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鄰星,顧名思義就是咱太陽系的鄰居,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紅矮星。
半人馬座a星是一顆三星系統(tǒng),中國命名為南門二,位于天空南方的半人馬座,距離我們平均4.3光年。比鄰星是半人馬座a星中的一顆小恒星,距離我們4.22光年。
這個三星系統(tǒng)肉眼看起來只有一顆,合起來很亮,綜合視星等為-0.27等,在天上肉眼可見6000多顆恒星中亮度排名第三,所以很容易看到。
比鄰星的正式名稱為半人馬座a星C,或南門二C星,質(zhì)量只有太陽的八分之一,表面溫度約3000度,視星等只有11.05,所以雖然距離我們很近,人類肉眼還是看不見。
人類肉眼能看到最暗的星星為視星等6等,視星等數(shù)字越小越亮,而且有負數(shù),負的越多越亮。
南門二的其他兩顆恒星較大,南門二A星比太陽略大,B星比太陽略小。我們?nèi)庋劭吹降闹饕悄祥T二A星。
科學(xué)家們計算出這個三星系統(tǒng)中至少有一顆行星,是圍繞著南門二B星轉(zhuǎn),但按照人類的標準并不宜居,因為靠主星距離太近,正在受著高溫的炙烤。
在天文尺度,這種距離就似乎是在自家后院。雖然很近,但憑人類目前的科學(xué)技術(shù)水平,還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路程。
人類現(xiàn)在實際上還是一個嬰兒,還在學(xué)著爬行,還不能站起來走路,所以連自家房門也沒有辦法邁出去。
人類飛行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每秒速度17公里,飛了40多年,才飛出215億公里,要飛出自己家門太陽系的引力范圍還需要17000多年,要飛到40萬億公里遠的比鄰星需要74400多年。
就在不久前NASA發(fā)射了一個叫“帕克”的太陽探測器,這是人類首個探測恒星的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在到達太陽附近時,會借助太陽的引力彈弓效應(yīng)為自己加速到每秒200公里的速度,這恐怕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快的飛行器了。按照這個速度,人類飛到比鄰星需要6330年。
盡管這個時間已經(jīng)減少了很多,但對于才有幾千年歷史記錄的人類來說還是太遙遠了。而且這還只是無人探測器,而人類腳印真正到達過的還只是38萬公里遠的月球。這個距離才走了到比鄰星距離的一億分之一。
人類正在設(shè)法提升星際航行速度,總想著到比鄰星這個最近的鄰居家一探究竟。
偉大的科學(xué)家霍金在世時,2016年啟動了一個“突破攝星”計劃,就是聯(lián)合世界上一些有錢人,集中一些頂尖的科技力量,制造一個微型探測器,用光帆驅(qū)動,飛往比鄰星。
這個計劃至少有兩個突破,一是速度,二是微小。
計劃的主要內(nèi)容是通過巨大的激光陣列,射出高能激光驅(qū)動光帆達到五分之一光速,這樣到達比鄰星只要20年時間。這是一個十分誘人的計劃,想象一下每秒6萬公里的速度,就會令人萬分激動。
而巨大光帆帶著的只是一個很小的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只有1平方厘米大小,總量只有1克左右。這么小的探測器,卻要集中攝像、通訊、定位、探測、承受速度等諸多科技功能,難以想象這種科技要達到一個什么程度。
這個計劃還有很多困難,首先這么小的探測器卻有最精密高超的眾多功能就非常難以做到;其次那巨大的光帆必須非常非常輕盈卻又要堅固,能夠承受極大加速度重力拉扯;再次巨大的激光陣列怎么發(fā)出催動光帆達到速度;還有精準的定位,失之毫厘謬之千里,稍有不慎這個探測器將消失在茫茫太空不知所蹤。
而且即使到達了比鄰星,每秒6萬公里這么“嗖“的擦身而過能否及時按下那個快門,并且將獲得的信息通過4.22年時空精準的傳回到人類的眼前?這些都是巨大的挑戰(zhàn)。
但這個項目即使成功了,也還不能代表人類走出了家門,只是人類在嬰兒搖籃里用玩具槍向門外射出了一顆小豆豆。
目前的載人航天還停留在自家的“床邊”,出“房門”到達火星還在計劃中,要走出“屋子”出太陽系到后院比鄰星去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時空通訊認為,這個過程至少要等到人類實現(xiàn)了宇宙一型母星級文明吧,F(xiàn)在人類的文明程度還只有0.73級,要達到一型文明程度還需要200年左右的努力,所需能源需現(xiàn)在總量基礎(chǔ)上增加幾千倍。
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已經(jīng)在火星上建立了初級的基地,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星際航行生存經(jīng)驗技術(shù),速度或許也有所突破,這時可能會開始試著走向恒星際空間。
但真正要開展恒星際載人航行,恐怕還要等到人類發(fā)展到二型恒星級文明,這個過程還需要約5000年,所需能源總量要在現(xiàn)在基礎(chǔ)上增加100億倍。
前景雖然誘人,但有個前提,就是人類在這期間不要被天災(zāi)人禍所毀滅。
時空通訊觀點,歡迎點評討論。
“維權(quán)騎士”版權(quán)保護之原創(chuàng)作品,若有侵權(quán)將受到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