朱棣攻打朱元璋?傊痪湓挘蠛>褪恰洞竺饔⒘摇返臅,是個喜劇明星。

不過,上面說的是評書里的故事,都是虛構(gòu)的,歷史上的胡大?刹皇沁@樣。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縣人,從朱元璋剛剛起義開始便跟隨左右,為朱元璋東征西討。他起于微末,大字不識,但是氣度過人,手下將士無不尊崇佩服。他治軍極嚴,大軍所過之處不妄殺人,不掠婦女。他跟隨朱元璋渡江作戰(zhàn),屢有建樹,累軍功成右翼統(tǒng)軍元帥,后隨鄧愈戍守,平定境內(nèi)。在元軍大舉來犯時,城下迎戰(zhàn),大敗元軍,攻至建德。胡大海因此功晉升為樞密院事。

評書里的胡大海是個長壽星,但歷史上的胡大海死得早,并且死得慘,令人惋惜。胡大海不是戰(zhàn)死沙場,也不是死于政敵,最后的結(jié)局竟然是被俘虜殺死的。在攻下嚴州時,胡大海收降了蔣英、劉震、李福等三員苗將,把他們留在自己麾下。但這三人并不真心歸順,又密謀作亂。

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這三人布下圈套,準備暗害胡大海。這天早晨,他們假裝請胡大海到八詠樓觀弩。胡大海不知是計,欣然前往。蔣英派黨羽跪在胡大海的馬前,告蔣英的狀,訴說蔣英的罪過。胡大;剡^頭來看蔣英,還沒來得及說話,蔣英突然拿出袖中的槌子,向胡大海的腦袋猛擊,擊中腦部,胡大海倒地而亡。史書上沒寫他死于多少歲,據(jù)估計不足四十歲。

胡大海死得很冤枉。他就死在過于愛才,見苗將眾人勇猛無雙,便心生惜才之意,對他們信任有加,最后得了這么一個悲慘結(jié)局。蔣英等人被抓住后,朱元璋用他們的腦袋來祭奠胡大海,為他報了仇。明朝建立后,胡大海被追封為越國公,畫了肖像供在功臣廟,名列第七位。人”。

程咬金大家很熟悉了,

程咬金這人很有意思,評書中是個福將,總能逢兇化吉,在歷史中老程也算是福將,雖然和評書中沒法比。

評書和歷史不同。

評書講究四梁八柱,程咬金是難得的書筋人物,插科打諢,詼諧幽默,他又有書領(lǐng)的功能,只要是故事進行不下去時,老程一出場,故事的轉(zhuǎn)折就來了。

或者沖出重圍,搬來救兵,或者輪著大板斧上殿為功臣討公道。

所以評書中不喜歡讓老程早死。

評書中的程咬金從《隋唐演義》的隋朝末年販賣私鹽到《薛剛反唐》中武則天退位,打開薛家的鐵秋墳,程咬金哈哈大笑一笑而逝,這一年他120歲。

所有關(guān)于唐朝的精彩評書,幾乎程咬金都有份出演。

這有點像明朝評書中的胡大海。

胡大海評書中的設(shè)定有點類似程咬金,一般擔當書筋類的人物,《明英烈》中胡大海沒被朱元璋炮打慶功樓給打死,后來在《燕王掃北》的評書中還有戲份。

而歷史上胡大海在明朝建國以前,就在杭州被降將蔣英暗算死了,但是評書中難得有這樣有趣的人,評書演員不愿意讓他這么輕易去世,于是編了很多情節(jié)給他們續(xù)了幾十歲的生命。

程咬金也是這樣,他在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就去世了,活了77歲,也算高壽,但是評書中不想老程這么早去世,又給他續(xù)命到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退位老程才去世。

其實歷史中程咬金也是個福將,他的福表現(xiàn)在他眼光毒辣.

程咬金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對了,玄武門之變他積極參與,是督促李世民趕快行動的幾個人之一,后來李世民僥幸成功,程咬金成了從龍之臣,受到重用,在凌煙閣上的排名甚至還在秦叔寶之上。

后來李治即位,咬金自翠微宮奉敕統(tǒng)率飛騎軍護衛(wèi)皇太子李治回朝繼位,并且衣不解帶忠心耿耿的在左延明門外連續(xù)宿衛(wèi)三個月。

后來雖然他也干過殺降等事情,但是事后高宗皇帝都沒有深究,老程平平安安的活到了老死,在那個隋末唐初的亂世,在唐朝初年波詭云譎的朝政亂局中,程咬金每一步都沒走錯,也真的是福將了。

牛皋這個人物我們大家最熟悉,岳飛的把兄弟,

牛皋是岳飛手下大將,宋史將他和張憲和楊再興合為一傳,足以證明即使在戰(zhàn)功赫赫的岳家軍里,牛皋也是排得上號的實力派人物。

史書上的牛皋,和《說岳全傳》里那個帶點憨厚、帶點運氣,功夫一般的形象有較大差距。他在歸屬岳飛指揮之前就在抗金戰(zhàn)爭中獨當一面,早就展露頭角, 歸入岳飛軍中后更是屢立戰(zhàn)功。

岳飛被害,他算不上岳飛親信,并沒有受到太大株連,仍然帶兵,并不像另一員大將張憲那樣被連累殺害,直到幾年后,都統(tǒng)制田師中大宴各路將領(lǐng),牛皋酒席上莫名中毒,回來就死了。

當時就有人懷疑是秦檜命令田師中下得手:這倒是極有可能的。自從殺了岳飛,主和派和主戰(zhàn)派就已經(jīng)勢不兩立,牛皋一來曾是岳飛手下,至今還手握兵權(quán),二來一直以“南北通和,不能以馬革裹尸”為恨事,明顯跟秦檜不是一條心,有機會自然還是除掉為好。

這樣一個悲劇人物,到了演義小說里,基本上就成了搞笑的配角,主要作用就是在岳飛發(fā)號施令時插科打諢,調(diào)節(jié)下氣氛,再憑運氣打贏幾仗,就連他的死亡也充滿了喜劇效果,民間傳說氣死兀術(shù)、笑死牛皋,說的就是牛皋跟著岳飛的兒子攻打金國,在戰(zhàn)場上活捉了當年的老對手金兀術(shù),把金兀術(shù)活活氣死,牛皋則哈哈大笑,一口氣上不來,笑死在了戰(zhàn)場上。雖然這在正史中是完全沒影的事。

細數(shù)一下,演義小說里,歷朝歷代類似牛皋之類的角色還真不少,他們有個統(tǒng)一的名稱:福將!墩f唐》里面有個程咬金,典型的莽漢又有點農(nóng)民的狡黠,武藝雖然只有三板斧,再強的高手有時也能被唬住,居然有段時間還在群雄云集的瓦崗寨當上了第一把手的混世魔王,秦瓊羅士信徐茂功都成了他的手下。

宋朝除了牛皋,還有楊家將里的孟良焦贊,從楊老令公到楊六郎再到楊文廣,甚至穆桂英帳下,都有這兩個人在胡說八道。到了明朝,自然有胡大海,也是這樣的角色,就是到了近代,“主席指哪我們打哪”的少林寺和尚也是格外得寵。

這些演義里的角色都有幾個共同點,一是忠誠,不管是對上司還是朋友;二是憨厚,永遠吃虧是福,可往往實際上并沒有吃什么虧;三是有點本領(lǐng),一般的敵手不在話下,甚至比自己能力強的對手也能干掉幾個;四是運氣好。局勢險惡本領(lǐng)不夠用的時候,往往也能靠運氣扭轉(zhuǎn)戰(zhàn)局。

小說為什么熱衷于塑造這一類型的人物呢?當然是因為在中國文化的環(huán)境中,無論是領(lǐng)導(dǎo),還是百姓,都喜愛這樣的角色,忠誠是儒家文化竭力樹立的美德,憨厚是忠誠的補充,這兩者在很多人眼里是相輔相成的。

有了這兩樣,如果沒本領(lǐng),那也容易被人看成一個弄臣,最好還是要有一技傍身。至于運氣,那就更符合大眾的口味了,誰不希望天上掉了大餡餅砸到自己頭上?就算砸不到自己頭上,看著別人中個頭等獎也是挺過癮的。至于其人在歷史中是否真如演義中描述得那樣,又有誰關(guān)心呢?宋史中的牛皋,比說岳全傳里的牛皋,就乏味多了。

因為要吸引聽眾,在評書中總會有各種個性鮮明趣味十足的角色。本事一般,但是運氣十足的所謂“福將”就是其中一類人物。而程咬金、牛皋、胡大海就是這類福將的代表。而他們也廣受人們?nèi)罕娤矏邸?/p>

最佳貢獻者
2

你好,我來一個一個給你介紹吧。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縣人。長身鐵面,智力過人。元朝末年,從朱元璋起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胡大海率兵將楊完者打敗,苗將蔣英、劉震、李福等歸降。任江南行省參知政事。鎮(zhèn)守浙江金華。雖是文盲,但是能折節(jié)下士,曾薦劉基、宋濂、葉琛、章溢于朱元璋。胡大海軍紀嚴明,不妄殺人,不掠婦女。

這么看來胡大海不算是草包。

程咬金(589—665)字義貞,后更名知節(jié),漢族,中國濟州東阿斑鳩店人(現(xiàn)山東省東平縣斑鳩店),自少勇,善用馬槊,三板斧相當厲害,是一員福將。隋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投瓦崗,署為內(nèi)軍驃騎。武德二年,秦王世民拜其為左三統(tǒng)軍,后因功封宿國公,太宗貞觀年間,歷瀘州都督、左領(lǐng)軍大將軍,改封盧國公。貞觀十七年,累轉(zhuǎn)左屯衛(wèi)大將軍,檢校北門屯兵,加鎮(zhèn)軍大將軍。高宗永徽六年遷左衛(wèi)大將軍。此年五月,授蔥山道行軍大總管,后屢立戰(zhàn)功。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將二十四開國功臣肖像畫于皇宮凌煙閣,程咬金排第十九。麟德二年病卒,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 陪葬昭陵。程咬金還是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影視作品中的故事是,程咬金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與十八條好漢聚義瓦崗寨反抗暴隋。

由此可見,程咬金也不能說是草包。

我們在來說牛皋,牛皋[gāo](1087年—1147年),字伯遠,汝州魯山(今屬河南魯山縣熊背鄉(xiāng)石碑溝村)人,南宋抗金名將。牛皋出身農(nóng)民家庭,初為射士,精練武功,擅長騎射。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紹興三年(1133年),加入岳家軍、長勝軍。牛皋使用雙锏,乃金所制。后隸歸岳飛,為其推重,對金作戰(zhàn)中屢立戰(zhàn)功。曾參加鎮(zhèn)壓楊幺起義。岳飛被害后,因始終反對宋金議和,被秦檜用毒酒害死。牛皋死后,其尸骨埋在杭州西湖棲霞嶺劍門關(guān)紫云洞口,與岳飛墓遙遙相望。

這么看來牛皋也不是草包。

根據(jù)歷史一件來說,胡大海,程咬金,牛皋三人可以說他們不是福將,但他們?nèi)私^對不是草包,謝謝。

3

胡大海,程咬金,牛皋到底是福將還是草包?為什么?

這個問題,毫無疑問指的是民間文學(xué)中或者說就是評書演義中的人物形象,程咬金是《隋唐演義》中人物,牛皋是《說岳全傳》的人物,而胡大海則是《大明英烈》中的人物。

首先,我們先說說評書這個藝術(shù)形式。

評書:就是說書。其表演形式就是一個人演說長篇故事。著名的評書表演藝術(shù)家有單田芳、劉蘭芳、袁闊成、連麗如、田連元等等。

傳統(tǒng)評書的內(nèi)容大概可以分長槍袍帶類、短打公案類、神怪類和狐鬼類。而這三部評書都屬于長槍袍帶中的歷史演義。

這類評書中一般都有這么幾類人物形象。

第一:書膽,就是圍繞著某一個人物展開故事。比如《隋唐演義》中的秦瓊,《說岳全傳》中的岳飛,《明英烈》中的朱元璋等等。

第二:能掐會算的“神仙級”人物。比如說諸葛亮、徐茂公,劉伯溫等等。

第三:能耐很大,但是智商嚴重不足的傻小子。比如說羅士信、胡強。

第四:本事一般班,但是運氣非常好的所謂“福將”。就如程咬金、牛皋、胡大海等等。

因為是歷史演義類評書,一些人物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又往往進行了夸大虛構(gòu)。

先說說程咬金,

在評書演義中,程咬金活躍在《說唐》、《隋唐演義》、《薛家將》等評書里面。他在學(xué)武術(shù)的時候,選擇了大斧作為武器,但是怎么都學(xué)不會。于是在夢中有一個老人教了他一套非常奇妙的斧法,可是一覺醒來就忘得差不多了,只記住了三招半。可就是這三招半斧子,往往能把人唬住。尤其是在突然襲擊的情況下,敵手措不及防,三板斧就能把人砍于馬下。至今還留下一個俗語叫“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后來,參加瓦崗山起義,在瓦崗寨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還做了一段時間的皇帝,名號竟然叫做“大德天子、混世魔王”。

后來,投靠了大唐。做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大將。一直到了《薛剛反唐》的時候,他還在發(fā)揮作用,直到武則天倒臺,唐中宗即位,活了128歲,哈哈大笑,喜極而亡。

而在史書上,程咬金是唐朝開國大將,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后來成為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活了77歲,陪葬昭陵。

再說牛皋。

在《說岳全傳》中,牛皋被說成是趙公明坐下的黑虎轉(zhuǎn)世,使一對鐵锏,但是武藝一般。等岳飛死后,他有幫助岳飛的兒子們和一幫小將橫掃金國,最后竟然把金兀術(shù)騎在身上。因為牛皋是出了名的廢物,金兀術(shù)一時氣憤不過,一口氣沒上來,活活地氣死了。而牛皋竟然也是在高興至極,狂喜之下也去世了。因為在小說中,金兀術(shù)是赤須火龍轉(zhuǎn)世,于是民間就有了“虎騎龍背,氣死兀術(shù),笑殺牛皋”故事。

歷史上真實的牛皋,志勇雙全,多次打敗金兵。后來南宋朝廷命令他歸岳飛調(diào)遣,岳飛因為得到這個杰出的將領(lǐng),十分高興。岳飛被害,因為牛皋反對議和,被秦檜設(shè)計毒死。

最后說說胡大海。

在《大明英烈》中,胡大海一樣武功平平,但是屢屢出奇制勝,是一員福將。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猜忌開國功臣,于是把那些文臣武將都叫到慶功樓飲酒,卻暗中安排火炮,把這些人都炸死。只有胡大海因為得到劉伯溫的幫助,逃過一劫。

真實的胡大海不但十分厲害。而且能發(fā)現(xiàn)人才,劉基、宋濂、葉琛、章溢都是他推薦給朱元璋的。遺憾的是,因為疏忽大意,竟然被降將殺死。

因為要吸引聽眾,在評書中總會有各種個性鮮明趣味十足的角色。本事一般,但是運氣十足的所謂“福將”就是其中一類人物。而程咬金、牛皋、胡大海就是這類福將的代表。而他們也廣受人們?nèi)罕娤矏邸?/p>

4

都是武將中的二混子,但是都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在戰(zhàn)場上都是九死一生。

5

胡大海、程咬金、牛皋三人到底是福將還是草包呢?

首先我告訴大家,胡大海既不是福將也不是草包,乃一位英雄人物。程咬金和牛皋是福將,但二人不完全是草包。具體分析如下:

胡大海是明初杰出的將領(lǐng),在朱元璋剛起兵時就到滁陽投奔了老朱。

胡大海雖然不識字,但謀略和體力過人,人稱“胡大壯”。相說胡大海是波斯人,善使一把“開天斧”,有萬夫不當之勇。

胡大海雖然有胡人的血緣,但并不野蠻成性,他被朱元璋任命為先鋒,攻城掠寨后,他從不濫殺無辜和放任手下侮辱婦女,治軍十分嚴謹,因此被百姓稱為“胡青天”。

(胡大海)

胡大海立下了無數(shù)戰(zhàn)功,是張士誠、陳友諒等叛軍的克星,二人都被胡大海胖揍過,聽到他的名字就頭痛。

胡大海雖是個粗人,但有識人之能,劉伯溫、宋濂、葉琛、章溢等人都是他向朱元璋推薦的。

當初劉伯溫曾為他相過面,說他短壽,提醒他要聽“小人”之言。當時胡大海不以為意,我堂堂的君子聽什么小人呢?

結(jié)果胡大海理解錯了,劉伯溫所說的小人實際是指的“矮人”。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部將蔣英邀請胡大海前往觀看士兵演習(xí),老胡欣然答應(yīng)。

就要上馬前往時,有一苗將鐘矮子跪于馬前說阻攔道:“將軍千萬不要去,蔣英要加害于你”。就在胡大海一愣神功夫,蔣英掄起大錘砸死了胡大海。

(朱元璋)

雖然后來朱元璋攻下了杭州,殺死了蔣英并血祭胡大海,但死者已矣不能復(fù)生。

綜上所述,我認為胡大海不是福將,劉伯溫已經(jīng)提醒他要聽“小人”之言,當時劉伯溫又不敢說得太直白,畢竟“天機不可泄露”,劉伯溫也是害怕遭天譴,所以沒解釋。

假如胡大海有福分,稍加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端倪,在鐘矮子說出危險時,依然沒及時防備,以致遭蔣英暗算,此乃胡大海命中無福的表現(xiàn)。

二、程咬金是唐朝名將,相傳他活了128歲,此人“大肚能容,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歷侍五朝(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唐中宗)

其實這都是演義書中所言,真實歷史老程死在了武則天之前。

(程咬金)

演義上說老程福大命大造化大,在瓦崗山探地洞得到了皇袍,他穿上正合適,軍師徐茂公掐指一算,程咬金有天子之命。

于是徐茂公設(shè)下了一局,命所有將領(lǐng)拜帥旗,如果誰把帥旗拜立起來,誰就坐瓦崗山的天子。

果然老程命中有福,就他拜起了帥旗,因此他成了瓦崗山大德天子——混世魔王。

老程手中的兵器是“梅花宣斧”,和胡大海的兵器一樣,但老程只會三招半——劈腦門、扎眼仁,剃排骨和砍馬腿。

別看這三招半,一般將領(lǐng)還真干不過他。

程咬金在100多歲時還和番將對陣,番將以為一個老頭子有什么難對付的,結(jié)果被程咬金打得撥馬就逃。

(程咬金)

老程在后面緊追不舍,眼看越來越遠,他把手中的大斧扔了出去,大斧砍死了番將自己轉(zhuǎn)著圈又回到了老程手上。

樂得程咬金哈哈大笑,就在大笑的過程中,老程一頭栽下馬死了。

他的兒子程鐵牛見狀痛哭不已,一口氣沒上來也死了。

這就是演義中的“笑死程咬金,哭死程鐵牛”的橋段。

綜上所述,程咬金沒多大本事,但諸事順利,從將領(lǐng)做到了皇帝,最后長命百歲大笑而逝,這不是一般的福氣,而是天大的福氣。

三、牛皋這個人物我們大家最熟悉,岳飛的把兄弟,他和程咬金性格差不多,福分也差不多,并且打仗招數(shù)都一樣,牛皋也是只會三招。

牛皋用的兵器是“六棱銅锏”,每次打仗都逢兇化吉。

(牛皋)

相傳牛皋乃天上黑虎星下凡,岳飛是大鵬鳥下凡,金兀術(shù)是赤龍下凡。

論武功金兀術(shù)干不過岳飛,牛皋干不過金兀術(shù)。但是最后是牛皋氣死了金兀術(shù)。

話說岳飛被秦檜害死后,牛皋輔佐岳雷征金朝,屢次助大軍逢兇化吉,最后大破烏龍陣,牛皋騎在金兀術(shù)背上,將金兀術(shù)活活氣死,老牛自己也大笑而亡,回歸天界。這就是演義小說的“虎騎龍背,氣死兀術(shù),笑殺牛皋”的橋段。

(笑死牛皋氣死金兀術(shù))

綜上所述,牛皋的福分不如比程咬金,一是活得壽命不如程咬金長,第二牛皋沒做過皇上,不過從命理來說,牛皋是玉帝的手下,其地位同樣不可小覷。

文/秉燭讀春秋

6

是福將,還是草包,看完了你就知道了。

胡大海

胡大海是朱元璋帳下猛將,武藝一般般,但腦袋瓜子靈光,極善用兵,經(jīng)常出奇制勝。

胡大海文化水平不高,自詡是個粗人,但他尊重知識分子,別人占了城池之后,搶錢、搶物、搶美女,而胡大海搶的是人才。


每攻占一處,胡大海四處拜訪人才,像劉伯溫、宋濂、葉琛、章溢這些頂級人才,都是胡大海發(fā)現(xiàn)并推薦給朱元璋的。

胡大海雖然立了許多功勞,但命運十分坎坷。先是大兒子違反了禁酒令,被朱元璋殺了,后是二兒子戰(zhàn)死于沙場,胡大海絕了后。不久之后,胡大海也被叛徒殺害。

胡大海是草包還是福將?應(yīng)該是福將。

程咬金

程咬金大家很熟悉了,他是《隋唐演義》中的和事佬,整天大大咧咧的,喜歡調(diào)解個矛盾,介紹個姻緣啥的。


程咬金一生經(jīng)歷豐富,先是投奔了瓦崗軍,后又投奔了王世充,最后才降了唐,成為了大唐開國大將,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工程之一,排名十九位。

程咬金壽命很長,活了七十七歲,這在古代絕對是個老壽星了,程咬金也是個福將。

牛帛

牛皋(gao),是岳飛手下大將,是農(nóng)家子弟,少年時砍柴為生,他力大無窮,挑五百斤的東西還能健步如飛。

后來,牛皋迷上了射箭,家鄉(xiāng)鳥兒很多,這給了他充分施展的機會,日復(fù)一日練習(xí),終于練就了百步穿楊的功力。


南宋初年,牛皋加入了岳家軍,成為了岳飛手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將,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最終,牛皋死于秦檜之手。

牛皋也是一員福將。

7

如果按話本演義里說的話,這三個老兄的特點很像,都不是武藝高強、能征慣戰(zhàn)的狠角色。但是偏偏運氣特別好,總能遇到意外的幫助,所以又被當成福將每每都打先鋒。只是在真正的歷史中,他們并不是那樣的。

悲情的胡大海

胡大海是最早隨朱元璋起兵的將領(lǐng),也是常遇春之前朱元璋最信任的先鋒官,他勇武過人,面對元將楊完者的十萬大軍打出驚人的戰(zhàn)績。攻略皖南、浙江一帶時,以武功、武德冠絕諸將,堪稱軍人的典范。

更難能可貴的是胡大海雖然是個文盲,但對文人頗為敬重,劉基、宋濂、葉琛、章溢等人都是他推薦給朱元璋的。和另一位天生先鋒常遇春不同的是胡大海并不嗜殺,他自己說“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毀廬舍”,也嚴格的按那些約束了軍隊。

可惜這位與徐達有些相似的將領(lǐng)結(jié)局并不美好,他的長子因私自釀酒被朱元璋親手殺死,他本人招降的苗將蔣英又陰謀叛變,一生磊落的胡大海被騙到八詠樓,與次子一起被殺害。暴怒的朱元璋血祭了蔣英,但也無法改變胡大海已經(jīng)絕后的事實。


長壽的程咬金

程咬金不是賣耙子出身,他正經(jīng)是東平程家的人;他也不是用斧子砍人,人家使的是馬槊;所以他當然不是只會三招,這貨武力值一直是爆表狀態(tài),主將墜馬后可以連殺數(shù)人,在亂軍中把人給救出來,比趙子龍還猛。

另外程咬金也不是面如鍋底,滿臉橫肉加大胡子的形象,世家出身的他身材修長,臉頰偏瘦,有點符合現(xiàn)代帥哥的標準。這樣一個人肯定不可能是福將的,事實上他的軍功都是自己打下來的。

說程咬金運氣好不如說他眼光準,天下大亂時他眼光獨到去了瓦崗,為王世充俘虜后再次眼光獨到的投靠李唐,玄武門之變中更是堅定的站在李世民身邊。最終擅長站隊的程咬金活了77歲,善終。


痛苦的牛皋

正史中的牛皋其實比岳飛年長,因為勇武穩(wěn)重一直被岳飛倚為臂膀,但牛皋的生平比很多人想的復(fù)雜。少年是他以販柴為生,力大無窮,又在山間練就一手好箭術(shù)。金兵南下后,牛皋應(yīng)募弓手,屢有戰(zhàn)功。

但隨著局勢惡化,他投靠了偽齊政權(quán),官至右武大夫,兩年后才再次回歸南宋,被安排到岳飛麾下。岳飛對這個成名已久的老大哥很敬重,牛皋也對那個文武雙全的老弟很欣賞,兩人的化學(xué)反應(yīng)好的驚人。

可惜在一系列大勝又大勝后,岳飛終歸冤死,在痛苦中煎熬6年的牛皋依然堅定的反對議和,于是被田師中毒害。臨終之前,已經(jīng)61歲的老將痛苦不堪,6年隱忍不能馬革裹尸,終死于屋檐之下。牛皋這一生沒有什么福氣,留下的只有家國難復(fù)的痛苦。

8

胡大海是元末明初朱元璋手下的大將。

程咬金是隋末唐初李世民手下的大將。

朱皋是南宋初期岳飛部下的一員大將。

在演義和小說中,這三個人被塑造成草包加福將的形象。

首先,這三個人都不是草包。證據(jù)是,在戰(zhàn)場上,越怕死的人越先死。這三個人都身經(jīng)百戰(zhàn)而未死,可見他們都敢拼敢殺不怕死。敢拼敢殺不怕死,能說是草包嗎?顯然不能!

至于說福將,首先胡大海算不上。他是被叛將蔣英用鐵錘擊碎頭顱暗算而死的,怎么能算福將呢?

牛皋也算不上。在演義中,他是氣死了金兀朮而后笑死的,而在歷史上,他是被秦檜派人用毒酒害死的。

只有程咬金是在唐高宗朝壽終正寢的,享年76歲。

歡迎點評。

9

胡大海是元末明初朱元璋手下的大將,不過他應(yīng)該算不了什么福將,因為他最終意外的死于非命。相傳胡大海是波斯人,作戰(zhàn)非常的勇猛,投靠到當時朱元璋的麾下,在和陳友諒,張士誠等軍閥作戰(zhàn)中,都取得了巨大的功勛。

他當時還向朱元璋舉薦過很多優(yōu)秀的人才,其中就包括宋濂,還有劉伯溫。劉伯溫曾經(jīng)給他算過命說他的命不是很好,同時提醒他要聽小人之言。但是這句話解釋的非常的模糊,畢竟劉伯溫也不敢過分的泄露天機。因為胡大海被害之前,一個矮小的將領(lǐng)跪下來向他告密,可惜他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就被奸人所害。

而程咬金是真真正正的一個福將,相傳他是瓦崗寨的大英雄,混世魔王,并且活了100多歲,而且在100多歲的時候都還能夠同番將作戰(zhàn),把番將打得落花流水。不過在真正的歷史上,程咬金并沒有那么神奇,也沒有活那么長時間,在武則天掌權(quán)之前,他就已經(jīng)退休不久就去世了。不過在諸多開國功臣中,他還是混得非常不錯的。

至于牛皋,則是南宋初年岳飛的手下。他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大福將在說岳全傳中,他屢次幫助岳飛打敗金軍,只不過后來岳飛因為遭到奸臣秦檜所害,最終命喪風波亭,而牛皋只能夠隱姓埋名。后來,岳飛的后代被平反再次北伐的時候,牛皋軍出征最后和金武術(shù)在戰(zhàn)場上同歸于盡。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并沒有這種事情的發(fā)生,因為金兀術(shù)是金國的重要人物,而且并沒有死在戰(zhàn)場上。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guān)注和點評!

10

這就是聽評書聽的,才有這種認知。

過去說評書的藝人,跟說相聲的、唱鼓曲的都相似,基本屬于社會最底層,念過幾年書的都罕見,沒多少文化,完全靠師父長輩口傳心授,就是個糊口的行當。沒有系統(tǒng)看過多少書,更沒可能去研究歷史,所以書的內(nèi)容大多從民間故事、野史傳說中來,而為了編好故事情節(jié),必然要摸索出一些技巧,像人物開臉、穿著打扮、性格語言等,就會套用一些現(xiàn)成的模式,導(dǎo)致了很多人物類型的雷同。其實,這就是說書人的一種程式,傳統(tǒng)評書聽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部書里都有這么一個人物,拋除情節(jié),人物塑造的如出一轍,歸根結(jié)底是為了把故事講好,所以,不用較真,評書不是歷史,想研究歷史人物,還得去看正規(guī)的歷史資料!而評書里的人物,只是為了吸引聽眾,取巧地借用了歷史人物的名聲或某些故事,你把它當作現(xiàn)今比較熱的同人小說來類比,就能理解為什么,也就沒問題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