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guān)于截教的輩分問題,小編覺著確實有些亂,比如說最早出場的石磯娘娘,她自稱是截教仙人,但又不算通天教主的弟子,她在截教當(dāng)中是第二代還是第三代,大家可能都不清楚。

還有就是隨后出場的峨嵋山羅浮洞趙公明。他在截教又是什么輩分?聞太師去請他的時候,稱他為"道兄",而且執(zhí)平輩之禮。聞太師乃金靈圣母的弟子,金靈圣母又是通天教主的二弟子,所以說聞太師是截教的第三代,難道趙公明也是第三代弟子?



但從后文的情節(jié)來看,趙公明根本不是截教第三代,他在與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較量時有一番對話,公明曰:"道兄,你乃闡教玉虛門下之士;我乃截教門人。你師,我?guī),總是一師秘授,了道成仙,共為教主。燃燈曰:“你既知道,你師曾說神中之姓名,三教內(nèi)俱有彌封無影,死后見明。"


這段話中,一句"你師,我?guī),總是一師秘授",基本可以判斷趙公明乃通天教主座下弟子,而且他的出場詩句介紹"天地玄黃修道德,洪荒宇宙煉元神"。說明他是玄黃時期就得道的仙人,與燃燈的資歷相當(dāng),他們兩人的地位要高于闡、截二教的二代弟子。


同理,趙公明的三個妹妹三霄娘娘,其輩分自然也與趙公明同輩,而且從三霄娘娘的言行來看,她們也是通天教主的弟子。原著中,三霄娘娘為了給兄長趙公明報仇,擺下九曲黃河陣,闡教十二金仙武功盡廢,這時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只得親自出場:

且說云霄在陣中,猛見慶云現(xiàn)出,云霄謂二妹子曰:“師伯至矣!瓊霄曰:“姐姐此言差矣!他又不是吾師,尊他為上,不過看吾師之面。我不是他教下門人,任憑我為,如何怕他?”


從"師伯"、"吾師"等字眼來看,顯然三霄娘娘也是通天教主的弟子。那么,作為通天教主的徒孫聞太師,他為何叫趙公明為"道兄",稱三霄娘娘為"道友",而不叫他們"師叔"呢?難道是作者許仲琳的筆誤? 其實,這根本不是作者的疏忽,相反,這乃是作者有意為之,如此安排,才真正寫出了截教與闡教最大的不同。

我們知道,截教享有“有教無類,萬仙來朝”之美譽。門人弟子多為獸禽異物修煉得道而化形。為謂"有教無類",就是不管你是什么出身,你的動機是什么,只要你愿意來學(xué)習(xí),都可以前來聽課,我教什么你學(xué)什么。也正是因為截教門檻低,歡迎五湖四海,所以才有"萬仙來朝"的盛況。


由于前來聽課的弟子太多,所以通天教主采用的是開放式教學(xué),就像現(xiàn)在大學(xué)里上大課,只要喜歡聽這位老師的課,各院各系的學(xué)生都可以來。顯然,石磯娘娘,十天君、趙公明、三霄等都是這樣的學(xué)生,他們傾慕通天教主,常常來蓬萊島碧游宮聽課,自然要稱通天教主為"老師",但他們算不上是通天教主真正的弟子。


真正屬于截教親傳弟子其實只有四位,即多寶道人、金靈圣母、龜靈圣母、無當(dāng)圣母。另外還有隨侍的蓬萊七仙:烏云仙、金箍仙、毗蘆仙、定光仙、金光仙、虬首仙、靈牙仙。而其他自稱截教弟子者,都只能算是旁聽生,來自四海八荒,年長的和年幼的都有,輩分方面自然很難區(qū)分。

所以,聞太師作為截教嫡系的三代弟子,乃是截教正宗傳人,雖是通天教主徒孫,但與截教其他散仙比起來,身份尊貴。故而聞太師見到他們稱為"道兄"或"道友",這樣并不會失了禮數(shù)。即使是見到天皇時期就已得道的趙公明,聞太師也不算晚輩,可以執(zhí)平輩禮相見。

最佳貢獻(xiàn)者
2

聞太師在商朝絕對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如果套用史書中常用的一句話那就是,“聞仲死則商亡矣!

在封神演義中,聞仲有雙重身份,第一個身份是商朝的太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即使剛愎自用的暴君商紂王,對于聞仲也不敢說半句硬話。第二個身份是截教三代弟子,金靈圣母的徒弟。擁有者強大的神仙背景。兩大身份讓聞仲地位尊崇。

但這樣的雙重身份,真的可以讓聞仲直呼趙公明為道兄嗎?顯然不能,神仙跳出三界外,不再五行中,塵世的官職,根本影響不了趙公明級別的大神。因此,趙公明尊重聞仲,并不是因為聞仲的太師身份,而是截教的模式。


截教模式的特殊性

截教是三教中勢力最為強大的存在,號稱萬仙來朝。趙公明、三霄、金鰲島十天君,九龍島四圣,全都是截教的弟子,無論是強者的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都碾壓道教和闡教。

但我們仔細(xì)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截教模式我們可以理解為,二元化模式,如果放在歷史角度來說,那就是羈縻和本土的二元管理。

截教的道場在碧游宮,這里面核心成員是通天教主和他的嫡系徒子徒孫,比如四大弟子和他們的嫡系門徒,這些人輩份分明,自然可以論輩分稱呼。

還有一大部分人,并不是通天教主嫡系,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有自己的修煉之地。很多像趙公明級別的強者,只能算是入截教,通天教主對這些人僅僅是名義上的教主,但各自都有自己的修行。


在截教模式下,聞仲無法和趙公明以輩份相稱

從截教模式看,聞仲屬于通天教主嫡系,而趙公明屬于旁系,他們之間根本沒有門戶之間的聯(lián)系。

稱呼問題一直困擾著截教內(nèi)部,就拿趙公明來說,他在第一次出場時就說道:混沌從來不計年,各將妙道輔真全。當(dāng)時未有星河斗,先有吾黨后有天。

如果從趙公明所說看,開天辟地之前趙公明已經(jīng)得道,要說輩份,可能和通天教主一輩,只是通天教主進(jìn)入大羅境界,而趙公明還沒有罷了。像趙公明這樣的強者,是不能論輩份的,要是真細(xì)論,論高了通天教主不高興,論低了趙公明不高興。

截教之中,這樣的強者太多了。于是,在截教內(nèi)部,就尋求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截教嫡系,嚴(yán)格論輩份,截教旁系,都以道友相稱。因此,聞太師雖然是三代弟子,卻依然可以叫趙公明為道兄。


結(jié)語:

截教的管理模式,其實和商朝的管理模式差不多,以嫡系的勢力范圍為核心,像四面八方輻射,形成一個松散的國家聯(lián)盟。闡教的管理模式,更類似于后面的周朝,通過分封,形成天子諸侯模式。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互相稱呼也會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變化。

3

在《封神演義》中,聞仲聞太師去請趙公明出山相助自己之時,是直接稱呼對方“道兄”的。從輩分上來說,聞太師是截教的三代弟子,而趙公明是截教的二代弟子,趙公明是聞仲的師叔。那為何聞太師可以直呼趙公明道兄,而不是尊稱其為師叔呢。靈沖霄個人認(rèn)為,主要是他們之間的交往并不講究輩分。

整個封神大背景下都不是很講究輩分

在《封神演義》中,各路神仙之間很多人都并不很在意輩分問題。比如西方教的教主接引和準(zhǔn)提道人這兩位大神勝者,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個人實力,都是處于封神時代金字塔頂端的層次,但他們倆對截教、闡教乃至沒有什么背景的仙人都是稱呼“道友”的。神通廣大的陸壓道人也是如此,對闡截兩教的人士都是稱呼道友。在《封神演義》中,闡教截教未完全翻臉之時,雙方人員的稱呼也沒有講究輩分,相互間的交往也多是稱呼“道友”。

萬仙來朝的截教內(nèi)部不是很講究輩分

《封神演義》中號稱萬仙來朝的截教是最大的仙人勢力群體。通天教主本人在授徒之時就不拘一格,來者不拒,這就使得截教門人眾多,輩分相差懸殊。所以截教的門人相互之間的稱呼,也不怎么在意輩分問題。相互之間交往比較頻繁的門人,如金鰲島十天君、聞仲以及呂岳、趙公明等人都是以“道友”相稱。只要不是嫡系師徒,截教仙人之間都是各論各的,你管我叫道兄,我管你師父叫師姐,都很正常。

跟《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相比,聞仲和趙公明之間的稱呼都不算什么。郭靖身為黃藥師的女婿、和洪七公的弟子,按理說應(yīng)該是比五絕低一輩,但他又跟和五絕平輩的老頑童稱兄道弟,還在中神通的二代傳人丘處機那里執(zhí)弟子禮。這輩分也是亂得沒邊了,他們的處理方法就是各論各的。比如郭靖叫老頑童大哥,也不妨礙他以師禮相待丘處機,丘處機本人也不以為意。

急公好義的趙公明和聞仲都不在意輩分

從《封神演義》中有關(guān)的描寫來看,趙公明這個人也是比較急公好義的。為人直率的趙公明,在跟教內(nèi)教外的仙人們交往之時,也都只講交情,不論輩分的。在面對看得過眼的人時(比如聞仲),趙公明就不擺架子直接平輩論交了。交往甚廣的聞仲也不甚在意輩分問題,在趙公明本人并不在意的情況下,也就直接稱呼對方為“道兄”了。

聞仲身份地位很高

聞仲雖然只是截教的三代弟子,但在截教之內(nèi)他的身份地位還是很高的。首先,他的師尊金靈圣母是通天教主的嫡傳弟子之一,他也就相當(dāng)于截教的嫡系傳人。再者聞仲本人在大商王朝的地位尊貴,是截教在大商地位最高的人,他本人相當(dāng)于連接截教和大商一座橋梁。所以,聞仲的身份地位很是尊貴特殊,遠(yuǎn)非一般的三代弟子甚至是二代弟子可比。聞仲本人是有一定的資格跟趙公明這樣的二代傳人平輩論交的。


開最大的腦洞,品最有趣的故事。我是靈沖霄,歡迎關(guān)注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4

另類君解題^_^

聞太師本尊是截教三代弟子,他的師傅金靈圣母是通天教主嫡傳弟子,聞太師作為三代弟子之翹楚,地位尊崇,加上他本人在朝中貴為太師,屬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執(zhí)牛耳者,所以他見到趙公明時就沒有必要屈尊以晚輩自稱。

截教一直奉行“有教無類”的辦學(xué)方針,其門下弟子來源蕪雜,無論是魚蝦鱉蟹還是飛禽走獸都可以入學(xué),甚至樹葉和石頭也可以來做旁聽生,這就導(dǎo)致截教弟子之間的輩分很難蠡清,例如石磯娘娘本是女媧娘娘當(dāng)初補天時的一塊頑石,按輩分和通天教主相當(dāng),如果非要講究“長幼尊卑”的話,讓通天教主怎辦?又譬如無當(dāng)圣母,和女媧娘娘同歲,卻也是通天教主的嫡傳二代弟子,讀者諸君明鑒,僅此二位嫡傳弟子就和通天教主的輩分相當(dāng),截教上下還怎么論輩分嘞?

聞太師是三代弟子沒錯,趙公明按輩分和石磯娘娘同屬二代弟子,但聞仲喊他一句“道兄”,一則二人沒有蠡清“長幼尊卑”的必要,聞太師是三代弟子沒錯,而他更是官場中人,而趙公明本尊做事率性而為,也不是喜歡倚老賣老的貨,加上二人同仇敵愾,屬于一見如故的袍澤,所以稱呼“道兄”,也就順理成章了。

無獨有偶,申公豹也正是出于以上原因,常常是一句“道友請留步”,就把許多有大神通的人物拉下水,死于非命“被封神”的。

5

聞仲是商朝太師,是截教的三代弟子,師傅是金靈圣母。

聞仲的修為不見得有多么高深,他是商朝太師,在商朝擁有很高的地位不會讓人覺得奇怪,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聞仲在截教內(nèi)部似乎也擁有很高的地位。

當(dāng)時申公豹請截教十天君下山幫助聞仲對抗西岐,用的可是幫助聞仲的名義,這就證明聞仲的面子大,而不是他申公豹的面子大。還有聞仲請九龍島四圣、趙公明下山幫忙,他們都沒有拒絕,直接就答應(yīng)下山。

九龍島四圣以及趙公明等截教弟子,他們可都知道通天教主當(dāng)時有兩句話貼在碧游宮外面,謹(jǐn)閉洞門,靜誦黃庭叁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但盡管如此,他們還是下山幫聞仲。

趙公明被蕭升曹寶的落寶金錢奪去了定海珠和縛龍索,他到三仙島見三霄娘娘借金蛟剪。

云霄不肯借,趙公明氣呼呼的走了,后來菡芝仙又和趙公明一起返回三仙島,對云霄說道,連我八卦爐中煉的一物,也要協(xié)助聞兄去,怎的你倒不肯?云霄娘娘修為比聞仲高的多了,她連趙公明的面子都不給,但菡芝仙提到了聞仲,云霄娘娘就不得不從。

聞仲在截教內(nèi)的地位為何如此高呢?小劉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聞仲是截教派到人間的代表,他代表的是截教。

三霄娘娘、趙公明、九龍島四圣等等,他們其實算不得截教的核心弟子。

而聞仲是截教在人間的代表,仿佛是欽差大臣一般。

三霄娘娘、趙公明都在人間,所以,聞仲輩分兒不高,但他權(quán)力大,可以調(diào)動人間的截教弟子。

只不過聞仲沒有拿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來逼迫他們幫忙,而是用請的名義。





6

問主,首先,聞太師不是截教三代弟子,而是二代弟子,他的師父是通天教主二弟子金光圣母,也是死后封神的眾神之首。

其實,趙公明和三霄,都是多寶道人的弟子,多寶道人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趙公明,也是三代弟子。

所以,聞太師稱呼趙公明為道兄,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趙公明在截教名氣比聞太師大,而且,人家三個妹妹,法術(shù)更是通天,是多寶道人和通天教主比較器重的,人多勢從,所以,聞太師,就得尊重趙公明啊。

只可惜,趙公明對戰(zhàn)時,自個兒師父多寶道人和師祖通天教主都不出手,白白死在了陸壓道人這個截教幫手的手下。

7

《封神榜》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所熟知的一部du影視作品,因為在這本書中,可以了解到擁擠有著絕色美貌的妲己是如何禍國殃民的,身為天子的紂王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將自己的國家推向滅亡的,以及姬發(fā)再在姜子牙的幫助之下推翻紂王的昏庸統(tǒng)治的。

在這部電視劇中,聞太師的戲份并不多,但是卻在劇中占有著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僅僅是截教三代弟子,但是卻可以直呼趙公明為道兄。因為在朝中聞太師的地位非常高,而且他的手中還拿著一塊兒免死金牌,乃是先帝贈予。而且趙公明在當(dāng)時的地位也并沒有特別的高。所以聞太師是可以直呼他為道兄的。

在古代古人大多都比較注重禮儀尊卑,商朝也是如此。在那個時候,古人心中的尊卑思想是很嚴(yán)重的。極少有人可以打破這一心中觀念。而聞太師,雖說只是截教的三代弟子,但他也是一名太師,及極其位高權(quán)重。而且聞太師本人心性醇厚,驍勇善戰(zhàn),說雖身在商紂王朝中,但卻并不與朝中的趨炎附勢的小人所相同。就連是商紂王也要尊敬聞太師三分。所以聞太師稱呼別人方式,玩完全是取決于他本身的地位。

趙公明這個人也向像聞太師一樣驍勇善戰(zhàn),并且心地十分善良,做為一介莽夫卻并不粗魯。在他的心中聞太師是有著很高的地位的,所以當(dāng)聞太師稱呼他為道兄的時候,他是樂于接受的。而且趙公明為道教三代弟子,而聞太師為截教三代弟子?梢哉f,二人皆為同道中人。而聞文太師卻并不以自己在朝中為高權(quán)重就狂妄自大。他對于別的英雄豪杰是一視同仁的。

8

首先,聞太師是通天教主門下四大親傳弟子金靈圣母的徒弟,乃截教三代弟子第一人,修煉五十載,天賦過人,已登大羅,堪比十二金仙。在封神世界,修為法力是的高低決定著身份地位。所以聞太師才能以三代弟子的身份與二代弟子稱兄道弟。

第二,聞太師乃是大商三代重臣,太乙托孤大臣,手持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佞,與黃飛虎并稱文武雙壁,幾乎以一己之力拱為大商江山。在凡間地位極高,神仙也需要凡間供養(yǎng),你看火云洞三圣皇,修為一般,法力一般,但是貴為人間圣皇,享受萬千人間煙火,就是鴻鈞老祖也得禮讓三分。

所以聞太師的仙界和人間地位決定了他的身份。

9

聞仲拜通天教主二弟子金靈圣母為師,修道五十年,已經(jīng)“聞朝元之果”、“登大羅”,達(dá)到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神仙境界。在封神大戰(zhàn)中,截教仙人們看見聞仲都稱呼“道兄”,這些仙人有的修道早已超過千年,而聞仲只修道了五十年,這些仙人前輩如此謙虛地稱呼聞仲,可見其修為有多高。

聞仲不僅是在商朝官居極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根本不是凡人,而是修道五十年,便成為大羅神仙的天縱奇才。后來姜子牙在封神臺上,面對聞仲的陰魂說道:“爾聞仲曾入名山,證修大道,雖聞朝元之果,未證至一之諦,登大羅而無緣,位人臣之極品,輔相兩朝,竭忠補袞,雖劫運之使然,其貞烈之可憫。”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