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時候被父母打,我感覺這對于70,8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應該很正常。我是80后的,小時候也有被父母打過,主要是調(diào)皮和不聽話導致的。周圍差不多年齡段的同伴,幾乎都有沒打過。

那個時候家里條件都很一般,普遍都窮沒錢,家里大多2到3個小孩,主要靠父母在家種田賺錢,而且種田還要交稅,賺錢挺艱難的,所以那個年代的父母壓力挺大。

我被打原因主要是小時候家里農(nóng)活多,我又是老大,父母讓幫忙,但自己有時候又想多玩下,不太愿意幫忙做,結(jié)果挨批評和挨打了,但次數(shù)很少。我小時候大部分時間也是非常聽話的,能切實感受到父母的艱辛和不容易,所以還是比較懂事的。父母的脾氣其實挺好的,一直以來對我們?nèi)置枚己芎谩?/p>

現(xiàn)在長大了,生活條件好太多了,父母對孫子孫女也是好的很,說溺愛都不為過,更不用說會去批評和打他們了。有時候我都羨慕現(xiàn)在的小孩,在爺爺奶奶眼里寵成寶了。

最佳貢獻者
2

一個問題炒作,一些參與者有意而為,你去看看父母一個指頭都沒動過的和適當教育過的,看她們?nèi)松髣拍憔椭,尤是上了大學?

當然無辜被打的不在討論之列!

我兒子兩歲什么都敢來,他的調(diào)皮不是一般孩子的那種,徒手上桌子,灶臺,陽臺,一天只要他醒著,你就別想眨眼,這都沒問題,孩子嘛咋看著,但是掏插板就不行,我們買了網(wǎng)絡神器,他就用自己的玩具敲下來,我用寬膠帶嚴封,他用自己玩具捅,有天拿手扣,我晾衣服看見,又急又氣,一衣服架子打屁股上,當時哭的那個傷心,但此后見著插板躲著走,這也是你們說的家暴!

沒有原因的界定,不問青紅皂白的結(jié)論,不是別有用心就是癡呆蠢壞!

成人世界應有的多面向客觀讓你們完成了傻逼的兒童邏輯,也許這就是邏輯障礙越來做多的緣由吧!

3

“老張,打兩下得了啊!”

這是30年前打孩子時鄰居“好言相勸”,并且沒人覺得打孩子不對,只是打多打少的問題 如今不能打孩子竟然成了主流觀點。

雖說打孩子是會上癮的,但不打的話孩子可能會上天!怎么辦?該打就得打!這個觀點比較偏激,但有的時候一巴掌勝過千言萬語,特別是孩子小講道理又理解不了。有的家長擔心孩子被打后會想不開而走極端,恰恰錯了,走極端比如跳樓的孩子都是平常沒挨過揍的!

“揍孩子”也是家暴的一種,但家長下手也是有輕有重。我也算是80后,我們這代人誰在家沒挨過揍?誰挨揍后還想不開了?想不開就再揍一遍!

偷摸去河里撈魚去水庫洗澡要挨揍,考試不及格上學逃課要挨揍,跑人家果園摘桃兒去瓜地偷西瓜要挨揍,跟大人犟嘴要東要西要挨揍……想想小時候我都挨了多少揍。但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自己“賤皮”,挨了一巴掌后還犟嘴不承認錯誤,結(jié)果又被揍,還犟還揍!等到稍微再大一些終于學聰明了,即便父母真在氣頭上要揍我,我也瞅準時機早溜了,回來時他們氣也消了我這頓揍也就免了。

當然我挨的揍幾乎夠不上家暴的程度,與我小伙伴人的遭遇相比就幸運多了。作為一個女孩子,她的童年要慘多了,他爸動輒就把她用繩子吊起來打,估計心理有問題吧,具體原因胖人并不知情。印象中一直到小學她都不敢回正屋,每晚都是在院門旁的小屋搭木板睡覺,而其奶奶媽媽竟然也不管。可能我們那時也比較皮實,她如今也成家有了孩子,替她慶幸挺過了那些悲慘的日子。

現(xiàn)在雖然不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養(yǎng)不教,父之過”的道理永遠不過時。父母教育孩子也要軟硬兼施剛?cè)岵,但切記在外人面前不要打孩子,特別是他的朋友同學老師面前,如此才能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讓他長了記性。

才疏學淺卻妄言,孤陋寡聞請指正,歡迎關注本頭條號!

4

這個我相信在中國絕大部分的90.80.都有被家暴過吧?

我是個農(nóng)村的90后,所以我家暴的經(jīng)歷肯定是有的。

1-父母吵架,對于我的傷害而言也是一種家庭暴力。基本上那時候父母隔三差五就要吵架,但是你要問他們?yōu)槭裁床浑x婚,都會說有了孩子,忍忍吧!而且那個時候好像都是勸和不勸離。

2-考試不及格,這個到還好,我父親母親沒怎么因為學習成績事情打我。

3-和其他小伙伴打架,打輸了。然后別人的父母還跑過來告狀。然后就被父親罰跪,我就一直哭,結(jié)果我爸正在忙著把晾曬在外面稻谷搬進來的時候看我還在哭,就不耐煩的踢了我一腳。這是唯一一次動手了的。不是,是動腳。

5

沒有,有愛的家庭長大。

6

怎么沒有,或許你們還沒有我這種經(jīng)歷。在弟弟妹妹出生前,可能我過的還行,我六七歲的時候他們一個兩歲,一個一歲,我的記憶中,我媽打我最歷害的兩回就是脫光了衣服打,有一回綁在樹上打,都是脫光衣服,除了痛,無助,還是痛。我是個女孩,那時那么多人看著,就沒人敢上前幫忙。平時,只要是有點做的不好,都會罵打屁股,所以小時候,很多時候看見我媽都怕,也恨。我初二那年家沒錢,媽不讓上學,做過很多工作,洗頭妹,保姆,燈飾廠,賣煙絲,面包店……沒有學歷只能干這些,我只要是能不在家呆著,我什么工作都干。后來遇到我老公,我知道他家離的遠,我毫不猶豫跟他走,因為我不想回家。當然,老公一家都很疼我,婆婆除了生病,其他時間做飯家務都不用我,就連買日常用的東西都會給我買,我上班工作忙,孩子她也管,從來沒有罵過一句。有時候同事朋友問,你嫁那么遠,不想你家人嗎,不想你媽媽嗎?我只能說我獨立慣了,還好!有時候,我打電話問我媽:你當時怎么能那樣打我,她說心情不好,氣不順。雖然已過多年,但我的心卻還是難受。回想我這三十多年,撒嬌真的不會。

7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在一個溫暖的家庭長大,在那里爸媽都很心細的照顧我們。

然而,初中同學有家暴的情況,老師還去家訪過,她爸爸喜歡喝酒,喝醉了就會家暴,很殘忍的那種,把她弟弟綁起來吊樹上用繩子抽。知道以后很同情她,沒法選擇出生,無法選擇在什么樣的家庭成長,現(xiàn)在她自己帶著孩子離婚了,小時候成長的陰影多少會影響她,頓時想安慰和幫助她。

所以,既然為人父母了,要對得起這份責任。即使日子過得窮點,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比什么都強,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成長環(huán)境。

8

我家很和諧,父母親相敬如賓,姐姐也從不欺負我。我是男孩子,貪玩,調(diào)皮搗蛋是經(jīng)常的,挨揍那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個不能算是家暴。我爸是抗美援朝老戰(zhàn)士,家教甚嚴。二寸寬的皮帶,抽得我叫聲震天,屁股不能坐,夜里睡覺都是屁股朝上睡。每次挨揍,都是阿姨,或是鄰居們過來護著我,才能被少揍(媽媽生病,長期住院)。爸爸是說教,懲罰兩者并用,從不溺愛孩子。我家就姐姐和我兩個孩子,在六零年代應該是算孩子少的家庭了,但是我爸也從不袒護我們。媽媽自然很是寶貝我們,但也是不護短的。從記事起至今,始終記得父親的嚴格管教,但從不認為他的管教算家暴。嚴父慈母,是中國家庭構(gòu)架,父母親的嚴格管教,應該不屬于家暴之類吧。

9

作為生在農(nóng)村的80后,應該是都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由于小時候家庭比較的貧窮,而因為小孩子的天性,好動,好奇心等等。造成經(jīng)常有鄰居家什么的東西損壞,果園里的果子還沒成熟就被偷吃,而被鄰居投訴。還有就是因為在農(nóng)村,又由于家庭比較貧窮,而煩雜事比較多,就要求我們在本該暢玩的年紀,必須要去承擔一部分家務。因此經(jīng)常遭到父母的責罵。

10

有過,不過那是調(diào)皮得來的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