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個年代出人都有每個年代的人的幸運和苦惱,我就是一個70后,說下自己經(jīng)歷的變革,是不是最苦的?由大家評說吧!

小時候:

小時候到時候家里條件基本上都很差,家里大的穿過的衣服再給小的。小朋友都盼著過年,那時的孩子不像現(xiàn)在的孩子這么嬌慣,平時也有幫家里干活不說,被家長拿著棒子追著打,你也不會是一件什么稀奇的事。

小時候誰家有臺電視都是全村的焦點,天一黑,這家就成了放映場。當時的電視節(jié)只有在晚上才有節(jié)目。要早早地圍坐在電視旁等著放電視節(jié)目,《霍元甲》、《上海灘》、《射雕英雄傳》等在童年留下深刻的記憶。

當時電視是要靠天線接收的,信號不好時,又馬上轉(zhuǎn)戰(zhàn)到地勢高的人家去看。老百姓攢錢不容易,吭哧癟肚好不容易買上了12寸黑白電視,又開始流行24英寸大彩電了。

讀書

70后農(nóng)村孩子上學的時候是沒有食堂的,中午遠地方的孩子需要帶飯盒的,學校統(tǒng)一為他們加熱,家里的有好吃的,往往都給孩子帶上。那時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校服,有活動時往往都是要求白上衣,黑褲子,白鞋。那時是可以從鄰居家借著穿的。


當時能考上大學少之又少,成績必須是名列前茅,才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學,那你還想念個中專(初中考的),基本上都需要通過復課才能考上。如果不能通過讀書走出去,農(nóng)村娃基本上就注定“要面朝黃土背朝天”。

就業(yè):

等我們畢業(yè)“接父母班”兒已成為歷史,“包分配”也逐漸開始作廢的,好不容易通過三姑六婆七叔八嬸找到了份工作。沒干幾年,又開始了買斷、下崗的風潮,不得不“下海經(jīng)商”。

結婚:

當時的結婚是要婚檢的,婚檢本來也沒有什么錯,對我們自身也有好處的。但是若檢查出懷孕了,還是覺得丟人的,要被罰款的。

我們還是比較幸運的,當時婚紗剛剛流行,有機會穿著婚紗結婚,但是當時穿白色婚紗,還有很多家長覺得不吉利,不讓穿。

生子:

當時計劃生育政策是城市一對夫妻只能生一個孩,農(nóng)村頭胎是女孩,間隔一定的時間,允許生二胎?蓱z的70后,現(xiàn)在完全放開二胎政策了自己已四十多歲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深生怕領出去孩子,別人分不清是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的孫子。

退休:

70后馬上要成為退休的主力軍了,又趕上了延遲退休,不得不繼續(xù)發(fā)揮“余熱”。

70后苦嗎?社會在不斷的發(fā)展和變革,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變化和所要經(jīng)歷的問題。既然大環(huán)境無力改變,就接受他并積極的面對吧!我覺得不苦,你覺得呢?

??關注我,關注更多精彩觀點。

最佳貢獻者
2

最苦的一代絕對不是七O后,真正遭受磨難的是五O后啊!沒吃過食堂的就沒感覺餓的煎熬。走路如飄,見草當寶,聞香就討,幾年不知什么是飽。

3

五零、六零豈不更苦?

4

70后算是社會上最苦的一代人嗎?

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一個80后我認為不是,而80后才是。

首先在70后和80都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初期,但是70后沒有趕上國家生育政策,但是70后都是多是兄弟姐妹一堆,童年的快樂自不必說,而成長中兄弟姐妹的幫襯也不缺少,親情的溫暖要多得多。而80后多是獨生子女,雖然物質(zhì)條件好一點,當然在那個年代,也沒有好哪里去,但是缺少了兄弟姐妹的親情關懷,父母年老后身上的擔子也要更重。

其次在上學就業(yè)上,70后的人趕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前期,他們上大學都是公費,他們畢業(yè)之后是國家分配,80后上學時則是國家改革的節(jié)點了,80后上大學收費的,公費已經(jīng)成為歷史,高額的大學費用需要80后的父母來承擔,而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工作也成為歷史符號,需要自己去闖蕩,自主擇業(yè),當然不乏成功者,但是不得志之人也不少。

第三在苦B的房子上,70后大學畢業(yè)后,還有福利分房政策,國家可以給分房子?墒80后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后,不僅沒有了福利分房,還迎來了瘋狂的房價上漲,當70后賣掉國家分的福利房,在用賣房款去購置更新更大的房子的時候,80后還在苦B的為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打拼。

結果是房子終于有了,老婆也有了,于是雙方的四個老人要養(yǎng)(都是獨生子女),等到生孩子的時候,國家開始鼓勵生二胎了.......

80后是當今社會負擔最重的一代人

于是80后經(jīng)歷了自己身為獨生子女孤獨童年,經(jīng)歷了教育改革的高學費,經(jīng)歷了自由擇業(yè)的分配工作取消,經(jīng)歷了住房貨幣化的福利分房取消,經(jīng)歷了貸款買房的高房價時代,然后正在經(jīng)歷雙方越來越蒼老的父母和開始不斷成長孩子的教育。

還有人敢和80后比苦的,我就呵呵了,讓我們80后情何以堪???

5

我的回答是:“70后是最苦的一代人“

1、上有老,下有小

現(xiàn)在的70后,正好40多歲,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時期。小孩正在上初中、高中,教育小孩是最累的時候。小孩逆反,不愿意學習,教育起來打不得,罵不得。但是不上學又不行,只能著急上火。父母,年齡已經(jīng)70-80歲,也是正需要人照顧的時候。身體好的還好,體弱多病的就更需要人。現(xiàn)在,騙子還凈騙老人,防不勝防。不用說別的,想想這些事情就累。孩子逆反,老人又需要照顧,心累。

2、家中的頂梁柱,工作中的壓力最重

70后的年齡,在工作中一般是挑大梁的,擔負著工作中的重擔。在家中,自然是家中的核心。特別是男的,壓力更大。

3、身體健康

昨天,聽到一個同學去世了,深感悲哀。70后到了要面對生死的時候了,以后這種消息會很多。去年,兩個同事也是因病去世。由于70后經(jīng)歷了困難時期,上學、工作,買房生活的壓力很大。如果,不注意身體,加上應酬多,這個時候身體就容易出問題了。老人常說:男人如果熬過50就能活好多年,如果熬不過去,就過不去了。希望大家都能熬過去,不要再傳來壞消息。

70后,應該是最苦的一代。

希望70后們保重身體,豁達一點,多活幾年,掙取把繳的養(yǎng)老金給掙回來。

讓70后們共同努力吧。

6

要說苦,還是五零后六零后。

那時候,共和國剛剛成立,經(jīng)濟蕭條,百廢待興。經(jīng)過土改、互助組、合作社,最后進入人民公社。五七五八五九年給了三年好年景,就進入六零年。這是一個苦難的年頭,又是賴年景又是還蘇聯(lián)外債,使老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自從興修水利提高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解決穩(wěn)飽后,二十多年的住房欠缺又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從八十年代后期,五零后,六零后開始把精力和財力用在了翻舊房,蓋新房上。雖然改變了住宿條件,卻把他們累的精疲力盡。

房子蓋好了,本來該喘口氣了?墒呛⒆觽冇值搅私Y婚的時候了。而和以前不一樣的是,孩子結婚,家里的房子不做數(shù)了,要在城里買房子。做為一個農(nóng)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干,每年能掙幾個錢呀,這不是要老爹老媽的命嗎。

好不容易給孩子們交了首付,買了車子,娶了媳婦兒,可是錢花光了,背累彎了,卻又沒有能力掙錢了。而此時的他們,卻已經(jīng)六七十歲了,該養(yǎng)老了?墒亲约菏掷镥X沒了,孩子手里也不寬綽,他們的養(yǎng)老問題,該怎么解決呢?



7

現(xiàn)在社會上的七零后是不是最苦的一代人?

一. 年輕時不懂人生,懂人生時已不再年輕!

七零后是一代人的思想文化概括: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的整個過程,經(jīng)受過生活的貧窮,思想相對保守,注重腳踏實地的生活。七零后,是這個社會承前啟后的一代人。


二. 談愛已老,談死太早,談錢沒有。

愛情,或者美好,或者苦澀,已經(jīng)成為回憶,偶爾會在夢中回蕩。能生孩子的時候,處在計劃生育的年代,可以生二胎了,身體卻不允許了。上有老,下有小,在社會中拼搏了二十多年,仍在被貧窮煎熬。將來老了,還得自己想辦法!


三. 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輩 。

其實,每個年代的人都有著自己的酸甜苦辣,有著自己的幸運和不幸。承受一切的苦的時候,比著我們父母那一代人,七零后的我們還是幸運的,比著革命時期的前輩們,我們更是幸運的!


四.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現(xiàn)實是無法改變的,衰老也是無法逆轉(zhuǎn)的,心懷希望,負重前行!七零后的我們,需要繼續(xù)努力和奮斗,為自己贏得一個更好的未來!兄弟姐妹們,一起加油!


8

50后,60后在他們年輕的時代,由于祖國的計劃經(jīng)濟與運動的特性,這些群體基本是大同小異不會產(chǎn)生太大的差距。今天他們在享受著國家改革開放的紅利。

70后確確實實最苦逼的一代。文革末期、改革開放、進城打工或下海潮、房地產(chǎn)經(jīng)濟、互聯(lián)網(wǎng)興起,社會發(fā)展太快,70后適應的非常的艱難,也非常的累。當下的社會形勢,趨勢,政治,文化,價值觀........和40年前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格局,似乎是兩個不同的板塊,而在這個榜塊總起到橋梁作用,或者是過渡作用的就是70后。在“推陳建新”有所認知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一直在忙忙碌碌的自己已經(jīng)不屬于這個社會。說老吧還年富力強,說年輕吧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可以做爺爺奶奶了!

總有種感覺70后一直真實的存在,卻很少被想起很少被提及。典型的屬于那種為了社會為了家庭的發(fā)展默默無聞忙忙碌碌的群體。

如果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朝代比喻的話,70后就那個很少被提及的晉朝,而晉朝給人的是點點悲情。

來吧,讓我們分享您的不同觀點。

9

謝謝邀請,回答如下:

七0年生人還不算

以正常讀書為例:七0年出生,雖然白糖、牛奶憑票供應,但是可以使用植物蛋白代替,如花生、黃豆、雖然苦一點,但純天然,斷無"三句一詞"。七六年上學,學校老師真的雖然相貌不一樣,但是眼睛位置長


得相當標準。眼睛黑白分明,眼神清澈,斷無阮籍之眼。

如果一切順利,應該91,92年大學畢業(yè),剛好趕上最后一班包分配的政策。

80年生的人踫上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很大程度影響了80后的生活。

父母本事大的為"萬元"戶而奮斗。但是要影響孩子學習、生活。

學校開始有教學指標了,有差生,優(yōu)生之分了,待遇開始與教育掛鉤了。老師眼神開始不大對勁了,差生開始逃學,上錄象廳了,校園門口也是小社會了。

96年大學畢業(yè)了,但是不包分配了。企業(yè)開始買斷工齡,待崗。這些問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ハ嘤绊,互為因果。

鑒于篇幅,就不談了。不全面,無法全面。

10

我就是一個70后,苦不苦看過后再說。

出生的時候家里窮,吃供應糧。雖然可以吃飽,但吃不好,唯一比現(xiàn)在好的地方就是玩伴多。

小時候看的是黑白電視,住的是平房,最差的冬天屋里睡覺鼻子上霜。

到改工作的時候,不能頂號頭了。自己找工作,好不容易挖門子找了個工作。下崗了。

剛結婚沒錢買房,心思等有錢了買,沒想我現(xiàn)在一個廁所都買不起了。

晚婚孩子小現(xiàn)在的學費補課費壓的我喘不過氣來,孩子小的時候趕上三聚氰胺哎一通折騰。

現(xiàn)在又趕上延時退休,還要多干5年苦啊。現(xiàn)在我的工資沒有老爸老媽退休工資高,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還要養(yǎng)老。

但我自己不能倒,一倒醫(yī)院去不起就得等死,死還死不起。

你說苦不苦,大家來判斷。

一個愛好核雕的普通人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