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良淑德,艷蓋三國是對三國時期第一美女文昭甄皇后(傳名甄宓)的評價。
相關(guān)甄宓的記錄很多,有的是史料記述,有的則是出自《三國演義》,異聞傳說更是不勝枚舉,但有幾點基本趨于一致,對甄宓的品德贊賞有加,對她的美貌倍加推崇,對她的遭遇和悲慘結(jié)局都抱以同情。
一般來說,歷史上的大名人大美女配以算命先生的戲碼不足為奇,比如歷史上著名的女帝武則天,袁天罡初見她時“沒事走兩步”的事跡廣為流傳;
再比如一句“公相貴不可言”后,郭山甫將后來成為郭寧妃的女兒強塞給了朱元璋,不要不行那種,并且附贈郭英、郭興兄弟二人,兄弟倆最后都論功封侯;
又比如非職業(yè)選手道光重臣陶澍陶子霖,回家探親偶遇老友之子胡林翼頓時“驚為偉器”,“我已得一快婿”仗著自己一窩的閨女數(shù)量眾多,馬上抻出來一個和胡林翼定了娃娃親,別墅、家資、嫁妝、婚慶全包,招了個上門女婿,如果不是胡林翼死得早沒趕上總攻天京,一等侯未必就是曾國藩的,曾國藩自己也承認胡林翼首功。
陶澍女兒一大堆,但兒子就獨苗一支,看到尚未發(fā)跡,比窮困潦倒也好不了多少的左宗棠以后,立刻讓兒子陶桄與左宗棠的長女左孝瑜定了親。
甄宓小時候也遇到過算命先生-鐵嘴相面博士劉良:“此女貴乃不可言。”如果劉良水平夠高的話,其實應(yīng)該再加一句:“此女慘亦不可名狀。”
賢良淑德
官宦世家,家教極嚴,兄弟姐妹們不敢出門亂跑,只在閣樓上偷偷看著街頭的馬戲,當時年僅10歲的甄宓就對她們說:“此其女人之所觀邪!瘪R戲當然誰都能看,甄宓的意思是作為女子不能這么沒作派的偷偷看。由此看來,甄宓家中的在女德方面的教育非常到位。
雖然尊女德,但在知識汲取方面她卻又不拘一格,偏愛舞文弄墨,這次輪到哥哥對他不以為然,大概是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些是你一個女子應(yīng)該學的么?甄宓則說:“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戒,不知書何由見之?”自古以來賢淑女子沒有一個不經(jīng)學習就能知成敗,懂自律的,不看書怎么知道這些道理呢?
天下大亂必定導(dǎo)致民不聊生,隨著而來的就是饑荒和瘟疫,有如定數(shù),很多百姓經(jīng)濟上拙荊見肘,連勉強糊口的糧食也快耗盡,紛紛出售自己家中的金銀細軟、陪嫁首飾等等,甄宓的母親是來者不拒統(tǒng)統(tǒng)收購,盼著哪年太平了能賣個好價錢,反正錢在家放著也不能下崽。
甄宓規(guī)勸母親不要趁火打劫,這種落井下石的行為太吸仇恨,饑民們真反了的話,咱家白地一瞬間,懷璧其罪,生逢亂世這些都是不祥之物。甄宓的母親也害怕了,將自家糧食拿出來賑濟鄉(xiāng)里、饑民,一時間好評不斷。
由古至今,頂級美女總是稀缺資源,隨著甄宓賢良淑德的口碑深入人心,她的美貌也被廣為流傳,求親者絡(luò)繹不絕。
可惜如意郎君尚未到來,甄宓的美名卻傳到袁紹耳中,他立刻派人給兒子袁熙提親,說是提親,和明搶也差不太多,搖頭點頭都得走,雖然還是一如既往的衣食無憂,但一入侯門深似海,雖然史料上來看袁熙還算專情,發(fā)妻吳氏早死,正妻只有甄宓一人,其實那個年代,侍妾一類的女子都沒資格算名分的,屬于高級使喚丫頭,史家都懶得寫,但袁熙的身邊的女子,不會單只甄宓一人。
沒有辦法,浮萍般的命運只能逆來順受隨波逐流,如果甄宓不犧牲自己,那她家就要全部犧牲了,好在日子過得平平靜靜,也沒爆出諸如家暴一類的丑聞。
據(jù)說,曹丕出生時天現(xiàn)傘蓋般青色祥云,只比少了四種顏色而已,而他此次出征卻真的遇上了命中的紫霞仙子,袁熙年富力強逃得飛快,老婆老媽都丟在家里不理,本來甄宓可以就近輕松逃回娘家,但是為了照顧婆婆劉氏最終決定留了下來。
公元204年,曹丕攻入鄴城袁府,只見兩個女人相擁而泣,一個梨花帶雨,一個老淚縱橫,更顯甄宓天姿國色。
殺氣騰騰的曹丕近前觀看,驚為天人,手中的長劍落地竟也毫無覺察,還是點頭搖頭都要走的套路,曹丕把甄宓帶回了家,請示領(lǐng)導(dǎo)兼父親曹操后,18歲的曹丕迎娶了23歲的甄宓。
曹丕可說是文武全才,文采雖不如曹植,但8歲行文,熟讀古今經(jīng)傳諸子百家,善騎射,好擊劍,領(lǐng)兵打仗不在話下,至少初時來看,他與甄宓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
甄宓不是甄嬛,從不搞后宮爭斗,對待婆婆卞夫人奉行孝道,對于曹丕的諸多老婆,一旦有人口角,她就充當調(diào)解角色,曾力勸曹丕充實“后宮”,“雨露均沾”,這樣才能子嗣旺盛,對于失寵的女人,她總是百般安慰,并勸曹丕不要苛待她們。
甄宓為曹丕生下了曹睿,也就是后來的魏明帝,一下子在家中的地位又拔高不少,并且深得曹操信任,每有建言,曹操總是認真傾聽(能聽就不錯了),而此時的曹丕卻漸漸改變,權(quán)力與野心占據(jù)了內(nèi)心中的最重要位置。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丕繼承了曹操的位子,但卻不滿足只是做個魏王,最終在10月接受禪讓,自立國號大魏,改元黃初,自稱文帝,定都洛陽,在這件事上,曹丕沒有聽從甄宓的規(guī)勸,可見甄宓在他心中位置已有下降趨勢。
當時的甄宓業(yè)已40歲,這在古代已經(jīng)是人老珠黃的年紀,而曹丕35歲,正當壯年,雖然甄宓賢良淑德,但她對曹丕的諸多規(guī)勸也讓曹丕不勝其煩。
山陽公獻給曹丕兩個美女,郭氏、李氏,她們經(jīng)常在曹丕面前說甄宓的壞話,還誣陷說甄宓與曹植有茍且之事,其實是妒忌甄宓在后宮中的超然地位,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三人成虎事多有,眾口鑠金君自寬。經(jīng)過很多人不厭其煩地告狀,曹丕竟然真信了,其實,曹丕雖然貪戀甄宓的美色,但是有一件事始終令他耿耿于懷,那就是甄宓曾經(jīng)嫁給袁熙,他將這事當做甄宓的污點,又以甄宓有所怨言為名,賜死甄宓。
下葬時,將甄宓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極為凄慘。
以糠塞口。曹丕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讓甄宓閉嘴,不要再口無遮攔,說些他不愛聽的話,更不能忤逆自己的意思。(也有無處伸冤的意思)
被發(fā)覆面。讓甄宓無臉見人。
當初在袁府明明是曹丕搶人,仿似失了魂一般,現(xiàn)在倒打一耙嫌棄甄宓曾經(jīng)嫁給袁熙,等到甄宓陪伴他15年后,為他生下兒女后,為他孝敬公婆后,當她容顏衰減年界40后,曹丕毫不猶疑的將甄宓一腳踢開,忘記了曾經(jīng)的癡立落劍,也忘了曾經(jīng)的海誓山盟,忘了曾經(jīng)的濃情蜜意,這些都被曹丕置諸腦后。
不久后,害死甄宓的郭氏成為皇后,或許曹丕知道甄宓并未與曹植私通,這只是處理掉她的一個借口罷了,他一直耿耿于懷甄宓曾嫁袁熙,自己稱帝后,他覺得甄宓不配做他的皇后,所以棄之如敝履,對曹丕來說,少了甄宓,宮中也并無不同,只是少了個礙眼又啰嗦的麻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