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太和韓國老太,思想保守。中國的大媽和老奶奶們,意識超前。中國的漢服,是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在文藝表演的時候,大媽和奶奶們穿起來,煞是好看。贊贊贊贊贊!
這不奇怪,因為日本只有大和族,韓國只有高麗族,所以日本人穿和服,韓國人穿韓服,而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漢族雖然人口最多,但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黨的民族政策是鼓勵民族大團結(jié),尊重各少數(shù)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要求中國人都穿漢服是不恰當?shù)。而且,所謂的漢服是指古代演變而來的傳統(tǒng)服飾,作為節(jié)氣紀念穿可以,但作為日常生活裝已經(jīng)不合時宜。
穿什么服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三觀和態(tài)度,有些精日分子從心底里崇洋媚外,看不起中國人,以為穿上和服就是日本人了,跪久了就站不起來作人了,希望這種人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認真看一看,接受再教育,不忘國恥,不忘歷史血的教訓。
另外,從許可馨的公開圖片看,許可馨也穿過漢服,也穿過少數(shù)民族服裝,那就說明她就一定愛國嗎?非也!她不但不愛國,還非常仇視祖國,多次發(fā)表恨國辱民言論,逍遙法外之后還繼續(xù)辱罵網(wǎng)民糾集水軍瘋狂洗白不斷挑戰(zhàn)國人的道德底線。
因此,大可不必糾結(jié)中國人是否穿漢服的問題,只要是愛國愛家愛父母愛同胞有良知的中國人就行了。
穿什么不重要,只要愛國守法,三觀正確就是好公民。
早就斬草除根幾輪了。
誰說沒有,早上起來的太極拳老太太老爺爺不是中國服裝嗎?
要說漢服只是漢朝的服裝那定義有些狹隘了,如果只是說漢服那是因為現(xiàn)代和漢朝離得太遠了!韓國日本懂點歷史的都知道他們"和服""韓服"穿的就是"前朝"的衣服,我們前朝的衣服是啥? 就是"中山裝","旗袍"呀,你生活中經(jīng)常見好吧!
要有些咋們的文化自信,我們確實有很多遺失的優(yōu)秀文化,但這就是中華文化特點呀!川流不息,海納百川,所以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化流傳下來了!"韓服""和服"不過是中華文化的大河中的兩個小支流!
現(xiàn)在的中華大河在我們手里,是讓我們?nèi)?chuàng)造呀
早上和年輕人搶車上位置不方便
真正平民的漢服并還活著的是云貴地區(qū)屯堡人中老人所穿服裝,他們明朝從南京出發(fā)守邊,因地域偏僻仍保留原服飾習俗,問一下誰愿意穿?現(xiàn)在所謂 " 漢服 " 是出土文物的臨摹品,說白了,就是 " 壽衣 " ,誰穿誰傻!就算禮服,也是古代典禮所穿,穿了只能行禮啥也干不了。所以孔二先生要 " 禮不下庶人 " ,否則誰來伺候高貴的肉食者?二千多年都知道要 " 胡服騎射 " 。如果誰穿的娥冠博帶,闊袍大袖進入車流工廠商場自動扶梯,是作死的節(jié)奏。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把古裝開始叫漢服了。
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首先需要明確一個概念。
中國歷史上不存在某一種叫漢服或者能被稱作漢服的服裝。
簡單復習一下中國歷史,先秦時期各諸侯國語言文字單位這些都不統(tǒng)一,別說服飾了。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后面緊跟是長期大一統(tǒng)的漢朝,這個規(guī)程的服飾應該是相對統(tǒng)一的。
但是晉朝出現(xiàn)了五胡亂華,北方最終由鮮卑族統(tǒng)治,保留漢文化的東晉在南朝最終被鮮卑政權(quán)消滅。
北魏雖然實行了漢化制度,但是這個漢化是非常表面的,就是這個北魏,要學漢人修歷史,但是一看修出來的東西有對自己老祖宗不利的就果斷篡改。而且這股漢化到隋唐時期已經(jīng)完全改頭換面了,大量鮮卑貴族比如長孫宇文這些都改回了鮮卑姓,楊堅自稱弘農(nóng)楊氏這種冒認祖宗的行為在傳統(tǒng)漢人價值觀里也是不可原諒的。更別說唐朝以肥為美,對美的感覺根本就和漢人格格不入。
唐以后的宋也好,明也好,雖說是漢人政權(quán)但是彼此服飾也不是一碼事,也不能概括為漢服。
日本的和服是自唐代傳入以后,中間只有改良,沒有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化。我們看日本古裝片,建立幕府以后服飾基本是相同的。
但是中國彼此差異實在太大,漢唐宋元明清各不相同,你非要說一種是漢服那其他的怎么辦?你要說都是漢服,那好好的古裝何必換個說法還對我們少數(shù)民族朋友不友好。
不用什么都要學人家,我們的歷史悠久,朝代更替也多,什么是我們的傳統(tǒng)服裝?唐裝?漢裝?宋代,明代裝束?還是清代民國裝束?亦或者中山裝?旗袍?都不能全部代表我們的民族服飾!另外我們是多民族國家,服裝服飾眾多。至今很多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在穿戴自己的民族服裝,怎么叫我們的人不穿自己的傳統(tǒng)服裝?不穿的大概只是我們漢族人而已!有什么好詫異的?提這個問題的人少見多怪而已
四十年前中國老太太穿漢服,只是這四十年改革以后才不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