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的“二十四節(jié)氣”起源于黃河流域,主要是古都西安至洛陽城一帶區(qū)域。立春便是進(jìn)入春天,立夏便是進(jìn)入夏天,我國處于同同一緯度的附近的省份四季最為分明。
但是,我國西北的氣候條件相對于華東、華北來說要惡劣一些,更容易遭受冷空氣的侵襲。所以,一般來說,我國四季比較分明的省份就存在于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陜西、安徽、江蘇這幾個省份之中。
陜西、山西、河北三省南北長條形,跨越緯度大,南北氣候差異比較大,地形方面北部為高原、草原,入冬較早,四季并不是很分明。安徽、江蘇兩個省份同樣南北跨度大,更重要的是我國南北分界線和零度線穿越這兩個省份中部,兩省南部還有部分處于江南地區(qū),夏長冬短,四季也不是很分明。
綜上,我國四季分明的省份主要是山東、河南兩省。不過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四季分明的區(qū)域也會不斷北移,現(xiàn)實情況便是,東北正在變得越來越四季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