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鶴氅比鳧靨裘珍貴太多了!!
林黛玉的這一件“白狐鶴氅”比寶玉的雀金裘也要貴重,連《紅樓夢》中賈母和賈珍的華服錦衣都比不上林黛玉這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貍里的鶴氅”。
因為白狐皮實在太過罕見稀有且難得,而林黛玉這一件白狐鶴氅至少需要幾十張白狐皮才能做出來,可其珍貴價值稱得上無價之寶。
至于鳧靨裘嘛,主要材料就是野鴨子頭上的毛做的。一只野鴨子頭上的毛雖然少,但是野鴨子多呀,不過就是費時費力費人工而已,想要多整幾件,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自古以來白狐皮幾乎是帝王權(quán)貴的專用,是身份地位尊貴的象征。
鳧靨裘只是普通珍貴,是野鴨子臉上的毛的織成的
《紅樓夢》中第四十九回薛寶琴閃亮登場,賈母喜歡她喜歡的不得了,又讓王夫人認(rèn)她做干女兒,又要自己把她帶在身邊住著,還送了她一件“金翠輝煌”的斗篷,就是鳧靨裘。
正說著,只見寶琴來了,披著一領(lǐng)斗篷,金翠輝煌,不知何物……香菱上來瞧道:“怪道這么好看,原來是孔雀毛織的!毕嬖频溃骸澳抢锸强兹该,就是野鴨子頭上的毛作的?梢娎咸勰懔,這樣疼寶玉,也沒給他穿。”
香菱雖然本身是甄家的大小姐,但是自幼被拐賣,自然是沒有見過多少珍貴好東西的,所以她看著這斗篷金翠輝煌,就以為是孔雀毛做的。
但是湘云是侯門千金,又是自幼跟著賈母長大的,所以她認(rèn)得,這鳧靨裘是“野鴨子頭上的毛作的”,從孔雀到野鴨子,這個珍貴程度一下子哐哐掉了好幾個檔次。
但是鳧靨裘依舊是珍貴的,野鴨子雖然便宜,但是一只野鴨子頭上的毛太少了。要收集起足夠的毛來編織這樣一件斗篷,要犧牲的野鴨子可能要堆成一座小山丘了,而且野鴨子頭上的毛短小細(xì)密,編織鳧靨裘過程也是極為繁復(fù)的,要耗費巨大的人工。
也可以說鳧靨裘的一半價值其實是在于人工的。
鳧靨裘雖然珍貴也好看,但是實用價值主要是用來防雨的,相當(dāng)于一件高檔華麗的雨衣:
清《聞見瓣香錄》丁集:“鴨頭裘,熟鴨頭綠毛皮縫為裘,翠光閃爍,艷麗異常,達官多為馬褂,于馬上衣之,遇雨不濡,但不暖,外耀而已!
所以《紅樓夢》中大家在蘆雪庵賞雪,薛寶琴穿著鳧靨裘當(dāng)斗篷只是防水的,并不保暖,她斗篷里面肯定還穿著其它御寒的衣物,因為這件鳧靨裘是賈母賞的,所以必須要穿出來湊趣。
這件鳧靨裘也是映射了寶琴在賈母心中的地位,很多人說“野丫頭”暗指賈母覺得寶琴是野丫頭,我覺得未必如此,賈母對寶琴的喜愛應(yīng)該有幾分真心,但也就是幾分而已,就像這件鳧靨裘,華美流于表面,其實并不能保暖,也不夠珍貴。
白狐鶴氅是《紅樓夢》中最貴重的衣服,是稀世之寶
林黛玉的白狐鶴氅才是紅樓夢中最貴重的華衣美服,我曾很多次引用白狐鶴氅來作為黛玉是個“小富姐”的論據(jù),現(xiàn)在要詳細(xì)分析一下,白狐鶴氅它為什么這么珍貴。
《紅樓夢》中第四十九回蘆雪庵賞雪,作者少見的詳細(xì)描寫了黛玉的衣著打扮:
黛玉換上掐金挖云紅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貍里的鶴氅,束一條青金閃綠雙環(huán)四合如意絳,頭上罩了雪帽。
我們重點來看一下黛玉這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貍里的鶴氅”,單看名字就覺又好看又暖和,大紅羽紗是面,白狐裘做里子。
首先看一下大紅羽紗,其實這個“羽紗”并不是羽毛做的,而是是用羊毛做的,但是它貴重在不是普通常見的,而是進口的布料,而且是外國進貢的貢品布料。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羽紗、羽緞,出海外荷蘭、暹邏諸國;康熙(公元1662—1722年)初,入貢止一二匹。
大紅羽紗已經(jīng)很難得了,屬于有錢也沒地方買的好東西,必須要是權(quán)貴放才能接觸到的。
然后我們再說說白狐皮內(nèi)里,就更加貴不可言了。
白狐,也就是北極白狐,它的體型很小,一只的體長一般是在50-70厘米。更難得的是它會變色,只有冬天的皮毛才是白的,到了夏天就會變成灰黑色。古代又有關(guān)于狐貍有“千年白,萬年黑”的說法,雖然有點夸張了,但是大概意思就是。想要得到一張完整的純白狐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古代,從春秋戰(zhàn)國時代到清朝,關(guān)于白狐皮的記載幾乎都是在講述它的貴重和稀缺:
《史記》“孟嘗君列傳”又記載說:“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弊⒁膺@里的白狐裘指的還不是白狐皮,而是腋窩處純白的皮毛,所以說價值千金,天下無雙,孟嘗君自己也舍不得穿。后來秦昭王要殺他,孟嘗君就把這一件“狐白裘”大衣獻給了秦昭王寵妃,然后果然保住了性命。
清朝嘉慶四年,巨貪和珅抄家的清單中,在皮張一項中,元狐皮(即黑狐皮)有500張,而白狐皮只有52張。
那么《紅樓夢》中林黛玉的這一件白狐鶴氅,需要耗費多少只白狐皮才能制成呢?這個有不同的算法:
要是按照孟嘗君那一件一根雜毛沒有的純白狐裘,只能用狐貍腋下硬幣大小的一塊毛皮,需要收集至少上萬只白狐貍的皮。
林黛玉這個白狐鶴氅應(yīng)該不至于這么夸張,那么就按照清朝二品以上官員制作白狐皮披領(lǐng),又稱為扇肩的標(biāo)準(zhǔn)來參考一下。
據(jù)資料顯示:清代二品以上官員的披領(lǐng)長 62厘米, 寬 28厘米,只選用白狐背部濃密的毛皮,因為北極白狐體型較小,所以需要兩只白狐的皮,經(jīng)過裁剪拼接才能做成一件。
鶴氅可以通俗理解為古代的軍大衣,林黛玉的白狐鶴氅的面積基本相當(dāng)于一件長款大衣。我剛剛咨詢了做服裝的一位店主,做一件長至腳踝的雙面呢大衣,大概需要3米左右的布料,我特意問了下布料的寬幅是1.5米。
所以按照二品官員們做披領(lǐng)的標(biāo)準(zhǔn)來計算,一件白狐鶴氅所需要多少張白狐皮料,就有了個大概的數(shù),如果只選擇白色純度高的毛皮,用量只會更大。(我就不算準(zhǔn)確的數(shù)了,免得你們又要笑話我。雖然我的數(shù)學(xué)是高級老師教的,但奈何我沒學(xué)好啊~~)
總之就是要耗費好多張白狐皮才可以制成,所以這件“白狐鶴氅”十分之珍貴稀缺就是了。
白狐皮自古是帝王權(quán)貴專用,是身份地位尊貴的象征
白狐皮如此珍貴稀有,更重要的是不是花錢買到了就可以隨便穿的。封建社會等級森嚴(yán),正規(guī)場合的服飾用料都是有等級的。
《晏子春秋》中記載了齊景公有兩件白狐皮衣,賜給晏子一件,但是送了三次就被晏子退了三次,晏子拒絕的理由是“君服之上,嬰服之于下,不可以為教”,意思就是您是君王,我是臣子,我跟您穿一樣的衣服在朝堂上不符合君臣禮儀。
杜甫《錦樹行》中有“五陵豪貴反顛倒,鄉(xiāng)里小兒狐白裘!钡脑~句,意思是譏諷安史之亂之后,禮崩樂壞,新貴族不守禮儀。
清朝自關(guān)外帶來穿皮貨的風(fēng)俗,載濤所寫《清末貴族之生活》也有關(guān)于皮衣的描述,提到清代的皮衣分為大毛,狐皮、猞猁猻、金銀肷;中毛,深灰鼠、灰鼠、銀鼠;小毛,珍珠毛,即羔羊皮。等等。
在清朝全白狐皮都是皇帝、皇后、皇貴妃、妃子這樣等級才可以穿的服飾。權(quán)貴才可以使用貂皮、狐皮、猞猁猻,舉人以下連銀鼠皮都不能穿,老百姓更是不能亂用這些貂皮、狐皮了。
清朝乾隆時代的“清緙金彩云藍龍青白狐皮龍袍”就是一件白狐皮內(nèi)里的龍袍,是乾隆皇帝當(dāng)年冬天穿的龍袍,保暖性極好。
《紅樓夢》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皮衣的描寫,比如王夫人給襲人的“銀鼠襖子”、“青緞灰鼠褂”;王熙鳳的“紫貂昭君套”、“石青刻絲灰鼠披風(fēng)“、”大紅洋縐銀鼠皮裙”;史湘云的“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發(fā)燒大褂子”;還有賈珍的“猞猁猻大裘”等等,但是這些都遠遠不及林黛玉的“白狐鶴氅”貴重。
按照《紅樓夢》成書年代為乾隆年間的時代背景,林黛玉這一件“白狐鶴氅”已經(jīng)彰顯她尊貴的身份地位,也暗合她“瀟湘妃子”的筆名,以及住處“有鳳來儀”的匾額。就算是在整個賈府,包括賈母和族長賈珍都沒有能和林黛玉“白狐鶴氅”相提并論的貴重衣物。
綜上所述,林黛玉的“大紅羽紗面白狐皮里的鶴氅”是一件由珍貴稀缺的幾十張白狐貍皮做里子,進口貢品羽紗面料做表面的一件貴不可言的衣服,《紅樓夢》全書中都沒有能與之相媲美的。
至于林黛玉為什么有“白狐鶴氅”這么好的衣服,當(dāng)然是她父母留給她的。
林家四代累世公卿,林如海五六年的鹽政肥差,林家什么好東西都是獨生女兒林黛玉的,包括這件貴重?zé)o比的白狐鶴氅,還有那個寶玉都很稀罕的玻璃繡球燈。
所以,再不要討論什么黛玉有沒有錢的問題了,這真不是錢不錢的事兒。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愛讀書,愛讀紅樓夢。紅樓夢解讀見仁見智,如有歧誤,敬請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