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古至今,中國人對于名字都很重視,在古代,名字是分開的,名是名,字是字。

在稱呼的時候,也反映出一定社會地位。下對上時,地位較低的人,以本名自稱;地位較低的人,不能直呼高位者的姓名,或本名。在平輩稱呼時,不能稱對方的名字,只能夠稱字。

今天雖然模糊了名和字的界限,但是取一個好名字同樣重要。為了給小孩子取名字,有些家長不惜花費重金。實際上,好的名字都藏在國學(xué)典籍里面,包括四書五經(jīng)、諸子著作以及古詩詞。

最會起名字、大家最為熟悉的人,要數(shù)金庸,隨便舉幾個例子。

周芷若就取自屈原的著名詩篇——湘夫人,原句為“沅有芷兮澧有蘭”;天龍八部里面的木婉清,“水木清華,婉兮清揚”,前四個字出自西晉詩人謝琨《游西池》“蓮池鳴禽集,水木湛清華”,后四個字出自《詩經(jīng)·鄭風(fēng)》: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金庸筆下的名字就有出自《詩經(jīng)》和《楚辭》的,這不是正好回答的問題了嗎?還有很多的好聽名字都是出自《詩經(jīng)》和《楚辭》。

大家最熟悉的諾貝爾生理學(xué)或醫(yī)學(xué)獎雙得主屠呦呦的名字就是出自《詩經(jīng)·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呦呦鹿鳴,食野之芩……”。

實際上“呦呦鹿鳴”四個字,是兩個名人的名字,前面“呦呦”我們熟悉的屠呦呦,后面的“鹿鳴”是我國知名青年歷史學(xué)家的名字——仇鹿鳴。

仇鹿鳴,男,1981年生,上海人,復(fù)旦大學(xué)歷史系副教授。2000年至2008年就讀于復(fù)旦大學(xué)歷史學(xué)系,獲歷史學(xué)學(xué)士、博士學(xué)位。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古中國的國家與社會、士族政治、石刻文獻(xiàn)等。出版專著《魏晉之際的政治權(quán)力與家族網(wǎng)絡(luò)》,先后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中華文史論叢》等學(xué)術(shù)刊物上發(fā)表論文近四十篇。

著名言情小說家瓊瑤的名字也是出自詩經(jīng):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中國著名作家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他的名字也是取自于詩經(jīng)!对娊(jīng)·國風(fēng)》中《召南·甘棠》寫道: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詩經(jīng)·小雅·節(jié)南山》之中有一句: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之鈞,四方是維。中國近代史上兩位重要人物的名字就出自里面:一個是顧維鈞,一個是王國維。

著名古典文化研究家趙麗雅,筆名揚之水,出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揚之水,不流束楚。終鮮兄弟,維予與女。

上面簡單說了一下《詩經(jīng)》,下面說一下《楚辭》。

《楚辭》離騷開篇就是: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伯庸就很適合作為名字,比如著名的青年作家馬伯庸。

《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著名的詩人戴望舒名字就出自這里,戴望舒最為人所知的詩歌就是《雨巷》,他也被稱為“雨巷詩人”。

《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名字就出自于這句話。

還有很多,只要是勤于翻書,總能找到好聽的名字。

說句題外話,很多好聽的名字都是來自于我們耳熟能詳?shù)募丫洌?/p>

周星馳,王勃《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蘇有朋便是論語的的開頭,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江疏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最后說一個,有一個電影明星名字叫夏夢,出自莎士比亞的名篇《仲夏夜之夢》,算不算出自典故呢?

最佳貢獻(xiàn)者
2

我認(rèn)為名字就是一個代號,不必那么煩索,只要好記,不必從《詩經(jīng)》,《楚辭》里面找。

3

《詩經(jīng)》《楚辭》是中華文學(xué)兩大源頭,在上古最淳樸干凈的空氣里,一歌一詠都是經(jīng)典。

古人取名,有個說法是男詩經(jīng)、女楚辭。意思是男孩子從詩經(jīng)中去取名,女孩子從楚辭中去取名字。

這個歷史追溯起來還得從東漢時期說起。

因為先秦之前的老百姓其實沒有經(jīng)典可以引用。

在歷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從詩經(jīng)、楚辭中選取的名字。

孔明

孔明二字原處自《詩經(jīng) 小雅信南山》:祀是孔明 先祖是皇!意為“莊重大義、有條不紊”!與后來諸葛亮的人設(shè)完美對映。

杜如晦

唐朝尚書仆射杜如晦出自《詩經(jīng) 鄭風(fēng) 風(fēng)雨》:風(fēng)雨如晦 、 雞鳴不已。非常有意境。

林徽因

林徽因,其名出自《詩經(jīng)·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因與同時代作家重名,故改為“徽因”。

梅蘭芳

梅蘭芳,其名出自《楚辭·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甭犉饋砭拖駬碛幸环瑲赓|(zhì)。

南懷瑾

南懷瑾,其名出自《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您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最近程愨在聊陽明心學(xué),歡迎喜歡的朋友點擊關(guān)注。

4

名字是父母對孩子的美好寄托,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因為《詩經(jīng)》《楚辭》的影響深遠(yuǎn),加上其中不乏有一些優(yōu)美的詞匯,很多家長都喜歡從中尋找一些詞來作為孩子的名字。

對于你的疑問,本人覺得里面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好的名字的。就拿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yī)學(xué)或生理學(xué)獎的屠呦呦來說,她的名字就是從《詩經(jīng)》中找的。

“呦呦”這個名字, 來源于《詩經(jīng)·小雅》第一篇“鹿鳴”篇,“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呦呦,就是鹿的鳴叫聲。 “呦呦,聲之和也”。屠呦呦的父親給女兒起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女兒成為有教養(yǎng)修養(yǎng)懂禮儀的淑女。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鹿在覓食蒿草,她的父親沒想到,愛女的職業(yè)真是與植物天然藥草有關(guān),而且憑借“青蒿素”獲得諾獎。鹿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所以這就是一個好名字。但在找名字時一定要對找的名字的含義了解透徹,不要找一些讀起來很美,但是其含義很不好的名字,還有要注意名字的諧音,這些年很多人因為名字的諧音招來他人的嘲笑。

除了從《詩經(jīng)》《楚辭》中找名字外,一些古詩詞,古典文集等都是很多名字的來源,如:“浩然”出自《孟子 公孫丑上》:“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好名字有很多,就看你會不會找了

5

01 為什么一定要取個好的名字?

首先,名字具有社會屬性。在社會生活中,名字是區(qū)分個體的符號和標(biāo)識。正是因為有了名字,人類才能進(jìn)行正常的社會交往。而在社會交往中,人們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對方的名字。名字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到對方的觀感。有時候,名字甚至能夠改變個人的命運。

其次,名字具有價值屬性。古人有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對于公司而言,好的名字就是無形資產(chǎn),好的名字就是財富吸管,好的名字就是品牌形象,好的名字就是生產(chǎn)力。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個人,名字承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對個人的發(fā)展有著潛在的影響。

第三,名字具有文化屬性。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取名,甚至納入禮法,形成制度。名字蘊含民族文化的精神,蘊含家族血統(tǒng)的印記,蘊含著時代和地域的特征,蘊含父母長輩的殷切期望和無限親情。取名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行為,體現(xiàn)著文化選擇、文化心理、文化理想、文化修養(yǎng)。

02 為什么喜歡從《詩經(jīng)》《楚辭》中找名字?

首先,這是源自典故取名的傳統(tǒng)。名字是人的代號,是人的名片,伴隨一生,榮辱與共。中國人對于取名十分講究,往往采用典故取名的方法,讓簡短的名字寓意無窮,包含更加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讓名字高端大氣,讓名字高尚文雅。

其次,這是源于詩騷傳統(tǒng)的典范!对娊(jīng)》是五經(jīng)之首,《楚辭》是集部之首,特別是詩騷傳統(tǒng)的形成,使《詩經(jīng)》和《楚辭》成為經(jīng)典,成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因此,從《詩經(jīng)》《楚辭》以及其他傳統(tǒng)文獻(xiàn)典籍——如《論語》《易經(jīng)》以及唐詩宋詞——中找名字,既體現(xiàn)文化修養(yǎng),也體現(xiàn)文化自信。

第三,從《詩經(jīng)》《楚辭》等文獻(xiàn)典籍中找名字,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

諸葛亮,字孔明,出自《詩經(jīng)·小雅·信南山》:“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戴望舒,出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

南懷瑾,出自《楚辭·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

屠呦呦,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03 《詩經(jīng)》《楚辭》中有哪些好的名字?

中國古代文獻(xiàn)典籍浩如煙海,名詩名句不可勝數(shù),這為典故取名提供了很大的選擇余地。僅以《詩經(jīng)》《楚辭》為例,就有很多典雅詩意的組合,見下圖,供大家參考。

巧用典故取名,可以讓名字有詩意,有文采,給人美好的感覺。但需要注意的,典故取名也需要結(jié)合原意仔細(xì)斟酌,整體考慮,避免斷章取義,避免死板教條,避免晦澀拗口。

6

當(dāng)然有。不過有局限。

《詩經(jīng)》《楚辭》《六韜》《易經(jīng)》

里都有很多寓意非常好的名字。

但是適不適用要看姓氏。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出自《國風(fēng)·鄭風(fēng)》郭、董、樊等15畫姓氏適用。

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將兮。

出自《詩經(jīng)·豐》毛、方、韋等4畫姓氏適用。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枰詾槠,明星煌煌。

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枰詾槠冢星晢

出自《詩經(jīng)·東門之楊》俞、項、柳等9畫姓氏適用。

上面這些都適合家里有兩個小孩的。

上古既無,世所未見,姿態(tài),不可勝贊。

出自《神女賦》祝、蘇、徐等10畫姓氏適用。

于以采蘩?于。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出自《詩經(jīng)·采蘩》宋、岑、吳等7畫姓氏適用。

六三,未濟(jì),征兇。利。

出自《周易·未濟(jì)卦》秦、唐、賈等10畫姓氏適用。

六二,旅即次,,得童仆,貞

出自《周易·旅卦》于、萬、衛(wèi)等3畫姓氏適用。

于時畢昴盈軒,北風(fēng)凄凄,炯炯不寐,眾念徘徊

出自陶淵明的《閑情賦》畢盈、昴軒

寓意閃耀的星星,柴、施、姚等9畫姓氏適用。

之所以要配合姓氏是為了筆畫數(shù)理的吉兇。

以上推薦的這些如果配上生辰,

自是吉上加吉,周全一生。

當(dāng)然,如果不講究,

直接用也都可以,畢竟寓意都是非常好的。

7

我的名字是這么來的,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你猜我叫什么

8

先不說《詩經(jīng)》、《楚辭》,這個問題可以問問屈原的父親。


在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離騷》的開篇,屈原訴說著父親給他起名字的認(rèn)真態(tài)度與詳細(xì)過程,描述得明明白白、有聲有色,極富有詩意。

高陽帝之苗裔兮,(我是古帝高陽的遠(yuǎn)孫)

膚皇考曰伯庸。(我的父親名字叫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我出生于寅年正月里)

惟庚寅吾以降。(庚寅日又恰好是我的誕辰)

皇覽按余初度兮,(父親據(jù)我生辰又細(xì)察我初生情況)

肇拐余以嘉名。(經(jīng)過龜卜卦方給我起下美名)

名余曰“正則”兮,( 給我起名叫“正則”)

字余曰“靈均氣。(給我命字是為“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天賦給我良好氣質(zhì))

又重之以修能。(我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


我們不難看出,屈原因自己有個吉祥美好的名字而引以自慰與自豪。可以說,屈原這段詩句所透露的不只是他們父子倆關(guān)于名字的心態(tài),而是那個時代的人們對于人名意義的基本觀念。


這是不是最好的例證呢?

9

這是好事兒,立意可嘉行為不支持,我不打擊網(wǎng)友們的學(xué)識修養(yǎng),但不代表現(xiàn)實不打擊,詩經(jīng)楚辭固然很多不錯甚至意義詞句,但很多字詞的意義和解釋和現(xiàn)在不一樣了,甚至是反意了,運用不好就會出笑話,我個人認(rèn)為取名和字可以應(yīng)景、紀(jì)念性、鼓勵、期望、贊美等等意義上的詞字就好,易懂明白,簡潔意深就夠了,真是飽讀詩書的學(xué)問者那是他們的本事修養(yǎng)夠了,咱羨慕人家的學(xué)問。起名字無非就是圖吉利求寄托沒啥不對,但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去做更合適。

10

一個孩子將來有沒出息,不在取名的好壞,而在于勤奮地學(xué)習(xí)。學(xué)好了齊家治天下的本領(lǐng),哪怕取個名叫貓兒狗兒的,也會名垂千古!譬如清朝的開國名帥多爾袞滿語不就叫狗獾嗎!你若不學(xué)無術(shù),即便從《詩經(jīng)》《楚辭》取個雅名也沒什卵用!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