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然那句話:存在即合理。如何看待這樣做法,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和家長沒有選擇余地,接受是最好的態(tài)度。要想有想法,有態(tài)度,那只能是你足夠優(yōu)秀。

初二就被高中提前錄取,這個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高中即使想搶優(yōu)質(zhì)生源,一般也是在初三下學期摸底考試之后,根據(jù)大排名,會和一些優(yōu)秀孩子簽署錄取協(xié)議,以避免個別孩子發(fā)揮不好措施重點校。初二成績是一個分水嶺,但還沒有到定形階段,高中一般不會提前錄取的。

但在有些學校,會搞重新分班,將一些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集中到一二個班級,然后配備好的教師資源,進行嚴苛的學習訓練,以保證重點班孩子將來出成績。這種在過去比較通行的做法,在倡導教育均等化的今天,已經(jīng)被教育管理部門明令禁止。多數(shù)初中采取的是入學陽光分班的辦法,然后三年之內(nèi)不再重新劃分班級。

特殊總是存在。假如你所在的學校搞了所謂的按成績分班,你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反映。但可以預料的結(jié)果是:學校領導會受到批評和處分,但已經(jīng)分班的事實不會得到改變。下屆學生可能是受益者,而舉報者極其孩子得不到好處。

對于家長而言,成績好的希望設立重點班,成績差的無所謂,只有成績中等的焦慮不安。作為家長,與其面對學校管理進行議論,不如將重點放在孩子教育上來得實在。家長的態(tài)度影響孩子的心緒,用積極正向的態(tài)度影響孩子,讓他看到希望、看到未來、看到生活的美好,看到人性的光輝。

最佳貢獻者
2

作為一名已經(jīng)有十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的,高中數(shù)學老師來講,政策上是不允許分重點班和普通班之分,但是從一個整體的教學水平這樣分班還是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不明白的人對這一塊可能有非常大的誤解。我看到很多的評論說重點班的一些設施就比較好,相比于其他的普通話來講,一個典型的區(qū)別就是夏天有空調(diào)跟電扇之分。我想說的但是這我們這里,這個地級市,不管是重點班還是普通班,所有的教室設施都是一定的,沒有區(qū)別。相信,其他的地方大多數(shù)也是一樣的。學校并沒有把重點班當做親生孩子。一樣來培養(yǎng),而是一視同仁,都是自己的孩子。

那么有的人可能會講,為什么要分重點班跟普通班的。

  1. 首先第一點,我想說的是做我們這里有普通班,16個普通班,三個重點班以及一個卓越班。剛開始進入高中之后,第一個學期。首先,分班是按照三門重點課程,語數(shù)外這上面的總分來分重點班。然后到了高一結(jié)束,再按照總成績。全校前50名學生來放入到卓越班。
  2. 這樣分班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從整體來講,講學生一個成績給提升。并不是講普通班就不講課,不講講難點,重點。因為做老師的要知道學生的一個接受能力是怎么樣。我們要按照一個學生的一個接受能力來給他們制定相應的授課計劃。
  3. 在學校的教學,它是面向一個集體,如果一個班上的學生成績參差不齊,這對老師的授課來講,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并且對于一個學生的總體成績來講,也會有非常大的影響。你比如講一個數(shù)學能考140分,跟一個數(shù)學能考五六十分的人,你放到一起去聽課,這樣有什么效果呢?老師講課的時候,到底是按照五六十分來講,還是按照140分來講了,講低了,前面的人就不愿意聽。后面的人?赡茉敢饴,但是聽著也非常的費力。從整體水平上來講,這樣他們的成績都不會得到提升。




學校的授課就要從整體水平來考慮

把成績好的學生放在一起來上課,這樣不僅是對他們負責,并且講課的重點難點也會相應的有所提升,因為他們能夠接受,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將老師上課的時候就會針對魚湯重難點來講解所有的學生90%能聽懂這節(jié)課已經(jīng)完成的相當不錯。

在普通班也一樣,老師授課也會針對于90%的學生,如果講的他們能聽懂,能理解,這節(jié)課已經(jīng)相對來講已經(jīng)非常成功。

在一個學校的總體資源上來講,分部都是公平的,并不像以前那樣。像我現(xiàn)在帶的這個卓越班,雖然今年已經(jīng)是應屆畢業(yè)生,他們每次模考成績,數(shù)學都在130左右。每次考試。600多分的幾乎都在這個班。

有很多人說2019年全國一卷數(shù)學很難,但是我看了一下,并且從學生總體反饋來講,他們完成的還是相當不錯的,F(xiàn)在就敢下定論跟平時模考的成績差不了多少。

綜合上面情況來講。在高中教學當中。進行分班還是有非常大的必要性,因為他們,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升學考試。這其實也就是應試教育的痛點。相信你在后面來講。肯定有政策把這一現(xiàn)象調(diào)整。

3

高中招生把戰(zhàn)場前移,拿什么奧賽班等名義,由區(qū)域里初中二年級便開始擇優(yōu)招生,變相將優(yōu)秀學生放到一個班里。有的學校還直接把初二成績好的學生提前錄入高中學校。這種做法對學生是不合理的。

變相分重點班不符合義務教育規(guī)定

法理角度來講,學校這種做法不合理,屬于變相分重點班,不符合義務教育中規(guī)定,我國義務教育有規(guī)定義務階段學校是不允許分重點班的。

分重點班會對學生造成的影響

上初二班里就有同學讓重點高中提前錄取,學校將這些學生分一個班里,這種做法會讓其他學生感覺憂心的,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那些沒讓重點高中提前錄取的同學,他們會感覺不公平,同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為什么有些同學就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而自己卻被放到普通班,于是會在心理上有所影響,這樣更不利于自身學習成績的提高。

其實對于有的重點班學生,他們會感覺壓力太大,來自學校、家長等期待,班里同學都是優(yōu)秀的學生,競爭壓力十分大,且一些學校重點班實施“淘汰制”,一旦成績下降就會面臨被分到普通班,這樣自尊、自信都將受到打擊,這些都會給他們造成心理負擔,有些承受能力差的學生,因為在重點班壓力太大,反而會不利于孩子身心。

學校為什么分重點班和普通班

重點和普通班師資是不一樣的,老師教學水平存在一些差異。同級不同分數(shù)段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理解上也具有較大區(qū)別,將學習好的學生分到重點班,選擇好老師教,自然有事半功倍效果,學生也可能考的更好。
分重點和普通班,于學校方面考慮可以減少學生之間影響。如學習差、比較調(diào)皮的學生就不會影響成績好的學生,減少一些學習上負面的影響。

4

政策是不允許的,但是很多學校都在這樣做。我想換個角度,如果您的孩子已經(jīng)被提前錄取,進入了重點班,實驗班,奧賽班,您一定不會覺得不合理。

學校為了出成績,會提前鎖定一些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進入本校的高中部,并和這些學生以及家長簽訂某些協(xié)議,不管中考成績?nèi)绾,根?jù)協(xié)議這些孩子都能夠進入本校的高中部就讀,就算在北京很多學校也都是如此。

各個學校之間爭奪的是優(yōu)質(zhì)的生源。就是站在老師的角度,將學習能力學習等級不同的孩子進行分類,反而更容易展開針對性的教學過程。

不管合和和不合理,家長依然無法改變現(xiàn)狀。家長能夠做的就是在自己孩子成績不入各類學校法眼的同時,在初三這一年里和孩子把好成績拼出來。

江湖地位是自己爭取來的,這世界沒有永遠的公平。在學校如此,在職場依然如此。以各種各樣的方法,把優(yōu)等生集中到一起,是每個學校的領導班子始終在琢磨的事,家長該琢磨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幫自己的孩子提升成績,有了好的成績,在哪里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優(yōu)待。

5

這事很合理的,同時也是對你們這些還需要中考的一些同學進行保護,理論上是有利于你們的,為什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認為不合理呢?

進入初三,有的高中已經(jīng)搶走學苗,這些學生相當于已經(jīng)保送到高中,那么他們的學習勁頭,學習狀態(tài)和參加高考的同學自然不一樣,如果不分班,最后受影響的是那些還要中考的學生,混來混去,人家保送走了,你啥也沒考上,這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分班就是最好的選擇,保送走的一個班,還可以提前學點高中課程,因為沒有中考的壓力,老師也會放松一些,多講點課外知識,真正來點素質(zhì)教育,而不是為了考試,每天亞歷山大。

為何說這么分班對準備中考的學生是好事呢?因為去掉保送的,剩下的都是要考試的,老師也都是備考的老師,講課,做題,都是為考試服務的,而且大家志趣相投,目標一致,針對性強,所以會對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我個人認為因材施教的原則就是分班制,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到不同的班,這樣對每個學生都有幫助,這種分班,不是把學生分成高中差三類,而是根據(jù)實際情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原則,對于學生接受能力很有幫助。

一個學習一般的孩子,上快班,跟不上是肯定的,壓力大,效果差,除了滿足虛榮心,沒有其他意義。

6

我如果題主家的孩子已經(jīng)被提前錄取了,讓后被編成一個新的班我相信題主一定不會問這個問題,而且極有可能非但不會問反而會說“很合理”。

我想題主一定也不是因為“嫉妒”之類的情緒,因為都是成年人了,這個事兒是怎么一回事兒應該很清楚了。題主之所以這么問我覺得是不是因為擔心教育資源(比如優(yōu)秀教師)會因為這個而出現(xiàn)不公平的分配呢?

通常是不會的。

因為雖然有學生已經(jīng)提前被錄取了,但是這畢竟還是少數(shù),而且作為學校來說,除了重點高中的錄取人數(shù)是重要的指標,整個學校的普高率、優(yōu)秀高中的錄取人數(shù)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換句話說:學校不會因為這事兒就把其他學生給扔了不管了。事實上,當那些孩子已經(jīng)確定沒問題之后,學校更有精力來抓剩下的大多數(shù)學生了不是嗎?

說了半天還沒回答題主的問題:這事兒合情合理不合規(guī)!

然而你能怎么樣呢?舉報?投訴?罷課?……

事實上我相信你孩子所在的學校有一萬個理由能夠說服管理門。當然,你非要較真的話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你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我估計那些家長應該不會對你客氣的。

我說“合情合理”是有原因的:

1、這也是對學生的負責表現(xiàn)。

能夠被提前錄取的大都是學習成績很好、超好或者特長很牛的。這部分學生說真的,單獨劃班也是對人家孩子的負責人——整天跟一些不如自己的同學們一起聽課很大程度上是對他們時間的一種浪費。把這些孩子劃到一個班更有正對性的上課實際上也符合了“因材施教”的選擇(當然,手續(xù)是不合規(guī)的),客觀上對這些同學來說是負責任的。

相信這些孩子應該不僅僅會學初中剩余知識,很有可能會提前開始高中學習以及特長訓練等。

2、阻止是沒有用的!

當然嫉妒也是沒有用的,我就這么說吧,天賦、勤奮這東西不會因為你這個外人就會給改變什么的,而且如果學校想給這些孩子提高,那么縱然不單獨分班,那么一個廣播把學生從教室統(tǒng)一叫到另外一個教師學習,你覺得誰能阻止得了?“分班”不過就是把這些復雜的過程都給省略掉了罷了。

3、這些孩子就在普通班里就是好事兒嗎?

我看未必!女孩子整天跟一些沒有升學壓力的同學在一起學習,你覺得對他們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現(xiàn)在的孩子說實話心理素質(zhì)過硬的真不多,好吧,就算你孩子班大都心理素質(zhì)過硬,那么總會有不過硬的吧?

整天跟一些“不學習還有好學校上的”同學們在一起,我個人認為一定會影響一些人的心態(tài)的!

這其實是兩個世界的人,能不能玩到一起都還兩說呢……

所以這事兒我覺得題主就“認了”吧,糾結(jié)這個沒啥意義!

7

若從法理角度看,不合理,這是變相辦重點班,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第22條“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與非重點班”的規(guī)定。

不過,這種做法雖然違規(guī),但這種現(xiàn)象在全國各地卻相當普遍。應試教育背景下,評價一所高中學校的辦學水平如何,主要看每年考取985、211(現(xiàn)在還有雙一流)學生數(shù),以及過一本線比例。因而,各高中學校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優(yōu)質(zhì)生源的競爭。這方面,區(qū)縣一級的重點高中與市一級甚至省一級重點高中相比,處于明顯劣勢,區(qū)域內(nèi)優(yōu)質(zhì)生源常常被后者掐尖搶走,導致弱者愈弱、強者恒強。

為了留住優(yōu)質(zhì)生源,區(qū)縣級重點高中費盡心機,在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默許下,將戰(zhàn)場前移,以奧賽班、聯(lián)合辦學等名義,從區(qū)域內(nèi)各初中學校初二年級開始便擇優(yōu)招生,其實就是打擦邊球。其最大“賣點”是,無需通過中考,即可直接進入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具有相當?shù)恼T惑力。

有些地方做得比較隱蔽,只是把優(yōu)秀學生挑選出來另辦一個班,學生仍在自己的學校學習。有些地方則直接將初二優(yōu)生提前招錄進高中學校。

沒有被重點高中提前錄取的學生可能會覺得不公平,因為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憑什么他們可以接受更優(yōu)質(zhì)的教育?

雖然高中學校這種做法違規(guī),卻符合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世間沒有絕對的公平,或者說,真正的公平,是機會均等,而非結(jié)果均等。這些被提前錄取的學生,他們也是通過考試選拔出來的,這樣的機會,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樣的。

詭異的是,將優(yōu)生在本校另辦一個班,會有人覺得不合理。若將優(yōu)生直接提前錄入重點高中,反而很少有人覺得不適。而事實上,這兩種做法并無本質(zhì)上的差別。

清華北大少年班在全國范圍內(nèi)尋找高智商人才,省市重點高中在全省范圍內(nèi)提前掐尖招錄,這都與區(qū)縣重點高中提前招生沒什么不同。只不過,被錄取的幸運兒鳳毛麟角,離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非常遙遠,因而并不太令人反感。

但是,辦在自己身邊的重點班卻不一樣,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大家都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應該人人平等才對,憑什么你能享受更優(yōu)質(zhì)的教育?不合理!

有句話說得好:遠的崇拜,近的嫉妒;夠不著的崇拜,夠得著的嫉妒;沒利益沖突的崇拜,有利益沖突的嫉妒。

何必嫉妒?自己努力就好。

8

這很正常,這就是目前應試教育中的“掐尖”模式,既然能被高中提前錄取,學校可以將這些同學歸整到一個班里去,從教學和管理方面采取不一樣的方法。而對于仍保留在原班的同學,家長也不必再意,尤其不要羨慕忌妒恨,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三道四,正?创@種現(xiàn)象就行了

但是理性的家長,卻可以從這種重新分班的契機中找到教育自己孩子的好機會,比如和孩子聊聊,他羨慕這些成績好被提前錄取的同學不?如果你很羨慕他們,那不妨咱也下苦功夫去學習,只要功夫到家,你同樣會像他們一樣有好成績。通過這種優(yōu)勢選拔,相信你能看到一個人優(yōu)秀了,會擁有不同的機會,會讓自己被別人羨慕。這樣引導孩子,會讓孩子重新審視自己夠不夠努力,今后該怎樣面對學業(yè)。

被拔尖走的學生,往往都是重點校選擇的目標,這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擅長學習,喜歡學習,很少能看到這些孩子整天手機不離手,或者網(wǎng)絡游戲玩不夠的現(xiàn)象。這就給很多家長帶來思考了,你平時是怎樣培養(yǎng)和教育孩子的?是否給孩子太多任其玩耍的機會?在管教方面是否有自己的合理手段幾方法?當我們看到別人家孩子優(yōu)秀時,應該吸取經(jīng)驗,下點功夫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才是王道。

應試教育是公平的,公平在于大家面對同樣的規(guī)則,考察的是學生能力。如果你在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下不重視家庭教育,可能你無法享受公平所帶來的福利。當你面對孩子教育不作為時,可能只剩下不解與失落了。

9

從《義務教育法》角度看,這一做法顯然是違法的,因為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義務教育學校,不得設置重點校、重點班,學校不管以何種名義對學生分班,都涉嫌設立重點班。但是,在現(xiàn)實中,這種做法卻屢禁不止,原因在于基礎教育還是升學模式,為讓學生進更好的高中,有的學校把優(yōu)質(zhì)資源集中在少數(shù)學生身上,而有的完全高中,則從初二時起就圈定“直升學生”,既為高中搶生源,又提前為高考升學“著想”。

可以說,推進義務教育均衡,是需要升學考試制度改革配合的。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和升學教育模式有關,在升學教育模式下,教育資源配置會實行“錦上添花”方式。我國新《義務教育法》已頒布實施12年,可義務教育不均衡問題嚴重,一個重要原因是基礎教育升學教育模式未變,地方的教育政績觀還是升學政績觀。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其實是很糾結(jié)的。一方面,能夠提前被高中“圈定”進入單獨編班,有的家長會認為這是對孩子學習的肯定,也減少中考升學焦慮。不少家長對此是歡迎的。而另一方面,沒有入圍的學生,則感覺被歧視,進而反對這種做法。很顯然,大家都是以自己是否得利來評價學校的做法。而并非從法律角度與公平角度。

落實我國《義務教育法》,需要減少功利考量。從功利角度考慮問題,不同利益群體會打口水仗。像義務教育學校該不該設置重點班這一問題,目前還有爭議,這是未依法治教的結(jié)果。因為對于一些學校設置重點班的做法,當?shù)亟逃块T出于升學政績考慮,往往視而不見,還把這作為改革創(chuàng)新,諸如將其稱為初高中銜接一體化培養(yǎng)人才試驗等等。如果教育部門能嚴格執(zhí)法,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而非追求升學政績作為發(fā)展教育的根本職責,這類問題早已得到解決。

10

作為高中老師都懂,這可能是一種變相的違規(guī)招生現(xiàn)象!但是這不算最惡劣的,我給你列舉一下本地某些學校的“搶生源”手段。

1、為了截住優(yōu)秀的學生,不讓初中畢業(yè)班全縣前100名的學生考計算機、體育;

2、地方政府出資組織中考優(yōu)秀學生參加“夏令營”,中考報名結(jié)束后返回;

3、組織學生上免費的“銜接班”;

4、篡改學生的中考志愿。

初二就被高中提前錄取,重新分班,這是本地高中搶生源的一種方式,高中也有一個考慮,就是在初三提前學習高中的課程,這樣的話就等于和其他高中生不在一個起跑線上,這不僅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而且也違背教育的規(guī)律,造成了實際的不公平現(xiàn)象。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