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打的是天庭煉丹房的太上老君,而不是三清之一的老君,應該是本體和分身的區(qū)別,三清四御五方五老,怎么也不可能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就是個給天庭煉丹煉器的,同為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還時不時開個修仙研討會,還邀請鎮(zhèn)元子等三界大佬們蒞臨!所以,不是吹老君,只是《西游記》是神話小說,作者只是參考傳統(tǒng)神話故事經(jīng)過自己的加工,為了小說服務!其實還有一個說明李老君有多厲害,孫說過:

行者罵道:“這個大膽的毛團!你能有多少的年紀,敢稱南山二字?李老君乃開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于大鵬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僅呼為夫子。你這個孽畜,敢稱什么南山大王,數(shù)百年之放蕩!不要走!吃你外公老爺一棒!”

開天辟地之祖,這還要怎么牛?不是讀者吹,而是老君真牛!孫打的“太上老君”,更多不跟猴子一般見識罷了!

最佳貢獻者
2

太上老君的戰(zhàn)斗力在天庭屈指可數(shù),他之所以在孫逃出八卦爐的時候表現(xiàn)失常,只因為孫是他和王母娘娘的私生兒子。


正所謂虎毒不食子,太上老君當時是假戲真唱,一來是為了掩人耳目;再者就是給天庭中那些有實力的神仙們提個醒:“我都不是孫的對手,你們就知難而退吧”。打贏了孫能證明什么,證明你的本事比太上老君還厲害,做夢去吧。

只有傻子才會相信孫是石頭縫里生出來的,要真是那樣,他就不會在陰曹地府標名掛號了。

能在天庭混下去的都不是傻子,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那點兒齷齪事兒,大家都心知肚明,看破不說破,做神仙的最高境界。


孫剛出生時就鬧得地動山搖,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后,表現(xiàn)很耐人尋味,不理他,隨他自生自滅。

玉皇大帝神通廣大,手段并不比如來佛差,用大山壓人這手藝玉皇大帝也會,當年他就曾把自己的親妹子瑤姬壓在了桃山下。

玉皇大帝之所以能夠坐鎮(zhèn)天庭,憑借的并不是神通廣大,而是他手中掌握了其他神仙必須的資源,能夠讓神仙們長生不老的蟠桃和仙丹。

為什么取經(jīng)途中那些妖魔鬼怪對唐僧肉趨之若鶩,只是他們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讓人長生不老。

唐僧剛出生時,就被他母親滿堂嬌咬掉了一根腳趾,可唐僧成年后滿堂嬌還是死掉了,可見吃唐僧肉能夠長生不老的說法并不靠譜,但是妖魔鬼怪們寧可信其有,不信其無,依舊為能夠吃到唐僧肉而殫精竭慮,明知不可而為之,足見長生不老的誘惑對他們有多大。


當然人世間還有一種仙果可以讓人延年益壽,那就是五莊觀中的人參果,可這玩意兒產(chǎn)量太低,再加上鎮(zhèn)元大仙可以秒殺如來佛的戰(zhàn)斗力,也沒有妖魔鬼怪敢去打人參果的主意。

玉皇大帝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他雖然可以為神仙們提供長生不老的資源,卻也僅僅是提供了一個平臺而已,真正生產(chǎn)蟠桃,制造仙丹的技術卻沒有掌握在玉皇大帝手中,只有籠絡住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才能保證玉皇大帝對神仙們的約束。

現(xiàn)在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有了兒子孫,玉皇大帝感覺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天庭中的神仙們都知道孫的真實身份,故意隱藏實力,生怕表現(xiàn)出色,從而得罪了他的親生父母。

真正擔心玉皇大帝地位不保的,是西天的如來佛。如果玉皇大帝下崗再就業(yè),唯一的去處就是西天,取代如來佛的位置。


一定不能讓太上老君和王母娘娘的陰謀得逞,關鍵時刻,如來佛最得意的弟子觀音菩薩出場了,是她向玉皇大帝保薦二郎神來捉拿孫。

孫和二郎神激戰(zhàn)之際,觀音菩薩打算用手中的玉凈瓶暗算孫。

太上老君擔心自己的寶貝兒子出了差錯,拿出自己看家的寶貝金剛鐲,一邊諷刺觀音菩薩的玉凈瓶容易碰碎,并不失時機地提醒觀音菩薩,當年是他用金剛鐲度化釋迦摩尼成佛的。

這一次孫雖然有驚無險地逃過一劫,卻也把太上老君驚出一身冷汗。原來想弄死孫的并不止玉皇大帝,西天的如來佛才是孫的真正對手。


太上老君假公濟私,在八卦爐中把孫鍛煉的鋼筋鐵骨,火眼金睛。結(jié)果一出手還是被如來佛暗算,壓在五行山下。

玉皇大帝為如來佛舉行慶功大會,太上老君孤注一擲,召集自己的師兄師弟來到慶功大會,計劃在慶功大會上徹底和如來佛攤牌。

幸好赤腳大仙及時提醒,向如來佛敬獻棗和梨,提醒他早早逃離這塊是非之地。如來佛這才知道處境兇險,急匆匆的逃離天庭。


如來佛是太上老君度化的,太上老君的本事有多大,如來佛心知肚明,好在孫的小命兒捏在自己手中,太上老君心存忌憚,才讓如來佛保全了面子。

3

個人覺得應該是下列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太上老君是“三清”之一,而且還是“三清”之首。

據(jù)說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著神態(tài)莊嚴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然后,

漢順帝時(126—144),張道陵于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nèi))創(chuàng)立天師道,尊“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后來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亦以“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

第二,《西游記》小說當中,有許多厲害無比的法寶都是出自于太上老君之手。

譬如說,在孫大鬧天宮的時候,曾經(jīng)用來打過孫的頭的金剛琢;在孫保護唐僧過平頂山的時候,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使用的陰陽二氣瓶;牛魔王的夫人玉羅剎所使用的芭蕉扇等等。

第三,按《西游記》原作小說的描述,包括太上老君的坐騎等等,下界為妖之后都成為“大咖”了。

譬如說,在平頂山為妖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其實只是看守太上老君煉丹爐的兩個童子而已;而金兜洞的妖王其實就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青牛下界為妖之后,依仗太上老君的法寶金剛琢,搞得孫都想哭好幾回。

此外,首先是因為紅孩兒會使用三昧真火,而太上老君也會使用三昧真火(太上老君用煉丹爐用三昧真火煅燒過孫)。因此,就有不少人認為紅孩兒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其次是,還有一些觀點認為太上老君用煉丹爐煅燒孫,其實就是為了保護孫。第三,還有一種聲音認為,太上老君就是孫的師傅菩提祖師。

4

如今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太上老君吹?這實在是一個值得人深思的問題。

不知什么時候,網(wǎng)友們開始抵制舶來品佛教,越來越同情道教,也因此道祖太上老君的實力開始重新得到關注。

再加上《西游記》陰謀論的盛行,洪荒文的推波助瀾,很多人開始為《西游記》中太上老君的弱實力找一些借口。比如隱藏實力啊,放水啊之類,而他們的依據(jù)或是拿其它小說來參考,或是完全臆想……

太上老君被吹捧與“西游記陰謀論”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為了制造“陰謀論”,就必須讓天庭的人放水,就必須讓太上老君對孫隱藏實力。所以,太上老君的實力被無限拔高,而這些人為什么要制造“西游陰謀論”?說白了就是要標新立異博眼球,賺流量,從而賺錢。

為什么“西游陰謀論”能標新立異,能博眼球?因為從古自今,包括魯迅、胡適這樣的名家都不曾認為《西游記》有什么陰謀,所以多年來人們普遍認為《西游記》只是一部有些諷刺意味的神魔小說,如果他們來一個“一語驚人”,那么肯定會吸引人們?nèi)タ此麄兊奈恼、書,從而獲得更多利益。

言歸正傳,我們來看看《西游記》中太上老君的實力:

慌得那架火、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風狂的獨角龍。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孫大鬧天宮時給太上老君捽了個倒栽蔥!

在孫護送唐僧取經(jīng)時再次上兜率宮,看看太上老君的反應:

他見行者來時,即吩咐看丹的童兒:“各要仔細,偷丹的賊又來也。

太上老君擔心孫再盜仙丹,立即吩咐童子仔細。

而其他神仙對此事評論更是滑稽,認為孫單打老年人。

土地道:“若去見他,他那棍子好不重,他管你好歹就打哩!”婆兒道:“他見你這等老了,那里就打你?”土地道:“他一生好吃沒錢酒,偏打老年人!

連沙僧都認為孫大鬧天宮讓太上老君害怕,讓玉帝心驚。

沙僧道:“不瞞陛下說,我大師兄乃齊天大圣皈依。他曾大鬧天宮,使一條金箍棒,十萬天兵,無一個對手,只鬧得太上老君害怕,玉皇大帝心驚。

所以《西游記》中設定的太上老君實力并不強!

有人拿《封神演義》中的老子來反駁,問題是你《封神演義》中老子實力強,關《西游記》中太上老君實力啥事。

又有人拿所謂的中國神話體系來說事,說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實力很強,問題是你神話體系的太上老君實力關吳承恩啥事,人家就要設定《西游記》中太上老君弱怎么了?

不僅吳版《西游記》,在眾多版本《西游記》中太上老君實力都不強。

楊景賢版本的元雜記《西游記》中有這樣描述:

偷靈丹老子怎近他?盜蟠桃玉皇難奈何

這個版本中的孫實力很差,但不妨礙太上老君難以接近他。

后西游記》中孫小圣大鬧天宮,太上老君和天庭眾神依然束手無策,最后請孫將孫小圣降伏。

小行者聽見,氣得暴躁如雷,狠的一聲道:“就連天也要撞通了!彪p手攥著鐵棒,盡力往上一跳。他一跳,帶著圈兒就似弩箭一般往空中直射。不期恰遇著李老君帶了兩個道童兒在空里過,卻不提防這小行者,套著個圈子,持著鐵棒,兜褲襠里往上一撞,直撞著李老君的卵包,一時疼痛難禁,呀的一聲。

在《后西游記》中太上老君也夠丟臉了吧,被孫小圣打到哪九了?自己揣摩。

清代戲曲《鬧天宮》中有這樣描寫:

扒下來玉皇爺?shù)难プ用、赭玉帶和黃袍 在龍書案上還撒了一泡尿 滴溜溜一溜跟頭就沖出天曹 …… 行說著滴溜一個跟頭往前撞 把老君撞了一個仰巴跤 一蹁腿騎上了 嗞嘍嗞嘍把胡子薅 疼得個老君嗷嗷叫……

太上老君依然被孫打得狼狽不堪。

清朝的《西游證道書》中太上老君依然奈何不了孫,更加諷刺的是這本書是道士所著,也就是說連道家自己人都認為太上老君不如孫。

老君無法,遂致猖狂決裂,不可收拾。至此無計可施,只得請老佛救駕。而老佛亦無他謬巧,惟有用五行山一法,彼知心猿之攪亂,原因五行偏枯而起,今既五行俱全,則不期定而自定。

由此可見,《西游記》中太上老君不如孫并非吳承恩一人設定,而是歷年來認同。在元明清三朝的關于《西游記》的衍變小說中,太上老君都并非實力的代表?為什么一部《封神演義》,一些洪荒小說及一些網(wǎng)文就讓許多人認為《西游記》中太上老君在放水?

難道與《西游記》作者年代更近的古人還不如現(xiàn)代人對當時老君形象的了解?

《西游記》中雖然設定太上老君化胡為佛,煉石補天又如何?化胡為佛靠的是金剛琢,他能煉石補天,人家沙僧和八戒還說換斗移星、擔山趕月是小事呢?

愚弟兄若干別事無能,若說擒妖縛怪,拿賊捕亡,伏虎降龍,踢天弄井,以至攪海翻江之類,略通一二。這騰云駕霧,喚雨呼風,與那換斗移星,擔山趕月,特余事耳,何足道哉?

至于開天辟地,作者一開始就說是盤古的事,說開天辟地之祖那是說太上老君資歷老,就和人參果樹是天開地辟之靈根一樣。

還有人拿太上老君的法寶說事,看過原著小說的都知道他的法寶除了金剛琢外其它的對孫并無半點用處,更何況發(fā)明家一定要實力強?

《西游記》中太上老君實力并不強,孫大鬧天宮他還要獻禮拜謝如來救了天庭。至于如今被吹捧,不過是別有用心者標新立異賺取流量罷了!

5

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西游記不是神話故事,也不是兒童讀物,更和宗教沒關系。作者是明朝人,思想還不自由,很多的意思不能明著說,就借題發(fā)揮。

搞明白的太上老君的戰(zhàn)力,就要明白匹夫一怒。為啥孫能推的太上老君一踉蹌,因為這個時候的孫是個草根,是個匹夫,天不怕地不怕,就像一個社會青年拿把刀跑到縣委書記砍了一刀似的。

所以太上老君厲害的是他的地位,他的權利,他的圈子。他的青牛下了界,如來佛祖都不敢惹,他的童子仆人都一身寶貝。

6

在《西游記》中,太上老君對于孫來說:不厲害。在《封神榜》中,屬于道教之祖,開創(chuàng)了陰陽說,上上仙,厲害。!

7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讀紅樓夢超過一百遍,并且從小看西游記的電視劇對西游記幾乎領悟到了大部分精華!

首先說西游記目前來說絕大部分被拍成電視劇,內(nèi)容挖掘的價值殆盡,所以說光看西游記原著就像雞肋一樣把肉都吃了,根本沒多少價值,也就是一些詩句還有對話俗語,但是唐詩三百首差很多,真正讓西游記升華的是六老師的86版本西游記,滿滿的正能量符合社會發(fā)展觀對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而不是周星馳拍的侮辱美猴王拍的又丑又違背道德,孫都能談戀愛,孫叫空空白骨精叫晶晶,人妖不分,可悲我是眼淚再肚子里打轉(zhuǎn),我是看了這個喜劇笑不出來!我就不往下說這個了。

單說太上老君為啥不厲害,主要是體現(xiàn)了孫的強大,孫作為齊天大圣,理論上看懂西游記的人都知道西游記最厲害的人排行第一就是菩提祖師,如來佛,第二就是孫,剩下的也就是人參果樹的果主,觀音二郎神都是第二梯隊,太上老君比觀音都差一點。

就拿孫大鬧天宮之前被抓,二郎神打不過,觀音急得想用玉凈瓶砸死孫,可是太上老君知道觀音菩薩瓶子會碎就用精鋼圈,結(jié)果也就是把孫整一根頭,要不是二郎神狗有吃月亮的能力可以說是神獸之王,才把孫抓!

然而太上老君出身低微,就是煉丹的老人,燒鍋爐鐵匠出身,據(jù)說打造過九齒釘耙,所以說不怎么樣,因為年紀大了所以受到尊重,就像現(xiàn)在的老人,明明一推就趴下了我們?yōu)樯蹲屪,這就是我們有教養(yǎng),這說明西游記也是尊老愛幼,所以我們看西游記主要看取經(jīng)精神不屈不撓,相當于長征精神,厲害當然孫了九九八十一難別的神玉皇大哥都不好使,所以說孫是我們的榜樣!

8

一個滿級法師肉搏輸給一個戰(zhàn)士很丟人嗎?這怎么就說明老君不厲害了呢?

9

太上老君的一個牛跑下山,佛祖都不敢說破來歷。因為害怕牛打上靈山。。

弄了些法寶降牛,但卻不像降牛倒像是送禮。。

被猴子推個跟頭是大意了,或者是故意的。

而佛祖似乎牛逼,也被一蝎子叮了手。。

10

《西游記》,褒佛貶道。孫大鬧天宮,天宮里都是道教神仙。

道教二郎神與孫打,太上老君暗地里扔下一個什么乾坤圈,不是光彩的事兒,孫沒防備,頭被砸暈,才被抓住。在天宮里,刀砍不死,放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里煉,也沒把孫整死。

孫跳出八卦爐,大鬧天宮,道教降不了,無奈只得求佛祖。佛祖輕而易舉,一伸手,化作五指山,將孫壓在山下。五百年后才放出來,乖乖地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取的不是道家道德經(jīng),而是佛家佛經(jīng)。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