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題主提供的圖片來看,應(yīng)該是野生在農(nóng)村田間地埂,路邊溪旁等處的苦苦菜。因其味苦,在民間叫它苦菜。據(jù)植物學家研究,人類食用苦苦菜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還有別稱是小鵝菜、苦荬菜。
△旱地里的苦苦菜
苦苦菜是藥、食兼有的無毒野生植物
說起苦苦菜,生活在七十年代以前的農(nóng)村人一定不會對它陌生。在生活極度困難時期,農(nóng)村的苦苦菜、榆錢和芨芨菜還稱三大“救命菜”。只是后來人們的生活漸漸好轉(zhuǎn),苦苦菜也退出了尋常百姓家。也許是世事輪流轉(zhuǎn),如今苦苦菜又受到了城里人的青睞。市場售賣價不低,酒店餐桌上更是價格不菲。
△酒店特色菜——涼拌苦苦菜
苦苦菜對自己生長的環(huán)境并不挑剔,又兼?zhèn)淠秃迪菜p重特性。無論土層、沙地、水地,干旱還是澇時都有“活”性,不得不說它生命力的頑強。水分的多少,只是區(qū)別于葉面的色澤,但無法改變它微苦和食用性。
△沙地里的苦苦菜
苦苦菜具有較高的營價值,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胡蘿卜素、苦味素等物質(zhì)。食用苦苦菜有助于促進人體內(nèi)抗體的合成,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大腦的機能。
根據(jù)個人的口味喜好,苦苦菜的吃法也多樣,唯獨這兩種做法,才能品出苦苦菜獨特“個性”來
【1】菜品的選擇
苦苦菜畢竟是長期生長在野外,“飽經(jīng)風霜”,“面色”憔悴,“體態(tài)”疲憊不堪,菜品必須經(jīng)過仔細選擇:
①擇菜。不用說,以水地的苦苦菜為上品,旱地的為下品。不論生長在哪里,苦苦菜要大小合適,老嫩適中,到了開花期,苦苦菜口味會大打折扣的。
△水地里的苦苦菜
②摘菜。苦苦菜根莖葉都可食用,只是老根須根多,吃起來才有味兒,不要將老根全摘了,最好是在綠白交接的地方摘除;同時,摘除黃葉、蟲蛀葉片。
③淘菜。野外生長的苦苦菜需要用干凈的涼水多清洗幾遍,特別是沙地里生長的,要保證淘得沒有沙粒。然后將水控盡。
④焯菜。鍋里加水,加熱至沸騰。再將控完水的苦苦菜倒入熱鍋里,以防熟了,色澤變化,苦味是消除不了的,熟了沒有口味,須在5一6分鐘撈出。
⑤漂菜。將焯過水的苦苦菜放到清水盆中浸泡,漂的過程是為了消除土腥、草腥味,盡可量地去除苦味;30分鐘后撈出、瀝水、切成短節(jié)。
⑥備用。經(jīng)一系列工序處理的苦苦菜,隨時“待命”,等待加工制作。
【2】苦苦菜的特色做法
<一>【涼拌】:涼拌苦苦菜
把上述經(jīng)過加工和處理的苦苦菜放入盤中,將蒜泥、味精、香油、鹽醋在一小碗中攪勻后,澆在盤中的苦苦菜上,撒些干辣面,切碎的小紅椒,再次攪拌,食用。
<二>【做湯】:酸辣苦苦菜湯
①將香菜、生姜切成細末。
②鍋里加水和姜末后,將水燒開。
③將白、鹽、胡椒粉、白糖加入鍋中繼續(xù)燒開。
④加入備用的苦苦菜,再加食用油、料酒、味精。
⑤10克淀粉加5克水攪勻倒入鍋中,再次,加熱撒上香菜末出鍋,食用。
其實,苦苦菜的吃法是因人而已的,喜歡吃肉的也可炒肉片,也可以做餡做餃子、包子、烙餅,做無定法,但吃過之后,苦苦菜的苦味是永遠留在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