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后宮妃嬪們頭上戴著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頭飾,如果你覺得她們這些戴著的鳳釵桂冠都是私有的,你就錯了,在她們?nèi)ナ酪院,這些心愛的珠寶首飾并不會一起下葬,而是充歸國庫,所以,有時候,一只釵可能戴了好幾個人。
皇后、妃嬪頭上的花飾、顏色、材質(zhì),其實都有著特定的權(quán)力象征
清廷后宮妃嬪等級森嚴,上到鳳鵉,下到宮女,有一個嚴格的等級劃分制度
正超品:皇后
正一品:皇貴妃
從一品:貴妃、德妃、賢妃、麗妃
庶一品:夫人
正二品:妃
從二品:貴嬪
庶二品:嬪
正三品:昭儀、昭媛、昭容
從三品:修儀、修容、修媛
庶三品:充儀、充容、充媛
正四品:淑儀、淑容、淑媛
從四品:貴儀、貴容、貴媛
庶四品:月儀、月媛、月容、月華
正五品:婉儀 婉媛 婉容 婉華
從五品:德儀 德媛 德容 德華
庶五品:麗儀、順儀、佩儀、芳儀
正六品:貴姬
從六品:姬
庶六品:容華
正七品:婕妤
從七品:貴人
庶七品:常在
正八品:美人、佳人、良人
從八品:順人、才人、淑人
庶八品:小儀、小媛、小娣
正九品:承徽、承榮
從九品:寶林
庶九品:采女
正十品:選侍
從十品:答應(yīng)
庶十品:秀女
當然,后宮妃嬪等級如此的森嚴,花飾發(fā)簪也有一套自己的象征體系,如果貴人不小心戴了貴嬪的發(fā)簪,那就是滅頂之災(zāi),如果被有心人傳到皇后的耳朵中,自然免不了皮肉之苦。
發(fā)簪和花語有其特定的含義,如果戴錯,那就是滅頂之災(zāi)
皇后母儀天下,所到之處,鳳鵉依仗,非常的風光,皇后專屬的花就是牡丹了,這種花色的飾物,別人可是萬萬不敢戴的,這也代表了皇后母儀天下的象征意義。
而五品以上妃嬪能戴的頭飾,就降低了一個檔次,就是海棠,海棠花雖然沒有牡丹的艷麗,但卻處處洋溢著小鳥依人的美。
然后,剩下花色的頭飾,各品階的妃嬪宮女都可以佩戴,并沒有太多的講究和規(guī)矩。
除了花的種類,顏色,也是一種權(quán)柄和地位的象征
我們先從皇后說起吧,黃色和紅色,是皇后專屬的顏色,可戴九尾鳳,垂到肩膀,且可兩邊同時佩帶,這樣也體現(xiàn)一種對稱美的格局。
然后就是貴妃,紫色代表著喜氣,可戴側(cè)鳳簪釵,和皇后不同的是,只能佩帶一邊。
各宮主位是藍色,可戴側(cè)鳳珠釵,垂至耳根。
從三品以上的妃嬪可以穿紅色(紅色必須為偏色,如橙紅、海棠紅),可佩戴金步搖。
從四品以上妃嬪可以穿紫色(紫色必須為偏色,如淺紫,紫羅蘭)衣服,可佩戴銀步搖。
從五品以上可以穿藍色(藍色必須為偏色,如寶石藍,靛藍),可佩戴寶石翡翠為材質(zhì)制成的首飾。
從七品以上就比較隨意了,顏色搭配也比較簡單,可以穿除了黃色,紅色,紫色,藍色之外的所有顏色,顏色可為正色,佩戴珊瑚象牙為材質(zhì)制成的首飾。
從九品以上可穿除了黃色,紅色,紫色,藍色之外的所有顏色,顏色必須為偏色?膳宕鹘疸y為材質(zhì)制成的首飾。
所有小主級統(tǒng)一穿粉紅色/淺綠色/乳白色宮服,只可帶頭花。
財物盡歸塵土?你可能錯了,在宮中多年的妃嬪,就算有多大的膽子,也不敢把這些金銀首飾制成的釵飾據(jù)為己有,除非賞賜,不然,死后只有充公的份
盡管生前風光無限,也離不開生老病死這種因果循環(huán),而這些首飾又該如何?難道跟著下葬嗎。
其實,考古界許多的墓葬發(fā)掘出的,都有很多陪葬品,但是,她們無外乎都是皇親國戚、宗室貴胄,沒有一個宮中的妃嬪,陪葬金銀首飾之說。
所以,妃嬪基本都是靠青春吃飯的,但凡年老珠黃失寵以后,就會慢慢的在寂寞中孤老,這可能也是一入宮門深似海的原因所在吧。
小雪細數(shù)了一下,就清朝,收歸國庫的金銀首飾不計其數(shù),我們來看看道光皇帝的妃子睦答應(yīng),在生前,可謂一時得寵,而她最喜歡的首飾則是銀鍍金盆花面簪,這個睦答應(yīng)的運氣可不是太好,她被多次的升遷又降貶,被封為貴人沒幾年的時間,就被貶為了答應(yīng),后來,溺水而亡,在她死后,她最喜歡的銀鍍金盆花面簪被充國庫,可謂唏噓。
文/小雪歷史微鑒,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