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注:卡-52K機頭整流罩中,未來計劃安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其機頭下頜部安裝新型傳感器系統(tǒng)
卡-52武裝直升機艦載版被命名為卡-52K,于2011年開始研制,目前已經完成了研制和試驗,交付俄羅斯海軍。
相比卡-52武裝直升機陸基版,卡-52K進行了大量改裝和改進。第一,對旋翼進行改裝,安裝可折疊槳葉旋翼。作為陸基武裝直升機的卡-52其主旋翼是不可折疊的,而艦載直升機在艦上占有空間有限,特別是需要放進空間相對狹小的機庫內,因此需要將前部槳葉向后折疊后將槳葉固定好,然后通過升降機送入機庫。為此卡-52K采用了與卡-29等艦載直升機類似的折疊槳葉旋翼技術。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旋翼可折疊外,卡-52K用于掛載武器系統(tǒng)的短翼也可以拆卸,便于卡-52放進機庫,當需要升空作戰(zhàn)時,則由機械師與武器系統(tǒng)一同重新安裝。本屆圣彼得堡海事展現場展出的卡-52K樣機上,旋翼折疊,短翼也被拆掉,以展示機庫放置狀態(tài)下的卡-52K。
第二,增加防腐蝕系統(tǒng),改裝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海上鹽霧彌漫,空氣濕度大。特別是水汽中含有大量的鹽分和氯離子,會加速機件腐蝕老化,再加上其他如溫差變化大等惡劣海上條件的因素,都將會影響機件及系統(tǒng)的工作可靠性,如起動系統(tǒng)故障、冷氣和液壓系統(tǒng)壓力不穩(wěn)、線路接觸不良等,降低機件的使用壽命。因此,艦載直升機還必須有較強的防鹽霧、防霉菌,防潮濕的“三防”能力。直升機解決“三防”問題主要是增強機身密封性的設計,有著更為嚴格的密封性測試標準。采用防腐蝕的涂料,一些特殊的部位還必須采用特殊的防腐蝕材料。特別是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需要吸入含有鹽霧的空氣,因此內部管路特別容易被腐蝕,需要增加特殊的鹽霧濾除組件,來防止鹽霧腐蝕。
第三,升級飛行員生命支持系統(tǒng)。艦載機使用環(huán)境復雜,安全系數遠比陸基直升機更低,特別是在起降時面臨很大的風險。為了充分保障飛行員的安全,卡莫夫設計局升級了飛行員生命支持系統(tǒng),同時為飛行員配備了特制的救生服。即便直升機因事故墜海,救生服也能保證飛行員能漂浮在海上等待營救。
圖注:卡-52K的機身做了改裝,安裝了可供固定的系留點,其表面涂裝也與卡-52有區(qū)別,這是因為它使用了防鹽霧等侵蝕的防銹漆
第四,升級航電系統(tǒng),使卡-52K具備儀表著陸能力。直升機在陸地機場降落與在飛行甲板上著艦難度差別很大,兩棲攻擊艦在航行中面臨顛簸搖晃,同時海面上還會突然有各種風切變或側風氣象現象出現,這些都對成功著艦造成很大威脅?-52K并沒有使用西方直升機常用的“魚叉”助降系統(tǒng),但如果著艦僅僅依靠飛行員手動操作,會大大增加著艦失敗風險。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卡-52K的航電系統(tǒng)內特意增加了自動著艦功能,卡-52K通過著艦儀表和傳感器,就可以自動實現著艦操作,這大大降低了著艦風險,同時減輕了飛行員的操作壓力和工作量。
第五,換裝新型電子偵察和火控系統(tǒng)?-52K的機頭下方,比卡-52陸基版多了一個保型雷達罩,里面安裝了GOES-451陀螺穩(wěn)定光電吊艙系統(tǒng)和“阿爾巴萊特”毫米波雷達,這套系統(tǒng)擁有25千米的最遠探測距離,可以使卡-52K在復雜惡劣的海面氣象條件下具備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偵察和作戰(zhàn)能力。而陸基版卡-52工作環(huán)境不像卡-52K這樣惡劣,這也是為何為卡-52K加裝這套偵察和火控系統(tǒng)的主要原因。
第六,未來將換裝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52K配裝的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將安裝在機頭吻部的保形雷達罩里,該有源相控陣雷達屬于雙波段雷達,可以通過改變雷達頻率和波段,保證在使用更小尺寸天線陣的同時,使搜索距離增加200千米左右。預計其雙波段可能選用毫米波段加X波段,前者探測距離遠,后者目標定位精確?-52K可以先使用毫米波段工作模式在遠距離率先發(fā)現目標,然后再換用X波段工作模式,引導武器對敵攻擊。
此外,該雷達的重量也將大幅減輕。以往Zhuk-AE系列雷達重達275千克,但是通過改進雷達發(fā)射-接收模塊的制造工藝,卡-52K的機載雷達重量將不超過80千克,同時每個模塊的寬度將從170毫米減小至50毫米,整個雷達天線陣的尺寸將控制在600×400毫米范圍內。根據目前消息,第一批交付的卡-52K將不會安裝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早在2012年,有源相控陣雷達就曾在卡-52K原型機上進行過裝機測試,預計該雷達很有可能在第二批或第三批卡-52K上安裝使用。
第七,對掛架進行結構加強,兼容發(fā)射X-35和X-38反艦導彈。此次展會上隨同卡-52K一同展出的武器系統(tǒng)中,X-35和X-38反艦導彈赫然在列。這也很容易理解,對于艦載武裝直升機而言,打擊水面艦艇目標將是其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必須兼容陸基版所沒有的反艦導彈。為此,卡莫夫設計局的技術人員對航電和火控系統(tǒng)進行了更改,使其能夠兼容X-35和X-38接口模塊,同時將這兩種導彈融入其航電和火控系統(tǒng)。同時對卡-52K的短翼掛架結構進行了加強。X-38反艦導彈是戰(zhàn)術導彈集團公司研制的新一代輕型亞聲速反艦導彈,其彈翼可折疊,在卡-52K短翼下空間狹小的情況下,折疊彈翼的X-38掛載很有優(yōu)勢,而X-38的同類競爭對手“小!焙蚗-29,其彈翼是不可折疊的。該型導彈重量僅250千克,射程40千米,可有效打擊中小型水面艦艇。同時該導彈中段采用格洛納斯+慣導系統(tǒng)制導,末段可以配備不同的主動導引頭(紅外或雷達),還可以配備不同的戰(zhàn)斗部(高爆或半穿甲),作戰(zhàn)使用十分靈活。X-35中型反艦導彈發(fā)射時使用助推器加速,發(fā)射后,可實現130度轉彎機動,并不受氣象條件的限制,可在六級海情下使用。X-35飛行速度為馬赫數0.8~0.85,飛行中段巡航高度為10米~15米,最后攻擊階段可在距離海平面4米高度掠海飛行。該型導彈射程130千米,對中小型水面艦艇構成重大威脅。
除兩型反艦導彈外,卡-52K直升機的武器系統(tǒng)還包括:1門內置30毫米2A42自動炮,S-8制導火箭,AT-12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或無線電制導的“阿塔卡”-V反坦克導彈,或者“針”式導彈。
第八,加裝艦載系留系統(tǒng)。直升機上艦,停在甲板上也好,到機庫里也好,必須系留固定好,否則在六級以上海況條件下就有側滑、碰撞等事故。陸基版直升機一般都沒有系留點,所以卡-52K上艦后還需要加裝,選擇承力比較大的結構件,作為系留點,其機身左右前后一共有4個系留點?-52K著艦后,用系留索固定在該直升機的機身結構上,再和甲板上的系留點固定。
卡-52K打算用在俄羅斯海軍的航空母艦和未來的新一代“激浪”級兩棲攻擊艦上。