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時我會想,假如咸豐帝不娶慈禧太后,清朝會是怎樣的走向?是不是國運更長或者更短呢?我相信這是個無解的問題,一個人命中注定相遇相愛,又怎么能擦肩而過視而不見呢?換言之,咸豐的性格和喜好,注定會娶慈禧為后,這是一個必然發(fā)展的結(jié)果。



咸豐帝——愛新覺羅.奕寧是清朝入關(guān)的第七個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嫡子)。咸豐皇帝20歲登基繼位,31歲病死,在位11年。后人對他的評論就是四個字——四無皇帝。即“無遠(yuǎn)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庇H們可能要問了,如此不堪的一個皇子,當(dāng)初他的老爸道光帝又是如何選中他的呢?

咸豐能夠稱帝,完全是他的老師杜受田一手扶持的。

道光帝有九個兒子,咸豐是第四子,對于咸豐幸運的是,他的三個哥哥先后死了。這樣以來,年長的就剩下他和弟弟“鬼子六”奕訢了。其它的不是庶子就是年齡還小。

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帝進(jìn)入了晚年,立皇子之事越來越緊迫,道光只有在奕寧和“鬼子六”兩人中選擇一個為皇太子。




▲咸豐帝

老四奕寧(咸豐)和”鬼子六”奕訢二人中,道光喜歡“鬼子六”多一點。顯然老四奕寧勝算不大,但他有個好老師,他的老師杜受田深知鬼子六比奕寧聰明睿智!净仕淖娱L且賢,皇六子奕訢,天資穎異,能文能武】。杜受田知道從處理政務(wù)和軍事角度來看,四皇子奕寧絕不會取勝“鬼子六!庇谑嵌爬蠋煂葘幟媸跈C(jī)宜,告訴奕寧,要想當(dāng)皇太子,必須以仁孝之心取悅他的老爸。

奕寧是個聽話的學(xué)生,把老師的話深記心中。有一日,道光領(lǐng)著諸皇子狩獵,奕寧故意一箭不發(fā),道光覺得很奇怪,就問老四,奕寧回答說:“現(xiàn)在是春天,正是鳥獸懷孕季節(jié),我不忍傷害”。

史書記載,道光帝大悅,于是秘密定下了老四奕寧為皇儲。等到道光駕崩后,也就是道光三十年,皇四子奕寧繼位,即咸豐帝。



咸豐帝在政治上碌碌無為,但卻是個多情種子,他一生風(fēng)流成性,擁有美女無數(shù)。后宮佳麗就有三位皇后、一個皇貴妃、兩個貴妃、四個妃子、六個嬪、貴人、常在、答應(yīng)則無定數(shù)。

話說咸豐二年,皇太后為咸豐皇帝選秀女,經(jīng)過層層選拔,17歲的葉赫那拉氏幸運的選中了(葉赫那拉氏就是后來的慈禧)。被咸豐封為貴人,宮中人稱“蘭貴人”。從上面后宮排列順序來看,貴人只排在常在和答應(yīng)之前,可想而知,蘭貴人離皇后之位還有段距離。

咸豐好色,而蘭貴人有心機(jī),這就注定了以后故事的發(fā)展。慈禧是如何從一個貴人一步步榮升皇后的?她可沒有老師指點,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聰明才智。

蘭貴人雖然成了民間女子們羨慕的貴人,她們怎能知道一入宮門深似海的苦楚。蘭貴人久居深宮,寂寞無聊,長年累月見不到皇帝一面,這無疑于是守活寡。與其這樣老死宮中,不如想辦法搏出位。

當(dāng)初的武則天是如此主動出擊,現(xiàn)在的慈禧依然如此。她通過打聽侍女,知道咸豐帝經(jīng)常到后花園散步,于是她把手帕疊成老鼠的樣子,拋擲取樂,恰好丟到咸豐經(jīng)常散步的后花園中他的腳下,咸豐一下子被蘭貴人的天真爛漫所吸引,這條手帕成了二人相愛的信物。(其實后宮許多貴人一輩子也得不到皇上的寵幸)。

二人有了好感和印象,蘭貴人以為大功告成,就等著皇上再次寵幸自己。其實她太天真了,皇上從不缺女人,更不缺獻(xiàn)殷勤的女人。咸豐早把她丟到腦后了。

蘭貴人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通過收買賄賂咸豐身邊的太監(jiān),對咸豐的愛好摸的一清二楚,于是又想出了一條妙計。




有一天,她從太監(jiān)處得知咸豐恰巧要經(jīng)過“桐蔭深處”(蘭貴人獲封貴人居住的地方)出宮,她便刻意描眉畫眼打扮一番,早早在此等候。

待咸豐的身影遠(yuǎn)遠(yuǎn)地出現(xiàn)時,她便柔聲唱起了小時候?qū)W會的江南小曲。蘭貴人唱的聲情并茂,十分的悅耳,有“繞梁三日不去”之功力。咸豐帝就好這口,當(dāng)他緩緩走近“桐蔭深處”時,尋聲望去,只見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蘭貴人嫵媚的站在那里,搔首弄姿楚楚動人,咸豐見到“聲色俱佳”的蘭貴人后心猿意馬,不知不覺走了過去,蘭貴人故意嬌羞萬狀,臉龐緋紅,咸豐更是色心大動,于是賜予蘭貴人“天地一家春”的稱號,“天當(dāng)房,地當(dāng)床”咸豐臨幸了蘭貴人。蘭貴人曲意奉承,一派春色滿園。

咸豐帝從此對她圣眷不衰,次年,蘭貴人為咸豐生下了一個皇子,之后母以子貴,蘭貴人從貴人一直升到了妃嬪,直至最后被封為了西太后。咸豐死后,慈禧太后掌控了大清命運48年之久。看來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歡迎轉(zhuǎn)發(fā)、留言評論和關(guān)注】

最佳貢獻(xiàn)者
2

《不一樣的老佛爺,不一樣的清宮秘史》:在1900年,在她的指揮下以列強(qiáng)干涉清朝內(nèi)政為理,派人圍攻各國大使館,也是個有脾氣的老佛爺,慈禧是如何從小門小戶的一介女流到手握清朝大權(quán)的老佛爺呢?最關(guān)鍵的還是嫁對了人!如果慈禧不嫁給咸豐帝她是沒有任何機(jī)會接觸權(quán)利核心的!

引子:1咸豐帝年輕的時候非常風(fēng)流!
2:慈禧老佛爺有著獨特的籠絡(luò)男人的手段!

老龍給大家說一些和影視劇不一樣的紫禁城!

想象:在大家心里秀女是不是這樣的!

真實:清朝給皇帝選妃子時主要手段是選秀,而按他們的規(guī)矩!

1:入選的美人必須不能是普通百姓。
2:而且秀女的年紀(jì)也有規(guī)定必須在13-17歲之間。
3:其次就是清朝選秀對身材要求不是前凸后翹,而且寬大勻稱!
4:還有一個沒有明說的規(guī)矩,那就是清朝的選秀官員很害怕美人禍國殃民,所以他們大多存了反向思維,為什么這些官員敢這么做呢?不怕皇帝怪罪嗎?當(dāng)然不怕,因為選秀只是初試,后面還有太后或者太妃來進(jìn)行宮選,而這些女人也是這么選出來的,所以她們也不是很在乎女子的容貌,所以清朝皇帝雖然號稱佳麗三千,不過大多都是歪瓜裂棗!

想象:慈禧被后世丑化為一個心狠手辣殘忍丑陋的惡毒老太形象!

真實:慈禧進(jìn)宮時17歲,同時進(jìn)宮的女孩子很多都才13.14歲,有些還是小孩子沒有發(fā)育起來,慈禧相對于來說還是非常有優(yōu)勢的,真實的慈禧能以小門小戶的出身逆襲,說明在硬件上她是有優(yōu)勢的(美貌)!




前期:前面老龍引子里面說了,咸豐年少為帝是一個非常風(fēng)流的皇帝,十分好美色,慈禧在眾多秀女中可謂鶴立雞群,能得到咸豐的寵愛非常正常,慈禧在咸豐2年入宮封貴人,待了兩年就被咸豐提拔做了嬪妃!可見慈禧必然在爭寵這方面非常擅長。

關(guān)于慈禧在宮內(nèi)的記錄正史記載非常少,不過我們可以在慈禧晚年的回憶錄中找到這么一句話來佐證“入宮后,宮人以我美妒我,為我所制”!

回憶錄的深入解讀!

其一慈禧入宮的時候非常漂亮,漂亮到宮中的女人都嫉妒她,一個女人如果能夠因為美被所有人嫉妒,那她的容貌肯定是非常美麗的!

其二:為我所制,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何況后宮三千佳麗這么多人,那必然是爾虞我詐非常復(fù)雜,而慈禧可以制住這些嫉妒自己的人,可以說明她手段高超!

《緣》慈禧功于心計,進(jìn)宮時她是地位低下的貴人,家庭出身沒有任何優(yōu)勢,不甘心平凡的她在入宮后打聽清楚咸豐非常喜好江南水鄉(xiāng)的女孩子,于是把自己包裝為一個溫柔美麗的女子,在咸豐每日經(jīng)過的地方日日唱歌希望引起咸豐的關(guān)注,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咸豐被她溫柔甜美的歌聲打動,寵幸了她,于是慈禧總算是得到了咸豐的寵幸,于是慈禧走上了一條逆襲之路………………

3

咸豐為什么會娶慈禧,在正式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咸魚想先與大家談?wù)勄宄倪x秀制度。

自古以來,皇帝娶親并不是一件你情我愿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古代婚嫁講求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門當(dāng)戶對。結(jié)婚的雙方可以不認(rèn)識甚至沒見過面,但必須符合以上條件才可以成親?梢,普通人婚嫁都已經(jīng)如此麻煩了,更何況皇帝。歷朝歷代,皇帝娶親都有一套大同小異的選秀制度,清朝的選秀制度自順治皇帝起規(guī)定:

凡滿族八旗人家年滿十三歲至十六歲的女子,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選中者,留在宮里隨侍皇帝成為妃嬪,或被賜給皇室子孫做福晉。未經(jīng)參加選秀女者,不得嫁人。

從上面這段關(guān)于清朝選秀制度的規(guī)定來看,滿清皇室只從滿八旗中遴選秀女,原因就是清朝皇室禁止?jié)M漢通婚。而秀女入宮后會有一個“閱選”環(huán)節(jié),即每幾個秀女們站成一排,由皇帝和太后親自挑選,選中者會被賞賜名號成為皇帝的女人,未被選中者則可以被賜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

而《清史稿》關(guān)于慈禧的記載開頭便是:

孝欽顯皇后(即慈禧),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廣太道惠徵女。咸豐元年,后被選入宮,號懿貴人。

由此可知,慈禧是滿族葉赫那拉氏,“被選入宮”就是說慈禧是通過選秀制度入宮的,所以她走的就是一條任何滿族女子都可以走的平凡之路。她的父親叫惠徵,惠徵當(dāng)時所任的安徽廣太道道臺是一個四品官職,算起來家世也不算顯赫,甚至有的野史還記載慈禧本是漢人,只不過后來輾轉(zhuǎn)流離進(jìn)入惠徵府邸,成了他的養(yǎng)女。

根據(jù)《清史稿》的記載,咸豐元年慈禧入宮被封為“貴人”,四年后升為“嬪”,六年晉為“妃”,七年即晉升為“貴妃”,這個速度堪稱火箭般躥升。

慈禧的晉升速度之快也可以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咸豐一定特別寵愛慈禧,那么通過選秀制度被選出來的慈禧為何會受到咸豐皇帝的寵愛呢?

前面說過了,慈禧是通過選秀進(jìn)入后宮的,而能成為皇帝的女人必須要通過“閱選”環(huán)節(jié),即由皇帝本人看中才行。

所以慈禧肯定是被咸豐一眼看中的女人!

那么一個被男人在一群女人中間一眼就看中的女人,會有怎樣的優(yōu)點呢?對于清朝皇帝來說,門第不在考慮范圍內(nèi),品德也不是第一次見面就能了解到的,所以能第一眼就迷住皇帝的一定是“相貌”,也就是說慈禧是憑借相貌成功吸引住咸豐的。

全天下的男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好色”,咸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現(xiàn)今流傳著很多慈禧的照片,從照片來看慈禧并不出眾,但要知道那時候的拍攝技術(shù)遠(yuǎn)沒有今天的發(fā)達(dá),而且慈禧的照片都是老年時期的,如果對比她與其他皇室女性成員的合照可以發(fā)現(xiàn),慈禧的面容還算是正常的。

關(guān)于慈禧的容貌,慈禧晚年最為信任的宮女德齡曾在書中寫道:

太后當(dāng)伊在妙齡時,真是一位風(fēng)姿綽約、明媚鮮明的少女,這是宮中人所時常稱道的;就是伊在漸漸給年華所排擠,入于老境之后,也還依舊保留著好幾分動人的姿色。

還有曾為慈禧畫過像的美國畫家卡爾也曾說過:

她的身體各部分極為相稱,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發(fā),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所以上面說了這么一堆,意思就一個,咸豐娶慈禧的原因就是相比于當(dāng)年的其他秀女,慈禧的容貌算是最為出眾的了,至于慈禧年輕時有多漂亮,這個咸魚就不是很清楚了。

4

據(jù)說由于葉赫那拉氏跟愛新覺羅氏打了很多年,是世仇,于是葉赫那拉氏的族長曾經(jīng)發(fā)過詛咒:“哪怕葉赫家族只剩下一個女子,也必將愛新覺羅滅亡!

所以滿清才有不跟葉赫那拉聯(lián)姻的說法,而出身葉赫那拉的慈禧,最終將清王朝推向滅亡,于是這個說法就更為流傳,所以很多人說是因為咸豐違反祖制,娶了葉赫那拉的女子,才導(dǎo)致最終亡國。

但滿清并沒有不跟葉赫那拉氏聯(lián)姻的說法,葉赫那拉氏是滿清的大貴族,一直以來清朝也都有跟葉赫那拉氏聯(lián)姻的傳統(tǒng),除了慈禧之外,康熙的惠妃、乾隆的舒妃、光緒的隆;屎笠捕际侨~赫那拉氏的。

那么為什么會有“不允許娶葉赫女人為妃”的說法呢?主要還是因為慈禧太后禍害了滿清,所以才會出現(xiàn)這種說法。但這只是小說演義的說法,不足為信。

蔡東番的《清史演義》里頭講說努爾哈赤修堂子挖出一個碑,上頭有幾個字,"滅建州者葉赫",而建州就是后金政權(quán)的根基地,清朝后來果然就滅在葉赫手里頭。

再說說咸豐是怎么娶的慈禧吧,咸豐當(dāng)年剛上任的時候還是壯志凌云的,想要好好治理國家,也不怎么近女色,但經(jīng)歷過太平天國的打擊之后,咸豐逐漸消沉,開始把心思用在了美色上。

咸豐先后有3位皇后,12名妃子,還不嫌夠,咸豐十年的時候,他命人四處尋覓美女,帶到后宮。當(dāng)時慈禧17歲,外號蘭姑娘,雖然她已經(jīng)超齡了,但由于她是滿族大貴族,所以仍有參選資格。

慈禧入宮之后被封為懿嬪,雖然她進(jìn)宮晚,但由于生了個大阿哥,母憑子貴,很快就升到了懿妃,之后又封為懿貴妃,地位僅次于皇后。

其實如果不是這個大阿哥的誕生,也就是后來的同治,慈禧也沒有什么機(jī)會在后期影響中國幾十年。主要是咸豐雖然妃子很多,共有19人,但他的生育率太低了,總共只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而且次子還早早的夭折了,所以沒辦法,只能立這個大阿哥為太子了。

如果咸豐像康熙那樣的生育能力,也來個九子奪嫡,再有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上位,那說不定中國還不會簽訂那么多的條約呢。






5

倘若道光選皇六子奕訢做儲君,那么中國的歷史是不是會改寫呢?也許在二十一世紀(jì)仍然是大清朝的天下。又也許中國還是會經(jīng)歷農(nóng)民起義、外寇入侵、辛亥革命、軍閥混戰(zhàn)、國共內(nèi)戰(zhàn)等史實。無可論說。而我們后人只能夠于歷史的長河中尋找到咸豐留下的軌跡。

咸豐,清朝道光帝的第四子,也是大清朝第九位皇帝。從清朝后來的發(fā)展史看,咸豐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手中握有實際統(tǒng)治權(quán)的皇帝。

咸豐帝可算是自秦始皇以來,歷代皇帝中最命苦的一位了。為何如此評價他呢?肯定與其親身經(jīng)歷有關(guān)了。

他的一生中經(jīng)歷了三件歷史性變革大事件。其一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nóng)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其二為西方列強(qiáng)入侵中國。其三為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沒落。怎一個內(nèi)憂外患能形容他所面對的當(dāng)朝局勢呢。

不論是咸豐帝還是換個人來經(jīng)歷他所面對的局面,有書君推測結(jié)局也還是如此。清朝該衰落還是會衰落,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物極必反,正所謂“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論說咸豐,必提一個人物,那就是慈禧。慈禧又是何許人也?

慈禧,生于1835年11月29日,卒于1908年11月15日。她是萬萬人之上的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她也是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她更是晚清的實際統(tǒng)治者。

慈禧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巔峰呢?

慈禧于1852年通過選秀入宮。入宮初被賜號蘭貴人,后晉封懿嬪。生了皇子載淳后晉懿妃和懿貴妃。

咸豐死后,她年幼的兒子載淳被扶上皇位,做了皇上。于是乎她便與當(dāng)時的皇后并尊,尊稱圣母皇太后,然后就叫慈禧了。

慈禧發(fā)動辛酉政變,誅殺咸豐精心配備的托孤大臣~顧命八大臣,奪得了實際的政權(quán)。隨后她開始垂簾聽政,正式開啟上朝時代。

同治帝死后,由于同治帝未留子嗣,故她就選擇她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承大統(tǒng),即光緒帝。由于光緒帝上位時也年幼,順理成章的,她慈禧繼續(xù)垂簾聽政,掌控朝廷大權(quán)。

后來慈安太后去世。于是慈禧發(fā)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沒有了慈安和恭親王的掣肘,她獨掌大權(quán),被朝廷內(nèi)外稱老佛爺。

后來,慈禧年邁,就將朝政實權(quán)歸還光緒,她則退居頤和園內(nèi)。但是她也沒閑著,隨時關(guān)注朝廷動態(tài)。

戊戌變法中帝黨早就不滿慈禧的執(zhí)政,于是光緒獲得實權(quán)后就密謀殺后。慈禧哪是軟柿子?她知曉這件事后,發(fā)動戊戌政變。以囚光緒、殺戊戌六君子、再度訓(xùn)政為這次政變畫上了句號。

庚子國變后,她也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xué)官法進(jìn)行改革,以圖振興當(dāng)時的中國。奈何大勢已去,強(qiáng)弩之末也是無用。

光緒帝駕崩后,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做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在儀鸞殿去世,葬菩陀峪定東陵。自此,她波瀾起伏的一生正式畫上句號。

一個人的遠(yuǎn)見學(xué)識決定了其處理問題的方式。由于慈禧執(zhí)政時僅關(guān)注的是對中國實權(quán)的控制,為了這權(quán)利她使國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她的“乘勝即收”軍事主張,與法國簽訂的《中法條約》,雖打勝法國但還是讓法國占了便宜。后來簽訂的《馬關(guān)條約》《辛丑條約》更可謂是前所未有的恥辱,割地賠銀、喪權(quán)辱國!

這一系列喪權(quán)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在她的領(lǐng)導(dǎo)的清王朝下簽訂,注定她會被后人唾罵。(加粗)

斯人已逝,所有恩怨是非隨風(fēng)而去,就讓塵歸塵,土歸土吧。

回到題主所問,咸豐為什么會娶慈禧呢?

一、慈禧與娶其他妃嬪一樣,通過選秀入宮,順理成章成為咸豐的女人

都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可還是有那么多的父母把自己的寶貝女兒送入宮門,來謀求自己的光明前途。

在清朝時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說:葉赫那拉家世代出美女。作為葉赫那拉家的后代,慈禧年少時也是一名出落的漂亮大方的大家閨秀。

咸豐二年(1852年),葉赫那拉氏.杏貞已是17歲。恰在這一年,皇太后為咸豐帝挑選秀女。經(jīng)層層考查篩選,慈禧幸運地被選中了。

咸豐二年二月十一日,即1852年3月31日,葉赫那拉?杏貞,被皇上冊封為蘭貴人。五月初九日,即6月26日,18歲的葉赫那拉?杏貞正式入宮,居長春宮。

清朝時期,后宮妃嬪有嚴(yán)格的等級限制,皇后以下的妃嬪共分七級。即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和答應(yīng)。

葉赫那拉氏?杏貞一入宮便被封為第五級貴人,而不是常在和答應(yīng),在當(dāng)時已是相當(dāng)不錯的待遇了。

二、勝出必有所長。慈禧年輕時出落的漂亮大方,加之通曉琴棋書畫,比一般妃嬪有見識,自然獲得咸豐的厚愛

慈禧雖不是土生土長的江南女子,但她很小時便跟隨父親去江南做官,所以慈禧也頗有江南女子的氣質(zhì)。所以,當(dāng)慈禧身著滿清旗袍,帶著一身江南女子的況味出現(xiàn)在咸豐帝眼前時,就成功的獲得了咸豐帝的注目。

話說慈禧太后聰慧過人,并且善解人意!洞褥饧o(jì)》記道:“以己之聰明智慧,遂蒙帝寵!闭f她是咸豐的解語花都不為過。

咸豐帝唯一的兒子載淳就是慈禧所生,且咸豐帝生前不少奏章直接讓慈禧代閱,可見其得寵程度。

咸豐登基后,實際掌握朝中大權(quán)。加之當(dāng)時的慈禧生的聰明可愛,工于書法,得到咸豐帝的歡心也是無可厚非。所以有書君猜測二人是情投意合,真心相愛。

三、咸豐娶慈禧是為平衡當(dāng)朝局勢

歷來皇上的后宮也是前朝權(quán)利的反映。所以,祖先們早早立下規(guī)矩,后宮不得干涉朝政。據(jù)了解慈禧的父親官職是安徽徽寧池太廣兵備道惠徵,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地方小官。

但,慈禧一入宮便是貴人。是何緣由?與慈禧一同入選的還有后來成為皇后的鈕祜祿氏。有書君推測,應(yīng)是咸豐為了平衡朝廷局勢決定的。

試想,如果選入宮的秀女們?nèi)浅⒅爻嫉淖优,那么他們的?quán)利會越來越大,皇上想要控制這些大臣就相當(dāng)困難。索性,咸豐就選了一個如慈禧無啥背景的女子來平衡當(dāng)朝局勢了。

生于歷史大動蕩的時代,注定咸豐和慈禧會被人怒懟。哀嘆其不爭,憤怒于其所為,亦無能為力于結(jié)局。

以史為鑒,不讓歷史重演才是每一個當(dāng)朝執(zhí)政人們應(yīng)該努力的方向。愿每一位朋友都有所獲。

6

咸豐與慈禧“在一起”,是清朝制度使然,不以二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左至右——慈安、咸豐、慈禧


在這里,首先要說一下選秀

不同于所謂的歷史劇,無論“正劇”還是“戲說”。由于編劇們不懂清史,不了解清代皇室習(xí)俗,用胡說八道誤導(dǎo)了觀眾。

中國封建王朝,歷代都規(guī)定,宮女必取自良家女。清代,無論是宮女還秀女,暫且統(tǒng)稱為“在宮內(nèi)的女子”。二者都是在編制之內(nèi),享受一定的待遇。但二者有嚴(yán)格的區(qū)分。

待選的秀女,麻木而又愚鈍

清宮嬪妃共分八個等級,即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和答應(yīng),都需要冊封,雖然冊封的典禮規(guī)格不同。

秀女一旦入宮,便享受貴人待遇,有些可以直接封“嬪”;宮女則是奴婢,要想升級,必須經(jīng)過答應(yīng)和常在兩個階段。

一、秀女

秀女必須是八旗少女,三年選一次。其目的正像清人吳振或指出的“或備內(nèi)廷主位,成為皇子皇孫栓婚,或為親郡王及親郡王之子指婚”。

  • 不僅皇帝的后妃要從旗籍女子中挑選,被選中的八旗秀女,有的可能要配給皇帝的近支宗親。

醇親王福晉,光緒帝生母,也是選秀的對象,賜婚當(dāng)時的醇郡王

選擇作為后妃的秀女有嚴(yán)密的定制。秀女一般年齡在十三至十六歲,身體健康無殘疾,公主下嫁所生之女也不能例外。

凡應(yīng)選的旗女,私自結(jié)婚者,將由該旗都統(tǒng)治罪。

二、宮女

宮女,指在宮中供役使的女子。多是在內(nèi)務(wù)府包衣、佐領(lǐng)下的女兒中,每年選一次。宮女的上層,為宮中女官。清朝也選宮女,有的宮女入宮以后,還可晉封為內(nèi)廷主位。她們在宮中的地位無法和秀女相比,主要是供內(nèi)廷各宮主位役使。一般是入宮三年,或年滿二十五歲,可出宮回娘家,另行出嫁。

一般說來,宮女并無等級之分,但根據(jù)她們服務(wù)的對象,其實際地位也有所差別


咸豐即位

咸豐帝奕詝的生母為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與道光帝感情甚好。在其暴病去世后,道光虛位中宮,不再立后。從這個角度講,后來,奕詝被立為儲君,未嘗沒有道光皇帝感情的傾向。

道光

奕詝,“長且賢”,又很仁孝;奕訢,雖為庶出,但“天資穎異”,能文能武。

道光遺詔

后來,經(jīng)過一系列的爭斗,“道光二十六年立秋”立下奇怪的遺詔——“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

恭親王奕訢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企圖重振綱紀(jì),但此時的大清帝國內(nèi)憂外患不斷,最后以簽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帝在位十一年,于1861年在內(nèi)憂外患中崩于承德避暑山莊,年僅31歲。廟號文宗,謚號協(xié)天翊運執(zhí)中垂謨懋德振武圣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葬于定陵。

避暑山莊,既是咸豐葬身之地,也是慈禧登山權(quán)力顛峰的出發(fā)點


慈禧掌權(quán)

慈禧,葉赫那拉氏,徽寧池廣太道惠徵女,咸豐元年(1851年)入宮!堊⒁,慈禧是按照程序被選入宮,她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

同治帝載淳

慈禧剛?cè)雽m,號懿貴人,級別確實是最低的。咸豐四年(1854年)封懿嬪。因此,慈禧在后宮的“進(jìn)步”速度,算不上快。

直到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慈禧生了載淳,也就是后來的“同治帝”,才進(jìn)封進(jìn)懿妃。到了咸豐七年(1857年),進(jìn)封懿貴妃!堊⒁,連皇貴妃都不是。

咸豐死后,慈禧后聯(lián)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fā)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quán),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

慈禧的侄子兼外甥愛新覺羅·載湉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載湉繼咸豐大統(tǒng),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

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1884年慈禧發(fā)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quán);

1898年,慈禧發(fā)動戊戌政變,再度訓(xùn)政;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十月二十二日在儀鸞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東陵。

7

咸豐不娶慈禧就又會娶這禧那禧,就不是禧的事,為什么不管哪朝哪代都把問題歸到婦女同志身上,夏朝的喜妹,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春秋的趙飛燕,西漢的呂雉,隋朝的獨孤皇后,唐朝的楊玉環(huán),宋朝的李師師,明朝的陳圓圓,清朝的慈禧,為什么。不能怪女人,這是歷史的車輪把他們碾壓,這是一種進(jìn)步

8

有人因為覺得慈禧太后禍國殃民,所以覺得當(dāng)年如果咸豐皇帝沒有娶慈禧太后的話,滿清可能就不會遭這種厄運了。問題自然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咸豐皇帝會娶慈禧太后呢,恐怕是無稽之談,因為慈禧太后本身是滿人,嫁給咸豐皇帝并沒有什么不可。


而且慈禧太后年輕剛剛進(jìn)宮的時候,只是以秀女的身份進(jìn)入,封的位份也不怎么高,說實話不能夠用娶這種字,只能用納妾這種字才對。因為慈禧太后進(jìn)宮只是給咸豐皇帝當(dāng)小妾的,只有咸豐皇帝的皇后才能用娶這種字。說實話,作為一個皇帝,擁有后宮三千佳麗,即使少的也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慈禧太后只是其中一個而已,所以當(dāng)時看根本就不起眼,誰也不會料到他今后會禍國殃民。


只不過因為咸豐皇帝當(dāng)皇帝的時間實在太短了,只有10年而已,而且他的那些嬪妃都不怎么爭氣,一直沒有生出兒子來。而最后慈禧太后給他生下了唯一的兒子,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慈禧太后的地位自然就不一般了。說實話,慈禧太后后面能夠掌握大權(quán),很大程度上就因為她生下了咸豐皇帝唯一的兒子,如果不是這個原因的話,估計她在歷史中都不會留下什么字眼。

至于咸豐皇帝,估計就是在選秀女的時候看到年輕的慈禧非常的漂亮,就選中了她進(jìn)宮而已,這只是偶然中的一個小事而已,誰也不會在意。大家看甄嬛傳就知道每年進(jìn)宮中的秀女多了去了,能夠熬出頭的只是鳳毛麟角而已,慈禧太后能夠熬出頭,有她的本事在里面,但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她生下了兒子。

9

咸豐娶慈禧,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選秀為入門

清朝婚嫁采用的是指婚制,這里的指婚反映在皇家叫選秀。八旗家的閨女,無論其家為官還是為民,又或者什么有錢還是沒錢,她們的婚姻要先經(jīng)過一次皇家選秀,所謂選秀呢,就是姑娘得先集中起來,讓皇家挑,三年一次,戶部主持

凡滿、 蒙、漢軍八旗官員、另戶軍士、閑散壯丁家中年滿十四至十六歲的女子,都必須參加三年一度的備選秀女,十七歲以上的女子不再參加

如果八旗適齡閨女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參加選秀,那可以等下次。反正必須經(jīng)歷過一次選秀,才能出嫁。慈禧是滿洲鑲藍(lán)旗葉赫那拉氏,年歲到時,自然也要經(jīng)歷皇家選秀

第二個,幫扶為推力

八旗選秀雖然可以讓普通人家閨女步入紫禁城成為皇帝老婆提供機(jī)會,但是,她們拼的還是家世,什么灰姑娘遇到王子這種事情,畢竟是童話。葉赫那拉家雖然是滿洲大姓,但他們和愛新覺羅家其實是世仇,據(jù)說,當(dāng)年葉赫家戰(zhàn)敗家主臨死前對努爾哈赤說,未來滅你愛新覺羅,必是葉赫,一般說來,選秀,葉赫一姓是沒有機(jī)會的

但是,慈禧父親那一輩和后脈鈕鈷祿氏是姻親,幼年的慈禧被送在京城鈕鈷祿家生活,陪伴當(dāng)時還是鈕鈷祿家小姐的慈安

都知道一入皇宮深似海,作為后脈鈕鈷祿氏,更知道后宮兇險,所以,鈕鈷祿家便把慈禧當(dāng)成慈安助手培養(yǎng),若是能一起入宮,那正好照應(yīng)

在鈕鈷祿家運作下,15歲的慈安、17歲的慈禧一同參加了1852年的選秀,都被選中。其中,慈安四月入宮成為嬪,五月跳過妃一級成為貴妃,六月被擬定為皇后,十月成為后宮第一人。慈禧呢,四月入宮成為貴人……

后來,慈安未能生子,便用皇后權(quán)限,盡可能多的安排慈禧侍寢,母以子貴,咸豐又只有一個兒子,慢慢的,慈禧走向了權(quán)力核心……

綜上,選秀制加上強(qiáng)勢力量幫扶,咸豐娶了慈禧

10

中國近代史上最有權(quán)力的女人當(dāng)屬慈禧太后了,她不僅改變了中國近代命運,還把清朝帶向覆滅之路。慈禧掌握半個世紀(jì)的權(quán)力,可以說前無古人。慈禧26歲守寡,過了40多年的寡婦生活。在同治皇帝年幼時,她就垂簾聽政,用一道薄幕遮擋住一個女人深藏的野心。同治成年后,慈禧雖然退居深宮,但她依然在幕后操縱國政。后人說慈禧政治上昏聵,生活上腐化,禍國殃民,使大清江山千瘡百孔。當(dāng)然苛求一個女人治理國家顯然不可能,這也是大清的命運所致,大清命運里就該出現(xiàn)這個女人,否則清朝還不得繼續(xù)存在下去?

那么這個遭后人的女人是怎樣一步步登上權(quán)力巔峰呢?當(dāng)然慈禧掌握清朝大權(quán),首先要得到皇帝的寵愛,她是如何受寵的呢?

出身官二代

慈禧能進(jìn)入后宮,成為咸豐的女人,還要從清朝后宮選秀說起。清朝后宮從嬪妃到宮女,并不是平常百姓家女孩子都能進(jìn)的,首要前提是出身八旗或者包衣世家,否則進(jìn)宮連干雜活的機(jī)會都沒有。

慈禧的父親名叫惠征,嘉慶十年(1805年)出生,是監(jiān)生出身,長期擔(dān)任清朝的筆貼式。1846年,惠征任職吏部文選司主事時,受到道光皇帝賞識,后來官至四品正道臺。1852年,惠征去安徽任職,在安徽任上因工作失誤被免職,這一年也是慈禧進(jìn)宮的一年。

再從史料中扒一扒慈禧的祖上,輝煌顯赫,慈禧的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是清朝官員,因此慈禧屬于官二代,是官僚家族出身。而慈禧的母親家更為顯赫,慈禧姥爺叫惠顯,此人在道光年間歷任安徽按察使、駐藏大臣、工部左侍郎,并兼任京營右翼總兵,最后調(diào)任歸化城副都統(tǒng),屬于地方二品的封疆大吏。這樣家族出身,必然要參加選秀,而且進(jìn)宮就比包衣家女孩子身份地位高。

慈禧的這個硬件因素,一般女人比不了。所以出身決定了命運,如果慈禧是普通旗人家孩子,再沒有什么長相,那她見皇帝都難。

有才藝的女人

當(dāng)然慈禧進(jìn)宮還有先天條件,長相貌美,至少讓男人看了心動。但慈禧進(jìn)宮后,宮里美貌女人太多了,因此她入宮很久連皇上面都未見到,更不要說皇上翻她的牌子。不過慈禧并不是一個甘于寂寞的人,既然見不到皇帝,總要想個讓皇帝見到的機(jī)會。因此,慈禧經(jīng)常在宮里花園處唱一些江南小調(diào)。宮里能唱這種曲子的女人很少,除非專業(yè)學(xué)習(xí)過。

有一天咸豐皇帝在園中乘涼游玩,聽到慈禧的江南小調(diào),連忙尋著歌聲走來,咸豐被慈禧美貌打動,當(dāng)即翻牌,并賜慈禧為蘭貴人。從慈禧被咸豐翻牌的史料記載看,慈禧是一個有心計的女人,她能想辦法讓咸豐發(fā)現(xiàn)自己,這就是本事。估計咸豐什么時候到園里,慈禧不買通太監(jiān)恐怕連見面機(jī)會都沒有。

當(dāng)然慈禧不僅有唱歌才藝,慈禧還略懂文墨,能寫會畫,這在清朝里很少見。清朝女人并不像唐朝、宋朝女人那般開放有本事。女人無才便是德的封建觀念在宮中也存在。而慈禧由于有些文采,因此在伺候咸豐皇帝時,還代咸豐皇帝批閱奏折,后來甚至參與軍機(jī)大事。這樣有能力的女人皇帝能不喜歡。因此,慈禧才藝也是她受皇帝寵愛的一個重要因素。

遇到心善的女人

歷朝歷代,皇帝后宮地位高的除了太后,就是皇后。慈禧被封為貴人,以至于被封為懿貴妃,此時她并不是皇后,皇后是慈安的。兩人地位懸殊很大,但比慈禧小兩歲的慈安并不是一個吃醋的女人,也不是一個有心計的女人,而且慈安心地善良,這是慈禧的萬幸。如果慈禧遇到一個吃醋的皇后,兩人地位懸殊大,那慈禧就不可能繼續(xù)走下去。

慈禧很有心計,她不斷討好慈安皇后,皇后對慈禧印象特別好。當(dāng)然慈禧討好慈安的目的還是讓她繼續(xù)在皇帝面前替她美言。而慈安的確沒少在咸豐皇帝面前說慈禧的好話,這也是咸豐寵愛慈禧的一個因素。如果在宮里,女人之間爭風(fēng)吃醋,宮里女人沒人說慈禧好話,那慈禧想得到咸豐皇帝的寵愛很難。當(dāng)然皇后作為皇帝正妻,說話最有分量。因此,慈禧命好,遇到一個心善的皇后,才有了自己上升的機(jī)會。

生下皇帝獨苗

慈禧受咸豐皇帝寵愛還有一個硬件因素?zé)o人能比,她為咸豐生下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而且同治皇帝還是紫禁城內(nèi)出生最后一位皇帝。史學(xué)家研究咸豐皇帝時,始終不明白,為什么他的子嗣如此之少呢?

翻開清朝歷史,努爾哈赤有16個兒子8個女兒,皇太極有11個兒子,14個女兒,就連年輕的順治皇帝還有8個兒子6個女兒?滴趸实圩疃,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雍正皇帝有10個兒子,4個女兒。乾隆皇帝有17個兒子,10個女兒。嘉慶有5個兒子,9個女兒。道光皇帝有9個兒子,10個女兒。

咸豐子嗣少是有原因的。咸豐皇帝生不逢時,他繼位后正趕上清朝國勢衰弱之時,內(nèi)憂外患,使他經(jīng)常在驚恐中過日,甚至被逼著逃亡。咸豐三年夏天,太平天國北伐軍打到了直隸,清朝險些被滅。

咸豐十年,英法聯(lián)軍兵臨北京城,咸豐趕緊逃亡到熱河行宮。清朝多次危急情況,咸豐緊張憂慮,自然不利于生育子女。而且后宮中婆媳之間、后妃之間矛盾不斷,甚至發(fā)生爭斗,也不利咸豐生養(yǎng)子女。

當(dāng)然咸豐子嗣少的原因,還是他縱欲過度,影響了正常生育。咸豐皇宮嬪眾多,但他還不滿足,又把四個漢人美女招到宮中,并命名為“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牡丹春”。見到山西寡婦三寸金蓮漂亮也召入宮中。京城有雛妓朱蓮芳長相貌美,能詩會唱,也被咸豐召入宮中。咸豐還大量服用春藥,結(jié)果弄垮了身體,32歲就駕崩了。

咸豐駕崩后,26歲的慈禧又用計謀,聯(lián)合慈安、恭親王發(fā)動政變,除掉了八大顧命大臣,開始垂簾聽政,掌握朝中大權(quán)。也開始享受宮中奢侈的生活。每天凌晨三點,慈禧所住儲秀宮里,宮女、太監(jiān)就開始,撤燈罩的,掏耳的,送熱水的,整理臥具的,為慈禧穿著打扮的,最后擁著慈禧進(jìn)入乾清宮或養(yǎng)心殿,開始一天政治生活。

慈禧為了打發(fā)寂寞孤獨生活,除了游玩外,還用筑路費、海軍經(jīng)費八千萬兩白銀建頤和園,最后導(dǎo)致清軍敗于日本,簽了恥辱的《馬關(guān)條約》,受后人唾罵。如果慈禧有武則天那樣的本事,清朝不至于走到衰弱地步,可惜慈禧本就是一個普通的后宮女人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