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關鍵不在于一對男女同事或異性朋友單獨吃個飯或什么,而在于他們其他的表現(xiàn)。
例如,一對平日關系很密切的男女同事,大庭廣眾之下,坐在一起聊天,肯定沒人會說什么。如果有人撞見二個人單獨在一起聊天,如果兩人在來人面前表現(xiàn)很開放、很自然,那別人也不會懷疑。但是如果兩人因此很尷尬、很不自然,故意掩飾,那就容易引起別人疑心。
單獨吃飯這事也很講究。有對已婚的男女同事,晚上加班后相約去宵夜。結果,恰好其他幾個同事也相約來宵夜,正好撞見了。后來,關于這對男女同事關系曖昧的傳聞就在單位悄悄傳開了。我聽了覺得這事很無聊,同樣是宵夜,怎么幾個男男女女的就是正常的,一對男女就不正常了?!后來才知道,這對男女同事宵夜時,并不是面對面坐,而且并肩而坐,而把外套和包放在對面的空座上。
還有一些人,分不清公私,往往在一些工作中夾帶私人關系,這就很容易引起議論。例如,一對男女同事常在一起聊家常。本來,上班時間,其他同事都在干工作,他們二個不停聊私事,已經(jīng)很不應該了。有一次,男的沒來上班,女的這時接了一個電話就找上司了。據(jù)女的說,男的昨晚半夜痛風發(fā)作,給她打電話。女的讓他去醫(yī)院,他也不去,熬到了早上才去。剛才男的給她打電話,讓她和上司口頭請一下假。很快就有人悄悄議論了:第一,雙方都有家庭,男的半夜痛風發(fā)作,應該找自己老婆,打電話給女同事,這算怎么回事?目的是什么?第二,這男的會來事,平日里三天二頭找上司匯報思想。可請個假,同樣打個電話,直接打給上司不就行了,而是打給女同事,這舍近求遠、彎延曲折又算怎么回事?
同樣的一對男女交往,為什么有的會顯得很曖昧,有的卻顯得很友誼,關鍵是兩個人要有分寸和界限,明白各自的身份和關系,把言行控制在符合身份和關系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