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鴻章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有多牛?四十年后的抗日戰(zhàn)爭時,一炮擊爛日軍艦艇。

克虜伯大炮,在近代世界上的名聲是非常大的,可它在中國的名聲更大。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大炮,它的口徑有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最大仰角可以達到30度,有效射程能達到19,760米,在3000米的范圍內(nèi),炮彈可穿透65.8毫米的鋼板。

它是由德國的克虜伯公司生產(chǎn)的。李鴻章于1871年訂購了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

第1批運到中國的克虜伯大炮共有114門。這114門大炮,全都被李鴻章裝備在了淮軍當中。這次共裝備完成了19個炮營,可以算是中國近代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炮兵部隊。

克虜伯大炮在中國的名聲非常大,不光是因為清王朝用它組建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支炮兵部隊,還在于1896年左右裝備在的克虜伯大炮,在過了40年后的抗日戰(zhàn)爭,這些大炮還可以使用,并且做出了大的貢獻。

1937年日軍進攻廈門的時候,裝備在湖里山炮臺上的克虜伯大炮,只一炮,就打爛了日軍的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

李鴻章為什么選擇了德國的克虜伯大炮?

  • 清王朝派人到歐洲求個先進武器,卻遭到英法等國的領(lǐng)域,唯獨德國克洛勃公司熱情接待了他們。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19世紀60年代左右,以李鴻章,張之洞等為代表的洋務(wù)派發(fā)起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主旨的洋務(wù)運動。

洋務(wù)派們認為,要想使國家更快的強大起來,就要組建起一支強大的軍隊。而近代中國的軍隊戰(zhàn)斗力低下的原因就是因為武器的落后。

所以,1866年清王朝派了一支選購武器的考察團到歐洲國家去考察。

本來這是一筆很大的生意,但不知為什么,英國和法國等國都對他們很冷淡。唯獨到德國,他們卻受到了非常熱情的接待。

尤其是德國的克虜伯公司,那更是招待的非常周到?颂敳镜膭(chuàng)始人阿爾弗雷德 克虜伯親自接見了考察團。這讓收到消息的李鴻章對克虜伯公司充滿了好感。

  • 克虜伯大炮在色當會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強大的火力,讓李鴻章決心購買克虜伯大炮

就在李鴻章對克虜伯公司充滿好感,準備購買克虜伯大炮的時候,克虜伯大炮在普法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威力。

在非常著名的色當會戰(zhàn)中,普魯士軍隊利用強大火力的克虜伯大炮使得法國軍隊損失非常慘重。

獲勝的普魯士軍隊僅僅損失了9000多人,而法國軍隊卻損失了12.4萬人。

聽到這個消息后,李鴻章這樣向朝廷做了如下匯報:

后膛裝藥槍炮最為近時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遠,僅可為守營墻護大炮之用。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zhì)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現(xiàn)在俄德英法各國平地戰(zhàn)陣皆以此器為最利,陸軍炮隊專用此種,所需子彈之價格與炮價相等!

至此,李和章確定使用德國克虜伯公司的克虜伯大炮。前面我們就說了,他一口氣采購了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

后來在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的時候,購買的外國艦船上所配備的大炮均為克虜伯大炮。

據(jù)統(tǒng)計,從1877年到1896年,清王朝共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購買的克虜伯大炮約有2000多門之多。當時中國沿海主要城市的炮臺上,裝備的大炮,基本上都是克虜伯大炮。

可是,因為清王朝本身的腐朽,有如此威力巨大的克虜伯大炮,依然沒有擋得住列強的入侵,中國還是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當中。所以說,不管多牛的武器,真正要發(fā)揮作用還是要使用這個武器的人足夠牛。

大家認為,是不是這樣呢?

最佳貢獻者
2

克虜伯大炮在近代世界戰(zhàn)爭史上,真可謂大名鼎鼎,不僅備受德軍的鐘愛,而且更是受到了李鴻章的追捧。為此,李鴻章不惜花費巨資在10年里購買了2000多門克虜伯大炮,不僅將它作為晚清的岸防炮使用,而且還將其安裝在了北洋水師的艦船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克虜伯大炮就是近代晚清海防的代名詞。那么,李鴻章為何如此喜歡德國的克虜伯大炮,還有就是這個克虜伯大炮到底有多厲害呢?萬萬沒有想到它竟然在抗日戰(zhàn)爭中大顯神威!

克虜伯大炮誕生于德國埃森的克虜伯公司,這是一種鋼鐵后膛大炮,口徑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仰角可達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每分鐘可發(fā)射1-2發(fā)炮彈,這真的就是一尊鋼鐵巨獸。這克虜伯大炮不僅看起來就令人膽戰(zhàn)心驚,而且實戰(zhàn)更是了得,克虜伯大炮在普法戰(zhàn)爭中大顯神威。當時,法國攻入萊茵河,普魯士阻擊法軍,本來實力懸殊,普魯士岌岌可危,但是克虜伯大炮的加入完全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使得這場戰(zhàn)爭反而變成了普魯士對法國的屠殺!在此戰(zhàn),普魯士僅僅損失9000多人,而法國軍隊損失12.4萬人,戰(zhàn)損比達到了1:14。

此戰(zhàn)之后,克虜伯大炮聲名遠揚,成為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巨炮。恰逢此時,清朝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洋務(wù)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李鴻章大規(guī)模地購買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威力巨大的克虜伯大炮自然引起了李鴻章的注意。隨后,清政府派了一個外交使團出使德國,得到了德國熱情的款待,這種有別于其它列強的尊重,給清政府帶了極大的好感。就這樣經(jīng)過一番考察,清政府認為德國的克虜伯大炮不僅威力巨大而且價格也不貴,還負責培訓,用戶體驗極好。于是乎,在1871年,李鴻章向克虜伯公司開出了一張巨額訂單——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并且后續(xù)一直繼續(xù)追加訂單,不僅將其作為岸防炮使用,而且還將其搬上了北洋水師的軍艦。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厲害的巨炮,卻并沒有在此后清軍的作戰(zhàn)中大顯神威。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擁有大量克虜伯大炮的清軍,一敗涂地。那么,為何在普法戰(zhàn)爭中威力無比的克虜伯大炮在清軍手中就成了一堆破銅爛鐵,難道是克虜伯大炮落伍了嗎?

當然不是了,當時的克虜伯大炮依然是非常先進的,即使在一戰(zhàn)中依然是德軍的主力,令敵人聞風喪膽。在清軍與帝國主義列強的作戰(zhàn)中,清軍的武器并不差,甚至比外國人的裝備還要好,之所以清軍不堪一擊,不是清軍武器不如人,而是清軍鮮有像聶士成一樣有死戰(zhàn)之心的將士,遇到洋人就不戰(zhàn)而逃,再好的武器又有什么用呢?

雖然李鴻章購買了數(shù)量眾多的克虜伯大炮,但并沒有清軍與洋人的作戰(zhàn)中大顯神威,只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是克虜伯大炮子在抗日戰(zhàn)爭中大顯神威。1937年9月,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當年李鴻章購買的克虜伯大炮依然是我們海防的主力軍。當時,日軍進犯廈門,胡里山炮臺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fā)出了怒吼,一聲巨響,一炮就擊毀了日軍的“若竹”號輕巡洋艦,令日軍膽戰(zhàn)心驚,這是李鴻章萬萬沒有想到的!

3

1937年9月3日,日本?哲娺M犯廈門。廈門海防胡里山炮臺在指揮官何榮冠的指揮下,率先開炮迎擊,一發(fā)命中,重創(chuàng)日軍驅(qū)逐艦若竹號,其他兩艘軍艦見若竹號受重創(chuàng),連忙夾帶若竹號向外海逃跑。

胡里山炮臺乃是1888年李鴻章搞洋務(wù)運動時,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當時一共買了328門,只有兩門安置在胡里山,其他大部分安置在旅順、大連、威海、煙臺等環(huán)渤海地區(qū)。

不言而喻,清政府購買這些克虜伯大炮的首要目的,是拱衛(wèi)京畿。

克虜伯大炮擁有280毫米的口徑,炮管長11.2米、重44噸,最大射程近20公里,炮彈3公里內(nèi)可穿透65.8mm的鋼板。在當時,擁有質(zhì)量過硬的克虜伯大炮就相當于擁有“真理”,李鴻章采購克虜伯大炮,不失為明智之舉。

從半個世紀之后,胡里山炮臺一彈將日軍驅(qū)逐艦若竹號打成重傷也可看出,克虜伯大炮的威力的確不俗。

“克虜伯”這個漢譯名字(原名kruup),也出自李鴻章。

在中國,克,意味著克敵制勝;虜,則指代蠻夷番邦;伯,是一種貴族頭銜。克虜伯三字,無疑寄托了李鴻章的厚望。

不過,克虜伯大炮的短板也非常明顯——巨大、笨重、操作復雜。

因此,這個笨重的大家伙自安置海防開始,一直都是在戰(zhàn)略上威脅敵人,真正發(fā)揮實戰(zhàn)效用的機會不多。

從購買克虜伯大炮到重創(chuàng)若竹號,更是過去了近半個世紀!

被克虜伯大炮重創(chuàng)的若竹號,又是怎樣的角色呢?

1921年,若竹號在日本川崎造船廠動工,次年竣工下水。它的標準排水量900噸,航速35.5節(jié)。其主要特點就是輕便、快捷,機動性強。因這一特點,若竹號在日海軍主要擔任警備任務(wù)。

與克虜伯大炮誕生時的同時代軍艦相比,若竹號在速度上有絕對的優(yōu)勢——甲午戰(zhàn)爭中,清日雙方時速最快的軍艦吉野號,也只有22.5節(jié)。以若竹號的速度,說它“來無影去無蹤”,一點也不為過。

普通的岸防炮想要打中這樣的快速移動目標,真真有點兒難。

縱向來看,若竹號與胡里山克虜伯大炮相比,超出了不止一個時代。從實戰(zhàn)表現(xiàn)來看,即便過去了半個世紀,克虜伯大炮的威力依舊。

須知,這些克虜伯大炮乃是清政府斥巨資購買,每門大炮的至少2萬兩白銀,而當時清政府購買的北洋水師主力艦定遠艦、鎮(zhèn)遠艦加起來也才340萬兩。

清政府為了鞏固京畿,僅從克虜伯公司購買大炮,就用了600萬兩白銀。加上為這些大炮構(gòu)筑炮臺、培訓炮兵、解決吃喝度用等開銷,則清政府的花費將十倍不止,而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也才7500萬兩白銀。

清政府花了這么多錢,克虜伯在晚清動蕩的時局中,表現(xiàn)如何呢?

1894年,清日甲午戰(zhàn)爭中,李鴻章一手創(chuàng)建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傾力打造的炮臺防御體系幾乎沒怎么發(fā)揮作用,守炮臺的士兵便不戰(zhàn)而逃。

六年后,悲劇再度上演。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固若金湯的環(huán)渤海炮臺陣地的代表大沽口炮臺,僅僅堅持了6個小時,失陷。駐守炮臺的近千名清軍官兵陣亡,敵軍僅陣亡255人——守城戰(zhàn)爭打成這個樣子,真真是對不起清政府花的那么多銀子。

讓八國聯(lián)軍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他們登上大沽口炮臺,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里竟然有96門克虜伯大炮、84門德式速射機關(guān)炮、3萬支毛瑟槍和來福槍、以及無數(shù)的彈藥;而侵華的八國聯(lián)軍僅有83門各式火炮。

如果守城清軍能夠合理利用這些槍支彈藥,八國聯(lián)軍很難登陸。

結(jié)果呢,清軍擁有這么多先進的大炮,依舊沒能拱衛(wèi)京畿,甚至還把京畿丟了!大沽口等一系列海防炮臺,也在戰(zhàn)后被拆除。

縱觀清末的對外戰(zhàn)爭,說清政府“花做多的錢,挨最痛的打”,真真不為過。

克虜伯大炮的威力如此之強,在渤海灣安置了上百門這樣的“真理”武器,清軍在甲午戰(zhàn)爭中為何還會落得慘?

或許有一點可以揭示其失敗的原因:李鴻章出訪歐洲,受到克虜伯公司的熱情款待,克虜伯承諾李鴻章,如果清政府從他們這里購買軍火,將給他3厘的回扣。僅僅購買克虜伯大炮這一項,李鴻章就拿了43萬馬克回扣。

窺一斑而見全貌,清軍之慘敗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只可惜,克虜伯大炮無罪,卻要替大清國的衰亡背黑鍋。有一種說法就是,買這么多大炮也沒發(fā)揮什么作用,還不如用來買軍艦,這樣就有可能贏下甲午海戰(zhàn)!

圖為若竹號模型

同樣的克虜伯大炮,在換了一群官兵操控之后,即便它落后了一個時代,依舊將日軍若竹號打得狼狽逃竄。

不得不說,仗是用武器打,決定最終勝負的,還是靠人。

4

李鴻章是克虜伯大炮的鐵粉兒,當年訪問歐洲各國時,對于德國克虜伯公司的這些洋玩意兒可謂是情有獨鐘。

其對于克虜伯大炮的評價頗高:

“后膛裝藥槍炮最為近時利器。查格林炮一宗不能及遠,僅可為守營墻護大炮之用。惟德國克虜伯四磅鋼炮可以命中致遠,質(zhì)堅體輕,用馬拖拉,行走如飛,現(xiàn)在俄德英法各國平地戰(zhàn)陣皆以此器為最利,陸軍炮隊專用此種,所需子彈之價格與炮價相等。”

李鴻章之所以如此青睞克虜伯,這第一肯定是因為克虜伯大炮本身良好的產(chǎn)品質(zhì)量。

德國人嚴謹?shù)谋院偷聡そ撑c生俱來的工匠精神,賦予了克虜伯大炮出類拔萃的性能,使得克虜伯大炮成為晚清歷史上近海防御的主要火力。

北洋艦隊中著名的鎮(zhèn)遠艦、定遠艦,均裝備著大名鼎鼎的克虜伯大炮。當時組建北洋水師,李鴻章原本是準備找造船技術(shù)最好的英國合作,但后來卻選擇了德國船,其很大原因就是德國軍艦上會給他裝上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軍火公司始創(chuàng)于18世紀末,公司的前身是克虜伯家族的佼佼者弗里德里希以家族姓氏創(chuàng)建的大型鑄鋼廠。

18世紀的德國在戰(zhàn)爭的影響下面臨著社會混亂、經(jīng)濟蕭條的可悲局面,克虜伯鑄鋼長的銷售額并不景氣,一年的收入甚至無法結(jié)清員工們的工資。

克虜伯鑄鋼場的創(chuàng)立者弗里德里希在失敗的人生中郁郁而終。

弗里德里希去世后,他的兒子阿爾弗雷德接手了鑄鋼場的生意,阿爾弗雷德是一位狂熱的武器愛好者,更是一個視鑄鋼為藝術(shù)的“瘋子”。他在上任之初便將鑄鋼場交給了副廠長經(jīng)營,而阿爾弗雷德則隱姓埋名的跑到英國、法國的大型鑄鋼廠中去當學徒,學習“特殊”的鑄鋼的技術(shù)。

沒有人知道阿爾弗雷德的心中在想些什么,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想做些什么…… 18世紀末,年邁的阿爾弗雷德跳上了德國崛起的快車,他將瀕臨倒閉的鑄鋼場改頭換面,成立了日后名震國際的“克虜伯軍火公司”。

克虜伯軍火公司拿出的第一件作品便是“克虜伯大炮”,克虜伯大炮全長17.3米,炮長11.2米,就長度而言,克虜伯大炮稱的上是大炮中的“巨無霸”。

在沒有電子推動技術(shù)的18世紀末期,炮管的長度決定著炮膛的推動性,而炮膛的推動性決定著大炮的有效射程,中小型大炮的有效射程在百米至千米不等,而炮管長度達11米的克虜伯大炮則能將有效射程延長至近2萬米!(19760米)

克虜伯大炮重約44噸,巨大的體積賦予了它碎石穿鐵的恐怖破壞力,克虜伯大炮的口徑約280mm左右,要知道一門炮口直徑為88mm的大炮便足以穿透普通坦克的護甲,可想而知克虜伯大炮的實力有多么恐怖。

據(jù)說,克虜伯大炮3000米以內(nèi)能夠穿透65mm厚的船用復合型鋼板。一般重型坦克所裝備的裝甲厚度為50mm—80mm左右,也就是說克虜伯大炮的威力足以干掉一輛造價昂貴的重裝坦克,這在19世紀前葉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北洋大臣李鴻章在觀看克虜伯大炮的射擊演練之后被震撼的說不出話來,他無法想象落后的大清國要如何與西方國家展開戰(zhàn)爭……

當然了,除了克虜伯大炮本身的質(zhì)量以外,德國克虜伯公司給予李鴻章的良好印象也是其選擇他們的重要原因。

1866年,洋務(wù)運動開展初期,本著強軍強國的目的,清政府特地組建了一支訪問考察團,去到列強門所在的歐洲,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地方,考察學習,并準備購買武器。

但是,英法列強們看不起落后的東方人,考察團在英國和法國受盡了冷遇。反而是當時的普魯士王國(德國前身)克虜伯公司,熱情的招待了這些遠道而來的客戶?颂敳镜膭(chuàng)始人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甚至親自招待,給考察團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他(阿爾費雷德·克虜伯)熱情、好客,不像英國人、法國人那樣藐視我們的長衫、馬褂和長辮,他彬彬有禮地用盛宴款待我們這些中國人!”

后來普法戰(zhàn)爭,普魯士擊敗了老牌列強法蘭西帝國,算是幫清朝人出了一口惡氣。要知道法國人算是當年列強最不要臉的,也是欺負中國最狠的,可以說是僅次于沙俄、日本。特別是在當年,他們和英國的強盜行徑,更是為國人所痛恨。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清朝內(nèi)部對于普魯士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當然了,相對而言哈。

1871年,李鴻章向克虜伯公司開出了一張巨額訂單,訂單包括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第一批114門克虜伯大炮運到中國后,李鴻章將它們率先裝備在淮軍中,一共裝備了19個炮營。這是中國第一支近代炮兵部隊。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成軍。德國克虜伯公司派出特使前來祝賀。在成軍儀式上,李鴻章對克虜伯特使說:

“結(jié)識克虜伯先生是我一生莫大的榮幸,十二年前他贈送我多頭火車模型,今天,又是他幫我們的駐德公使和留學生得到魚雷德磷銅秘煉之法,使我北洋的軍力大增。 

1894年,由李鴻章組織的建立的北洋水師在黃海海域進行演練,隨著定遠號上克虜伯大炮噴射出的濃烈火焰,黃海海面上響起了一聲驚天巨吼。一顆重達三百公斤的巨型炮彈以每秒五百米的速度向遙遠的海平面飛去,這一炮不僅震驚了西方國家,更擊碎了大清國上下守舊派的迂腐之心。

對于世界來說,克虜伯大炮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對于中國來說克虜伯大炮則象征著中國人民向世界看齊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克虜伯大炮,在清朝滅亡后依然發(fā)揮這功用。1937年9月,日軍進犯廈門。胡里山炮臺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fā)出怒吼,一炮擊爛日軍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此后8個月內(nèi),日軍未敢再犯。

5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得到了曾國藩的大力栽培,是晚清的名臣之一,是洋務(wù)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

一,李鴻章其人

李鴻章創(chuàng)辦了江南制造總局,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制造工廠,生產(chǎn)了很多仿照洋人的器械,并且引進了不少洋人的先進器械,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但是李鴻章也因為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馬關(guān)條約》和《辛丑條約》,所以形象不佳。

李鴻章思想還比較開放,比如他想在慈禧晚年建設(shè)鐵路,但是開始慈禧覺得會破壞老祖宗的風水沒同意。后來李鴻章也意識到?jīng)]有武器,武器落后就要挨打,于是就想到了去外國買大炮。因為本國沒有先進的技術(shù),根本制造不出來。



正是洋務(wù)運動的開展,促進了中國向國外買大炮。洋務(wù)運動是清政府發(fā)起的自救運動,目的在于向西方學習,不再閉關(guān)鎖國,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shù),實現(xiàn)自強和求富的目標。從而擺脫被侵略,被殖民的命運,走上先進國家的道路。

二,李鴻章派代表團去國外考察購買大炮

清朝先派遣了代表團,去了英國,去了法國,表達了自己想購買大炮的意圖,但是這兩個國家太橫,買賣沒有做成。

后來,清朝的代表團又去了德國,受到了德國的熱情招待。德國兵工廠建造的武器非常先進,而且他主要就是靠賣兵器發(fā)家,自然哪家都是買家,只要給錢都行,當時日本也從德國買了不少先進的武器。

1871年,李鴻章代表大清向德國克虜伯公司訂購了數(shù)量高達328門的各種口徑的大炮。



克虜伯大炮口徑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仰角可達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彈3000米內(nèi)可穿透65.8mm的鋼板,每分鐘可發(fā)射1—2發(fā)炮彈。第一批114門大炮克虜伯大炮運抵中國后,被李鴻章列裝在淮軍中,一共裝備了19個炮營。

此后的20年間,李鴻章又先后多次從德國買大炮,共計2000多門。

三,克虜伯大炮顯威力

后來,在著名的德國和法國的一次戰(zhàn)爭中,也就是那次色當會戰(zhàn)中,德國士兵用的大炮就是克虜伯大炮,威力非常巨大,打的法國找不著北,法國損失慘重,共有十幾萬人失去了生命,而德國僅僅付出了不到1萬人生命的代價。

所以這就是堅定了李鴻章堅持不斷的向德國購買這種大炮的原因。因為他知道落后就要挨打。

克虜伯大炮在后面的日本侵略我方的”廈門要塞保衛(wèi)戰(zhàn)”中,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奠定了我方勝利的格局。



1937年9月3日早上,日本南支艦隊突然攻擊我國廈門機場以及周邊要塞。等著日軍艦隊走近了,達到了有效的射程,大約5公里的時候,各炮臺上的克虜伯大炮對著日軍艦隊一起發(fā)炮,日軍艦隊中的主力驅(qū)逐艦立即被擊中,斷成兩截,傷亡慘重,最后慘淡撤退。

雖然李鴻章引進的克虜伯大炮威力無窮,但是風雨飄搖的清政府已經(jīng)走到了末日。先進的大炮依然無法挽救腐朽的清政府,只學習西方的軍事,卻不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和制度,也只是一種短視的行為,再先進的武器也絲毫扭轉(zhuǎn)不了清朝滅亡的結(jié)局。

6

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大炮是德國克虜伯家族生產(chǎn)的先進武器,這種大炮曾經(jīng)幫助俾斯麥在19世紀中期先后打敗了奧地利和法國。

克虜伯大炮口徑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仰角可達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彈3000米內(nèi)可穿透65.8mm的鋼板,每分鐘可發(fā)射1—2發(fā)炮彈。

傳入中國

19世紀六七十年代,清政府掀起了一場口號為“自強”的洋務(wù)運動,代表人物李鴻章。李鴻章大力創(chuàng)辦軍工廠,從國外購買先進機器設(shè)備,并著手組建海軍,試圖壯大海防力量。同時,派遣大量留學生出國深造,學習外國先進技術(shù)。

1866年6月27日,李鴻章帶領(lǐng)清政府第一支外交使團訪問德國。清使團得到了德國政府的熱情歡迎,克虜伯家族還盛情款待了李鴻章等人。

有別于其他國家的尊重,使李鴻章對德國政府頗有好感。另外,德國方面也表示沒有侵略中國的意圖。經(jīng)過多方考慮,李鴻章決定放棄與英法等國的生意往來,轉(zhuǎn)而投向德國。

1871年,李鴻章向德國購進328門克虜伯大炮,德國派出軍事指揮官指導淮軍用炮,李鴻章還從淮軍、北洋武備學堂選拔出優(yōu)秀人才,送往德國深造。

大炮威名

從1871年起,德國的克虜伯大炮一尊接著一尊輸入中國,逐漸成為中國海防的中堅力量,在中法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庚子之役等戰(zhàn)爭中,隨處可見克虜伯大炮的身影。

民國建立后,在中國服役幾十年的克虜伯大炮老當益壯,依然活躍在各處戰(zhàn)場。淞滬大戰(zhàn)時,吳淞炮臺的國軍就是操著克虜伯大炮抗擊日軍。

1937年9月,日軍進犯廈門。胡里山炮臺上配備的克虜伯大炮發(fā)出怒吼,一炮擊爛日軍一艘輕巡洋艦“若竹”號?颂敳笈诘馁|(zhì)量之好可見一斑。

7

這個問題,要看看當年克虜伯大炮進口了多少:

先說比較先進而且威力很強的速射炮。根據(jù)克虜伯公司的出口記錄,共有:

  • 35倍克式120炮7門(廣乙廣丙6門,發(fā)北洋水師試用樣品1門),
  • 40倍克式120炮8門(福靖3門備用3門煙臺東炮臺2門),
  • 40倍克式150共5門(裝備膠州灣炮臺)
  • 35倍克虜伯150半速射炮14門(威海衛(wèi)炮臺12門,煙臺西炮臺2門)
  • 合計34門。

這些火炮射速快威力大,120速射炮最高射速每分鐘10發(fā),152速射炮最高射速每分鐘6發(fā)。

另外李鴻章還進口有大量的重炮,最有名的有:

1.定遠級8門305毫米重炮

2.平遠級1門260毫米重炮

3.致靖經(jīng)來濟共12門210毫米重炮

4.趙北嘴炮臺2門280毫米重炮

5.原定安裝在旗頂山炮臺的6門280臼炮。

其余大量240.210.150 火炮未統(tǒng)計。

至于胡里山炮臺火炮,那是由閩浙總督卞寶第等人引進的,與李鴻章無關(guān)。

但是與胡里山炮臺同型的280巨炮,也安裝在威海趙北嘴炮臺兩門,并且參與了甲午戰(zhàn)爭,倒是有的。

這四門炮口徑有280毫米,炮管長11.2米,重44噸,最大仰角可以達到30度,有效射程能達到19,760米,在3000米的范圍內(nèi),炮彈可穿透65.8毫米的鋼板。

威海趙北嘴炮臺的兩門280重炮,被日軍繳獲后,曾經(jīng)一炮擊穿靖遠艦穹甲,并將其擊沉。

至于廈門胡里山炮臺的兩門280重炮,則沒有什么戰(zhàn)績,擊沉日艦“若竹”屬于誤傳。

8

李鴻章從德國引進的克虜伯大炮有多牛,這得要看它能產(chǎn)生多大的威懾力、影響力與實戰(zhàn)表現(xiàn)來看。

我們來說下李鴻章為何選擇克虜伯大炮,同時解釋克虜伯大炮有多厲害和產(chǎn)生的巨大威懾力與影響力。

國家的強大離不開軍隊的強大,清朝想要快速的提升軍隊的戰(zhàn)隊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現(xiàn)代武器”,來武裝自己。

于是1866年,清政府組織了一支考察團,李鴻章便在考察團中,一行人前往歐洲各國考察和選購兵器,但在英、法等國皆受到冷落與藐視。只有在德國受到了重視和周到的招呼,特別是克虜伯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更是親自接見,并盛宴款待考察團一行人。


由此李鴻章對克虜伯公司產(chǎn)生了極大的好感,但這還不能成為李鴻章購買“克虜伯大炮”的理由。直到后來克虜伯大炮在普法戰(zhàn)爭中“大顯神威”,在克虜伯大炮的加持下,普魯士大獲全勝,以損失九千多人的條件殲滅法軍12.4萬人,戰(zhàn)損比達到了驚人的1:14,這直接讓產(chǎn)生了李鴻章購買克虜伯大炮的“沖動”。

在李鴻章看來“克虜伯大炮”采用的是后膛裝藥的技術(shù),威力巨大,是別的火炮所不能及,并且只需要裝備4磅的鋼炮,便可輕松擊穿敵艦,最主要的是價格還不貴。

  • 于是1871年,李鴻章向克虜伯公司開出了,第一張巨額訂單,包括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用他們裝備了我國第一支近現(xiàn)代炮兵部隊。


到了組建北洋水軍時,李鴻章出于對“克虜伯大炮”在自己心中的“影響力與信任感”,放棄了選擇英國的戰(zhàn)艦,轉(zhuǎn)而選擇了送給德國伏爾鏗造船廠的“定遠”級戰(zhàn)艦,并且這張訂單也是送給德國伏爾鏗造船廠的首張訂單,而李鴻章選擇的理由僅僅只是因為德國的鐵甲艦裝備了“克虜伯大炮”。

甚至在后來購買的巡洋艦“致遠號”與“靖遠號”上,李鴻章都要求在主炮的位置上裝備兩門210毫米口徑的“克虜伯大炮”。

由此不難看出,克虜伯大炮在李鴻章心中的份量有多重。

根據(jù)數(shù)據(jù)資料顯示,在1877-1896年,這近20 年的時間里,清朝向德國采購的“克虜伯大炮”約2000門左右,這2000門克虜伯大炮也在40年后的抗日戰(zhàn)爭中,讓狂妄自大的日軍吃盡了苦頭。

特別是在1937年9月,胡里山炮臺上的克虜伯大炮,更是一炮擊沉日軍進攻廈門的巡洋艦“若竹”號,直接威懾日軍8個月的時間里,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克虜伯大炮”有多牛,相信大家在看完以后應(yīng)該在心里有把尺去衡量。吃瓜群眾們,你們怎么看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一起討論哦。

9

早在清光緒年間,李鴻章為了加強沿海的岸防能力特意從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購買了四門280毫米后膛海岸炮,分別放置在閩江口電光山炮臺和胡里山炮臺,目前僅存胡里山炮臺一門。在當時那個年代,克虜伯大炮無論是從射程還是從威力上,都堪稱世界第一!其在30度仰角射程可達19760米。胡里山炮臺建成后,共在1896年至1985年經(jīng)歷了三次海戰(zhàn),其中1937年9月3日日本艦隊進攻廈門時,守軍憑借胡里山炮臺成功擊退來犯之敵。

圖、胡里山克虜伯巨炮的理論射程

胡里山炮臺位于廈門市東南沿海地區(qū),現(xiàn)在炮臺中僅存有一門德國克虜伯280毫米海岸炮,這也是現(xiàn)存19世紀世界上最達的海岸炮。這門克虜伯大炮全重87123千克,其中管重4.4噸,炮長11200毫米,炮尾管壁厚約500毫米,炮口管壁厚約80毫米。這門280毫米巨炮采用六層筒緊身管,能使身管壁內(nèi)產(chǎn)生有效的應(yīng)力分布。其中在裝填藥室是巨炮最堅固的地方,該圓柱形藥室長2140毫米,壁厚約500毫米。

圖、胡里山炮臺鳥瞰圖

胡里山炮臺的克虜伯巨炮采用后膛火炮結(jié)構(gòu),每分鐘可以發(fā)射1~2枚炮彈,能夠連續(xù)發(fā)射數(shù)百枚炮彈?颂敳夼跒榱吮U蠐舭l(fā)效率還采用提彈裝填系統(tǒng)和彈丸輸送系統(tǒng),在戰(zhàn)時提單彈系統(tǒng)能快速將270~345千克的彈丸提升至2.85米高。從設(shè)計上看,胡里山炮臺和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炮臺結(jié)構(gòu)為半城堡半城垣式。軍艦在外處難以識別,而炮臺內(nèi)部則有暗道相同,利于堅守攻擊。

胡里山炮臺威脅巨大,即使到了民國時期仍有較大威脅。胡里山炮臺原有2門巨炮,其中一門在1958年的大煉鋼鐵時被拆毀,先僅存一門,有興趣的軍迷可以前往一睹尊榮。

10

1866年中國第一個外交使團訪問德國,代表團成員張?zhí)┰诨貒笙蚶铠櫿伦髁藞蟾,他參觀了德國最著名的軍火及鋼鐵制造商克虜伯集團,并且說克虜伯對中國人非常友好和熱情,不像英國人法國人那樣蔑視我們的長衫、馬褂和長辮,反而用盛宴款待他們。

李鴻章非常高興,因為他早就研究過世界各國炮廠生產(chǎn)的大炮質(zhì)量,并且認為克虜伯家族生產(chǎn)的大炮優(yōu)于美、法等國的大炮,并且清朝很有必要裝備更優(yōu)良的武器,所以幾年后的1871年,李鴻章就在科隆商人費雷德里次·佩爾的鼓動下,一口氣從克虜伯家族買來328門各種口徑的克虜伯大炮,布防在山海關(guān)、大沽口等炮臺,以拱衛(wèi)京城。

1874年日本軍隊侵占臺灣,讓李鴻章見識到了日本人的戰(zhàn)爭嘴臉,放棄了和日本聯(lián)手抗擊列強的想法,派遣了留學生去克虜伯集團培訓,并從1877年到1896年之間一共購買了克虜伯大炮兩千余門。

北洋水師的“定遠”、“鎮(zhèn)遠”、“濟遠”等艦的主炮都裝備有克虜伯兵工廠30.5毫米的雙管巨炮,這種大炮射程遠,火力強大。在艦船和炮臺上裝備了克虜伯大炮后,李鴻章還很“騷包”的讓丁汝昌帶著軍艦去日本海溜了遛彎,狠狠地出了口惡氣。

1884年甲申馬江中法海戰(zhàn)中,閩江口長門炮臺使用210毫米的克虜伯大炮“缺嘴將軍”一炮擊沉了法國旗艦并擊斃主帥孤拔,其余軍艦懸白旗逃遁。

甲午威海之戰(zhàn),北洋海軍在“康濟”艦管帶薩鎮(zhèn)冰帶領(lǐng)下,占領(lǐng)劉公島上的日島炮臺,使用多門240毫米、200毫米的克虜伯大炮重創(chuàng)多艘日本軍艦,擊退了日本多次進攻。

當然關(guān)于克虜伯大炮最有名的是“廈門要塞保衛(wèi)戰(zhàn)”,當時廈門守軍司令黃濤調(diào)了6門新式克虜伯速射炮加載了云頂巖山上,來填補白石炮臺和胡里山炮臺填彈的時間空隙。當日軍敵艦與白石炮臺相距4500米時,白石炮臺的克虜伯大炮和云頂巖山上的6門克虜伯速射炮突然發(fā)威,組成一道雙層火力網(wǎng),逼迫敵艦先后回縮大擔島和青嶼之間的海域,這時胡里山炮臺開炮,將日本驅(qū)逐艦攔腰擊中。

據(jù)當時的戰(zhàn)地記者記載,每當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攻克一座炮臺時,都會站在克虜伯大炮上歡呼勝利,因為克虜伯大炮讓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實際上,克虜伯大炮和陸軍、海軍乃至國防都有著重要意義,我們所熟知的北洋海軍,淮軍、新建陸軍等陸軍都裝備并使用克虜伯大炮,還有南洋沿海、北洋沿海、福建沿海和兩廣沿海的炮臺都有克虜伯大炮的身影。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