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其實就是一部東西方民族與文化的交融史和碰撞史。
受基督教影響的西方歷史文化和受儒佛道影響的東方歷史文化,自古以來體現(xiàn)出各自不同的特點,也深刻影響著東西方人不同的歷史觀。
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相對于西方人更愛歷史的原因如下:
第一,東方國家特別是中國對對歷史的記敘和傳承的好。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里最年輕的,但東西方國家比較起來,東方國家歷史傳承的更好。比如古巴比倫早就消亡了。今天的埃及和印度,同古埃及和古印度實際上一點關系都沒有。埃及今天都還原不了古埃及的楔形文字了。也就是說古埃及的文獻資料,今天的人誰也看不懂。而古印度人經(jīng)常把事情記在葉子上,根本就沒法保存。印度關于古印度的資料還不如中國保存的多。
中國自漢代就發(fā)明了紙,后來又發(fā)明了印刷術(shù)。到佛教傳入中國開始興起,從唐朝伊始兩國開始頻繁交流。反而是中國人記了不少關于古印度的東西。比傳承,東方更好,尤其中國。
第二,東方國家特別是中國自古以來有官修歷史的傳統(tǒng),?西方國家卻沒有。
主要是因為西方各國在古代的時候,只注重基督教,不注重歷史,直到近代,各國看到了東方各國的燦爛的文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才開始重視自己的歷史研究。
中國從古至今都是十分重視歷史的,國家都是設有專門的記載歷史的機構(gòu),以此記錄國家的歷史,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們國家的歷史才一點一點的傳承下來,湊成了完整的中華歷史。
第三,東方國家特別是中國,重視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西方注重歷史大勢的把握。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
,讓子孫后代能夠很好的學習借鑒歷史經(jīng)驗。而且每當朝代更替的時候,新的王朝都會對前朝進行修史,以便總結(jié)前朝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告誡自己的后代們。
由于前期對于歷史的不重視,導致西方國家很多歷史都遺失了,所以西方的歷史可以分為可知的歷史和不可知的歷史,可知的歷史自然是通過史書去了解,對于那些不可知的歷史,只能是通過考古去論證。
西方國家由于對古代歷史真實性的缺乏,使得西方人不會像我們一樣,在對待歷史的時候,不會陷入是非對錯的討論中,而注重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大勢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